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微觀生態瓶嗎?
選一些色彩亮麗造型可愛的苔蘚類、多肉類植物,再抓幾把粗細各異的砂石放進一個玻璃瓶子中,如果是龍貓、大白的忠實粉絲,還可以把這些可愛的卡通玩偶裝進去,自己DIY場景——用雨花石搭建森林的小徑、用藍沙畫出涓涓細流,用小木段搭建房屋……
材料簡單環保、操作方便易行、觀者身臨其境,還可以讓孩子腦洞大開、隨心所欲的構建場景,也怪不得近年來生態瓶這麼受孩子們的歡迎了。@珊珊娘是一位資深DIY愛好者,也是位熱心腸、愛心棒棒噠的媽媽,一直想要邀請志同道合的家長和孩子體驗一下微觀生態品的DIY樂趣,於是就在我們平臺上發起了微景觀生態瓶DIY的活動。活動一發出,就立即得到了眾多爸媽的熱情參與和積極響應。
上周,微景觀生態瓶DIY活動順利進行,大朋友小朋友們都被瓶中的世界給迷住了!
我們的撈魚活動派友 @行之爸爸 也決定在撈遍上海的每一條河前,先帶孩子來試撈生態瓶裡的小魚。他說「孩子全程表現的都非常興奮,回家的路上抱著自己做的生態瓶不撒手,寶貝著呢。」他還向我們描述整個活動的趣事。
有小朋友在的地方就有歡樂,這話一點不假,在孩子們自我介紹的時候就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在幾個孩子多少有些緊張的介紹過後,雖然蹦出一個沉穩又老練的聲音說「我今年一歲了」,家長們對這個「小大人」還沒反應過來時,一個小朋友馬上接道「不不,你像兩歲半」,大人們發出一片善意的笑聲,感嘆現在小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反應能力可真不得了啊。
歡樂的小插曲過後,活動就正式開始了。老師先給大家播放了PPT,讓大家初步了解如何DIY生態瓶。
問答環節,老師拿出水草問大家「你們知道這個水草有什麼用嗎?」一個小朋友馬上舉手說出是給小魚躲藏的地方,這還不算,小傢伙竟然還知道水草能產生氧氣,估計平時也是個「小小生物學家」。
老師顯然也沒有料到,很驚喜的表揚了他,並且補充道水草還有淨化水體的作用,放在生態瓶裡可以減少換水的次數。
聽完老師的話,我們男年齡最大的小朋友(7歲),滿臉擔憂的問「水草會不會長啊長啊,一下子就把生態瓶的蓋子給頂破了啊」,家長們都樂了,但其他小朋友貌似都很贊同,用同樣擔憂的小眼神齊齊望向老師。
老師安撫大家這種事情一般不會發生的,不過如果看到水草長的很茂盛,就需要修剪一下,給小魚充足的活動空間。
最後,老師拿出一小袋白色的小石頭問大家是幹嘛用的,我們有個小朋友非常肯定的回答道「是用來增加氣氛的」,我們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顯然這位小朋友們知道是用來美化生態瓶的,不過「氣氛」這麼高難度的詞彙你都知道,可見語言天賦真的是很強啊。
好了,腦洞大開的激烈問答過後,終於來到小朋友們翹首以盼的DIY環節了。
塞水草、倒營養土、倒化妝石,這些對我們的小朋友們來說,簡直沒難度啊,大家很輕鬆的就完成了。
接下來的給生態瓶加水的環節讓全場瞬間燃爆了,小朋友喜歡玩水的天性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了。
大家在老師的安排下,小心翼翼的輪流為自己的瓶子裡面倒水,當然,倒得太多、太少甚至倒出瓶子外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了,不過小傢伙們依然幹勁十足,興致勃勃,家長們也都在旁邊鼓勵孩子加油。
這個過程中非常值得稱讚的一點是,整個活動全程都讓小朋友自己動手,包括塞水草,倒營養土,灌水,都是小朋友自己操作,沒有出現家長「代勞」的問題,既鍛鍊了孩子們的精細動作,又給了他們一個展現自我的機會。
相比於家長一直在旁邊說,「你這樣不對,你應該這樣」「倒個土怎麼灑出這麼多,我來」,這種形式顯然孩子們玩得更開心,收穫也更大。
萬事俱備,只欠小魚嘍!孩子們用勺子撈出自己心儀的小魚,然後再放進自己精心做好的生態瓶裡。看,小朋友們瞪大眼睛,全神貫注,做的多認真!
登登登,成品完成!看看我們的生態瓶多漂亮,小魚在水草裡歡快的遊來遊去,似乎也很喜歡這個新家呢,小朋友們,謝謝你們哦。
小朋友們正捧著自己的生態瓶愛不釋手時,老師又問了一個問題:如果生態瓶的水蒸發了要補充什麼水?這下,小朋友們沸騰了。一個小朋友說:自來水。邊上的小朋友糾正說是「自然水」,比如河水,海水。然後又有小朋友說海水不行,因為海水裡面有鹽……大家七嘴八舌,討論的熱火朝天。
最後,老師告訴大家可以直接加礦泉水,如果是自來水的話則需要暴曬一天以後才能用,因為裡面有殺菌殺毒的氯,會傷害小魚小蝦。小朋友們都認真的點了點頭,抱緊了手中的生態瓶。
後記:
我們一直期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個溫暖又有趣的非商業社區環境,父母們能夠自發自主地匯集、組織、分享優質的教育活動資源,讓孩子們在「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氛圍下長大。如果你像@珊珊娘一樣,有讓孩子聽到就覺得「AMAZING!」的想法,可以在我們公眾號後臺留言或者聯繫叮叮噹噹(微信ID:dingdangpai519),我們會和其他志同道合的派友們一起努力幫你實現哦。
點擊「閱讀原文」,走入新風格親子平臺,了解更多精彩活動。
如果想和我們以及志同道合的父母聊聊天,可以聯繫叮叮噹噹(微信ID:dingdangpai519),入群「叮噹客廳」,我們會在群裡第一時間發布叮噹派活動信息,歡迎常來做客。想了解更多更及時的親子活動,歡迎搜索並關注「叮噹派v」官方微博。
本文原創,轉載請在文章開頭標明:轉載自叮噹派(微信號:dingdangpai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