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困戶到社區「鐵人」

2020-12-25 中國青年網

「周叔,您腿腳不方便,我扶您上樓吧!」12月16日,在貴陽清鎮市站街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樓下,老人正準備上樓,一位精氣神十足的小夥子快步跟了上來。小夥子叫謝興照,是清鎮市易地扶貧的搬遷群眾,同時也是站街鎮楓漁小區居委會的工會幹部。在安置點,他可是個小小的名人。

感激工會的幫扶

2017年,謝興照一家成為貴陽市的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戶,搬到了站街鎮楓漁小區。搬遷之前,他們住在一座建在山腳的石頭房,低矮破舊,只有30平方米,用布簾把大通間隔出了三個房間,「廚房」和「堂屋」算一間,兩間「臥室」擠著四張床。

相比於居住環境,家人的身體情況更讓謝興照揪心。自己右耳完全封閉,加上腦神經壞死,患上嚴重面癱;奶奶雙目失明;父親患有肝硬化、胰腺炎,出車禍做了開顱手術後還患上了癲癇,勞動能力完全喪失;母親患有先天性貧血。一家重擔落在了謝興照身上。

2009年,謝興照為了養家,畢業就外出打工,從織金、遵義到貴陽,上礦山、裝寬帶、送快遞,他輾轉好幾個地方,幹了多份工作,但生活重擔沒有減輕多少。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給他帶來了希望,楓漁小區位於鎮政府附近,便民服務中心、惠民平價超市等設施一應俱全。「小區配建的衛生室就在樓下,我爸媽看病輸液方便多了,還可以把醫生請到家裡來。」謝興照在居委會當上了文書,同時擔任楓漁小區居委會的工會幹部。

2020年,貴陽市總工會針對搬遷社區群眾,在全市啟動了「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市總工會在聯繫第三方機構對謝興照家調查後,將其納入困難職工幫扶系統進行日常幫扶,每月享受補貼700元。「我非常感激工會的幫扶,所以我也想讓自己幫助到更多人。」謝興照說。

力所能及都會幫忙

今年3月7日,楓漁B區住戶吳長華因高血壓暈倒在家中。接到消息後,正在疫情防控卡點值班的謝興照馬上陪家屬一起將病人送到醫院,病人趨於穩定,他才回來繼續值班。

搬遷以來,這樣的情況他遇到了太多次。由於患者文化程度較低、家人護理能力較差或家人不在身邊、對醫院不熟等原因,謝興照多次陪小區住戶坐救護車到醫院就診,每次要陪病人做完檢查,安排入院後才離開。「我太了解家屬坐在急救車上的心情了,很慌很怕,我每年都要經歷多次,對醫院流程熟,所以我在大家心理會踏實些。」謝興照說。

生活中的零碎瑣事,只要群眾有需要幫忙的,謝興照絕不推辭,背殘疾老人回家、扛米上樓、送水、換電燈泡等等,只要是力所能及的,都會毫不猶豫地幫忙。

成為一名工會幹部後,謝興照又開始自學黨建黨務、就業招聘等方面的知識,帶群眾參加企業招聘,聯繫愛心志願團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每一項任務都能認真落實,楓漁居委會黨支部被貴陽市評為「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風裡來雨裡去,隨處可見謝興照忙碌的身影,久而久之,他也漸漸有了名氣。

勇挑重擔的「鐵人」

今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讓社區工作者非常繁忙。大年三十那晚,一桶泡麵成了謝興照的年夜飯,全鎮幹部職工返崗上班。臨行前,母親叮囑他「記得回來吃晚飯」,匆匆一語,17天過去,這頓飯從來沒吃上。

走訪摸排外地返鄉人員、入戶測量群眾體溫、挨家挨戶宣傳防疫知識……這些成為了謝興照工作的常態。他主動承擔最重的工作,「我年輕,熬夜值守卡點能抗得住。」這是在24小時卡點值守時謝興照對大家的承諾。「我年輕」「我扛得住」,17天裡,謝興照是居委會唯一沒有輪休過的人。

「他為小區群眾送油、米、菜、桶裝水等生活用品,工作總是搶著幹,從不計較。看見他疲憊的樣子我都有些心痛!」楓漁小區居委會支書餘萍告訴記者,謝興照是無法被生活重擔壓垮的「巨人」,是熱心幫助群眾、全力排憂解難的「暖人」,是永不言退、勇挑重擔的「社區鐵人」。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蒙山桃花源社區:小葫蘆產業撬開貧困戶致富門
    同時也因受限於地理位置和交通閉塞,經濟相對落後,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22人。 桃花源社區從2016年以來,整合各類資金126.01萬元用於脫貧攻堅,開發利用村內閒置資源,打造旅遊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 南坡街社區為轄區貧困戶上門捐贈衣物
    為了積極幫扶生活有困難的家庭和老人,讓他們感受到社區關心和溫暖。12月23日,南坡街社區組織了為轄區貧困戶上門捐贈衣物活動。當天下午,工作人員把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棉衣褲、羽絨服、厚外套等秋冬防寒衣物進行篩選和整理後送到了貧困戶家中,在詳細詢問貧困群眾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的同時,向他們轉達了黨的關心和問候,讓幫扶對象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愛心的傳遞,貧困戶對捐贈活動表示感謝,並對南坡街社區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 ​ 魯山縣陽光社區:第一書記給貧困戶帶來「溫暖陽光」
    12月29日,在魯山縣馬樓鄉轉山村的一處山坡上,魯陽街道陽光社區脫貧戶李海,見到不顧天氣寒冷,專程從魯山縣城過來看望自己的社區第一書記蔣曉燕,心裡感到暖暖的。陽光社區有890戶4890人,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2戶95人。2018年10月,魯山縣發改委機關幹部蔣曉燕入村擔任第一書記。
  • 太和縣城關鎮金張社區第一書記劉中安走訪慰問貧困戶
    2019年10月29日上午,太和縣城關鎮金張社區駐村第一書記劉中安、與社區兩委來到太和縣人民醫院看望住院的幫扶貧困戶張秀英老人。張秀英老人看到劉書記激動地哭了起來。在病房裡,劉書記詳細詢問了張秀英的病情,以及住院期間的飲食、起居情況,叮囑其安心養病,代表社區送上了營養品。棉衣、同時,認真了解了她目前存在的困難,現場宣傳講解了醫保扶貧、健康扶貧等幫扶政策,在為貧困戶送去溫暖的同時,也為困難群眾服下了一顆定心丸。張秀英及親屬十分感動,對社區的關切以及劉書記親自看望,連連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和由衷的謝意。
  • 老房子與新房子:大別山紅星社區貧困戶喜遷新居
    2017年5月25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紅星社區村民曹詠珍站在自家新房子前。 中國日報網 伍妍 圖曹詠珍,44歲,紅星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全家6口人。老房子是與公公、婆婆一起合住的土木結構瓦房,面積100平方米。 2016年6月開始建新房子,政府補貼7500元,2017年1月入住。新房子是磚混結構的四層樓房,面積400多平方米。
  • 「鐵人」故裡日子甜 美好生活幸福樣
    從2018年開始動工建設至今,玉門市紅田園綜合體已經發展成農村黨史展覽園、鐵人幹部學院教學點、青少年研學實踐基地和鄉村旅遊示範點。「我們村的建築和陳設都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還在院內和屋裡都懸掛和置放石磨、農具、鍋灶、日用品等過去的老物件。」玉門市柳河鎮紅旗村黨支部書記顧紅豔說,村子保留原有風貌的同時,群眾還自發組織演出一些農村歷史情景劇,每到一處都讓人耳目一新。
  • 【精準扶貧在三湘】石鼓區演武坪社區慈善超市營業 貧困戶可積分兌...
    5月29日上午,石鼓區演武坪社區慈善超市開門營業。居民在慈善超市挑選商品。演武坪社區工作人員為貧困戶募捐。紅網時刻衡陽5月30日訊(通訊員 肖偉 記者 周海波)5月29日上午,在社區黨員、居民、貧困戶的見證下,衡陽市石鼓區瀟湘街道演武坪社區慈善超市開門營業,此舉將是精準扶貧的新舉措。當天上午9時許,坐落於演武坪社區辦公樓的慈善超市打開大門,居民蜂擁進入超市,雖然只有20多平方米,但琳琅滿目的商品卻擺放得井井有條,糧油、食品、日化、文具等有序歸類。
  • 榴城鎮新橋社區駐村工作隊為貧困戶修繕房屋
    安徽網蚌埠消息 連續的陰雨天,讓貧困戶的住房多多少少的出現各種情況。為了切實解決問題,新橋社區兩委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房屋居住情況進行走訪調查,經過走訪了解,個別貧困戶存在房屋漏水情況,下雨天無法入住。社區兩委經研究決定對龔萬水、賀萬林、龔順華三戶制定修整方案,從添材料到準備工具,都做了細緻的安排。
  • 「鐵人」故裡念「鐵人」
    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50周年紀念日。當天,酒泉玉門舉辦活動,追憶「鐵人」事跡,傳承鐵人精神。位於甘肅西部的酒泉玉門,是「鐵人」王進喜的故鄉,也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和鐵人精神的發祥地。當天上午9時,在玉門鐵人幹部學院和鐵人紀念館前廣場,人們整齊列隊,共同緬懷王進喜。各界人士一同參觀鐵人紀念館,在座談會上暢談鐵人精神。當天下午,甘肅省委宣傳部、省總工會、省委黨史研究室等有關部門的同志和當地幹部群眾一起重走「鐵人路」,走進鐵人村,參觀了老一井、老君廟採油平臺等。
  • 「鐵人」故裡日子甜——玉門市紮實開展脫貧攻堅發展多元產業紀實
    2005年,高如文一家和村民們從臨夏州東鄉縣偏遠山區整體搬遷到這裡,到如今已整整15年。說起曾經的生活環境,高如文一家深有感觸,「一眼望去全是戈壁,風一吹嘴裡都是沙子,村容村貌也不好」。3 鄉風文明繪新景玉門市赤金鎮是「鐵人」王進喜出生地,因為他,赤金鎮聲名遠播,鐵人精神也在此長久傳承。走進赤金鎮鐵人村,村容潔淨、村道寬敞,新建的鐵人新村裡,灰白相間的小二層樓錯落有致。
  • 同事眼中的「鐵人」
    >一些人雖然不在第一線可一直在幕後默默做了大量工作這樣的人同樣值得敬佩大連市普蘭店區衛健局疾控應急科李燚科長就是這樣一位疫情防控的幕後「鐵人在協調全區各交通站點、街道社區外地來普人員排查管控等工作時,他每天要接待幾百個電話,手機直接打到沒電。自2020年疫情伊始,他至今沒有休息,每天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李燚和科室全體成員一直在加班加點,每天21時前沒下班過,有時要工作到凌晨2時。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李燚經常失眠。
  • 鐵人精神 | 新時代仍需「鐵人」精神
    「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著樸素的情感;「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創業的勇氣;「鐵人」精神是一種標誌,彰顯了無畏困難的氣概
  • 弘揚鐵人精神 傳承「鐵人」作風——玉門市委政法委開展「憶鐵人...
    為緬懷鐵人事跡,激勵和引導全體黨員幹部學習和弘揚鐵人精神,進一步增強黨員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玉門市委政法委黨支部聯合社會治理中心黨支部開展「憶鐵人、學鐵人」主題黨日活動。活動中,全體黨員在鐵人王進喜銅像前面對黨旗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回顧入黨宣誓時的莊嚴承諾,深切緬懷了鐵人的光輝事跡,回顧了鐵人艱苦創業的崢嶸歲月和對石油工業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感受他「甘願為黨和人民當一輩子老黃牛」的奉獻精神,黨員代表進行「弘揚鐵人精神,爭做鐵人先鋒」演講交流,分享入黨初心。結合創建衛生城市,全體黨員圍繞人工湖,進行了周邊環境衛生整治。
  • 什麼樣的人可以參加鐵人三項
    2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是什麼感覺?很辛苦吧?辛苦嗎?那是肯定的吧。可是參加過鐵人三項比賽的鐵人們,大部分都不會僅僅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感受吧。那是什麼感覺呢?只有參加過的人才知道了……,可以到論壇裡面查閱鐵友們的帖子。2參加鐵人三項比賽怎麼報名?一般來說,每站鐵人三項比賽都會發布一個「競賽規程」,其中會詳細描述報名的辦法和聯繫方式。
  • 全市各界以多種形式紀念鐵人王進喜逝世40周年
    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40周年紀念日。鐵人老戰友、新時期石油人、學校師生及社區居民等,紛紛用各自的方式緬懷鐵人。大家表示,將繼承和發揚鐵人精神,為城市發展做貢獻。    當天上午,大慶鑽探鑽井二公司的領導、一線鑽工、機關職工近260人來到鐵人紀念館緬懷英雄。
  • 榴城鎮新星社區貧困戶相依相守、不離不棄
    榴城鎮新星社區貧困戶相依相守、不離不棄
  • 鐵人三項
    該次比賽後人們就把這項一次連續組合完成遊泳、自行車和長跑,並在運動員體能、速度和技巧上提供挑戰的綜合性體育運動項目稱之為"鐵人三項"。並追認該次比賽為首屆世界鐵人三項錦標賽。  國際鐵人三項聯盟(The International Triathlon Union ,ITU)於1989年4月在法國阿維尼翁市正式成立。同時舉辦了首屆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
  • 鐵人·親人·英雄
    莫波是長沙市雨花區雨花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現在工作雖已回到正軌,但她「習慣性」步履匆匆。參加完省裡的表彰會,又急忙往社區服務中心趕。    今年43歲的莫波,從事醫務工作20餘年,忙碌是她的工作常態。    同事眼中的「鐵人」    今年1月23日,抗擊疫情戰鬥打響後,莫波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入戶排查、體溫監測等工作。
  • 視頻| 王浩到周至縣檢查脫貧攻堅工作並走訪慰問貧困戶
    視頻 | 王浩到周至縣檢查脫貧攻堅工作並走訪慰問貧困戶 2020-12-07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千餘名中外「鐵人」角逐廣西陽朔鐵人三項賽
    歐惠蘭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11月8日電(歐惠蘭)11月8日,來自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含港澳臺)的1200名鐵三運動員參加了2020陽朔鐵人三項賽。  2020陽朔鐵人三項賽由陽朔縣人民政府、桂林市體育局主辦,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擔任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