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告訴我們的三個生活真理,真的很深刻

2020-12-16 時髦期望女鞋

有一部童話被周國平老先生讚譽為「世界上最棒的一篇童話」。周老先生說:「哪怕拿全世界的唐老鴨和聖鬥士來跟我交換,我也絕不肯。」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童話如此珍貴?

它就是法國作家聖埃克絮佩裡的《小王子》。為什麼它如此珍貴,因為它告訴了我們很多的生活真理,讓我們一起來感受。

一、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物,才是活的有意思

小王子住在只比一座房屋大一點兒的一顆星球上,這個星球上只長著一株一排花瓣的小花兒。

小王子為她澆水,用屏風為她擋風,為她殺滅毛毛蟲;聽她抱怨、吹牛。有一天,他們拌了幾句嘴,小王子便離開他的星球去尋訪別的星球。

他先後漫遊了六顆星球,遇到了好多「怪人」。小王子覺得這些大人們都在為他不明白的東西活著,比如為了權力、虛榮、佔。有等等,他覺著大人們真是很奇怪,所以他都一一離開了。

小王子最後來到地球,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花園,花園裡有五千枝怒放的玫瑰,這些花兒全都於他的那株花兒相似。

當小王子想到他以為自己獨一無二的花兒只是一朵普通的玫瑰時,他傷心的哭了。

後來他遇到只狐狸,聰明的狐狸告訴他:「你的玫瑰是世上的唯一。……正是你為你的玫瑰所耗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變得重要。」

最後,小王子回到了它自己的星球,回到了他的玫瑰身邊。

因為權力、虛榮、佔有、嗜酒、盲目的點燈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東西。真正屬於他的園地是自己的星球,真正愛好的事物是他傾心培育的玫瑰。

對於我們也如此,無論擁有著多少,若不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愛好,若不是真性情的渴望,再多,都是沒意思,都是空虛。

那些能讓我們無論經歷了多少都能傾心以待的事物,才是真的美好。和這些事物安靜相處,才是真的有意思。

二、做一個童心未泯的成人

小王子在地球上遇到的除了狐狸,還有飛行員。他在其他星球的故事也是通過飛行員講述的。

他們相遇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大沙漠,故事給人以沉重的孤獨感。這對應的即是飛行員也即作者的孤獨。

飛行員最初的理想是當一名畫家,大人們卻勸他多關心關心地理、歷史、算數和語法,他只好選擇了駕駛飛機。

他也不再對大人們講原始森林以及星星的故事,他開始置身於大人的談話範圍,跟他們聊橋牌、高爾夫球、政治、領帶之類自己並不喜歡的話題。他一直孤獨的生活著直到有一天飛機出故障,他在沙漠裡遇見了小王子。

他被這個聰明且善解人意、天真無邪的小傢伙重新帶回到還提時代。當他無法像小王子那樣「透過盒子看到羊」時,他感到:「我也許和大人們有點相似。我恐怕是老了。」

小王子很喜歡看日落,他說:「當人們非常傷感時,總喜歡看日落。」小王子的傷感,其實便是作者的傷感。

作者通過小王子表達了他自己對成人世界的憂傷,他希望像小王子一樣,做個「童心未泯的成人」,以結束內心永恆的傷感。故事的最後,飛行員修理好了他的飛機,又重新起飛。

三、越接近童心才越接近智慧

《小王子》裡有很多智慧的語言,它使我們進一步看清生命和生活,舉幾例:

「我本應根據她的行動,而不是她的言語來判斷她。她讓我生活在芬芳明亮之中。我本不該逃出來。我本應猜出她那小花招兒後面的溫情來。」告訴我們:看一個人的品質應根據其行動而不是言語。

「如果我想要蝴蝶來,就得忍受兩三隻毛毛蟲」告訴我們:看得見的輝煌與美麗總是在看不見的付出與努力之後。

「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得明白,本質是肉眼看不見的」告訴我們: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點滴,而不是用眼睛。

「只有孩子們知道他們在尋找什麼。他們把時間花在布娃娃身上,於是,布娃娃變得很重要。如果拿走他們的布娃娃,他們就會哭叫……」告訴我們:衡量任何事物時,應看重它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在市場上值多少錢。

……

這些智慧的言語通過這部童話展現給大人們,其實是想告訴我們:越接近童心越接近智慧。

帕斯卡爾說:「智慧把我們帶回到童年。」孟子也說:「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他們都是在告訴我們:要「在逐漸成熟的同時不要失去童心,從而能夠以智慧的方式度過變換莫測的人生。」

小時讀《小王子》以為是童話,讀懂《小王子》時已不再是孩子。讀《小王子》除了感受那種永久的憂傷,更能體味那些深刻的言語。它表達了成人們深深的痛苦,成人的現實無法圓滿童年的夢想。

最後,以兩句願望作為結語:

一願我們用自己的真性情去努力,去擁有真正愛好的事物。

二願每一個大人都有一顆孩子的心,有單純的好奇,有不止的美好。

相關焦點

  • 《小王子》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
    很多人在讀完《小王子》後,會認為這只不過是一本普通的童話書,但對這本書為何會在文學書籍中有如此之高的地位總不太理解。那麼《小王子》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讓我們跟隨小王子的腳步一起去看一看。我們追求權利,追求物質,我們想要改變卻總安於現狀,我們碌碌無為卻又貪圖安逸,我們誇誇其談卻又自以為是,我們就是那個虛榮的總想得到別人讚揚的人。《小王子》裡有這樣一句話:所有成年人都曾經是小孩,只是很少有人能記得。是啊,我們長大了,我們越來越在乎虛假的表象,卻忘記了太多本真的東西。
  • 溫暖全球2億人的《小王子》,告訴我們的5個啟示
    即使經歷了地球上那麼多的人和事,小王子依然是內心純淨的小王子。重讀一遍《小王子》,我至少找出5個我們愛他的理由。可能也就是因為想要活成別人眼裡的成功模樣,所以,我們只得拼了命的往上爬。儘管在向上的過程中變成了連自己都不喜歡的大人,但符合大眾定義的標準就好了吧?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執著於追求大多數人認可的生活呢?難道只有活成別人期待的模樣,過上千篇一律的穩定生活,這一生才算圓滿幸福嗎?
  • 《小王子》這部成人童話,教會我們的3個道理
    六歲「飛行員」小時候畫畫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需要保持童心和想像力。童心和想像力能幫助我們發現生活更多的美好, 挖掘出生活更多的樂趣,體驗到生活更多的快樂。在一次玫瑰花和小王子鬧彆扭的情況下,小王子真如玫瑰花所願,給她澆完最後一次水後,就離開了她。塗磊老師曾說過:愛情生活當中,平等真的很重要。試問玫瑰花在愛情裡,不是一味的索取,一味的折騰,而是用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 一本童話《小王子》告訴我們愛是什麼
    突然想起大學時候有個朋友的宿舍號是612,他總開心地說:「我和小王子住在同一個星球呢。」因為小王子,「612」這三個數字的組合成了我內心很理想的存在。小王子住在B-612星球上,他是這個星球唯一的居民。這個星球很小很小,幾棵長大的猴麵包樹根就能把整個星球撐破,小王子每天能在這裡看四十四次日落。
  • 原著與電影版的《小王子》告訴我們回歸童真、追求自我的重要性
    《小王子》是克蘇佩裡於1924年創作的經典兒童作品,作品表面上看是一部寫給兒童的童話故事,事實上卻蘊含著成年人對生活和生命的哲思。《小王子》中簡短而又深刻有內涵的故事,讓它成為一本風韻全世界的優秀文學作品,在這樣的基礎上,倘若想要將它拍成電影,只需要照搬原著,便可以獲得不錯的結果。
  • 狐狸和小王子的對話,給我的感悟
    看了《小王子》這本書,跟隨他的腳步出發旅行。唯獨對他遇到狐狸的情節特別關注,和狐狸的談話引起我的興趣。尤其是狐狸對小王子說的那個詞」馴養」印象深刻。狐狸告訴他「馴養,就是建立關係,然後就是彼此需要了」,狐狸被小王子馴養後他們成為了朋友式的關係,後來小王子又繼續出發,離開狐狸前,狐狸又告訴他「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了那麼多時間,它才變得那麼重要」,「你要記住我的秘密,它很簡單:只有用心看,才能看清楚。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人類已經忘了這個真理,但你不要忘記它。你永遠都要對你馴養的對象有責任。
  • 《小王子》:男人真正愛你的「三個步驟」,大多數男人止於第二步
    我們漸漸變成了那個只知道埋頭算帳的商人,我們每天都很忙,卻不知道自己如此忙碌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漸漸變成了那個固執的點燈人,每天都很累,卻忘記了,其實我們可以轉身休息一下。當我們對人生感到迷茫,當我們找不到自己,我建議女人去看看《小王子》。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自我,也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愛情的真諦。
  • 影響全球的成人童話《小王子》:我們曾經都是孩子,只是忘記了
    從文章開頭我就有提到過《小王子》是一本具有象徵意義的哲學,那麼就來談談他有哪些的象徵意義,第一層的象徵意義是不同的星球上居住著的外星人,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同類型和皮相的成年人。狐狸則是智慧的象徵,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智者,作者藉助小王子的視角和話語來闡述自己對世界的觀點例如,「人們總是去超市買現成的東西,但是,沒有一個商店是販賣友誼的,所以人類是沒有現成的友誼的,」這句話告訴小王子,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不是來自於自由而是來自於自己承擔一個人應該有的責任。
  • 《小王子》暢銷近70年的「童話」,隱藏了這三個寶貴的人生智慧
    此外,著名作家周國平在《小王子》的推薦序言《讓世界適合於小王子們居住》中寫道:"世上只有極少數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質樸,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從內容到形式都幾近於完美,卻不落絲毫斧鑿痕跡,宛若一塊渾然天成的美玉。"
  • 再看《小王子》:童話背後也有育兒真理,這4個家庭教育真相要懂
    日本的童心維護大師,塑造過不少經典的著名動畫導演宮崎駿曾經評價《小王子》:"我認為,聖埃克蘇佩裡的生活是無法觸摸到的領域。"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瓦對這本書高度而中肯地評價到:"小王子在其富有詩意的淡淡哀愁中也蘊含著一套哲學思想……這本給成人看的兒童書處處包含著象徵意義,這些象徵看上去既明確又隱晦,因此也就格外的美。"
  • 再讀《小王子》:小王子和玫瑰的愛情,是歡喜
    作者|五月花時間再次研讀了《小王子》,讀完萬分感慨,內心一陣陣生出對世界,對生活的深度思考,可任憑我怎麼思考,都覺得遠遠不夠,書中所述的生活,生命,愛情,友情,充滿驚奇,又全是感悟。安託萬的文筆深入淺出,充滿童真,卻真真地將人間冷暖,生活真諦,演繹得十分深刻。也許人間荒涼,但終有溫暖。關於人生的真諦,我不想多做評價,因為《小王子》表達之深刻,以我的人生閱歷,怎麼去理解都顯得有些淺薄。但是小王子和玫瑰的愛情,卻將我深深吸引,所以願意用自己所想所感,淺顯地聊一下。
  • 《小王子》告訴我們:初戀走向失敗,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
    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小王子》,看看那個初戀時懵懂含蓄的自己,也看看那段值得銘記的經歷。希望我們都能放下,也都能好好地前行。01小王子和玫瑰有一天,風吹來了一粒玫瑰花種子,落在了B612星球上,玫瑰花的獨特和美麗吸引了小王子,他們相愛了
  • 《小王子》告訴我們:如何用愛與成長來探討人生的意義
    《小王子》這本書在豆瓣讀書排名第三,評分高達9.0,書中所圍繞的話題是愛情與成長。很多時候我們都陷入了一個誤區,愛情與成長到底有什麼關係,書裡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雖不完整,卻足夠有意義。每個人長大了都會接觸愛情,失敗的愛情是成長,成功的愛情就不是了嗎?
  • 《小王子》:我們曾經都是孩子,總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去愛
    《小王子》劇照《小王子》這本書講述的是來自外星球的仙童小王子,在自己的星球他感到很孤單。他只有三座火山,一朵花和一隻綿羊。但是沒有人和他說話,他的生活很枯躁。它要求小王子給她蓋上擋風罩,她害怕風。小王子卻覺得很不可思議,但他還是照做了。其實那時候的花,只是缺乏安全感,她只是想找個能依靠的事物。面對陌生的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會手足無措的。這時候的小王子完全體會不到這樣的心情,他覺得花很矯情。玫瑰花每天都很高傲,無視小王子的關心。她覺得自己是了不起的,所以傷害了小王子。
  • 電影《小王子》:三個角色,三種不同的象徵意義
    小女孩幫老人尋找小王子,她將飛機開到了一個只有大人的星球。在這個星球,她也遇見了這三個奇怪的大人。商人成了大企業家,國王和自大狂成了他的員工。他有一家回形針公司,任何東西放進機器裡,都會變成一模一樣的回形針。他還用《有關一切必不可少之物的必要指南》把人改造成一模一樣的工作機器。
  • 《小王子》: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
    黃磊,《小王子》打動人的地方,就是告訴我們,我們曾經都是小王子。周國平,應該讓世界上每個孩子和每個尚可挽救的大人都讀到,這樣世界一定也會變得可愛起來。在美國的27個月裡,安託萬寫了生前最後三部作品,分別是《戰爭飛行員》《小王子》和《致人質的信》。基於這樣的時代背景,有人說,《小王子》裡的玫瑰就是法國的象徵,這也說得過去的。小王子離開了玫瑰,但是心裡時刻都在想念著她。所以小王子馴服了狐狸之後,還是要執意回到了玫瑰身邊。
  • 一直以來,你從未讀懂《小王子》~
    《小王子》中的小王子就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他獨自一人生活在B-612小行星上,每天除了鏟猴麵包樹,就是一個人看夕陽,小王子孤獨憂傷的人物形象實際上象徵了世界上的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然而,聖·埃克蘇佩裡寫這部作品的目的並不是突出「世界是荒誕的」主題,他真正想告訴人們的是:雖然世界是荒誕冷漠的,但人類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因此為了幫助人們解決現實問題,在《小王子》中,聖埃克蘇佩裡深刻地思考了「幸福」的含義。
  • 《小王子》教會我們什麼?
    距離一年四個月,距離讀完《小王子》這本書已經過了很久,但裡面的東西依然歷歷在目,並深深地影響著我。以下是《小王子》教會我的東西:第一便是教會了我要有一顆包容心。「所有的大人曾經都是孩子」。是的。我們不光年齡還是知識,都是從嬰兒到成年的成長曆程,沒有任何一個可以跳脫這樣的規律的存在事物。因此當我們遇到「嬰兒期」的人或事時,我們需要一顆理解的心,而不是陷入先入為主的錯誤思想當中。這會讓我們更有溫度,人際關係更加的和諧,同時自己也會更開心,生活會更好。第二便是保持一顆孩童般的好奇心。
  • 《小王子》裡的8個生活真相,很多成年人都沒讀懂
    洞見·陳星空  《小王子》是一部童話書,卻教會了很多大人愛與責任。  如果你生活中有諸多困惑,不妨讀一讀《小王子》。  也許你所關心的問題,這本書裡早有答案。  小王子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國王覺得違反了禮儀,對小王子說:「我禁止你打哈欠。」  小王子說自己走了很長的路,實在忍不住。  誰知,國王又命令說:「我很想看人打哈欠。快點!再打幾個啊。這是命令。」  小王子被嚇得漲紅了臉,哪裡還有困意。  後來,國王又給小王子下了一連串的要求:命令他坐下,命令他當司法部長,命令他當大使。
  • 《小王子》 中譯本超過70個
    專家教你這樣選 文 潘卓盈 「我們都是傻痴痴的小狐狸,徒具一副精明的外表,放不下一個人,甘願被他馴服,只因為他是我心中獨一無二的。他縱有許多的缺點,但他圓滿了我,愛情是彼此之間至為甜蜜的臣服。」幾年前,當香港作家張小嫻為自己翻譯的《小王子》寫下這段序言時,不知道她是不是也曾想起了心中的那個「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