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小隴山紅葉似火滿枝頭

2020-12-15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甘肅天水小隴山紅葉似火滿枝頭

  甘肅天水小隴山植物園裡的楓樹葉紅似火。陳治平攝

  晚秋,甘肅天水小隴山紅葉滿枝頭。陳治平攝

  甘肅天水小隴山植物園層林盡染,旖旎迷人。陳治平攝

  甘肅天水小隴山植物園裡的爛漫秋色引遊人拍照。陳治平攝

  甘肅天水小隴山植物園秋色。陳治平攝

  秋風起,樹葉紅。陳治平攝

  晚秋,甘肅天水小隴山的樹葉泛紅。陳治平 攝

  十月晚秋,甘肅天水小隴山植物園層林盡染,旖旎迷人。小隴山植物園毗鄰麥積山石窟,園內引種馴化周邊地區及世界同一氣候帶植物1800多種,保存國家級瀕危植物45種,國外植物38種。

相關焦點

  • 小隴山印象之五:小隴山不小
    :小隴山不小 花牛紅 這次採風活動給我的總體印象是小隴山不小。這與小隴山人的大氣及其宏觀的構建思路不無關係。小隴山人以銳意改革的氣魄敞開大門,以優惠的條件吸引國內外遊客,這也與當地政府——天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協助是分不開的。
  • 為什麼說甘肅天水很不甘肅?
    這座城,和人們印象中的甘肅有些不大一樣。▲ 關山,古稱隴山古人以西為右,故隴山之西又稱「隴右」,範圍包括如今的天水、平涼、定西、蘭州四地。 製圖/Paprika天水不僅旱情少,而且多山多水,這得益於天水年降水量較豐富,南部亞熱帶林區年降水量更是900多毫米,遠高於人們印象中甘肅的降水量。如此氣候宜人、青山綠水的地方,又是西出長安進入甘肅的第一站,必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 小隴山立遠林場發生森林火災
    小隴山立遠林場發生森林火災 王三運劉偉平要求加緊滅火科學撲救防止次生災害截至27日下午明火已基本撲滅 3月26日13時許,甘肅省小隴山林業實驗局立遠林場發生火災,過火面積200餘畝。 按照部署要求,天水市政府、省林業廳、武警甘肅省森林總隊、小隴山林業局等相關部門迅速成立前線指揮部,研究制定了撲救方案,組織力量全力進行撲救。今天,撲救人員分成四隊,劃區域進行撲救。 據悉,立遠林場主要植被為闊葉林及少部分灌木林,此次火災屬地表火,燃燒物為落葉與乾草。火災現場周邊4公裡內沒有村莊。
  • 深秋遊訪小隴山觀音林區
    >2020年11月14日,深秋之際,受朋友邀請與多位文朋墨友一同走進小隴山觀音林場所轄林景區遊訪採風>小隴山觀音林場地處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黨川鎮境內,位於小隴山林區腹地,嘉陵江上遊,屬秦嶺山脈南坡西段。
  • 小隴山印象之四:情歸放馬灘
    小隴山印象之四:情歸放馬灘小隴山不小,小隴山人的構想大氣,而放馬灘森林公園卻實實在在不「放」!把放馬灘這一巨幅歷史畫卷濃縮在這半頁紙片上,恐怕太精緻了吧?!幾匹或臥或坐或做奔騰狀的馬,橫看豎看都像似日本的東洋馬,它們恐怕難以勝任放馬灘森林公園這一巨幅歷史冊卷的主題性標誌,這與小隴山人大氣的宏觀構建框架是很難吻合的。二半頁紙片僅記錄著一段單調的文字:放馬灘景區內「計有墓葬100餘座。
  • 甘肅天水必遊景點大盤點!
    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 又名麥積崖,始創於十六國後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時期。區內松竹叢生,山巒迭翠,周圍群峰環抱,麥積一秀崛起,古稱「秦地林朱之冠」,是中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地址:水市秦州南郭寺 為隴右第一名剎,這裡樹木蔥蘢,古柏參天,風景優美,鳥語花香,為天水的八景之一,譽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歷代詩人墨客覽勝之地。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時,寫下一百餘首讚美詩。 地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城南2公裡山坳玉泉觀 俗稱城北寺,又名崇寧寺。玉泉觀佔地面積九萬餘平方米,現存建築大多為明清時重建。
  • 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未執行生態流量保障要求
    第十二巡查組第3小組巡查發現,位於甘肅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雲坪水電站未執行生態流量保障措施,造成水電站壩後近3公裡河道乾涸斷流,隴南市及兩當縣水利等部門監管不力。
  • 甘肅娶老婆「最貴」的一個地市,不是天水,也不是慶陽
    今天,我們來看看甘肅這個地方,被認為是娶老婆最貴的一個地市,不是天水,也不是慶陽(也很貴),而是平涼市。平涼是甘肅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部,六盤山東麓,涇河上遊,為陝甘寧交匯幾何中心「金三角」,橫跨隴山(關山),東鄰陝西鹹陽,西連甘肅定西、
  • 小隴山印象之一 曲 溪 漂 歌
    小隴山印象之一 曲 溪 漂 歌小隴山人給柳樹取了一個極富詩意的名兒——曲溪柳。婆娑的曲溪柳搖曳出的是一方山川勝跡的從容和大度。 曲溪柳伏於斯喲! 塞上風光好…… 我們採風團一行,大都是一些司空見慣了風沙揚塵乾旱的西部漢子,一到曲溪,心頓然亮亮的,身子被一種約好似的莫名感動濯清,立即就領悟到了水的魅力。
  • 甘肅最初的「天水」,竟然是通渭
    甘肅最初的「天水」,竟然在定西,現卻是國家貧困縣,才剛通高鐵 天水是甘肅第二大城市,也是西北重要的工業城市,境內下轄的縣區均有各自特色,諸如秦安被稱為西北「製造」之都,各種品牌能在秦安產出並暢銷。甘谷則以辣椒聞名全球,號稱西北最能吃辣的縣。而武山的鴛鴦玉乃是國內精品石材,各種玉器暢銷全球。
  • 劉秀被譽為戰神皇帝,為何一個小小的隴山,竟然打了四年才攻破
    隴山是漢中與西涼的分界,西涼的天水郡、隴西郡有一個地方豪強割據勢力隗囂,劉秀的東漢大軍,分別在建武六年、八年和十年,三徵隗囂。這三次戰爭打得很慘烈,也不乏拍案叫絕的經典。
  • 約會甘肅歷史名城天水
    1/前言 只要是甘肅人,或者說西北人,基本上都知道甘肅天水市,首先天水的氣候好,水質好,所以天水的女孩被稱作「白娃娃」,俗話說:一白遮三醜嘛。
  • 冬春遊天水探尋祖脈文化體驗滑雪溫泉
    隴原大地,有一座城市靜臥在秦嶺腳下,它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裡」之稱的天水。  天水的魅力古老而厚重。天水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得名「天河注水」傳說,歷代人文薈萃,境內文物古蹟眾多。
  • 端午、酷暑天水周邊有山有水的景點大匯總,讓你一次玩不夠!
    天水地處甘肅的東南部,有「隴上小江南」的美譽,森林覆蓋率高,周邊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多,下面我就按照天水境內、境外,收費、免費分類介紹吧給大家!天水境內有山有水的免費景點1、麥積區黨川鄉,黨川地屬秦嶺西段嘉陵江上遊小隴山腹地,周邊樹木林立、風景迷人、空氣清新,是個天然的大氧吧。到黨川鎮後進溝,只見沿溝河水譁譁流過,清澈見底!河邊有許多怪石嶙峋的大石頭,是天然的石凳,坐在上面踩水別提多舒暢了,周邊樹木鬱鬱蔥蔥,滿目蒼翠,令人心曠神怡。是個夏季避暑納涼的好去處!
  • 隴山:一片西北高地,何以影響關中大局?
    隴山的位置當我們佇立於關中平原,一個人沿著渭水的西北方向行進,我們能夠看到一座條形狀的高山,這座高山便是隴山。這條從西北翼虎視關中的隴山,是關中西北一帶最具優勢的天然屏障。因為,它夠高。隴山這塊山地的高度劇增如此迅速,這也意味著佇立在關中平原西北面的不僅僅是一座山,而是戰亂年代中的一個巨大威脅。隴山對於關中的威脅隴山因為其地勢的原因,在戰亂年代一旦割據一方,想要攻打它很費功夫。我們看一下隴山與關中平原接口處的這處地形。
  • 小隴山印象之三:放歌桃花溝
    小隴山印象之三:放歌桃花溝 花牛紅 確切地講,2004年,我到桃花溝森林公園不是專門去旅遊的。而是和一大幫被冠之以作家書畫家藝術家的文化人去採風的。需要說明一點的是,那可是一次官方組織的活動,由天水市委宣傳部牽頭,天水市文聯和小隴山林業實驗局負責實施的「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六十二周年」文化採風活動。
  • 【溯源甘肅】天水放馬灘秦漢墓的三個「第一」
    原標題:【溯源甘肅】天水放馬灘秦漢墓的三個「第一」  1986年4月的一天,一場大雨過後,小隴山林業局放馬灘工區的職工清理宿舍後牆淤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古墓洞穴。上報後,經過鑽探、發掘,發現了百餘座秦漢墓葬的古墓群,分布在秦嶺山前平地,依東西向分上、中、下三層排列。現已部分發掘,共出土文物四百餘件。  秦人先祖牧馬於放馬灘  放馬灘西距仙人崖5公裡,距麥積山15公裡。
  • 遊覽美麗的「隴上小江南」,甘肅天水一日遊的攻略請收下
    提起甘肅,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苦寒的大西北,尤其乾旱缺水,肯定很少有人願意去旅遊。但是小水這次要說的卻是甘肅一處被人稱為「隴上小江南」的地方,你來了就會愛上這裡,這裡就是讓人流連忘返的天水。天水雖然地處西北,但是交通還算發達,坐飛機來的話需要從蘭州轉,小水覺得乘火車來的話最舒服。而且這裡被稱為「隴上小江南」,自然是因為其天氣氣候溼潤,夏天不熱,冬天不寒,四季分明,而且景色秀美,有餘力的朋友卻是要來看看。
  • 甘肅天水今夏遭遇水荒:天水、天水,天天無水
    9月28日,甘肅天水市區河河道雜草叢生。記者 馬富春/攝  今年夏天以來,在甘肅天水,痛快地洗個澡成為一種奢望。「天水、天水,天天無水!」成了天水市民的口頭禪。  天水,地處甘肅東南部,以「天河注水」而得名,因為氣候溫潤,素有「隴上小江南」的美稱。然而,就在這樣一個以水命名的城市,今夏以來,很多市民卻為了用水而發愁。有人戲言,天水得名非「天河注水」而是因為五行缺水。  而在老石看來,天水就像在請一桌自己根本請不起的客。「人越來越多,樓越建越大,工農業需求旺盛,城市當然就負荷不起,就像一家人請客吃飯,請了3桌,結果來了10桌。」
  • 豐收了·遊甘肅丨冬春遊天水探尋祖脈文化體驗滑雪溫泉
    冬春遊天水 探尋祖脈文化體驗滑雪溫泉 隴原大地,有一座城市靜臥在秦嶺腳下,它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裡」之稱的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