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質量發展重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為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在於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完善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

  從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入手

  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而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資源配置效率的改善。理論與實踐表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因為市場是按照價格引導人們進行配置的,哪個部門與地區的收益率高,這個部門與地區的資源流入量就會大於流出量。這種配置是通過價格引導要素自由流動實現的。當要素資源按照市場價格配置資源時,不僅每個資源主體收入會得到提高,而且整體的資源配置效率也會得到改善。其結果,國民經濟中的產業結構得到優化,高質量的增長就有可能實現。在我國高質量發展中,改善資源配置效率尤為關鍵。一方面,提高現有各部門與單位的存量資源利用率,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關鍵所在。通過資源轉讓、交易等方式,可以促進存量資源有效流動。另一方面,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範圍日益增大,這是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在創新發展階段,用市場配置創新資源變得日益重要。因此,從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入手,有助於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與動力變革。

  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市場化配置效率提高取決於要素的自由流動。沒有要素的自由流動,就不可能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要素自由流動取決於兩個基本條件,一是不同部門之間存在著收益率差異,二是存在著資源可自由流動的體制環境。只有不同部門之間的收益率差異,而缺少資源可自由流動的體制,要素資源就流不動,更談不上資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我國計劃經濟時期長期存在的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的例子就印證了這一點。而只有資源可自由流動的體制,沒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產業出現,進而部門之間收益率拉不開差距,那麼要素流動的動機就減弱,由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的增長也會放慢。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洲一些國家增長動力減弱,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創新驅動的新產業發展減弱、進而拉不開行業收益率差距的結果。如果第一個條件是創造流動機會的話,那第二個條件解決的是降低流動成本問題。這兩個條件對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是缺一不可的。只關注新產業培育與成長,而忽視資源可流動的體制環境,那就意味著沒有找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有效路徑;只看到資源可流動的體制環境,而看不到新產業成長的作用,那麼資源配置效率就失去了提高的動力。只有把這兩個條件聯繫起來,才能更好把握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完整內涵。

  以創新為動力促進新動能成長

  在消除行業壟斷、擴大市場準入的體制下,拉開行業收益率差距的核心,在於以創新為動力推進新產業加快成長。只有新產業的加快成長,才能創造更多的流動機會,只有更多的存量資源從低收益的產業向高收益部門流動,才能加快結構優化與新舊動能轉換。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積極推進產業升級,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12年至2017年間,廣東R&D佔GDP比重不斷提高,不僅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不少,也超過了同年歐盟15個國家的平均水平。廣東在探索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可喜一步,但與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比如,戰略性新興產業還沒有成為支柱產業,獨角獸企業數量相對有限,等等。今後的努力方向,就要按照中央要求,依託廣東創新型企業眾多的優勢,發揮企業創新主體的作用,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加快建立技術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

  降低流動成本要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我國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並取得明顯實效。世界銀行近期發布的《2019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較去年大幅提升32位,位列全球第46名,是全球躍升最快的國家之一。近年來,我國通過切實降低準入門檻、擴大市場準入、主動擴大進口、大力保護智慧財產權、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大幅度加快對外開放進程。以廣東為例,這些年來,廣東通過以開放倒逼改革的方式,推動市場化改革,市場化營商環境在全國各省區市中位居前列。當然,對標國際規則與營商環境較好的國家和地區,廣東在開辦企業時間、辦理施工許可證、跨境貿易與執行合同等方面仍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加快推進這些方面的制度建設,大幅度降低要素流動的交易成本,必將促使更多的存量資源參與流動,也有利於吸引外部資源特別是創新資源流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進而更好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作者: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袁俊)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臧夢雅)

相關焦點

  • ...高層定調「加快推進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資本市場...
    來源:證券日報證事聽公眾號 杜哈哈構建我國經濟新發展格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小編注意到,9月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強調的三個「有利於」,排在首位的便是「加快推進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
  • 按科技創新規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萬勁波看來,科技資源配置效率一直是科技體制改革的焦點問題。這個問題的妥善解決,直接關係著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的順利實現。科技體制改革不能僅關注短期和末端的科技成果轉化,要看整個創新體系治理是否更加科學高效,科技實力是否持續增強,人才潛力和積極性是否得到充分激發,還要考慮是否有利於長遠和前端能持續產出高質量創新成果,並能有效地轉變為財富和對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貢獻。
  • 飛行部計劃推進「大運行」建設,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旨在優化管控模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班運輸企業。       據了解,大運行建設方案是為有效提高飛行人力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在安全責任和幹部管理權限不變的前提下,強化大機隊運行,實現飛行人力資源統一排班,統一訓練技術管理,統一飛行運行標準,統一使用培訓資源。
  • e觀滄海|以三大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吉林考察時強調,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增強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這為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 王一鳴:按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如果說,填補「數量缺口」是過去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那麼,填補「質量缺口」就是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的潛力所在。2017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 連平:數字經濟有助於推動市場效率進一步提高
    他認為,數字經濟有助於推動市場效率進一步提高,降低實體經濟成本,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大數據將成為最關鍵生產資料,成為競爭力根本來源。人工智慧可以釋放出很強大生產力,解放腦力和體力提高生產力,雲計算、區塊鏈去中心化機制將進一步改變生產關係,進而降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財務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資本使用效率,勞動生產效率,從而最終降本增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根指揮棒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 王斌:創新驅動推動出版業高質量發展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應注重以下幾點舉措:一是要善於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注重戰略布局+關鍵落子;二是加快推進資源配置改革,以利於質量、效率的改進和調動積極性;三是聚焦重點問題,加強舉措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打通淤點、痛點,激發整體效應;四是同區域戰略相結合,開放新高地;五是要加強改革的前瞻性研究,積極應對不確定性,增強本領,開拓創新,拓展政策空間,提升制度張力
  •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中強調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 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
    經驗表明,如果一個國家的發展質量不高,往往會在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不斷產生和累積風險隱患,而堅持高質量發展既有利於防範化解風險隱患,也有利於提高經濟社會抵禦各種衝擊的能力和韌性。高質量發展對應的是低風險隱患,低質量發展對應的是高風險隱患。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防範化解各類重大風險的根本途徑,是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必然選擇。
  •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中強調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 科學把握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特點和路徑
    技術效率決定了在給定資源條件下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在資源稀缺的現實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高效、集約地發揮現有資源要素潛力,實現各類生產要素投入產出效率最大化,資本效率、人力資源效率等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經濟效益則更加強調資源配置與組合的合理性,代表了配置效率和分配合理的程度。高質量發展要求資源在不同用途之間合理配置,使各類要素邊際生產率達到最高,各類要素的邊際報酬達到最高。
  • 以辯證思維來處理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各種矛盾關係
    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辯證法的指導。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上升不是線性的,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這是經濟發展的規律使然,也合乎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我們要學好、用好辯證法,審時度勢,科學設計,以辯證思維來處理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各種矛盾關係。第一,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
  • 劉偉: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其中強調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指出,「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 提高黨領導高質量發展的水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高質量發展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必須遵循的首要原則。提高黨領導高質量發展的水平,是我們黨必須履行好的重大政治責任,需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時不我待的奮進姿態提高自己,協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 中國經濟圈金融資源配置研究
    可以說,三大經濟圈已經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極,經濟圈人口超過了全國的三成,利用了近乎一半的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造了全國超過四成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提高三大經濟圈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將有助於經濟圈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 優化資源配置 提高運行效率
    —— 首都機場T3E-T2聯絡道施工側記  □本報通訊員 李洋 李皓珉  為全面提高首都機場航班進出港保障效率,首都機場T3E-T2聯絡線工程自2011年3月開工建設起,現已達到投入使用標準。投入運行後的聯絡線工程將對優化首都機場的運行資源,提高安全裕度、運行效率、經濟效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破立結合,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通過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可以使製造業減少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環境友好型發展,甚至在製造業產量下降的同時,通過提高附加值率實現增加值的增長,真正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提高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記者: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如何在「破」與「立」兩方面發力?
  • 【改革調研行】兼併重組提速 提高國企資源配置效率
    原標題:[視頻]【改革調研行】兼併重組提速提高國企資源配置效率  國資國企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是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去年以來,國企兼併重組提速,資源配置的能力明顯提高。
  • 綠色轉型要提高生態要素配置效率
    全面綠色轉型是將生態環境保護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從汙染防治到低碳發展,從綠色企業到綠色供應鏈,從綠色生產到綠色生活,每個環節都要提高自然資源和生態要素的配置效率。  全面綠色轉型要以綠色發展觀為引領,將汙染防治視為「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