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幻故事,品哲學人生。
哈嘍大家好,我是秋兒,前面一期我們曾講述過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系列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其中人性的掙扎,光明與黑暗的對立,這種激烈的衝突極易引發觀眾的深思。
或許,一部優秀的電影就本該如此。
而本期,我們將再度解讀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另一部優秀作品《星際穿越》,單從格局來講,相對於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對於人性光明與黑暗面對立矛盾的探討。《星際穿越》明顯更高一籌,電影故事本身將人與宇宙的奧秘聯繫在一起,劇情邏輯嚴謹而富有感性溫度。
家庭,生存危機,末日災難,浩瀚宇宙。這些看起來似乎毫無銜接的元素,在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中被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顯得毫無違和感。
它值得人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在浮躁的現代社會背景下,快樂至上,歡快跳脫,全屏特效的科幻電影漸漸成為主流。但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諾蘭導演「背道而馳」,用匠心拍出這樣有深度的大作,他自身的功力可見一斑。
而這部《星際穿越》,也被評為時至今日未被超越的「科幻巨製」。
值得一提的是,單就電影本身給人的畫面感來說,或許令很多看慣了爆米花類科幻電影的觀眾一開始都不大適應。
《星際穿越》與大部分依靠特效的科幻電影不同,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諾蘭很少引入特效,因此電影本身的鏡頭也顯得十分真實,而正是這種真實,才使得電影故事本身的質感和深度沒有被華麗的電影特效所掩蓋。
簡而言之,但就《星際穿越》這部硬科幻電影來講,不加渲染就是最好的「渲染」。電影發人深思的劇情才是電影的核心。
故事的大背景設定在一個末世時期,地球上的所有資源都接近匱乏,人類本身的食物來源都成了一個重大的問題。在這樣的末世背景下,人類顯的渺小而無助,似乎只能苦苦掙扎,等待滅亡,這種壓抑感和現實的沉重感在觀影前期往往會使得觀眾有一種絕望感,從而使得自身能更好的代入進去。
男主庫博本來是一個航天領域的高材生,作為一個航天人,他在這樣的末世時代卻是處處受冷遇,糧食匱乏的末世下,航天員還不如農民重要,這就是政府和人民的認知。他的女兒也是一個航天迷,但是卻被老師告知航天技術沒有任何作用,學習植物生產,長大後普普通通的繁衍才是真理,末世的現實不允許夢想的存在。
但影片的故事卻提供了一個契機使得父女兩人打破命運的禁錮,父親在宇宙的航行中為人類找到了生存的希望,而女兒幫助人類建立起了太空基地,他們兩個人某種意義上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由於太空旅行中時間流速的變化,兩人之間的年齡差距更使得歲月的滄桑力透紙背,深入人心。
父女兩人成功見面,而人類的命運最終也得到了改寫,避免了滅亡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