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民 這5種肉再便宜也少買,最後一個燙火鍋時常點

2020-12-26 上遊新聞

現在大家對生活的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關於「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食以安為先

當大家對飲食有了更高的認識時

還是常常面對一些食物會有疑問

比如:

魚香肉絲裡面有魚嗎?

蟹柳是螃蟹做的嗎?

牛肉丸是純牛肉嗎?

老婆餅裡面有……

其實我們現在生活中許多的食品都是由人工合成的,並不是直接由動植物加工而成的。

今天重慶市場監管就來為市民朋友們扒一扒,曾經吃過的那些「肉」,到底是什麼?

No.1

什麼是合成肉?

合成肉又叫重組肉,是用碎肉和食品添加劑(果膠、卡拉膠)加工而成的整塊肉。

No.2

為什麼會有膠?

食用膠的作用主要是用來重塑食物的,也就是把零散的肉凝結在一起,使之成為整塊。

No.3

卡拉膠是否安全?

卡拉膠是一種安全的食品添加劑,被廣泛用作食品乳化劑、穩定劑和增稠劑。只要使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是安全無害的,大家不必擔心。

這5種肉多是「合成肉」

1、牛排

市面上的牛排根據加工方式不同,可分為「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

原切牛排都是從牛肉上直接切割下來的一整塊牛肉。重組牛排是把碎肉合成一起來壓製成牛排,過程中加了添加劑,比如包裝有「穀氨醯胺轉氨酶(TG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卡拉膠」等字都是合成牛排。

注意!

碎肉並不等於劣質肉,藉助肉類重組技術加工而成的重組肉也不等於劣質肉製品。重組牛排與原切牛排只是基於加工方式進行的分類,重組牛排並非「不安全」的代名詞。

合成牛排裡面的添加劑不會對人體造成直接傷害。合成牛排大都是經過解凍、處理、再冷凍的,這過程中自然也加大了細菌和汙染的風險。

食用卡拉膠並不一定會造成什麼大的危害,但是安全衛生方面的風險不可避免,而避免這種風險的最好方法,就是購買正宗原切牛排,雖然價格貴但是值得買。

2、火腿腸

火腿腸這種東西不管孩子和大人都很難拒絕,從小吃到大!

正常的火腿腸都是用瘦肉和少量的澱粉製作而成。但是市面上賣1元2元一根的烤腸基本都是大量的邊角肉和大量的澱粉製作而成。食品添加劑還加了不少,吃著沒有肉的味道,口感還面面的。

所以,想吃烤腸還是選擇正規的大品牌,基本上衛生還是可以保證的。還要多看配料表,看看澱粉的含量以及肉類的含量,別再傻傻的亂買。

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多看清配料表哦!

3、雞柳、雞排

小孩最愛吃的雞柳也是一種人工合成肉製品,在學校附近的油炸小攤上它是最火的一種食材。

那麼,它們都是用雞胸脯肉做成的嗎?

其實不然!部分商家銷售的雞排是採用人工合成的,即將雞身上肉質較差的部分剔除下來,混合一些雞胸肉,一起剁成肉泥,然後再添加澱粉增加肉泥黏性,攪拌成形後加入一些調味料,製成肉餅,下鍋炸制後即形成了雞排。

家長可一定要注意了!讓孩子儘量少吃。

4、牛、羊肉卷

肥牛卷、羊肉卷也是不少人的最愛,吃火鍋、麻辣燙必點!

肉卷也很常見,但很多都是合成肉,就是利用一些碎肉和一些粘合劑組成的。口感吃起來和羊牛肉差不多,但是裡面的營養價值卻很低。而且也有不少商家這種以次充好的肉卷。

辨別的方法很簡單,假肉卷容易散、紋路少、軟黏、脂肪和精肉之間界限分明,就是合成肉卷。

5、蟹肉棒

很多人認為,蟹柳就是蟹肉做的,雖然說不會整塊是蟹肉,但應該會有一些蟹肉的成分。但其實,它和螃蟹一點兒關係也沒有,而是冷凍魚糜的「仿生食品」。就像魚豆腐沒有魚、龍蝦丸沒有龍蝦一樣,蟹柳也沒有蟹。

蟹肉棒成分基本是:魚糜、水、大豆蛋白、澱粉、食品添加劑。個別的成分中還有雞肉和豬肉,螃蟹是根本沒有出現在配料表上的

冷凍魚糜進過急速解凍之後再次冷凍,口感就會偏向蟹肉的肉質,然後再用機器做成蟹肉的棒狀外形,最後在外面塗上食用色素,加入蟹香風味的香精。就成了我們所吃的蟹柳。

並且,根據魚糜(魚肉)品質的好壞、澱粉的多少及蟹提取物的品質決定價格的高低。

市民朋友們

這些食物雖然美味

切記不要貪多

另外

如果想吃到健康的食品

還是建議去購買新鮮的肉類哦~

原標題:@市民朋友 這5種肉再便宜也少買,80%的人都喜歡吃……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這5種肉再便宜也少買,最後一個小孩最愛吃
    這5種肉多是「合成肉」 1、牛排 市面上的牛排根據加工方式不同,可分為「原切牛排」和「重組牛排」。 原切牛排都是從牛肉上直接切割下來的一整塊牛肉。
  • 這5種肉都是人工「合成肉」,再便宜也少買,最後一個小孩最愛吃!
    ……其實,許多的食品都是由人工合成的食品,並不是直接由動植物加工而成的,其中有五種最常見的食物就是。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曾經吃過的那些「肉」,到底是什麼?碎肉並不等於劣質肉,藉助肉類重組技術加工而成的重組肉也不等於劣質肉製品。重組牛排與原切牛排只是基於加工方式進行的分類,重組牛排並非「不安全」的代名詞。合成牛排裡面的添加劑不會對人體造成直接傷害,但對於腸道敏感人群和兒童來說,食用添加了卡拉膠的食品至少會提高炎症性腸病的風險。況且,合成牛排大都是經過解凍、處理、再冷凍的,這過程中自然也加大了細菌和汙染的風險。
  • 5種火鍋必點靈魂配菜,少了他們還能叫火鍋嗎?
    而說到這,就不得不談談這五種火鍋必點的單品了。1.火鍋必點配菜一:肥牛雖然日常生活中人們可能吃豬肉、雞肉或者魚肉會更多一些。第二個原因是在紅湯火鍋類中,如麻辣火鍋,牛油火鍋,鵝腸涮後食用起來十分爽口帶勁,入口嘎吱脆,簡直就是絕頂美味。3.火鍋必點配菜三:牛肚在重慶或四川火鍋中,牛肚一定是火鍋必點單品。
  • 重慶火鍋底料除了燙火鍋,還能這麼做
    重慶火鍋是火鍋各品類的代表之一,主要是以麻辣鮮香,味美醇厚、底料豐富為特色,其種類也有多種,最出名的應該就是牛油火鍋,這是很傳統的一種火鍋做法,味道厚重,如果不喜歡吃辣的,那就肯定不太喜歡這種口味。然而,重慶火鍋之所以這麼受歡迎,主要就是底料。
  • 「燙」出新高度!重慶市民火鍋裡涮粽子
    來源標題:燙出新高度 重慶市民端午節用粽子涮火鍋 對於重慶人而言,萬物皆可火鍋,粽子當然也不例外。端午節到來,重慶市民火鍋又「燙」出新高度,「硬核」吃粽子。
  • 重慶人有多愛燙火鍋?疫情當前吃貨快扛不住了
    量體溫、消毒、穿防護服  毛肚、鴨腸、腰片、郡花、血塊  這不是在做實驗  因為還有……火鍋底料!  這是疫情當下  重慶吃貨的執念:燙火鍋!  重慶這座城市離不開火鍋。因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重慶所有小區實行了封閉式管理。
  • 這5種肉都是人工「合成肉」,過年少買,最後一個小孩最愛吃!
    答案是不僅沒有虧本,還賺錢了,因為這些牛排價格很便宜,都是人工合成肉,主要成本就是大豆,還有少量牛肉,麵粉,最後就是食品添加劑組成,所以大家還是儘量少吃為好。合成牛排吃起來的口感就跟火腿腸一樣,油多,肉很嫩,沒有牛筋以及血水,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看配料表,上面沒有合成牛排字樣。
  • 少買少吃,這4種肉都是「合成肉」,最後1種不少家長和孩子都愛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品以安為先,吃的安全永遠排在飲食中的第1位,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肉類已經走進了尋常百姓家,由於肉類營養豐富而且價格相對較高,因此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合成肉」,很多人不會分辨,這類肉價格相對較低,但營養價值以及食品衛生安全卻不盡如人意,不僅自己要少吃,更不要買給孩子吃
  • 重慶土著的心聲:燙火鍋,除了毛肚、鴨腸,這些新食材也是必點
    重慶已經夠火了!重慶的小面、火鍋和特色的立體地形,隨便一出手就是「網紅」。外地人來重慶,最想體驗的就是真正的重慶:巷子深處的小面,正宗的牛油火鍋,燙菜也一定要是傳統的毛肚、鴨腸,每桌點2份是基本。但在我這個重慶土著看來,所有的火鍋燙菜都有自己的獨特魅力,不能被其他菜品掩蓋。在這個世界上,萬物皆可火鍋。帶皮五花肉大多數人都是「肉食動物」,有的人甚至到了無肉不歡的地步,吃火鍋也不例外。
  • 宅家數日,成都人最後的倔強是在家燙火鍋
    毛肚、千層肚、黃喉一個不少,此外還有午餐肉、武昌魚、肥腸、郡花……嗯,一看就是肉食大戶。肥腸要就著花椒過水煮熟,午餐肉要切成秀氣的三角形,裝菜的盤子還不忘用芹菜葉進行點綴,也是非常有儀式感了。至於寶藏菜式,火哥想都沒想,「那必須是梅林午餐肉」。
  • 買豬肉時,有4種肉「最好吃」,有2種肉不能吃,再便宜也不買
    買豬肉時,有4種肉「最好吃」,有2種肉不能吃,再便宜也不買。豬肉是大家生活中最常吃的肉類食材之一,它價格便宜,營養豐富,味道也好吃,深受大家的喜歡。然而很多人在買肉的時候,面對各個部位的肉,往往不會挑選,不知道該買那塊肉了。
  • 想學炒重慶火鍋底料,先認識這26種香料吧!
    重慶火鍋如今已經火遍大江南北,很多人都想嘗試自己炒一次火鍋底料,但是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炒出來的味道總是相差十萬八千裡!甚至有的經過學習之後,也時常拿不準那個正宗的重慶火鍋味道!為什麼會這樣呢?先不說炒制的工藝,光是炒制重慶火鍋底料的香料都有數十種,能認全都不錯了,更別說怎麼用了!這真真兒是太複雜了!
  • 重慶火鍋節開幕,萬人火鍋宴開燙了
    文 | 劉金陽 「萬人火鍋宴」熱辣開燙了。10月25日,重慶一年一度的火鍋美食文化節在江北區北濱路開幕。本次火鍋節將持續至10月28日結束,其間將進行重慶火鍋傳承人炒料表演、火鍋爆品食材優選會、企業專場等專項活動。火鍋宴上,有哪些爆品食材、優惠促銷?
  • 10月,來重慶燙火鍋!
    10月,來重慶燙火鍋!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你一個月燙幾次火鍋
  • 重慶火鍋又添新「菜品」 火鍋燙列車
    在重慶,軌道列車穿「樓」已不稀奇。如今,重慶再添軌道列車穿「門」場景,成為市民和遊客新的網紅打卡地。半空中,一輛軌道列車緩慢行駛;地面上,類似鴛鴦火鍋造型的圓形建築,屹立廣場中央。有網友發現:當列車穿過該建築時,空中俯瞰,仿佛在上演著一幕「火鍋燙列車」。「火鍋燙列車」位於重慶九龍坡區的楊家坪商圈。
  • 逛超市時,這5種食品儘量少買,雖然價格便宜,但是質量沒有保證
    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的,去超市買包鹽,結果出超市的時候就已經的大兜小兜,這就是商家的銷售策略。尤其是父母輩的,平常就比較節儉,一旦遇到打折或者促銷的東西,每次都會買。如果是生活用品,比如紙巾、洗衣粉等還是可以囤一點的,如果遇到這4種食品,即使是打1折,也不建議購買,銷售員自己都不吃。
  • 吃火鍋時,這3種菜再饞也少吃點!別不相信,連老闆也不怎麼吃!
    所以我在吃火鍋的時候,經常會吃一些甜不辣啊,魚丸啊什麼的,但是前幾天一個在火鍋店上過班的朋友告訴我,在吃火鍋的時候,最好別點這些東西,還有幾種食物,都是就連火鍋店的老闆自己都不會吃的。既然前面提到了魚丸等,所以就說這一類食物吧。
  • 去海底撈吃飯,多點肉,少點「這5種」食物,這樣吃才不會那麼虧
    去海底撈吃飯,多點肉,少點「這5種」食物,這樣吃才不會那麼虧!說到火鍋,相信大家也都是非常喜歡吃的,那麼在中國最大的火鍋連鎖店,那就是海底撈了相信很多的人也都是非常熟悉的,一直。以來海底撈用的都是新鮮的食材,還有最貼心的服務,所以也吸引了很多的顧客,那麼海底撈的價格也都是非常不便宜的兩個人吃一頓海底撈隨隨便便就能花上三四百塊錢,而且還不敢點貴的食材,其實要想吃到最實惠的海底,撈那麼最主要的還是需要避開海底撈這幾種坑爹的食物的。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這4種火鍋食材必點,不是牛羊肉,很多人沒涮過,便宜又好吃
    這4種火鍋食材必點,不是牛羊肉,很多人沒涮過,便宜又好吃很多人都愛吃火鍋,特別現在是冬天,最適合吃熱騰騰的火鍋,很多人會喊朋友一起去吃火鍋,本來路上滿身的寒氣,走到火鍋底門口是時候還在搓手,但是等火鍋端上桌,把配菜下進鍋裡,等食材被燙熟了,你一筷子我一筷子
  • 重慶鱷魚肉進超市 每斤百元看得多人買的少(圖)
    太貴又不會做  市民問多買少  重慶晚報記者在麥德龍超市看到,按每500克標價,帶皮鱷魚掌要賣149.99元、帶皮鱷魚尾要賣109.5元、去皮鱷魚肉要賣108元。  「太貴了!」重慶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對於標價出售的鱷魚肉,每一個路過的顧客,都要停下腳來評頭品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