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為什麼不封沙僧為佛?

2020-12-14 陳令申

沙僧是吳承恩筆下取經團隊中的主要成員之一,也是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之一。他原是天界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大會上失手打碎琉璃盞(原著中稱玻璃盞),被玉帝杖刑八百後貶下凡間,在流沙河中受罪。後得觀音菩薩提攜與教化,拜唐僧為師,西去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被如來封為「金身羅漢」。

沙僧既然已經完成了取經大業,修成了正果,可謂功德圓滿,如來為什麼不封他為佛呢?據筆者分析,應該有以下三大原因:

其一、在影視劇中,沙僧被冠以任勞任怨,一路上挑著行李西行的形象深入人心。實際上原著中並非如此,在原著中,挑著行李的一直都是豬八戒,根本就沒有沙僧的事。除此之外,在打妖怪的時候也很少見他出場,唐僧危難的時候更是很少見他現身,所以說在整個取經團隊中,沙僧是最偷懶的一位,功勞也是最小的,如來不封他為佛也是理所當然的。

其二、在原著第八回中,寫到觀音菩薩為流沙河吃人的妖怪摩頂受戒,指沙為姓,法名沙悟淨,讓他消除雜念,不要貪殺,在此等候取經人。(原著描寫:菩薩方與他摩頂受戒,指沙為姓,就姓了沙,起個法名,叫做個沙悟淨。當時入了沙門,送菩薩過了河,他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專等取經人。)而在原著第二十三回中,師徒三人來到流沙河時,豬八戒、孫悟空先後大戰沙僧,其中有一段沙僧與豬八戒的對話,原著中是這樣寫的:「樵子逢吾命不存,漁翁見我身皆喪。來來往往吃人多,翻翻復復傷生瘴。你敢行兇到我門,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嘗,拿住消停剁鮓醬。」可見,沙僧還在背地裡幹著那些吃人的勾當,根本沒有把觀音菩薩的教化放在心裡。

後來,觀音菩薩差遣徒弟惠岸行者木叉來到流沙河處,勸說了沙僧歸附到取經團隊中,且拜了唐僧為師。原著中寫道:「(悟淨)弟子向蒙菩薩教化,指河為姓,與我起了法名,喚做沙悟淨,豈有不從師父之理!」這是沙僧見到惠岸行者木叉後的反應,畢竟在這之前,沙僧還是一直在幹著吃人的買賣,把觀音菩薩的教化當做耳旁風,拋之腦後。木叉的到來,肯定是在傳達觀音菩薩的意思,所以說沙僧的態度由原來的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到不服教化,最後又到虔誠有禮的服從教化。這種態度的轉變,充分體現了沙僧是一個反覆無常、溜須拍馬的人,還說明沙僧是一個能夠面對各種不同事情有著不同處理方式的聰明人,也就是說沙僧還是一個心思縝密、城府極深的人。這種人雜念太深,如來根本不會封他為佛的。

其三、沙僧心隨取經人的意志最堅定,不管遇到何種困難都沒有改變初心,這在影視劇中被刻畫的最淋漓盡致,無需多說了。然而在原著第七十六回中,沙僧因豬八戒的「猴哥被妖精吃了」這句話動搖了取經心,於是兄弟二人解了包袱,分了行李。(原著描寫:豬八戒與沙僧解了包袱,將行李搭分兒,在那裡分哩。行者暗暗嗟嘆道:「不消講了,這定是八戒對師父說我被妖精吃了,師父捨不得我痛哭,那呆子卻分東西散火哩。)

這有可能是原著中沙僧唯一的一次意志動搖,取經心不堅定的描寫,有負領導觀音菩薩的提攜之恩,給領導臉上抹黑。

再說了,觀音菩薩從起初選取取經僧,到後來的西去路上提攜孫悟空等人保護取經僧,再到後來途中幫助他們降妖除怪,自始至終都在保護著這個取經團隊,難道是偶然?非也。實際上觀音菩薩為取經大業的負責人,是直接受上級領導如來的意思辦事的。可想而知,沙僧取經路上分行李的這種行為,不光給觀音菩薩臉上抹黑,也間接給如來臉上抹黑,如來自然而然對沙僧的期望值大打折扣,評不了高分,所以他成不了佛。(陳令申)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沙僧不能封佛?看看他做的9件缺德事,你就明白了
    導語:為什麼沙僧不能封佛?看看他做的9件缺德事,你就明白了《西遊記》中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雖然四人都修成了正果,但僅有三個人被封佛,只有沙僧一人被封為金身羅漢,為什麼連豬八戒這個好色貪吃懶惰的人都成了佛,而沙僧取經路上毫無怨言 勤勤懇懇的卻不能成佛呢。
  • 其實沙僧還有一個名字,寓意深刻,難怪如來僅封他為金身羅漢
    他們是指唐僧和孫悟空,分別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和鬥戰勝佛;八戒認為自己理應和他們一樣被封為佛;所以為何如來僅封八戒為淨壇使者?成為了第一個議論的焦點。二是沙僧服從安排,任勞任怨,忠心耿耿,如來為何僅封他為金身羅漢? 前一個問題,寶爸在上一篇已經做了詳細解讀;而對於後一個問題,在原文裡,如來也給出了答案,仔細分析,還是有理有據。
  • 孫悟空成了佛,豬八戒當了菩薩,為何沙僧只能是個羅漢?
    在取經大業圓滿成功之後,取經團隊裡的每個人都得到了封賞,其中,唐僧因為前世是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這一世又完成了整個取經任務,所以他被如來封為了功德旃檀佛,成了靈山炙手可熱的人物。其次是孫悟空,因為在取經路上降妖伏魔,不畏艱難,將唐僧保護得非常好,對於那些沒有背景的妖怪也是堅決地打擊,所以如來就大發善心封了他一個鬥戰勝佛。再下面就是豬八戒了,因為給唐僧牽馬挑擔有苦勞,所以成了淨壇使者菩薩。然後就是沙僧了,被如來封為金身羅漢。最後就是小白龍了,被如來封為了八部天龍。
  • 豬八戒修成正果,為何沒有被封佛?如來一句話,道出背後真相!
    豬八戒修成正果,為何沒有被封佛?如來一句話,道出背後真相!,孫悟空自命不凡想要造反試想一下,自古代到現在有幾個造反成功的案例,孫悟空他大鬧天空的時候他不知道,被如來壓在五指山500年,孫悟空估計會想明白,當初自己為什麼要大鬧天空,孫悟空知道他只是天庭內部鬥爭中的一枚棋子,壓了500年,想了500年,思考了500年,一個平凡之人是沒有辦法跟上頭的人作對的,只能順從,只能好好的加入唐僧的隊伍,才會有一個好的門路
  • 難怪小白龍被如來封為龍馬並不生氣,你看看他在靈山是啥地位?
    難怪小白龍被如來封為龍馬並不生氣,你看看他的全名叫啥? 首先受封的是師父唐僧,按照如來的意思,人家唐僧前世原本就是他的弟子金蟬子,是靈山的人,雖然犯了錯被貶下了凡間,但在此次的取經一事中表現良好,於是在他的大手一揮之下,唐僧被封為了旃檀功德佛。
  • 《西遊記》師徒四人,為何只有沙僧沒被封佛,其實原因很簡單
    所以這唐僧就被封為:南無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戰鬥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南無淨壇使者菩薩,白龍馬被封為: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唯獨沙僧被封為了金身羅漢。就連小龍馬都成了佛,沙僧一路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才僅僅是個羅漢,是不是對沙僧太不公平了?
  • 難怪白龍馬能封菩薩,他的功勞比沙僧大得多,還曾救過唐僧一命
    取經團隊抵達靈山,如來論功行賞,封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唐僧本為如來二弟子,又是取經團隊的核心人物,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的師父,封佛自然是理所應當。如來又封孫悟空為鬥戰勝佛。孫悟空是取經團隊首席保鏢,取經途中,戰功赫赫,多次拯救唐僧於危難,如果沒有孫悟空,取經大業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完成,或者,這個任務根本無法執行下去,所以孫悟空被封佛也在情理之中,接下來是豬八戒和沙僧,兩人都只被如來封為菩薩,分別是淨壇使者菩薩和金身羅漢菩薩。
  • 西遊記後傳孫悟空最後成為什麼佛 被封萬佛之祖終復活
    萬幸的是電視劇最後,邪不勝正,正義總會來到,很多人對《西遊記後傳》孫孫悟空最後成為什麼佛很感興趣,據悉,孫悟空最終被封為「南無大聖舍利尊王佛」。   在電視劇《西遊記後傳》大結局時,悟空得知自己為第十七顆舍利子——無骨舍利後,為救三界引火自行圓寂,消滅無天。
  • 沙僧師父究竟啥背景?地位不亞如來佛祖,實力直逼玉皇大帝!
    誰這麼愛沙僧,還居然說服了觀音菩薩,擠掉了黑熊精或黃毛鼠的取經名額,讓沙僧一路混上靈山?這就要挖一挖沙僧背後的勢力集團了。之前解讀中,我們分析了沙僧修煉的是旁門正果,他的境界是「三千功滿」,三千是虛指,反正就是很多很苦很難,好不容易才「功滿」飛升。沙僧不是和尚嗎,怎麼就去修煉旁門正果了呢,如來有的是佛家法門,他為什麼不修練呢?這得從三教合一的全真教說起。
  • 沙僧和八戒為何不能成佛?你看看他們所做的事,連如來都覺得不安
    其實還是因為如來佛祖發現他們倆的秘密,咱們就先來說說二師兄豬八戒吧,如來給他這種評價。 最開始他就是因為好色而被貶下凡,投 了豬胎成了豬八戒,但是取經路上還是不思悔改,見到好看的美女就想往上湊,也是如此,這樣的性格,如來可能會給他一個很高的地位嗎?
  • 玉皇大帝封孫悟空齊天大聖,如來佛祖封其鬥戰勝佛,哪個官職更大
    玉皇大帝封孫悟空齊天大聖,如來佛祖封其鬥戰勝佛,哪個官職更大「名正則言順,言順則運通,運通則事成。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一名。」從古至今,但凡自己的孩子從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做父母的,首先想到的是,為小寶寶起一個吉祥又好聽的名字,希望好運和平安能夠伴隨其一生。
  • 西遊記中,如來佛祖為什麼封孫悟空為佛,卻沒有獎賞觀音菩薩呢?
    在明代神魔小說《西遊記》的結尾處,確實有如來佛祖封孫悟空為佛,卻沒有獎賞觀音菩薩的情節。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呢?在《西遊記》中,佛祖如來為唐僧和孫悟空封佛號必須指出的是,此情節並不符合早期的佛教的經義。
  • 燃燈是過去佛,如來是現代佛,彌勒是未來佛,鬥戰勝佛是跑龍套嗎
    大夥都知道唐僧一行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師徒幾人也都位列仙班,唐僧被封旃檀功德佛,孫悟空鬥戰勝佛,豬八被淨壇使者,沙僧金身羅漢,白龍馬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五人中唐僧和孫悟空都成了佛,而佛在佛教當中是僅次於佛祖的職稱,孫悟空的本事自然要比唐僧大多了,在眾佛當中應該也位列前茅,那麼孫悟空這個鬥戰勝佛在佛教仙班當中到底是個什麼地位呢?說來也簡單,咱們只要拿鬥戰勝佛和佛祖比一比就知道了。不過大夥可能有所不知,佛祖可不止如來一位,佛教其實有三位佛祖。過去佛燃燈佛祖,現代佛如來佛祖,以及未來佛彌勒佛。
  • 《西遊記》:唐僧師徒最後被封的佛,使者與羅漢到底什麼級別?
    《西遊記》:師徒四人取經成功後,得了正果,也被封了職位。唐僧是旃檀功德佛,猴哥是鬥戰勝佛,八戒是淨壇使者,沙僧是金身羅漢。這是按照取經功勞大小的順序被封的,師徒四人的等級也就出來了。可是他們的職位,到底是如何算的呢?
  • 如來封八戒做淨壇使者是讓他逞口福之樂?太小瞧如來了
    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後,都得到了封賞,唐僧、孫悟空封佛,小白龍封佛,連木頭疙瘩沙僧都封了羅漢,可處事圓滑的豬八戒為何之封了個淨壇使者。使者顧名思義就是與外界打交道,說好聽點叫使者,說難聽的就是個跑腿的。只是一隻腳在佛門一隻腳在佛門之外,也就是個入門級別的。
  • 怪不得赤腳大仙敢為沙僧求情,你看他師父是誰?連如來都敬他三分
    當初唐僧師徒一行行至流沙河之時,遭遇了河中怪物沙僧的阻擾。孫悟空不會水戰,於是由豬八戒與沙僧來了一場水中亂鬥,雙方你來我往,鬥得是好不痛快。最終由觀音菩薩出面雙方才華劃清誤會,就此罷戰。沙僧也順理成章拜入唐僧門下,隨他一道西天取經,求取大道。
  • 如來佛祖為什麼封豬八戒為靈山保潔員?原因與太上老君有關
    比如在西遊團隊取經結束時,豬八戒劇原著介紹,佛祖子封了他一個淨壇使者。其原因人家佛祖已經說得明確了,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封你為淨壇使者,可謂是個受用的品級。
  • 玉帝和如來誰笑到了最後
    玉帝和如來誰笑到了最後。書接上文在昨天的文章中,咱們說到取經團隊中,作為大師兄的孫悟空可能連他的師弟豬八戒都打不過,既然豬八戒那麼厲害,為什麼大師兄是孫悟空而不是豬八戒,又是為什麼在西行的過程中打架基本都是孫悟空上,豬八戒只在那喊:「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卻又不動手呢?這還要從西天取經的原因開始說起。
  • 通天有一徒弟,是個醬油角色,卻打完萬仙陣全程,後被如來封為佛
    封神之戰後,他又被如來封為佛。那麼,這位弟子究竟是誰?此人江湖人稱毗蘆仙。毗蘆仙是個典型的醬油角色,縱觀整個封神之戰,他的存在感都非常低,僅有兩次露臉的機會。一次是在誅仙陣之戰,一次是在萬仙陣之戰,但這兩次出場毗蘆仙都幾乎淪為背景。
  • 白龍馬是龍王三太子,被稱作「馬」為何不生氣?原因其實很簡單!
    白龍馬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但是由於做了一些錯事,最後被觀世音點化,把項下明珠摘了,化身為白龍馬,皈依佛門。在這條取經路上,白龍馬任勞任怨,歷經了千辛萬苦,一定程度上來說,白龍馬的能力並不比豬八戒還有沙僧的小,甚至可以說是更重要了。但是白龍馬的前身是海中之龍,被稱做馬,這不是掉了價位嗎?白龍馬為什麼不生氣呢?原因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