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童話被周國平老先生讚譽為「世界上最棒的一篇童話」。周老先生說:「哪怕拿全世界的唐老鴨和聖鬥士來跟我交換,我也絕不肯。」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童話如此珍貴?
它就是法國作家聖埃克絮佩裡的《小王子》。為什麼它如此珍貴,因為它告訴了我們很多的生活真理,讓我們一起來感受。
一、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物,才是活的有意思
小王子住在只比一座房屋大一點兒的一顆星球上,這個星球上只長著一株一排花瓣的小花兒。
小王子為她澆水,用屏風為她擋風,為她殺滅毛毛蟲;聽她抱怨、吹牛。有一天,他們拌了幾句嘴,小王子便離開他的星球去尋訪別的星球。
他先後漫遊了六顆星球,遇到了好多「怪人」。小王子覺得這些大人們都在為他不明白的東西活著,比如為了權力、虛榮、佔。有等等,他覺著大人們真是很奇怪,所以他都一一離開了。
小王子最後來到地球,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花園,花園裡有五千枝怒放的玫瑰,這些花兒全都於他的那株花兒相似。
當小王子想到他以為自己獨一無二的花兒只是一朵普通的玫瑰時,他傷心的哭了。
後來他遇到只狐狸,聰明的狐狸告訴他:「你的玫瑰是世上的唯一。……正是你為你的玫瑰所耗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變得重要。」
最後,小王子回到了它自己的星球,回到了他的玫瑰身邊。
因為權力、虛榮、佔有、嗜酒、盲目的點燈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東西。真正屬於他的園地是自己的星球,真正愛好的事物是他傾心培育的玫瑰。
對於我們也如此,無論擁有著多少,若不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愛好,若不是真性情的渴望,再多,都是沒意思,都是空虛。
那些能讓我們無論經歷了多少都能傾心以待的事物,才是真的美好。和這些事物安靜相處,才是真的有意思。
二、做一個童心未泯的成人
小王子在地球上遇到的除了狐狸,還有飛行員。他在其他星球的故事也是通過飛行員講述的。
他們相遇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大沙漠,故事給人以沉重的孤獨感。這對應的即是飛行員也即作者的孤獨。
飛行員最初的理想是當一名畫家,大人們卻勸他多關心關心地理、歷史、算數和語法,他只好選擇了駕駛飛機。
他也不再對大人們講原始森林以及星星的故事,他開始置身於大人的談話範圍,跟他們聊橋牌、高爾夫球、政治、領帶之類自己並不喜歡的話題。他一直孤獨的生活著直到有一天飛機出故障,他在沙漠裡遇見了小王子。
他被這個聰明且善解人意、天真無邪的小傢伙重新帶回到還提時代。當他無法像小王子那樣「透過盒子看到羊」時,他感到:「我也許和大人們有點相似。我恐怕是老了。」
小王子很喜歡看日落,他說:「當人們非常傷感時,總喜歡看日落。」小王子的傷感,其實便是作者的傷感。
作者通過小王子表達了他自己對成人世界的憂傷,他希望像小王子一樣,做個「童心未泯的成人」,以結束內心永恆的傷感。故事的最後,飛行員修理好了他的飛機,又重新起飛。
三、越接近童心才越接近智慧
《小王子》裡有很多智慧的語言,它使我們進一步看清生命和生活,舉幾例:
「我本應根據她的行動,而不是她的言語來判斷她。她讓我生活在芬芳明亮之中。我本不該逃出來。我本應猜出她那小花招兒後面的溫情來。」告訴我們:看一個人的品質應根據其行動而不是言語。
「如果我想要蝴蝶來,就得忍受兩三隻毛毛蟲」告訴我們:看得見的輝煌與美麗總是在看不見的付出與努力之後。
「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得明白,本質是肉眼看不見的」告訴我們: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點滴,而不是用眼睛。
「只有孩子們知道他們在尋找什麼。他們把時間花在布娃娃身上,於是,布娃娃變得很重要。如果拿走他們的布娃娃,他們就會哭叫……」告訴我們:衡量任何事物時,應看重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在市場上值多少錢。
……
這些智慧的言語通過這部童話展現給大人們,其實是想告訴我們:越接近童心越接近智慧。
帕斯卡爾說:「智慧把我們帶回到童年。」孟子也說:「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他們都是在告訴我們:要「在逐漸成熟的同時不要失去童心,從而能夠以智慧的方式度過變換莫測的人生。」
小時讀《小王子》以為是童話,讀懂《小王子》時已不再是孩子。讀《小王子》除了感受那種永久的憂傷,更能體味那些深刻的言語。它表達了成人們深深的痛苦,成人的現實無法圓滿童年的夢想。
最後,以兩句願望作為結語:
一願我們用自己的真性情去努力,去擁有真正愛好的事物。
二願每一個大人都有一顆孩子的心,有單純的好奇,有不止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