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冥冥之中做了三次重要選擇,最後一次改變了近代歷史現狀

2020-12-12 戲說那歷史

李宗仁冥冥之中做了三次重要選擇,最後一次改變了近代歷史現狀

有人把國民黨副總統李宗仁稱為福將,因為他身經百戰,多吃遇難卻有驚無險。而在他的一生中,也曾做過三次重大決定,這三次重大決定不僅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也挽救了他自己。似乎冥冥之中有上天幫助,使得他在緊要關頭做出最正確的選擇。或許他做出的選擇目的不同,可能是為了挽救自己,可能是為了政治鬥爭,也可能是迫於無奈,但是這三次的決定對我國近代史影響甚重。有人曾給李宗仁撰寫過回憶錄,說李宗仁是匹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他就是做出責任的匹夫。他是近代中國的一根柱子,沒有這根柱子,這個大廈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李宗仁出生在1891年的廣西桂林,當時李宗仁家裡家境貧寒,他16歲的時候考取了一個廣西的小學。卻因為不知道時間而遲到了十分鐘,後來被取消了入學的資格。第二年他又考取了這所學校才正式入學。這所學校不僅文武都會傳授,甚至還有補貼,這對於貧寒的孩子來說非誘惑力非常大。而當年和他共同考取的同學還有白崇禧和黃紹竑。武昌起義之後,三人聯手曾打過多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成了新桂系的三巨頭,而三巨頭的老大非李宗仁莫屬。

當時北洋軍閥十分混亂,雖然廣西是李宗仁的天下,但他並不滿足於做一個山大王。所以李宗仁決定把桂系加入全國統一進程的軍隊中,這也是唯一一個自願加入全國統一的地方勢力。後來有一位漢學家曾經評價說,李宗仁三人覺得自己是年輕人和這些老的,沒有知識的軍閥並不相同,他們有民族情懷。但是當時有兩個中央,一個是北洋政府,一個是孫中山的大元帥府。從當時的局勢來看,北洋軍閥明顯勝於孫中山的大總統府。可是李宗仁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孫中山手下的蔣介石。之後的北伐戰爭,李宗仁成為蔣介石部下,帶領戰士消滅北洋軍閥方面勢力。這是李宗仁做的第一個正確選擇。

第二件事便是逼蔣抗日,後來廣西李宗仁方面和民國政府勢不兩立,但李宗仁並沒有太大的波瀾,一直過著清貧的日子,想讓廣西方面的人民過上好生活,這樣其他地方就會認為民國政府無能。但是當時日本侵略中國,一日比一日嚴重,於是李宗仁逼迫蔣介石抗日。這是他做的第二個正確的選擇。第三件就是血戰臺兒莊,1937年10月,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區的司令官,在臺兒莊附近與日軍對戰,而這一戰他所帶領的是雜牌軍。用3萬人殲滅敵軍1萬取得勝利。這次的勝利,使得蔣介石非常驚訝。如果讓蔣介石指揮這一支雜牌軍取得勝利,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的。也正是這一戰使得蔣介石對李宗仁刮目相看也十分頭疼。由李宗仁做三件事可以看出,他冥冥之中做了正確的選擇。改變了歷史的現狀,也挽救了自己。

相關焦點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難道歷史真的在輪迴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難道歷史真的在輪迴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其實「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是唐代的皇帝李世民,他在誇讚魏徵的時候用的一句話,但是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把歷史當作鏡子,就可以知道朝代的興亡嗎?其實他這樣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126年前的今天,近代中國的支柱,臺兒莊大捷的李宗仁生於桂林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萬象特約作者:一一)126年前的今天,1891年8月13日,近代中國的支柱,臺兒莊大捷的李宗仁生於桂林李宗仁(1891年8月13日-1969年1月30日),廣西桂林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新桂系首領,曾任首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
  • 從拜把子到反目成仇,蔣介石三次起殺心,李宗仁是怎麼躲過去的?
    蔣介石針對李宗仁的暗殺活動,一共進行過三次,只不過都沒有成功。那麼,這三次暗殺活動,都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呢? 就在這場戰爭之中,因為已方陣營倒戈,李宗仁見勢不妙準備開溜。當時他乘坐的汽車在離開融圃之後準備前往中國飯店,結果被國民黨特務跟蹤。 李宗仁在躲進飯店之後,立即換車直奔碼頭,最後藉助汽艇逃出吳淞口,並再次換乘郵輪離開了上海。在幾個月後,經由香港、廣州中轉,李宗仁才回到廣西,最終躲過了這次危機。
  • 女人,選擇什麼樣男人結婚,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所以,在選擇什麼樣男人結婚的時候,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只是你不知道你選擇的哪把枷鎖罷了。婚姻對於女人來說,好比是第二次重生,如果你嫁對人了,那麼你就一輩子甜蜜幸福,上演一場婚姻的喜劇片。你要是在嫁錯人了,可能會每天活在互相謾罵,冷戰的痛苦中煎熬,一場婚姻悲劇就此開始。同樣的如果你不想你的婚姻變成一副悲劇,那麼在你們交往相處過程中你就要擦亮你的眼睛來看。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難道歷史真的在輪迴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難道歷史真的在輪迴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其實「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句話是唐代的皇帝李世民,他在誇讚魏徵的時候用的一句話,但是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把歷史當作鏡子,就可以知道朝代的興亡嗎?其實他這樣說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女人一生之中,有三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你會選擇第幾次?
    女人一生之中,有三次改變命運提升階層的機會!你擁有第幾次?曾經做過航拍視頻,當我用上帝視覺觀看人類時,我發現所有熙熙攘攘的人類,都是穿梭在人間拼命存活的螞蟻。我們拼盡全力,只為改變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 李宗仁逝世後,30歲的遺孀結局如何?被趕出李公館,晚年皈依佛門
    今天我們不談李宗仁,而是淺談李宗仁的最後一任妻子胡友松,也是和李宗仁年齡相差最大的一位。在李宗仁逝世以後,其30歲的遺孀胡友松結局如何呢?在上海「百樂門」,她和母親參加了一次給前方戰士募集捐款的活動中,母親在舞臺上奮力表演,而她則提著籃子在會場裡轉來轉去收集捐款,這成為了她畢生難忘的經歷。
  • 中越戰爭秘聞:武元甲最後一次來中國做了什麼?卻改變世界歷史!
    在越戰期間,他三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紅色拿破崙」的外號從那時開始流傳。曾是 越法戰爭和越美戰爭的重要軍事指揮官,而他生前最後一次來中國做的一件事更是改變世界歷史!從武元甲青年時期來看,他並未接受過系統軍事培訓,也不是胡志明心中越南武裝力量領導人的第一人選。
  • 近代歷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究竟給當時的人類帶來了怎樣改變
    進入近代以來,特別是第一次科技革命後,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馬克思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人類漫長的文明史上,每一次科技的突破往往伴隨而來的生產力的飛躍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工業革命 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戰勝封建生產方式; 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推動城市化進程;人類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迎來了現代化的黎明曙光。
  • 冥冥之中兩次到了大吉祥寺
    這應該是菩薩在冥冥之中引導我到這裡來的。朝拜好菩薩,心情便好了許多。真的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次被裡面的義工同鄉感動、特地請求留在寺裡念誦晚課、於是如願住了一晚。周邊綠化冥冥之中兩次到了大吉祥寺、算是初步了解了這個蘇北重要的寺廟、今天我要說說大吉祥寺裡面的這些義工人員,這是最勤懇真誠的一群人,早上伴隨著鐘聲起來隨眾上堂,上午出坡幹活,中午的飯菜都是裡面的義工精心準備的
  • 人這一輩子,到底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那麼,一個人的一生,到底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這個話題,自古以來,都不斷的被世人所談及。有的人認為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有的人認為成事在人。作為這樣一個玄之又玄的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而對於這樣的問題,「人這一輩子,到底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 女人,選擇什麼樣男人結婚,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所以,在選擇什麼樣男人結婚的時候,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只是你不知道你選擇的哪把枷鎖罷了。婚姻對於女人來說,好比是第二次重生,如果你嫁對人了,那麼你就一輩子甜蜜幸福,上演一場婚姻的喜劇片。你要是在嫁錯人了,可能會每天活在互相謾罵,冷戰的痛苦中煎熬,一場婚姻悲劇就此開始。同樣的如果你不想你的婚姻變成一副悲劇,那麼在你們交往相處過程中你就要擦亮你的眼睛來看。
  • 李宗仁:一個想養鴨的農家少年,是如何成為中華民國代總統的?
    三任妻子又都是怎麼回事?1891年,李宗仁生於廣西桂林一戶普通農家,家裡總共十口人,幸虧有20畝地,否則這日子,還真的不容易過。當時在培英公的眾多好友之中,有一個叫李植甫的鄰村教練,李植甫在跟培英公暢聊的過程中知道了李宗仁的窘境,所以就建議把李宗仁送到陸軍小學堂去試一試,沒準成了呢?
  • 1965:李宗仁歸國
    毛澤東與國民黨將領的交往,是國共兩黨長期鬥爭、幾度合作的歷史縮影,是毛澤東人際交往中最有特色與魅力的華彩篇章。李宗仁是近代頗有影響的政壇風雲人物,他曾是血戰臺兒莊殊死抗日的總司令,後成為國民黨政權風雨飄搖時的代總統,1949年,李宗仁以國民黨代總統身份撤離大陸,選擇定居美國。晚年的李宗仁葉落歸根,回到祖國。
  • 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註定,都是最好的安排
    但是細細的思量,你還是會覺得,也許真的是這個道理,冥冥之中一切的遇見,都好像是註定好的一般,在恰好的時間裡,恰巧的地點,你就像是在等著我一般,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就遇見了。天意,是指一切都是上天事先安排好了的,人無力去抗拒。佛說:一切都是天意,都是最好的安排。因而,既然天意難違,那麼我們相信天意,並不是屈服,而是一種豁達的接受。
  • 臺灣歷史教科書如何描寫14年抗戰?抗日名將李宗仁等隻字不提
    14年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我們且來看看,臺灣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描寫14年抗戰的。近日,勇哥在網上找到一本《高中歷史(革新版)》,由許雪姬、劉妮玲編著,臺灣三民書局出版,分上、下兩冊,供高中一年級使用。
  • 國家文物局回應重建圓明園建議:將改變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文物局在國家文物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024號建議的答覆中稱,對於「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圓明園遺址不僅是清代皇家園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國被侵略、殖民的歷史見證。
  • 李宗仁一生3個老婆,髮妻活過百歲,次妻是校花,75歲娶27歲嬌妻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樣的一位國民黨大佬,一生經歷過三個女人,有糟糠之妻,也有美貌動人的校花,最後古稀之年還迎娶了27歲的明星之女,留下了情史傳奇。但是,她與李宗仁的這段年齡相差懸殊的婚姻,卻實實在在地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1966年,李宗仁與胡友松完婚,有閒言碎語說她是為了李宗仁的財產,好強的胡友松發表聲明,不管錢,不要錢,不繼承財產,只負責照顧李先生的起居。
  • 日軍越過大別山,李宗仁各部的處境如何,哪支部隊被留下來打遊擊
    平靖關、武勝關,位於河南和湖北的交界處,一個在東邊,一個在西邊,自古都是屬於天下九關之一,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如果兩個關口都被日軍佔領,那麼湖北面向河南的大門就會被打開,江北戰場就很難打了。而這個時候,李宗仁的在司令部,剛從夏店轉移到不遠處的陳家莊。
  • 人間正道是滄桑:楊家僅有的三次團圓暗喻了近代三次恩怨
    這部50集的電視劇中,楊家團圓僅僅只有三次。第一次團圓發生在第一集。湖南醴陵,楊家三個兒女因為各自原因回到了楊家。表面看起來和睦實則暗湧。可以預見的是,這次團圓不僅是電視劇中的最後一次團圓,代入歷史這也是無數個「楊家」最後一次齊聚,即將面臨的就是徹底分道揚鑣兄弟相殘,最後分隔兩岸。東北戰場上,立青的軍隊節節勝利,立仁潰敗倉皇而逃。當戰士們在清點俘虜時意外發現了楊家的族譜和立仁的外衣,立青再次擔心起哥哥的安危,好在最後立仁順利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