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態
1、連續25個月增持 2020年外資淨增持人民幣債券超萬億元
中央結算公司最新發布的2020年12月債券託管量(按投資者)數據顯示,12月境外機構債券託管面額為28848.44203億元,同比上漲53.70%,相較上年末上漲53.70%。境外機構投資者2020年12月增持1185.08億元人民幣債券,這也是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第25個月增持中國債券。2020年,境外機構投資者增持人民幣債券資金量已超過萬億元。
2、彭斯宣布拜登當選
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美國國會參議院議長、副總統彭斯在聯席會議上宣布拜登勝選。他表示,拜登「獲得306張選票」,川普「獲得232張選票」 。
3、德意志銀行: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長有望達9.5%
德意志銀行研究團隊預測,在2021年中國實際GDP增長有望達到9.5%,受經濟基本面和消費市場復甦的有力支撐,外商直接投資也會持續地流入,而就資本市場而言,憑藉高增長、高利率優勢,更多全球投資者將增持人民幣資產。
4、渣打:2021年外資流入中國債市規模或創歷史新高
渣打銀行環球研究部發布《中國利率市場-2021年展望》報告預測,在諸多積極因素推動下,外資流入中國債市的規模在2020年達到約1萬億元後,在2021年或將增加至1.3萬億至1.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2021年外資持有中國國債的份額或由2020年的9%升至約12%。
5、日本發布緊急事態宣言
日本《朝日新聞》7日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當日以首都圈「一都三縣」為對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他在隨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韓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務人士的新入境許可政策保持不變。《朝日新聞》7日稱,疫情當前,執政黨和在野黨均表示應該立刻停止允許外國商務人士新入境日本的政策,決定「保持不變」再次表明了菅義偉對發展經濟的重視。
6、歐委會副主席:歐盟仍致力於同美國解決數字服務稅爭端
當地時間1月7日晚,歐盟委員會負責經貿事務的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歐盟已注意到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當天決定推遲單方面對法國採取的貿易措施,這些措施與法國徵收數字服務稅相關。東布羅夫斯基斯稱,歐盟方面致力於同美國就此尋求解決方案,不過相關爭端應在世貿組織的層面得以解決。
7、機構評歐元區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由於企業和投資者對疫苗的樂觀態度,歐元區上個月的經濟信心有所上升。但要注意的是,就像去年夏天信心的增長一樣,如果疫苗推出的時間被耽誤且疫情在此期間繼續惡化,那麼信心可能很容易再次動搖。
8、機構評歐元區11月零售銷售數據
由於各國實施了更嚴格的疫情限制措施,11月歐元區零售額大幅下滑,紡織品、服裝和鞋類受影響最大。對於第四季度整體消費而言,這不是一個好跡象。但目前市場似乎更擔心今年第一季度的消費前景。
9、美股創歷史新高 納指首次突破13000點
美股周四收高,三大股指均創盤中與收盤歷史新高,納指史上首次突破13000點關口。美國國會確認拜登當選總統,川普承諾政權交接將有序進行。民主黨控制白宮及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市場預期更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與政府開支計劃有望出臺。道指漲211.73點,或0.69%,報31041.13點;納指漲326.69點,或2.56%,報13067.48點;標普500指數漲55.65點,或1.48%,報3803.79點。
10、周四黃金期貨收高0.3% 銅期貨再創8年新高
黃金期貨價格周四收高,部分挽回了前日跌幅。銅期貨價格再創近8年來最高收盤價。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上漲5美元,漲幅0.3%,收於每盎司1913.60美元。周三該期貨收跌2.3%,但盤中一度上漲至每盎司1962.50美元。3月白銀期貨價格上漲22美分,漲幅0.8%,收於每盎司27.261美元。周三該期貨收跌2.2%。3月銅期貨上漲近1.3%,收於每磅3.696美元,再創2013年來最高收盤價。
11、周四美油收高0.4% 連續第三日上漲
原油期貨價格周四錄得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原油庫存降幅超出預期,沙特決定主動大幅減產,使油價得到支撐。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上漲20美分,漲幅0.4%,收於每桶50.83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3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8美分,漲幅近0.2%,收於每桶54.38美元。
12、三大汽車公司2020年在美銷量均同比下降逾10%
福特、通用和菲亞特克萊斯勒三大汽車公司最新發布數據顯示,三大車企2020年美國市場銷量均同比下降超過10%,但通用第四季度銷售情況有所改善。2020年,福特在美銷售汽車204.47萬輛,同比下降15.6%;通用在美銷售汽車254.73萬輛,下降11.8%;菲亞特克萊斯勒在美銷售汽車182.06萬輛,下降17%。
13、德國2020年電動汽車銷量飆升兩倍
德國道路交通監管機構KBA周三表示,2020年德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兩倍,達到19.4萬輛以上,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更可靠的技術增加了電動汽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去年四季度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2%,德國有望實現到2030年讓700萬至10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行駛的目標。
14、股市及外匯行情一覽表
3576.20
+25.33
+0.71%深證成指15356.40+168.79+1.11%
創業板指3162.40
+47.31
+1.52%
道瓊31041.13
+211.73
+0.69%
納斯達克13067.48
+326.69
+2.56%
英國富時100指數6856.96
+15.10
+0.22%
德國DAX30指數13968.24
+76.27
+0.55%
法國CAC40指數5669.85
+39.25
+0.70%Shibor利率0.921(%)
+30.50(BP)
——
美元指數89.80+0.38+0.42%美元人民幣(USDCNY)6.4779+0.0139+0.22%國內財經
1、央行、外匯局調整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企業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25下調至1。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實施。企業因此次參數調整導致跨境融資風險加權餘額超出上限的,本通知發布之前的跨境融資合約可持有到期。
2、中國12月末外匯儲備3.2165萬億美元 環比增加380億美元
中國12月末外匯儲備報3.2165萬億美元,預估3.2萬億美元,環比增加380.32億美元。中國12月末黃金儲備報6264萬盎司(約1948.32噸),與上個月持平。
3、商務部:穩外貿方面將重點實施三個計劃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談2021年商務工作發力點:穩外貿方面,商務部將重點實施三個計劃:即優進優出計劃,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貿易產業融合計劃,認定一批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貿易暢通計劃,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商建貿易暢通工作組,擴大海外倉規模,加強國際營銷體系建設。
4、住建部:加強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
住建部發布《關於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設施普查,摸清底數,掌握存在的隱患風險點並限期消除,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和完善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到2025年底前,基本實現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全覆蓋,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更加健全,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效率明顯提高,安全隱患及事故明顯減少,城市安全韌性顯著提升。
5、2020年12月份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0.7%
2020年12月3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Vehicle Inventory Alert Index)顯示,2020年12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0.7%,較上月微漲0.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1.7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線之上。
6、寧波港:2020年完成貨物吞吐量84638萬噸
寧波港公告,2020年12月份,公司完成貨櫃吞吐量24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4.8%;完成貨物吞吐量6234萬噸,同比增長3.5%。2020年度,公司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307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7%;完成貨物吞吐量84638萬噸,同比增長4.4%。
7、北部灣港:2020年貨物吞吐量同比增14.84%
北部灣港1月7日晚公告,2020年12月貨物吞吐量2238.93萬噸,同比增9.26%,其中貨櫃部分53.59萬標準箱,同比增25.02%;1-12月貨物吞吐量累計完成26773.26萬噸,同比增14.84%;其中貨櫃部分538.37萬標準箱,同比增29.50%。
8、北方多省取暖用電負荷激增
國家電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受大範圍寒潮等因素影響,北方多省取暖用電負荷激增。6日,華北、東北、西北3個區域電網,北京、冀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陝西、寧夏、新疆9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北京今早最低溫是-19.6℃,為1966年後最低溫,受天氣影響,取暖用電負荷增加。
9、北京電網最大負荷又破歷史紀錄
據國網北京電力調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北京受極寒天氣影響,氣溫降溫幅度大、持續時間長,居民的採暖用電負荷集中增長,電網負荷持續高位運行。截至7日20時24分,北京電網最大負荷達到2457萬千瓦,再次突破歷史紀錄,其中採暖負荷佔比達到了48.3%。
10、深圳「千萬元」級扶持企業治汙 重獎金融創新
深圳生態環境局近日出臺《關於積極服務企業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資金措施》,支持企業在達標排放的基礎上自願實施的汙染處理設施提標升級項目,特別是「散亂汙」企業監管、點源面源汙染防治以及處置涉疫情的高感染性廢物等方面,可按不超建設費用的50%,最高不超1000萬予以支持。同時,深圳地方金融監管局近日出臺《深圳市金融創新獎評選辦法》,促進深圳金融產業發展。據悉,金融創新獎獎勵總金額為2550萬。
11、天津: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
日前,天津市發展改革委發布公告,對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的補充措施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提出,新增小客車個人增量指標。2021年新增小客車個人增量指標配置額度35000個。放寬個人增量指標申請資格。放寬京、冀戶籍以外的非天津市戶籍人員參與小客車個人增量指標競價條件,持有效天津市居住證,在2025年5月31日前參與競價的,將其在天津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的期限調整為近12個月。
12、2020年深圳樓市成交創新高
2020年,深圳新房、二手房和土地交易量創下五年新高。據深房中協統計,2020年深圳二手房網籤(含自助)120295套,同比增長17.3%。據深圳市住建局數據,2020年深圳新房共成交45384套,相比2019年成交套數上漲19.8%。2020年深圳樓市不僅新房、二手房成交創新高,居住用地也在放量供應,全年供應地塊超過往三年總和。
13、2020年廣州樓市「翻身」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統計顯示,2020年廣州一手住宅網籤成交100905宗,同比上升27%;成交面積1087萬平方米,同比上升27%。這也是自2010年以來廣州年度新房成交量第二高,僅次於2016年。2020年廣州市二手市場成交宗數為131009宗(自助網籤+中介促成網籤),比上年同期(107504宗)回升21.9%。
14、成都出讓4宗土地:3宗「觸頂」
1月7日,成都出讓4宗土地,包括1宗商業兼住宅地和3宗純宅地,總起始價42.97億元。4宗土地均採取「設置最高限價+競配建並無償移交統籌住房面積比例」方式出讓。最終,只有1宗地塊底價成交,其餘3宗地塊均達到最高限價。
15、杭州市15.78億元出讓2宗地塊
1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集中出讓2宗地塊,總出讓面積9.3萬平,總起始價13.08億元,總成交價15.78億元。
證券期貨
1、指數午後探底回升 資金抱團核心大票
1月7日,市場午後探底回升,個股分化嚴重,兩市僅800餘只個股上漲,近70股跌超9%,市場虧錢效應顯現。截至收盤,滬指漲0.71%,報收3576點;深成指漲1.11%,報收15356點;創業板指漲1.52%,報收3162點。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實際淨買入32.63億元。南向資金淨流入達140億元。
2、去年末成立的基金已快速建倉
數據顯示,儘管各家新基金建倉速度不同,但去年12月末剛成立的新基金「一馬當先」,短短幾個交易日內漲幅已超過連續翻紅的上證指數,建倉速度較快。據統計,去年11月以來,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累計已募資超3000億元,這些資金的逐步入市或為春躁行情推波助瀾。
3、南向資金淨流入超152億
進入2021年,南向資金參與港股交易的熱情持續高漲。截至1月7日收盤時,Choice數據顯示,南向資金當日合計淨流入超152億元,其中滬市港股通淨流入71.96億元,深市港股通淨流入80.59億元,這是2021年以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超百億。南向資金最近一個月已經累計淨流入逾661億元。
4、證券類私募產品 2020年新增數量創歷史紀錄
據悉,2020年證券類私募基金全年新增產品數量為19998隻,創出了歷史新紀錄;通過對比,私募基金除2020年二季度發行節奏有所下降外,其他三個季度同比均大幅提升,尤其是下半年以來,多個月度新增數量均保持在2000隻以上。整理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發現,2020年證券類私募基金髮行按月度表現來看,9月份發行數量最高為2429隻,同比增長了近1400隻。
5、公募行業集中度提升
根據數據,截至2021年1月7日,在有可比數據的143家基金公司中,管理規模在千億元以上的有44家,合計管理規模為16.30萬億元;管理規模在100億元至1000億元的有60家,合計管理規模為2.39萬億元;還有39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不足百億元。而截至2020年1月7日,彼時共有38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在千億元以上,合計管理規模12.57萬億元,100億元至1000億元的有59家,合計管理規模為2.13萬億元。
6、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2020年天然氣交易量創新高
1月7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消息稱,交易中心2020年的天然氣交易量再創新高,達到811.48億方(雙邊),穩居亞太最大天然氣現貨交易中心。2018年和2019年,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天然氣交易量分別突破600億方和800億方。
7、上海國企改革《實施方案》:新增10家企業科創板上市
《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22年,上海國資系統將新增10家左右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國有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重要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實施「二次混改」;暫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充分競爭領域企業,也將適時引入具有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
8、2020年新興市場國家獲3130億美元資金流入
國際金融協會(IIF)發布的全球資金流向報告顯示,12月份,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總額約為459億美元。具體來看,股票市場流入293億美元,其中流向中國股市的有132億美元;債券市場流入166億美元。IIF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約有3130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國家,相較2019年,減少了480億美元。
1、中鋼協:嚴控鋼鐵產能增長 推動超低排放改造
日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視頻會議方式,就行業2021年如何控產能增長、保產需平衡、抑進口鐵礦石價格上漲、降低碳排放等問題與6家會長單位等企業進行了研討。中鋼協執行會長何文波強調,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面臨的三大痛點仍然存在,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成果尚不牢固,產業鏈供應鏈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要在嚴控鋼鐵產能增長、細化下遊需求管理、推動超低排放改造、維護行業平穩運行、促進供需平衡等方面下功夫,實現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2、中鋼協:12月下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216.29萬噸
中鋼協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下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2379.16萬噸,生鐵2078.80萬噸,鋼材2461.61萬噸,焦炭366.71萬噸;重點鋼企當旬粗鋼日均產量為216.29萬噸,環比減少3.87萬噸,降幅為1.76%。12月份,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為219.61萬噸,環比增加3.62%,同比增加13.88%。截至當旬末,重點統計鋼企庫存量為1162.11萬噸,較上一旬減少142.94萬噸,下降10.95%;比去年同期增加208.86萬噸,增幅為21.91%。
3、電煤運輸告急 鐵路部門採取措施強化運輸
近期,受寒潮低溫影響,吉林、山東等地多家電廠和供熱企業電煤需求量上漲。瀋陽、濟南等鐵路部門採取優先編組、優先掛運、優先對位等措施,確保供暖企業煤炭需求。據悉,1月5日以來,東北地區受寒潮影響,通化地區氣溫驟降至零下30攝氏度,通化、白城等各大電廠電煤消耗量逐漸增大,部分電廠存煤達到最低警戒線。
4、中國寶武新一代生態技術平臺ePlat公測成功
中國寶武新一代生態技術平臺ePlat是支撐產業生態應用場景的技術平臺,也是支撐集團高質量鋼鐵生態圈建設的信息基礎設施,已在集團總部、寶鋼股份、歐冶雲商、寶信軟體等10多個單元部署和運行,接入200多個應用,推廣效果逐步顯現。
5、中國寶武與太鋼集團管理對接正式啟動
日前,太鋼集團工作匯報及管理對接會舉行。中國寶武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胡望明在會上要求,加快推進太鋼集團的管理對接、整合融合工作,加快不鏽鋼全產業鏈體系建設,攜手打造全球鋼鐵業引領者。
6、溧陽德龍擬建500萬噸不鏽鋼冷軋
日前,常州市委書記齊家濱專題調研溧陽重大項目時前往溧陽德龍高端不鏽鋼熱軋及高性能冷軋不鏽鋼薄板項目現場。高性能冷軋不鏽鋼薄板項目總投資108億元,項目達產後年產500萬噸高性能冷軋不鏽鋼薄板,形成年銷售800億元,稅收10億元。
7、山西省2020年供關閉退出煤礦32座 退出產能2074萬噸/年
據山西省能源局統計數據,山西省2020年化解煤炭過剩產能關閉退出32座煤礦,合計退出產能2074萬噸/年。2016年至2019年,該省累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1586萬噸/年,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去產能目標任務(11380萬噸/年),退出總量居全國第一。
8、華中最大煤炭鐵水聯運項目開港運營
荊州煤炭鐵水聯運儲配基地一期工程項目1月5日正式投入運營。該項目總投資70億元,煤炭年吞吐量5000萬噸,煤炭靜態堆存能力500萬噸,完全建成後將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煤炭交易中心和存儲中心。
9、2020年12月份內蒙古煤炭價格繼續小幅上漲
據各盟市上報的能源價格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區(內蒙古自治區,下同)動力煤坑口結算價格小幅上漲,電煤購進價格略有下降,成品油零售價格兩次上調,工業用電價格保持不變。
10、國內電解錳價周四繼續上漲
數據顯示,國內電解錳市場價格繼續拉漲,周四錳價繼續上漲,零售現貨報價集中在15000元/噸上下,錳廠對外低價惜售,部分廠家表示低於15000元/噸不賣,市場上少量現貨成交價格也逐步跟進,終端高價買貨意願好轉。
11、俄羅斯計劃向中國出口6300萬噸煤炭
近期,俄羅斯埃爾加煤炭公司與中企福建國航遠洋運輸公司聯合建立合資公司,計劃將更多的煉焦煤出口到中國。此項目投入運營後,預計到2023年俄羅斯對華煤炭出口量將翻近一番,達到6300萬噸。
12、日本制鐵將重啟鹿島一號高爐
日本制鐵日前宣布,公司計劃在2021年1月下旬重新啟動東日本制鐵所鹿島地區1號高爐(容積5370立方米),該高爐受新冠疫情影響於2020年4月停產。此外,公司室蘭制鐵所北海地區2號高爐(容積3014立方米)已於2020年11月22日重啟,東日本制鐵所君津地區2號高爐(容積4500立方米)也於2020年11月24日剛剛重啟,由於日本國內外鋼材需求恢復比預想中更加強勁,決定重啟東日本制鐵所1號高爐,之後以容積為標準的鋼鐵產能將恢復到九成以上。焦爐等其他工程設備也將陸續重新啟動。
13、美國紐柯在佛羅裡達州投產新micro-mill工廠
紐柯公司近期發布新聞稿稱,公司於2020年12月18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Frostproof投產了新micro-mill工廠。該佛羅裡達工廠採用產能31.7萬噸/年電爐煉鋼車間、直接鑄軋機組生產長材。該廠將從紐柯公司加工企業David J.Joseph公司(其中一部分位於佛羅裡達州)採購廢鋼。
14、安米集團和日本制鐵籤署電爐建設協議
據日本制鐵近日聲明,該公司和安米集團美國公司已達成最終協議,將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AM/NS Calvert公司(合資企業50/50)新建電爐。該電爐設計產能150萬噸/年,用於生產各種級別的板坯,供熱軋廠使用。據有關消息人士稱,價值7.75億美元的電爐將於202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15、LME期銅收漲142美元
LME期銅收漲142美元,報8179美元/噸。LME期鋁收跌2美元,報2036美元/噸。LME期鋅收漲28美元,報2888美元/噸。LME期鉛收跌28美元,報2035美元/噸。LME期鎳收漲336美元,報18109美元/噸。LME期錫收漲5美元,報21110美元/噸。LME期鈷收漲1000美元,報36500美元/噸。
16、周四國內商品期貨夜盤收盤多數收漲
周四國內商品期貨收盤多數上漲,鐵礦石漲逾3%,不鏽鋼、紙漿、動力煤均漲超2%,橡膠、熱軋卷板、螺紋鋼、短纖、焦煤等均漲逾1%;PVC收跌近1.6%,聚丙烯、塑料、LPG小幅下跌。滬銅、滬鎳均漲1.61%,滬鋁漲1.18%,滬鋅漲1.05%,滬鉛漲0.7%,滬錫跌0.44%。上期所原油期貨2102合約夜盤收漲1.47%,報332.40元人民幣/桶。滬金夜盤收跌0.09%,滬銀收漲0.30%。
17、全球商品價格走勢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