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印發《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共建共享...

2020-12-24 中國交通新聞網

快遞進村是很多農民的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即便是偏遠貧困地區的村民,也能跟城裡人一樣享有在家收快遞的便利。近日,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簡稱《行動方案》)明確,到2022年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農村快遞市場的藍海前景廣闊,農村快遞業務量的增速和增量值得期待。」4月9日,在國家郵政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表示。

從快遞下鄉到快遞進村

「快遞進村」的關鍵前提是「快遞下鄉」。國家郵政局於2014年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6年來,我國快遞服務網絡不斷健全,快遞服務融入農民生活,呈現出準公共服務的屬性。

「目前,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6.6%,已接近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的目標。據統計,目前,26個省(區、市)實現了鄉鎮快遞網點全覆蓋。」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縣、鄉兩級服務網絡的建立,使快遞進村具備了現實基礎。」

從「快遞下鄉」到「快遞進村」,意味著快遞逐漸成為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的重要渠道,在促進農業生產、加速農產品流通、推動農民消費方面發揮著基礎性作用。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主要快遞企業利用自有電商平臺和快遞服務體系,開通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組織應急運輸專線,通過高效快遞網絡,幫助滯銷農產品順利銷售。其中,中國郵政依託郵樂購平臺,幫助多地農產品打開市場,僅四川省西充縣郵政分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就已幫助農戶線上代銷及配送冰糖橙2000公斤、青見柑橘12000公斤、青菜頭300公斤;順豐通過順豐小當家等電商平臺,銷售山西的隰縣海棠果2萬單、4萬斤,銷售湖北省恩施小土豆15萬單、75萬斤;阿里菜鳥與快遞物流企業組成「促經濟綠色通道」,保障生產生活物資運輸,15個省(區、市)26個縣的農產品正通過綠色通道送到各大城市的消費者手上……

據悉,2019年,農村地區年收投快件量超過150億件。全國打造出年業務量超百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一地一品」項目163個,71個貧困縣打造出年業務量超過10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項目75個,為農村電商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強大助力。

基於快遞業在農村市場的已有成績,為更好服務「三農」,有效助力全面小康,國家郵政局經過反覆研究、廣泛徵求快遞企業、消費者等多方意見,提出了「快遞進村」工程,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持續推進快遞服務直投到村,基本實現有條件的建制村「村村通快遞」。

因地制宜 分階段分區域實現目標

「快遞業是高度市場化的領域,經濟發展水平造就了不同地區快遞進村的不同基礎條件。為此,我們提出了分階段分區域發展目標。」邊作棟表示,經濟較為發達、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先行一步,率先實現全覆蓋。經濟條件相對沒那麼發達的地區,可以逐步推進,利用3年時間達成最終的目標。

為實現此工作目標,《行動方案》提出,要堅持統籌規劃、政策引領,市場配置、創新驅動,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鼓勵郵快合作、快快合作、駐村設點、交快合作、快商合作及其他合作等多種方式推進。

在「快遞下鄉」的帶動下,各地進一步延伸服務網絡,在直投到村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郵快合作模式。在四川、甘肅、青海、黑龍江、西藏5個省份進行了試點,國家郵政局、郵政企業、快遞企業籤訂三方協議。「目前來看,企業的積極性都很高,效果也很好。」邊作棟說。

——駐村設點模式。快遞企業進村設置網點提供服務,目前,在東部發達省份和業務量大的農村地區,由市場主導,各快遞企業多採取這種方式進行農村快遞網點布局。

——快快合作模式。這是近幾年各地最普遍的快遞下鄉進村模式,由多家企業採用「抱團取暖」的方式,由一個網點共同代理多個品牌,實現成本共擔、網絡共享,解決了快遞企業獨自經營費用高、運營難的問題。

——交快合作模式。在貴州、雲南等地都有諸多實踐,快遞藉助交通網絡覆蓋的優勢和村村通客車的條件,搭載快件進村。通過交通和快遞的合作,同時解決了客車運輸「吃不飽」和快件運輸「下不去」的問題。

——快商合作模式。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示範縣項目在國家級貧困縣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快遞是實現電商配送的網絡,如果能夠和配送站點結合,將有力地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建設。」邊作棟指出。

「近期的摸底調查數據顯示,快遞直投到村的比例已經達到35%左右。這也堅定了我們的信心,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加大力度持續推動。但快遞服務進村,確實是難啃的硬骨頭,現有的基礎還需要繼續夯實,更需要各方的努力。」邊作棟表示。

企業抱團降低快遞進村成本

實現「快遞進村」的目標並不容易。農村不比城市,快遞服務集約程度低,不少山路難走、有些人家難找,再加上快遞單量相對較少,成本控制難度較大,在農村不少快遞企業很難存活。「希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給予快遞進村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楊駿表示。

推進快遞進村,行業責無旁貸,企業機不可失。為響應和落實《行動方案》,推進快遞業持續健康發展,中國快遞協會和各企業為推動「快遞進村」共同倡議,加強快遞進村多方合作、努力融入鄉村建設,讓快遞服務在2022年年底通達全國31個省(區、市)的建制村,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更好地服務當地農民生活。

本次「快遞進村」共同倡議,阿里巴巴集團主動響應,菜鳥網絡旗下菜鳥鄉村將通過減免「溪鳥系統」技術服務使用費、補貼智能硬體採購費等,幫助共同配送需求的農村快遞企業暢通信息流,並積極嘗試與交通、郵政、供銷合作下鄉進村;在百縣開展「村播計劃」,讓縣長、快遞員、種植戶、電商賣家聯手網紅直播帶貨;為鄉村快遞網點提供代購、拉新、本地服務等商業增值服務,同時協調淘寶大學、菜鳥裹裹商學院培訓電商、快遞人才,打造一條「快遞進村」可持續發展之路。

「快遞進村要取得可持續的發展成效,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是關鍵。」邊作棟說。快遞企業要結合快遞進村面臨的成本高的客觀實際,推動資源集約共享,通過快遞企業抱團發展、企業合作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進一步優化攬派兩端的利益分配,努力通過破解前端的價格戰難題,為後端的投遞網點爭取更多的利潤空間;堅持保證服務的發展,優化網絡管理,進一步壓縮農村快件時效,不斷提升農村快遞服務質量。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開展「快遞進村」試點 2022年底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來源:央視國家郵政局開展「快遞進村」試點工作 2022年底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國家郵政局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開展「快遞進村」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6個省(區)和15個市(州)組織開展「快遞進村」試點工作
  • 要聞回顧|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
    【導讀】本周重點要聞回顧:①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②國家郵政局通知要求:持續強化郵政快遞業疫情防控工作③國家郵政局公布清明節期間行業運行情況,行業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服務能力④海關總署回應境外包裹回程難:確保通關驗放「零延時」特別關注:1、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
  • 國家郵政局:2022年底實現建制村「村村通快遞」
    中新社北京4月9日電 (記者 劉育英)到2022年底,中國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將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此前中國國家郵政局發布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 同行、公交、郵政多方合作,「快遞進村」的濟南嘗試
    國家郵政局《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將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快遞進村」的關鍵前提是「快遞下鄉」。早在2014年,國家郵政局就啟動了「快遞下鄉」工程。
  • 國家郵政局:加快「快遞進村」工程 力爭三年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全國已經有96.6%的鄉鎮設立了快遞服務網點。但農村的快遞服務還存在著服務成本偏高、村級覆蓋率偏低、還有服務不到位等一些問題。國家郵政局已於近期啟動了「快遞進村」工程,目標是力爭用三年時間推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 阿里菜鳥聯合快遞公司推進快遞進村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4月9日,中國快遞協會、阿里巴巴、菜鳥聯合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等11家快遞物流和電商企業共同發出倡議,表示將積極響應和落實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同心協力推進「快遞進村」
  • 國家郵政局:2019年人均45個快遞 3年解決快遞進村
    他表示,中國已經成長為世界上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興寄遞市場,包裹快遞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總和。【同期】國家郵政局局長 馬軍勝1949年我國郵政業務總量僅僅1.6億元,到去年年底,全國郵政業務總量已經達到12345億元,我們70年間增長了7700多倍。
  • 到2022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快遞「村村通」 如何破解農村快遞「最後一...
    最近,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我省今年出臺的「省委一號文件」也提出,要擴大電子商務農村覆蓋面,支持供銷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生產生活服務網絡。那麼,郵政快遞服務應該如何向鄉村延伸?「金鄉運+」為何能夠入選全國首批農村物流服務示範?
  • 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本報北京4月11日電  (記者李心萍)為進一步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國家郵政局日前印發《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我國農村快遞服務深度顯著增強,縣、鄉、村快遞物流體系逐步建立,城鄉之間流通渠道基本暢通,農村綜合物流服務供給力度明顯加大,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據統計,目前,全國幾乎所有的縣級以上城市都有快遞網點,全國96.6%的鄉鎮已經建有快遞網點,有26個省(區、市)實現了鄉鎮快遞網點全覆蓋。縣、鄉兩級服務網絡的建立,使快遞進村具備了現實基礎。
  • 郵政局發話:到2022年底村村通快遞
    等啊等,盼啊盼,快遞終於要進村了。近日,國家郵政局印發《關於開展「快遞進村」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在6個省(區)和15個市(州)組織開展「快遞進村」試點工作。其中,6個省級試點分別是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安徽、青海。
  • EMS、順豐、三通一達、京東等13家企業:將實現村村通快遞
    日前,國家郵政局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4月9日,國家郵政局召開2020年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對《行動方案》進行發布解讀。中國快遞協會聯合13家快遞物流和電商企業共同發出倡議,表示將積極響應和落實《行動方案》,同心協力推進「快遞進村」。
  • 快遞直投到村比例超50%!2020年郵政快遞業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快遞直投到村比例超50%!2020年郵政快遞業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原標題: 1月4日,2021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年,國家郵政局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市場活力加快釋放,郵政快遞業發展質效不斷提升。
  • 新疆農產品網上熱賣 快遞進村加快布局
    農產品加速上行,作為連接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郵政、快遞企業,今年也開始加速布局農村市場。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也明確,今年年底全國建制村通達率達到60%,2021年底達到80%,2022年底達到95%以上,基本實現有條件的建制村「村村通快遞」。
  • 國家郵政局:2019年中國快遞年業務量突破600億件
    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2019年第600億件快件誕生,它是我國山西的一位消費者從韓國購買的商品,由圓通速遞從天津保稅區攬收。這標誌著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邁入600億時代,是快遞發展史上又一座裡程碑,也是快遞業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上的一份賀禮。
  • 國家郵政局:農村的快遞服務還存在著服務成本偏高、村級覆蓋率偏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於4月25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電子商務促進消費和助力經濟提質升級工作情況,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郵政局、供銷總社有關司局負責人回答媒體提問。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用戶信息遭販賣?國家郵政局及多家...
    國家郵政局回應快遞用戶個人信息洩露:一直非常重視個人信息保護近日,針對網傳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的消息,國家郵政局回應稱,「一直非常重視個人信息保護,對於信息洩露等問題態度一直非常明確加強縣域鄉鎮商貿設施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打擊假冒偽劣,優化農村消費環境。河北:到2020年實現智能快件箱投遞率上升到10%以上近日,河北省發改委、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等20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推動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推進全省郵政快遞業高質量發展。
  • 國家郵政局:2020年中國快遞將超800億件
    12月18日消息,據「國家郵政局」微信號發布的消息,預計到「十三五」末,我國郵政快遞業年業務收入將從2015年的4039億元增長至1.1萬億元,增長1.7倍,年均增速達22%;快遞年業務量從207億件將增長至超800億件,穩居世界第一。
  • 桐廬局(民營快遞發展中心)召開「快遞驛站」行政村全覆蓋工作布置會
    為提升快遞末端網絡服務能力,全面推進我縣快遞進村工作打好基礎,12月3日下午,桐廬局(民營快遞發展中心)邀請各鄉鎮(街道)分管領導及聯絡員召開「快遞驛站」行政村全覆蓋工作布置會,與各鄉鎮(街道)相關負責人就快遞進村工作進行溝通交流,布置相關工作。
  • 湖州最新三年行動計劃出爐,2022年實現三大目標!
    湖州最新三年行動計劃出爐,2022年實現三大目標!) 近日,湖州市印發推進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紹興市亞運城市行動計劃(2020—2022...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單位:《紹興市亞運城市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9月18日  紹興市亞運城市行動計劃(2020—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