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選投票 朱立倫承認敗選:「我們辜負對『中華民國』的責任」

2020-12-20 觀察者網

臺灣「總統」選舉結果出爐,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16日晚承認敗選,並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不過,黃復興黨部表示,朱立倫不能辭去黨主席。

據中時電子報16日報導,國民黨票數一路落後,朱立倫與妻子高婉倩面色沉重步入會場,發表「敗選感言」,一進場先向支持者深深一鞠躬,坦承「我們失敗了,國民黨敗選,我們辜負了對「中華民國」的責任」。他表示將負起最大責任,即刻宣布辭去黨主席,徹底地自我檢討、自我反省,並再次鞠躬。 現場鑼鼓大作,音樂悲愴。

隨後,朱立倫發表長篇敗選感言,表示此次敗選為國民黨提供了反思的機會。

朱立倫發表感言後,黃復興黨部主任委員戴伯特拿過麥克風表示:改革需要有領導人,所以朱立倫不能辭黨主席。

據中時電子報統計,截至發稿,蔡英文獲得6413341票,得票率59.12%,朱立倫獲得3262583票,得票率為30.08%。

部分敗選感言如下:

我們國民黨必定要記取這次大選所受到最嚴重的一次挫敗,除了要深自反省以外,更要傾聽人民透過選票透露出來的信息,未來也要扮演好監督反對黨的角色,國民黨敗選了,但是我們在野的反對黨,作為臺灣政治的監督者,我們也必當在未來善盡好監督的責任,請大家放心,國民黨會做一個忠誠的反對黨,反映民意,真誠對臺灣的愛。臺灣只有一個,我在選前這樣說,在選後也一樣堅定的相信ONE TAIWAN,臺灣只有一個。

選舉的時候,我們政黨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價值,激烈的競爭;選後,只有一個執政黨、一個政府,我們要尊重選民的抉擇,要相信民主的機制,選後,臺灣依舊有一個認真努力的在野黨,國民黨必定會誠懇地反省。

我們做了八年執政黨,執政了八年,再度成為在野。如果我們反省的深度不夠,4年後我們依舊沒有資格說我們還能再起,還有機會。各位好朋友,我們知道這一刻所有好朋友的心情,支持我們的民眾的心情,內心非常的悲痛。我們的情感受到重創。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思索,我們該怎麼做,往哪裡去。

過去這幾年,為什麼民意會有如此巨大的轉變,為什麼國民黨對民意的體察會有那麼大的一個落差,我們的政策主張、用人的方式,以及我們跟社會溝通連結的姿態,是不是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反省檢討不能夠徹底、真正落實?失去中央執政,而且我們也失去國會,這是我們國民黨史無前例的巨變。

其實前年底「九合一」選舉,我們失去多數地方的執政,如果此刻,我們該怎麼做是最好的時機,我必須說,就從現在開始`我們從地方開始,從地方基層開始培養我們好的人才,未來要透過一次一次的選舉,讓我們未來的領袖、人才,進入「國會」,進入政府開始浴火重生唯一的出路。國民黨爭取民眾的認同,要從根做起的唯一機會,民進黨執政我們誠懇祝福,不過,政黨政治就是不同的政策、理念的競爭,我們國民黨對「中華民國」的措施,的確跟民進黨有不一樣的區隔。

雖然這次選舉我們輸了,但是未來對島內發展的大方向,我們依舊有責任,對新政府、執政黨表達我們關切以及憂心,這是一個負責任的在野政黨必須要做的,臺灣往哪裡走不是一個政黨的事,是我們2300萬人民共同的事情,國民黨輸了選舉,但不會輸掉我們對臺灣的愛,對「中華民國」的愛,這是我對所有臺灣選民所做的承諾。我感恩所有在最後的關頭仍然對我們國民黨不離不棄所有的好朋友,是你們支撐了我們奮戰的勇氣,對於那些始終默默不語的朋友們,你們激勵了我們不斷的反省,自我批判,對於沒有投票給我們選民朋友,也激發了我們必須徹底檢討,大家給我們繼續改革、求變,爭取4年之後重新再起的力量。

選舉結束了,今天晚上之後勝選的要扛起責任,敗選的我衷心祝福,自我檢討、自我惕勵、徹底反省,臺灣的民主是我們華人社會的驕傲,我很珍惜這次,再次感謝大家,共同完成臺灣民主史上的一次壯舉。

臺灣的未來不能輸,必須要贏,我們國民黨要在谷底紮根,要能浴火重生,要在每一張選票的託付、指責當中,重新改變體制,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承諾、責任,我們會在谷底仰望天空、思索未來,對不起大家,謝謝大家,祝福大家。

相關焦點

  • 臺灣"六都"選舉 國民黨五市敗選僅剩新北朱立倫勝選
    中國臺灣網11月29日消息 臺灣「九合一」選舉29日進行投開票,截止晚間20時,正式結果雖尚未公布,但國民黨籍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臺中市長參選人胡志強、桃園市長吳志揚自行宣布敗選;「六都」中,僅國民黨籍參選人朱立倫以微弱優勢宣布當選新北市長。
  • 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韓國瑜承認敗選
    【財新網】(記者 徐和謙)據新華社消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1月11日舉行投票,得票第二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於晚間承認敗選,這意味著得票第一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 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郝龍斌承認敗選 江啟臣勝出
    中國臺灣網3月7日訊 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補選3月7日舉行投票,由前副主席郝龍斌與青壯派「立委」江啟臣兩人競爭,接近傍晚6時,江啟臣得票明顯領先,郝龍斌發表聲明承認敗選。此前,因國民黨在2020臺灣地區選舉中失利,吳敦義辭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職務。中國國民黨歷任黨主席包括連戰、馬英九、吳伯雄、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等。
  • 美國大選川普勝選 希拉蕊打電話承認敗選
    從無從政經驗並一直不被美國主流媒體看好的地產大亨川普,最終率先跨過270票大關,在競選總部面向全美民眾宣布勝選。此前志在成為美國第一任女總統的候選人希拉蕊也已向川普打電話,承認敗選。此外,共和黨也在同期舉行的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選舉中贏得多數席位。
  • 儀式性實踐:對美國總統大選敗選演說的話語分析
    本文擬從話語分析的角度,通過追溯大選的歷史與修辭,來考察美國總統選舉中的一項非制度性傳統,即「承認敗選」,藉以理解一種潛在的政治規則如何為選舉政治提供外部支撐。在成熟的選舉體制下,承認敗選的表態意味著大選的順利結束;而在不成熟的民主制度下,選後的質疑與拒認敗選會造成混亂和動蕩。
  • 臺「大選」候選人電視辯論 朱立倫主攻兩岸議題
    原標題:臺「大選」候選人電視辯論 朱立倫主攻兩岸議題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首場「總統」電視政見發表會25日晚在民視登場。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和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首次同臺談「經」論「政」,爭取選民支持。臺灣學者在會後評論3人的表現時說,宋楚瑜較保守守舊,蔡英文有進步,朱立倫具體論述、攻擊力強。
  • 臺灣「大選」選制的影響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以下簡稱「大選」)的選舉制度大致經歷了從絕對多數決、間接選舉方式向相對多數決、直接選舉制的轉變過程。在臺灣藍綠對決的政治生態中,當前的相對多數決制度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影響:一是當選者民意基礎不足,二是為沒有勝選希望、但有一定實力的候選人提供「攪局」空間,三是引發選民策略性投票,四是有強化臺灣政局兩極化結構的趨勢。
  • 臺灣2020大選朱立倫民調排第一 領先蔡英文、賴清德
    2020大選民調 藍營朱立倫暫領先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2020大選成為焦點,電子媒體針對藍、綠陣營可能競逐人選進行民調,結果顯示,國民黨新北市長朱立倫無論對上臺灣領導人蔡英文、或臺灣行政院長賴清德,朱立倫支持度都領先。
  • 美國總務署通知拜登開始交接,是否意味著川普承認敗選?
    對於總務署正式啟動過渡程序,拜登過渡團隊在一份聲明中稱,這個決定「是開始應對我們國家面臨的挑戰的必要步驟」,「旨在正式開始聯邦機構的過渡進程」。聲明稱,處理過渡事宜的官員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開始與聯邦官員會面。美國媒體在當地時間11月7日就預測拜登贏得大選,但川普一直拒絕承認敗選並在多個州發起法律挑戰,由川普任命的總務署局長墨菲也一直未發出確認函。
  • 臺灣「大選」倒計時:第五天 「超級星期天」前與後
    9日、10日是臺灣「大選」前最後一個造勢周末——「超級星期天」搶進臺南、「立法院」藍綠火拼、周一「曬恩愛」, 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為選戰正做最後一搏。>  「大選」倒數一周最後衝刺,國、民兩黨都祭出催票令,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呼籲全體選民理性抉擇,感性呼喚藍營支持者集中選票;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提醒選民不要分票,也不要配票,民進黨並推出號召青年返鄉投票的電視廣告。
  • 勝者無榮 敗者無寧!臺灣2020「大選」的四大「丑角」
    勝者無榮 敗者無寧!今年1月11日的臺灣「大選」,是一場在臺灣島上進行的由所有臺灣人參與投入的、各方關注的一場驚心動魄、空前複雜、峰谷迭蕩的電視連續劇。各方人物,即使是島外的海內外華人,都因投入太深太久,選舉結束後仍難以走出情緒的困擾。
  • 1月6日:即使眾議院確認拜登勝選,川普也不會承認自身敗選
    1月6日,即便包括密蘇裡州共和黨參議員喬什·霍利、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特德·克魯茲在內的一些共和黨議員,挑戰選舉結果的計劃失敗,本文作者相信川普總統也絕對不會承認自身在本次美國大選中敗選。在本次美國大選中,川普的支持者都是不顧嚴峻的疫情,走出家門到各個投票點投出手中的選票,投票的當天,川普見在多個州就已經遙遙領先,就通過網絡發出了自身勝選的推文。隨著姍姍來遲的郵寄選票,讓前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有爭議州後來居上,選票反超了現任總統川普,眼見到手的成功,就被郵寄選票給搞砸了,川普當然咽不下這口氣了。
  • 川普仍然稱絕不會承認敗選
    川普在講話中稱他將「絕對不會承認敗選」。川普繼續在講話中感謝參加遊行的群眾,並批判「假新聞媒體、大型科技公司」「偷走了」大選。他質疑大選投票結果,並表示他絕對不會承認敗選,「我們將阻止竊取選舉」
  • 大選前夜臺灣各勢力的造勢活動
    臺灣地區2016「大選」16日投票,國民黨選前之夜選在臺中市與新北市舉辦造勢晚會,黨內大老分進合擊,全力催票;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北、臺中趕場,先後幫朱立倫站臺。圖為國民黨選前之夜選在臺中市與新北市舉辦造勢晚會,黨內大老分進合擊,全力催票。
  • 美白宮呼籲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英國路透社1月14日報導,由於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日即將到來,而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被看好將在選舉中獲勝,美國白宮呼籲,中國大陸和臺灣在臺「大選」投票期間保持克制,以避免臺海局勢緊張。
  • 【大選觀察之二】走進國民黨中央和朱立倫競選總部
    國民黨競選總部中央,朱立倫、王如玄的宣傳看板  大公網1月13日訊 臺灣2016大選投票日倒數第三天,大公網記者來到了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220號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本次臺灣大選選情普遍偏冷,在臺北市的街上極少能看到相關的選舉文宣。記者在實地走訪國民黨的競選總部之後,才稍微感到有些選舉氛圍的存在。  朱立倫競選「大本營」並不神秘  熟悉臺灣選舉的人都知道,每逢選舉之時,各政黨候選人都會選擇一個風水寶地作為自己的競選總部,也就是俗話說的選舉「大本營」。
  • 換掉柱姐自己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朱立倫:聽聽就好
    面對國民黨可能更換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傳聞,國民黨主席、新北市長朱立倫說是「空穴來風」。(池雅蓉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8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謠傳國民黨要更換掉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洪秀柱,由黨主席朱立倫參選2016「大選」。朱立倫今日回應,他已說過,臺灣媒體非常多,名嘴也非常多,不管是媒體或名嘴報導,常常是「空穴來風」或傳聞,「聽聽就好,笑笑就好,要一一駁斥解釋,大概解釋不完吧。」
  • 2020年臺灣地區大選拉開序幕
    2019年新春過後,臺灣地區2020年大選序幕就逐漸拉開,並有多個看點。外界最關注的當然還是可能的選舉結果及懸念:例如「九合一」選舉大勝的國民黨會不會繼續贏得明年大選,可能代表民進黨參選的蔡英文會不會成為臺灣第一個連任失敗的領導人,「白色力量」柯文哲會不會參選。
  • 「大選」辯論 朱立倫端牛肉打蔡英文空心
    國民黨2016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朱立倫昨天在「大選」辯論會上頻頻發動攻勢,幕僚認為,朱立倫不但端出牛肉,並質疑對手蔡英文的政策空心、反覆,整體來說,「得分較多」。    候選人電視辯論會昨日下午2時在公視舉行,中國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3黨候選人朱立倫、蔡英文、宋楚瑜就政見交鋒,並接受媒體代表提問和交互詰問。
  • 美國大選將至 臺灣選邊站不智
    美國大選投票日前,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召開安全會議指出,無論選舉結果都要持續深化與共和、民主兩黨關係、深化臺美關係,換句話說,臺灣「不選邊」;但實際上民進黨當局早已選邊站,臺灣利益有受影響之虞。    在會議中,蔡英文表示「臺美關係會在既有互動合作基礎上,不受任何變量影響」的期待;用大白話來講,就是希望萬一民主黨拜登勝選,臺美關係能如川普時代一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