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下,三亞鴻洲廣場幾座高樓彩燈絢爛,樓體上巨大的招牌——三亞國際免稅購物公園已經亮燈,意味著這家中服免稅在海南的首家市內免稅店即將開業。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接近海南省政府的消息人士處獲得消息,確認中服免稅的離島免稅經營資質已經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與之一同獲批的還有深圳市國有免稅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離島免稅首店一個位於三亞鴻洲廣場,另一個位於海口觀瀾湖度假區。
「要求是4家店必須在年前開業。」上述消息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這4家免稅店,除上述兩家外,還有海旅投和海發控各在海南落子的第一家店。新競爭者的進場,宣告著離島免稅市場從2021年開始面貌即將大變樣,最直觀的變化是,旅客們可逛的免稅店,從此前的4家變為9家。
新牌照背後
對三亞來說,12月30日是個大日子,當天有三家新免稅店開張。中服免稅的三亞國際免稅購物公園、海南旅投免稅品有限公司的海旅免稅城,以及中免集團旗下的三亞鳳凰機場免稅店均選擇在這一天亮相。
在此之前,海南方面還未官宣任何新離島免稅牌照的消息,怎麼新免稅店突然就要開業了?
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這背後是一個頗為曲折的故事。
今年8月,海南宣布新增兩個離島免稅牌照,海南旅投免稅品有限公司(海南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子公司,以下簡稱「海旅投」)和全球消費精品海南發展貿易有限公司(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以下簡稱「海發控」)獲得新晉入場券。
不久,又有兩家公司離島免稅資質也通過招標方式在海南省政府層面獲批,即中服免稅和深免。今年9月中旬,21世紀經濟報導第一時間獲悉便立即發出報導。當時,業內人士均以為此事就此落定。
然而,4家公司依規報國家相關部委審核時被按下了暫停鍵。一直到12月下旬,國家有關部委終於放行。上述接近海南省政府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上周海南省方面得到了部委批文,正式通知中服免稅和深免獲得離島免稅資質。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免稅業資深人士向記者解釋道,新增這麼多競爭主體個別部門和專家有異議。原因在於新進場的4家公司與中免集團相比實力懸殊,免稅渠道能力有限,故大多選擇與外資合作,有的還涉及股權合作,有關部門認為免稅業屬於特許經營,不宜合資。不過海南省政府方面始終強調要更開放,「最終不知道怎麼解決的,總之部委放行了。」上述消息人士說道。
21世紀經濟報導了解到,海旅投的三亞免稅店是和拉格代爾、DFS合作,海發控日月廣場店則是跟Dufry合作,深免觀瀾湖免稅店與DFS合作。一位不具名的行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最近新獲離島免稅經營資質的企業要在短期內開設免稅店,組建團隊與採購免稅品等工作都具有較大壓力,和大型免稅供貨商合作能夠快速拿到貨源。據其介紹,相較於從大型免稅商處採購,品牌直採周期會更長,對團隊的要求較高,資金佔用比較高。不過品牌直採由於沒有中間商,免稅品價格會更具優勢,所以發展後期,一般免稅店都會更傾向於選擇品牌直採。
在新玩家入場後,目前獲海南離島免稅經營牌照的企業數量增至六家。其中,中免、海免、中服免稅、深免均為浸淫中國免稅業多年的老手,海旅投與海發控為2020年新成立的免稅企業。新老玩家的盛宴,即將拉開序幕。
離島免稅新市場格局
對比一年前,海南離島免稅的競爭格局在2020年末發生了巨大變化。此前,海南離島免稅店有4家,分別位於三亞海棠灣、瓊海市博鰲亞洲論壇景區內、海口日月廣場與美蘭國際機場,4家離島免稅店經營權均直接或間接為中免所控。如今,中免集團「一家獨大」的局面被打破。
不過,中免集團總經理陳國強多次在公開發言中表示中免歡迎競爭。「海南是一個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市場,不僅對於中國旅遊零售商來說,對於全球的旅遊零售商來說,這都是一個能帶來商業利益的地方。」陳國強在日前舉辦的世界免稅協會「重啟的中國」主題活動上表示,在競爭之下,中免集團也將會有新的商業模式去應對這種局面,比如通過提高門店管理能力等舉措提升競爭力。
「無論新增多少店,都基於國家一直強調的適度競爭原則。」傑西卡的秘密CEO王猛認為,從大方針看,國家強調發展免稅以吸引消費回流。通過這種持續適度競爭的狀態,能夠增強中國旅遊零售商的競爭力,包括以後向海外拓展的能力都會得到刺激和鍛鍊。
對標「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定位,離島免稅適度競爭也是海南免稅業走向國際標準的重要一步。根據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鼓勵適度競爭是海南免稅行業的指導精神,政策明確具有免稅品經銷資格的經營主體可按規定參與海南離島免稅經營。海南省財政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發布的招標公告中也明確提出,將遵循經營品牌、品種、價格和國際三同步的原則,採用招標等市場化競爭方式選擇並確定新增加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經營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