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古代的科學發明創造非常多,尤其是在清朝之前,科學技術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頂尖;比如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氏星表》
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渾儀
在運算方法上最先進的《九章算術》
《齊民要術》以及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的《本草綱目》等等一系列的發明創造,
無不體現著中國古人的高超智慧。然而在如此之多的發明中為何造紙術如此重要?他又憑什麼能夠入選中國四大發明中的呢?
原來在文字發明之後,人們嘗試了許多的書寫材料;比如在獸骨、銅器和石頭上等等,然而刻在這上邊不僅費時費力,成本高昂,而且記載的內容非常少;後來人們找到了更好一點的書寫材料,在絲綢和竹簡上寫;雖然成本低一些了,但文化的學習和傳播依然是那麼的沉重。
很多時候人們讀、抄、寫一本書往往需要很多很沉的竹簡,幾本書就需要一車的竹簡,所以我們熟知的學富五車的成語就是這麼來的。後來經過了我們歷代前人的探索,在西漢時期終於發明了造紙術,雖然這時候已經有了紙,但因為造價高昂,所以還是只流行於達官貴人之間;
到了東漢時期,蔡倫用樹皮、麻頭等便宜易得的原料改進了造紙術,此時紙的造價成本高昂的問題才得以解決;從此輕便、易寫的「蔡侯紙」才飛入尋常百姓家;讀書人也不用被小山般的竹簡所埋了。小山般的竹簡所記載的內容就這樣被輕輕薄薄的紙質書籍代替,文化的傳播開始變得「輕便」起來。
造紙術又是如何傳到歐洲的呢?
中國與其他國家打仗,一些不幸被俘的中國戰俘將造紙術傳入了阿拉伯,後來又到了十二世紀經過做生意等途徑才傳到了義大利。說道阿拉伯不得不提一句了,中國的造紙術經過阿拉伯商人傳入了歐洲,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也是經過阿拉伯商人傳入了歐洲,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也是經過阿拉伯人才傳入了歐洲。阿拉伯人將中國四大發明之中的三個傳入了歐洲,阿拉伯人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文化「傳播者」。
造紙術又是如何推動著名的文藝復興呢?
在造紙術沒傳入之前,書寫一本聖經就需要三百多張羊皮;這可不是一筆小費用,只有「大土豪」才能將這麼昂貴的東西拿出來;而在造紙術傳入義大利之後,迅速取代了以昂貴的莎草和羊皮為書寫的材料,普通大眾也能用得起紙張了。
在這時,由於書寫成本低,那些文藝復興的大師們也有了好且便宜的書寫材料。在紙上練習素描,在紙上隨時記錄自己的奇思妙想
也在紙上設計、改進繪畫方式;可以說造紙術促進了歐洲文藝復興的發展,驅逐了中世紀的灰暗,點亮了西方文明。
造紙術是中國偉大的四大發明之一,因為它的出現,使文化傳播更加方便、輕鬆,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我們因它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