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靠中科院 業績靠中通 「吃現成」的中科微至 創立4年就衝刺...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全景財經

一家初創企業發展到底能快到什麼地步?

讓我們來看看中科微至:誕生於2016年5月,從事智慧物流設備,創辦兩年後僅有一個客戶,卻是物流大龍頭中通。這一個客戶當年給中科微至帶來了1.53億營收和2635萬元淨利潤,並且37.12%的毛利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又過了兩年,2019年底,中科微至營收增至7.5億元規模,兩年增長近4倍;淨利潤也達到1.34億元。中通、順豐、百世、申通等國內主要快遞物流及電商企業紛紛成為公司大客戶,其主要產品——智能物流分揀系統看似認可度頗高。順風順水的中科微至也藉此「東風」,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並獲受理,計劃募集資金近13.39億元,中信證券是其保薦機構。

然而,資本市場上我們見過太多「一帆風順」的公司,當年強如史玉柱的巨人集團,四年高速輝煌之後也儘是落寞。歷史再一次來到「光環」閃耀的中科微至面前,它能否克服人所不能見的「傷痛」,成為那個「例外」?

中科光環加身起步即享用微電子所研發成果

中科微至並不是一家簡單的初創企業。

公司孵化於中科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一家位於無錫新吳區中國傳感網國際創新園的物聯網中心,是中科院與江蘇省、無錫市三方共建的公益性研發機構。

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功燕,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工學博士,也是現任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智能製造電子研發中心主任。

中科微至2016年中創辦之初,作為中科院微電子所對外投資平臺的中科微投,以「改善微機械非製冷紅外成像晶片中反光板平整度的方法」等3項專利出資參與。

中科微至如其名一樣,到處籠罩著「中科」的光環。

因此,公司能享用中科院微電子所歷時七年研發出智能化自動分揀系統,同時公司還直接連接上了下遊物流行業大龍頭中通物流。

2017、2018和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1.53億元、3.25億元和7.51億元營收,其中中通物流2017-2019年分別貢獻了100%、98.18%和73.97%的營收佔比。

初創公司新研產品、單一大客戶絕對依賴,這些在絕大多數領域都意味著缺乏議價能力的屬性,在中科微至身上卻出現了「奇效」。公司2017年毛利率達到37.12%,明顯高於行業平均的28.83%,在可比公司中僅小幅低於德馬科技和蘭劍智能。2018年中科微至毛利率已經提升至42.65%,在可比公司中位列第一。

圖/招股說明書

此背景下,公司2017、2018年淨利潤分別達到2634.8萬元、4289.1萬元,迅速追上多家業內老牌上市企業,2019年的1.34億元淨利潤已經是可比上市公司望塵莫及的數字。

不過,目前中科微至的「忠實粉絲」,似乎還只有中通。

2018年成為中科微至第二個客戶的大龍頭順豐,僅貢獻588.04萬元銷售收入,2019年並未進入前五大客戶名單,2020年前三季度也僅貢獻1661萬元的收入體量,與中通動則3-5億的營收貢獻差距巨大。

無獨有偶,2019年首次衝進中科微至大客戶名單的申通,貢獻收入體量也僅2412萬元,並在2020年前三季大客戶名單中消失。近四年能穩定貢獻大量業績,只是中通物流。

而且,依靠技術後來居上的中科微至,發展或許也會受制於技術。

圖/招股說明書

背靠中科院「大樹」專利數量緣何「吊車尾」

雖然帶有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光環,然而中科微至本質還是一家私企。

目前公司由李功燕直接持股20.08%,並通過微至源創、群創眾達間接控制公司27.38%、20.08%的股權,合計控制公司67.54%的股權。

同時,當前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雖然有不少人員在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任職,但目前僅李功燕保留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職務。公司現與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保持是合作單位的關係,合作在研技術成果屬於共享或者需要支付提成的性質。

圖/招股說明書

得依靠自己的中科微至,目前專利數量和科研投入並不佔優。

在技術實力方面,中科微至目前擁有13項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3項軟體著作權。但與今天國際、德馬科技、中郵科技等可比企業動輒上百項專利數而言,相差甚遠。

圖/招股說明書

同時在研發投入方面,公司2017-2019年及2020前三季度,剔除股份支付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53%、6.38%、5.42%和6.31%,僅與行業平均值相當,較之有直接競爭性的德馬科技、蘭劍智能、今天國際,都有一定差距。

圖/招股說明書

公司已將新技術、新產品研發風險,寫在招股書最矚目的位置。

招股書開篇,中科微至就提及,智能物流分揀系統的技術研發和新產品的開發,對公司市場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技術和客戶需求的趨勢發生改變,如果公司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不能持續滿足客戶的需求,公司的市場競爭地位以及未來的經營業績將會受到不利影響。

並且,奔跑速度過快的中科微至,背後還留下了不少隱患。

毛利率、費用率共振淨利率存在下滑風險

中科微至毛利率,並沒有因規模效應出現持續提升。

數據顯示,公司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自動化分揀系統的銷售,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在由2017年的37.12%增至2018年42.65%之後,於2019年輕微下滑至42.55%,2020年前三季度更是跌至了34.12%。

公司給出的解釋,此前毛利率增長是規模效益體現,但是因為客戶需求存在差異,而且公司對不同客戶採取差異化策略。即下遊客戶多了之後,公司的低毛利率項目反而多了,拉低了整體毛利率。

這或許意味著,隨著公司客戶體量越大,公司毛利率表現還將出現不穩定表現。

與此同時,此前中科微至遠低於同行的銷售費率、管理費率,陸續回歸常態後有可能進一步拉低淨利率。

2017-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95%、2.2%、2.7%和4.42%,公司表示隨著下遊公司客戶的多元化,公司銷售費用率佔比呈現上升趨勢。而目前公司離行業平均值的銷售費用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後續仍有提升的可能。

圖/招股說明書

2017-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剔除股份支付的管理費用率分別為2.11%、2.03%、1.94%和2.96%,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公司表示當前公司管理人員較少,且對比其他公司固定資產攤銷也較小,隨著公司管理人員增加和2020年固定資產大幅提升,公司管理費用或將出現大幅提升,進一步拖累淨利率表現。

圖/招股說明書

此刻,全力衝刺公開資本市場的中科微至,確實展現了一場華麗的「舞臺演出」,但回歸常態經營,又需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進行「演出」收尾工作,或許只有中科微至自己才知道吧。

相關焦點

  • 倚仗「中科院」光環多方攬資源 中科微至闖關科創板
    本報記者 張孫明爍 童海華 上海報導「我們是中科院下面的分支機構,中通快遞全國的轉運中心超90%都是中科微至的設備。」在前不久舉辦的2020年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上,和其他物流設備供應商的工作人員略有不同,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微至」)的工作人員在介紹客戶情況前會先強調「中科院」背景。
  • 打造百億級產業,南陵靠的是什麼?
    打造百億級產業,南陵靠的是什麼?一2017年和2018年,同中科院微電子所及順豐、「三通一達」等業界龍頭巨擘全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先後落戶了總投資6億元、佔地278畝的中通智能裝備製造項目和總投資
  • 中科曙光2019年盈利能力提升 研發投入加大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朱寶琛中科曙光3月28日發布了2019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每股收益和扣非後每股收益較上年分別增長37.50%和43.33%。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接近10%;研發人員數量佔公司總人數比例56%,佔比進一步提升。
  • 中科博微2017年營收6072萬元 業績虧損564萬元
    挖貝網訊 4月2日消息,中科博微(872103)近日公布的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營業收入為6072.0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4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64.36萬元,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基本每股收益為-0.25元,上年同期為0.01元。
  • 中科博微2017年上半年營收738萬元 業績虧損1328萬元
    挖貝網訊 9月12日消息,中科博微(872103)近日公布的2017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37.7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34%;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28.38萬元,較上年同期-1193.75萬元,虧損程度增大;基本每股收益為-0.58元,上年同期為-0.52元。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研布局集成電路產業鏈 累計授權專利超3100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作為我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近日亮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成績單:經過數十年的技術攻關和積累,中科院微電子所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開展科研布局,並產出不少關鍵性技術突破與成果,累計申請專利超過
  • 聚焦中通快遞(山西祁縣)電商快遞產業園項目
    今年3月29日,在祁縣經濟開發區開工奠基的中通快遞(山西祁縣)電商快遞產業園項目,不僅將進一步優化縣域產業結構、拉動區域經濟發展,還將對推動晉中智慧物流體系建設,加快形成山西省物流集聚區和物流樞紐起到重要作用。
  • 中科信息(300678.SZ)2020-12-16至2021-03-16(未來3個月)投資日曆
    -12-14 * 【中科信息: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相關問題之核查意見】如本次交易未能在2020年12月31日前實施完畢,除上海仝勵外的業績補償主體承諾期為2021、2022、2023年,上海仝勵業績承諾期僅為2021、2022年---基準日:2020-11-27
  • 中科信息(300678.SZ)2020-11-29至2021-02-27(未來3個月)投資日曆
    2020年、2021年、2022年,根據《評估報告》,雙方確認,盈利補2-1-33---基準日:2020-11-27* 【中科信息: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相關問題之核查意見】如本次交易未能在2020年12月31日前實施完畢,除上海仝勵外的業績補償主體承諾期為2021、2022
  • 中科曙光董事隋雪青辭職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徐志偉接任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隋雪青  和訊股票消息 中科曙光(603019,股吧)8月22日晚間公告,公司董事會於2016年8月22日收到公司董事隋雪青先生遞交的《辭職報告》,隋雪青先生因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工作安排變動原因
  • 中科信息午後臨停 因近期股票價格漲幅較大
    摘要 【中科信息午後臨停】東方財富網24日訊,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因近期股票價格漲幅較大,公司申請股票停牌核查,根據本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司股票(證券簡稱:中科信息,證券代碼:300678)於2017年8月24日下午開市起停牌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中科院微電子所孵化企業——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智能物流系統運行演示。 中科院微電子所孵化企業——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智能物流系統,在一家大型快遞企業開展實際應用。
  • 檸檬微趣靠《賓果消消消》滋養了3年:IPO上會前 這款遊戲突然疲軟
    沒有比檸檬微趣(838966)更倒黴的了!2014年,公司研發的《賓果消消消》上市受到市場追捧,而且一紅就是好幾年。檸檬微趣靠著它滋潤地活了3年,數據顯示,近3年的時間裡,這款遊戲收入佔公司收入均超過94%。目前,檸檬微趣在創業板上會排隊中排51位。上會在即的當下,《賓果消消消》表現出現疲軟。
  • 中科曙光全面布局 AI,將在青島建全球研發總部基地
    這近1000人其實都是為了同一件事——中科曙光智能峰會。基於國家「863計劃」重大科研成果創立的中科曙光,在過去的10年間都如其出身(高性能計算),對外保持絕對低調,「首次的高調」主要是為了宣布了兩件事: 「All in AI」不是一個新鮮的提法,即便如此,千人會場依舊座無虛席,後排和走廊裡還擠滿了「旁聽」的人。
  • 北京中科銀河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快公司新產品研發和推廣,進一步豐富溫度、溫溼度、壓力、信號處理、單總線等主力產品線的布局。此前,中科銀河芯於2019年7月獲得由中科院創投領投,南京動平衡、三峽鑫泰、北京科微創投共同跟投的Pre-A輪融資。
  • 中通快遞9月底赴港上市 上半年業績下滑明顯 營收規模低於同行
    中通快遞創立於2002年5月8日,按總包裹量計是中國領先的快遞服務供應商,2019年市佔率為19.1%,在同行業內排名第一。現主營業務包括快遞服務、貨運代理服務、物料銷售及其他四個部分。其中,快遞服務佔絕對主導位置,近3年的年度收入佔比都在90%左右。
  • 中科博微2017年營收6072萬 同比增長9%
    3月29日,中科博微(872103)披露2017年年報,公司2017年實現營收6072.04萬元,同步增長9.43%;虧損564.36萬元,相較於2016年盈利11.38萬,由盈轉虧。
  • 今天,49歲中通創始人再敲鐘:靠快遞幹出2000億
    投資界(ID:pedialy2012)消息,今日,中通快遞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發行,成功二次上市。此次發行價為每股218港元,開盤大漲11.93%,股價達244港元/股,市值2070億港元。2002年,賴梅松創立了中通快遞。
  • 武漢中科長青成功研發高效泥巖分散劑 有望徹底解決盾構結泥餅難題
    原標題:武漢中科長青成功研發高效泥巖分散劑 有望徹底解決盾構結泥餅難題齊魯晚報濟南9月1日訊:日前,由武漢中科長青公司主持,中科院和武漢大學參與的的國內首個泥巖分散劑科技專項,「高效泥巖分散劑的研發及其在盾構泥巖掘進中的應用」項目順利通過驗收。驗收組由中科院張偉民教授擔任組長,科技部劉煒處長、科技廳張建國處長、武漢大學劉永強教授等相關領導專家組成。
  • 高性能PI薄膜研發生產商瑞華泰衝刺科創板IPO 背靠國投高科...
    高性能PI薄膜研發生產商瑞華泰衝刺科創板IPO 背靠國投高科、中科院化學所等國有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