西安目前結婚成本高達42萬元 新人直呼婚不起

2020-12-21 騰訊網

文/記者 鄭燕茹 圖/記者 王燕

近日,微博上眾多網友在探討「上世紀70年代至今結婚成本」的話題,有部分網友發出疑問:「西安目前的結婚成本是多少?」 記者調查後發現,原來網曬42萬元結婚成本是我市三口之家去年年可支配收入平均總額的6.7倍,這也讓很多正在籌備婚禮的新人直呼結婚真累。

你還記得2008年的電影《結婚大作戰》裡的麗芙和愛瑪嗎?兩個童年摯友,兒時共同許願要在曼哈頓第五大道的婚禮「聖地」——廣場大飯店結婚,做廣場大飯店的六月新娘。也許是她們的關係太好,連幸福都同時降臨,兩人的男友幾乎在同一時間求婚,於是為了爭奪廣場大飯店六月裡唯一的一天檔期,她們的「戰爭」爆發了,昔日好友反目為仇。

兩人從挑選婚紗到邀請賓客的細節,從婚宴環節的設定到安排各種儀式,從挑選婚慶公司到婚禮化妝的挑選,不斷地爭鬥。雖然這是電影情節,但現實生活中很多新人在籌備婚禮期間倍感壓力卻是不爭的事實,萬事都希望完美,那結婚費用勢必不會少,相比30年前,花費越來越高,難怪有網友曬起了結婚成本。

網友:結婚成本達42萬元

「70年代:600元;80年代:3000元;90年代:33000元;21世紀:426200元,是70年代的710倍。」。要問這是什麼,這是網友曬的結婚成本價目表。

拍婚照、選婚慶、挑鑽石、購婚品、妝新娘、淘婚紗、度蜜月……這是某婚慶網站上的名目,這些字眼看上去真是讓人覺得又甜蜜又煩心,王明正在和妻子李元緊張有序地準備著兩人9月份的婚禮。李元算了一筆帳,拍婚紗照5000元、酒席一桌2380元、婚慶估計是15000元、裝修房子17萬元。李元說:「房子是爸媽買的,我們只負責裝修,酒席定了40桌。不算房子我們總共花了29萬多。」

王強和徐賢今年5月訂婚,婚禮定在明年年初,小兩口的婚禮支出是這樣的,「拍婚紗照花了6000元;酒店餐標一桌1688元,定了30桌;場地費8000元;婚慶花費5000元左右;蜜月預計20000元吧,不過會看到時候的財政情況,如果沒錢了就去國內,花個10000元左右吧。」 王強說,「總共就是80000元左右。房子花了35萬,前幾年家裡就買了也裝修好了。」

記者詢問了十餘對準新人,算上房子上的支出,這些準新人的結婚成本和網絡上曬出的42萬元出入不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城鎮住戶處處長雷麥鴿提供的數據,2011年西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238.59元,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6457.79元。一個三口之家一年可支配收入平均總額為63715.77元,消費性支出平均總額為49373.37元。網絡上網友曬的21世紀結婚成本426200元,是去年西安市一個三口之家可支配收入平均總額的6.7倍。

業內:婚禮彈性花費項目多

「婚房是愛巢,享用一輩子。安居才能樂業。雖然買房很貴,但我和男友老家都不在西安,還要在這裡工作,房子是必須要買的,而且什麼都比不上我想有一個家的心。」陳如說。

陳如今年28歲,在某企業做行政工作,準備明年結婚的她說:「買房子就是結婚的一個最大支出。我們也買了新房,在北郊龍首原十字附近,父母出了很大一部分錢。」

房子是結婚中比較大的支出,那其他項目呢?雖然婚慶、婚宴、蜜月等都需要花錢,但都是彈性花費,可以自行選擇。

樂婚網承辦了6屆西安婚博會,先後直接或間接服務新人超過3萬對,據他們對新人的了解,「多數新人辦婚禮都想辦得隆重,沒有遺憾,有這樣的心理和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結婚是一輩子很重要的事情。也有一部分新人的婚禮全部由父母家人幫忙操辦,這樣的話就會理智很多,也能做到入鄉隨俗,婚禮熱鬧喜慶,花費又不會太高。婚博會的舉辦也是希望幫助新人節省開支的同時辦好一場浪漫的婚禮。」樂婚網負責人胡志坤說。

父母:

以前結婚簡單

王強和徐賢都在企業工作,畢業才幾年積蓄也不多,徐賢說:「父母結婚的時候,準備的物件非常簡單,我們現在還要拍婚紗照、請婚慶、拍愛情電影,但我認為這只是時代的問題,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不可能總在一個地方止步不前,父母也贊同我們現在這樣辦婚禮。」

就像徐賢說的,上世紀80年代談婚論嫁講究的是電器三大件,冰箱、洗衣機、電視機,一家人仍住在一起,有少數人脫離了父母住單位分的房子。張女士說起自己的婚禮感慨良多,「我1984年結婚,當時沒花多少錢,就打了一套家具,買了一個雙卡錄音機,娘家給我陪了兩個當時很時髦的紅皮箱。那會兒工資才多少呀,我剛工作時一個月27塊錢。要是條件好的家庭就一輛婚車,再擺些酒席。我兒子現在結婚就不一樣嘍。」盧女士1995年結婚,她當時還去北京蜜月旅行了,現在翻開當初的照片,盧女士笑著說:「我那會結婚也照了婚紗照,去蜜月旅行,但跟現在比還是很簡單的。」

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處數據顯示,1985年西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18.6元;1995年為4152.5元。同樣按一個三口之家來算,1985年、1995年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平均總額就是2155.8元、12457.5元。網曬80年代的3000元結婚成本是1985年一個普通三口之家年可支配收入總額的1.4倍,90年代的33000元是1995年的2.6倍。

專家:量力而行才是王道

某著名婚戀網站歷時一年時間調查推出了《2011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採用網際網路在線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最終收集有效問卷50384份。調查對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包括大中型城市及部分農村人口。調查結果顯示,有69.1%的女性和71.6%的男性認為人們結婚是為了愛情,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愛情型婚姻仍佔主流。

「物價上漲帶來的鏈鎖效應和人們的消費觀念改變是主要原因。」樂婚網負責人胡志坤分析,「物價上漲,人們生活消費的水準提高,牽動了一系列的消費總額提升,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同樣是策劃和執行一場婚禮目前的成本是前3年的3倍還要多。」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石英表示:「婚禮費用逐年攀升,這反映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價也上漲了。另一個方面,舉辦婚禮是人生一件大事。」 石英說:「婚禮花費增長是必然的,但有一些婚禮確實遠遠超出當事人的承受能力,有攀比之風。籌備結婚一定要量力而行,熱鬧喜慶就可以了。如果借債舉辦婚禮,或是強行要求婚禮標準否則不結婚,這樣就失去婚姻本身的意義。花費沒有標準,但希望大家能深思,探索婚禮中美好永久的內涵。也許很多人已經忘記新娘拜別父母的意義了,那三叩首可是意義深遠。」

麗芙和愛瑪的「結婚大作戰」最終以重歸於好結束,因為她們最終發現得到真愛比做「廣場大飯店六月新娘」的名號重要得多。

進微博曬曬你的結婚成本吧>>>>>

相關焦點

  • "雙春年"新人扎堆結婚 婚房熱銷一房難求(圖)
    記者調查走訪發現,如今 ,80後適婚群體大多選擇在四方、李滄區購置50萬元上下的套二新房作為婚房 。至於購房款,本地新人中大多數新人得到父母「贊助」。李滄區婚姻登記處徐主任告訴記者,今年登記結婚的新人特別多,光李滄區就有1700多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記者隨後諮詢市南、市北、四方等區婚姻登記處,答覆基本一致。市南區婚姻登記處叢主任介紹說:「最近幾天尤其多,前天一天時間就有200多對新人登記結婚,可把我們忙壞了。」       俗話說「築巢引鳳」。
  • 中國人結婚成本30年增數千倍 近半新人費用靠父母
    「婚不起」,已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共同感受。29歲的孫靜和老公都是北京人,2013年結婚。孫靜說,不包括結婚用房在內,他們結婚總共花費20多萬元。其中,在一家三星級酒店辦酒席花費7萬多元,給婚慶公司3萬多元,首飾鑽戒等3萬餘元,婚紗照6000元,婚服婚鞋大概5000元。蜜月旅行去的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花費2萬多元。
  • 結婚還是「劫」婚?——年輕人辦一場婚禮需要花多少錢?
    結婚還是「劫」婚?一線城市近半數人結婚成本=3年可支配收入「裸婚」只是童話!調查顯示:一線城市僅1.42%的人結婚不花錢一線城市結婚壓力多大?四成上海人說:本地買房才能結婚婚房是必需品?畢業後在北京漂了五年,李先生已經習慣了這座城市的快節奏,「我想把家安在北京,和對象也談了快四年,一直想結婚,但她家裡要求必須在北京買房,成本太高了。」確實,買房買車、彩禮嫁妝、婚紗攝影、蜜月度假、置辦婚宴……名目眾多的支出項目,對於剛實現經濟獨立不久的年輕人來說,要承擔起結婚的經濟成本實在不易。
  • 中國人結婚要花多少錢?看看世界各國婚姻成本
    &nbsp&nbsp&nbsp&nbsp今年春節,有段15分鐘的「彩禮」小品在網絡走紅,內容反映了結婚「天價彩禮」的現象。當前,從「有車有房」到「萬紫千紅一片綠」的高昂結婚成本,讓不少年輕人無奈望「婚」興嘆,也讓原本喜結良緣的好事變成一家幾代人「傷筋動骨」的財富之劫。
  • 安陽部分農村家庭因婚返貧:天價彩禮讓人「婚」不起
    與劉大爺情況相同,安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高莊鎮的老王和老伴兒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除了種地,老兩口還在家開了一個食品店,雖然收入不錯,但老兩口卻不捨得吃喝,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老人膝下有兩兒一女,為了支付兩個兒子的結婚費用,老兩口傾其所有,「前前後後花了三四十萬,家裡的錢花了個差不多。」老王逢人便說,「咱現在是『因婚返貧』。」
  • 幾千對新人扎堆辦婚宴 五一結婚好累好貴(組圖)
    ,結了婚的人想出來……其實,婚姻是圍城也好,是甜蜜的歸宿也罷,站在婚姻入口處的新人總是要盛裝出場並昭告天下。記者採訪了「五一」結婚的近20對新人。  個案:  受民間「雞年無春、狗年雙春兼閏月」說法影響,新人們在今年扎著堆結婚,幾千對新人在五一黃金周期間舉行了婚禮。張翼和任沅沅即是其中一對,昨日他們倆又坐上去北京的飛機,到北京繼續他們的婚禮進行曲,直呼「結婚真累」!
  • 西安婚宴市場調查 今年普通酒席一桌漲價兩成
    記者連日走訪了解到,伴隨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上漲,西安婚宴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今年婚宴每桌普漲兩三百元。  調查  今年婚宴每桌漲兩三百元  近日記者對西安多家酒店的婚宴價格進行了調查,發現大部分星級酒店婚宴價格已經高達「4000元起」一桌,能承辦「一千元起」的婚宴餐廳是少之又少。
  • 昨天七夕 西安2015對新人登記結婚
    昨天是七夕節,不少西安的年輕情侶選擇在這一天領證結婚,華商報記者從西安市民政局獲悉,截至7日下午5時,西安有2015對新人領證。準新娘小李笑著告訴華商報記者,他們特意選擇七夕這天結婚登記,幾個紀念日都一起過了。  新人小孫和小張說,他們早上8點就來到碑林區婚姻登記處,沒想到已經排起了「長龍」,小孫告訴華商報記者,他和小張是異地戀,「我在寶雞她在西安,我們堅持了三年,她等了我三年。今年7月,我的工作也變動到了西安,前幾天才辦好所有的手續,說起領證,我倆覺得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年七夕節了。」
  • 江浙興起新結婚形式,不只兩頭婚還有兩家親,娶老婆成本正在變高
    但最近事情似乎在起變化,在江浙一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一紙結婚證成了擺設。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結婚一年是什麼婚 結婚一年怎麼稱呼
    結婚一年是紙婚。結婚的第一年是新婚夫婦的磨合期,也是最容易產生婚變的時候,此時的婚姻關係就像是一面紙一樣容易被戳破,所以要小心保護。將婚姻比作一張紙片,以此來象徵新人之間感情的甜蜜與婚姻生活的不穩定。結婚周年名稱及含義:結婚第一年是紙婚:最初結合薄如紙。結婚第二年是楊婚:像楊樹葉子一樣飄動。結婚第三年是皮革婚:開始有點韌性。
  • 香港人結婚平均花費35萬元,是土豪還是真愛?
    在結婚四大開支中,最高消費的項目依然是「婚宴酒席」,每對新人平均消費港幣約17.8萬元;其次為「結婚戒指和首飾等」,平均消費約為港幣6.8萬元,第三大消費為「蜜月旅行」,平均消費為港幣4萬元,而第四大消費為「拍婚紗照」,四大開支合共佔新人消費之 87%,其餘的當屬是男方給女方的禮金數了。
  • 溫州老闆嘆婚不起:女方彩禮送寶馬男方得花180萬
    婚不起",漸漸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共同感受。  有網友說,爺爺娶奶奶只用了"半鬥米";爸爸娶媽媽只用了"半頭豬";而等我結婚,卻要用爹娘"半條命"!此話不假。近日,上海一對小夫妻微博曬婚禮帳單引來眾人圍觀。除去房、車,雙方合計花了32萬元,而且多數都由雙方父母承擔。網友計算,中國人的結婚成本30年來增長了數千倍。
  • 杭州婚宴節節攀高 網友:2012結婚成本178.2萬
    今年「五一」,杭州約3600對新人辦喜宴。而據省婚慶協會統計,結婚當天包括婚宴、婚酒、婚糖、婚慶等全套服務下來,均價約12.5萬元。  目前,杭州星級酒店婚宴平均價格為每桌5000元起步。
  • 婚禮紀「雲備婚」報告出爐 九成新人熱衷「雲備婚」
    從春節到復工,全民戰疫的史上最長假期,網友開啟「萬物皆可雲」模式,雲蹦迪、雲辦公、雲備婚一次次登上熱搜……4月21日,中國前沿結婚服務平臺婚禮紀,聯合中國結婚產業的風向標媒體結婚產業觀察,共同發布了《2020年全球首份雲備婚數據報告》(以下簡稱《雲備婚報告》)。數據顯示,疫情下超八成新人不會取消婚禮,九成新人熱衷「雲備婚」,下半年婚禮預約爆滿。
  • 杭州一對新人剛辦完婚禮 婚房內幾個LV包包不見了!裡面裝的都是...
    2018年12月11日是個好日子,杭州蕭山所前的一戶人家張燈結彩,一對新人喜結連理。  婚宴很熱鬧,賓主盡歡,結果新郎官喝高了,連夜去掛了點滴,新娘也去照顧。誰知新人第二天回到婚房就感覺哪裡不對勁,仔細一看吃了一大驚:「包、包……包怎麼不見了!」
  • 大連人婚禮平均花費七萬元 結婚費用一半靠父母
    「接近50%的年輕人結婚需要父母資助,大連舉辦一場婚禮的平均花費在7萬元左右。」昨天,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慶行業委員會執委路振平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這一婚禮花費遠在全國標準之下,3月3日,《中國結婚產業發展調查報告2006-2007》給出答案,去年一年全國6萬對新人用於結婚花費的均價高達125081元,如果加上買車、買房,這個數字將達到557478元。  結一次婚要花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新婚消費究竟貴在哪裡?
  • 民政部推薦4種頒證詞供新人 結婚領證宣誓
    新人婚登領證前,可以在主持人帶領下宣誓「互相忠實」,認真審視婚姻的責任。昨天,民政部向婚登機構推出4種版本的結婚登記頒證詞,供新人婚登領證時宣誓使用。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在「推薦」中強調,此舉旨在增強新人婚姻家庭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規範結婚登記頒證儀式。
  • 結婚就發60萬日元!日本催婚新招遭嫌棄:年輕人不是沒有錢結不了婚...
    實施這一政策的背景是針對有「結婚障礙」的民眾進行了問卷調查,超40%的未婚男女認為「結婚資金」確實是首個攔路虎。認為要達到400萬至500萬日元(約26萬至32萬元人民幣)的家庭年收入才能結婚的民眾支持者佔多數。而按目前日本各年齡段的平均年收入來看,如果按日本家庭一方主內一方主外的傳統生活模式,很多人在40歲之前能達到心中能夠結婚的經濟條件。
  • 公務員結婚儀式簡約 不擺酒請大家喝雙皮奶(圖)
    一對新人在進行傳統的中式婚禮。昨日上午,番禺區倡導婚慶禮儀簡約化活動啟動儀式在沙灣古鎮舉行,一對公務員新人以傳統禮節作為婚禮內容,「不擺酒,既不浪費錢也環保。」  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新娘笑著說:「當初為了辦簡約婚禮,給雙方父母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一般父母都會覺得子女結婚必須擺酒,但我們算過,如果擺酒要10多萬元,而辦個簡約婚禮才需要2萬元左右。」
  • 民政部推薦4種頒證詞供新人結婚領證宣誓(附文)
    新人婚登領證前,可以在主持人帶領下宣誓「互相忠實」,認真審視婚姻的責任。昨天,民政部向婚登機構推出4種版本的結婚登記頒證詞,供新人婚登領證時宣誓使用。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在「推薦」中強調,此舉旨在增強新人婚姻家庭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規範結婚登記頒證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