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為啥不是統一國家?不僅僅是地形的原因

2020-12-14 硬核科技局

作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歐洲文明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很多朋友感到困惑的是,創造了巨多偉大文明的歐洲,為啥沒能像中國那樣形成統一國家?本期節目,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歐洲的大一統問題。

大家稍微了解下歐洲史,都知道歐洲過去有過三個大牛人,法拉克王國的查理大帝、法國的拿破崙和第三帝國的希特勒,這老幾位無論是擁有的政治手腕還是掌握的軍事實力,放眼古今都是首屈一指的,但即便強如這仨也沒能實現歐洲的統一。就是羅馬帝國最鼎盛時期所控制地區也只有590萬平方公裡,總面積的一半不到。歐洲之所以幾千年都難統一,很大原因就是先天地理條件限制了。

打仗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對於古代軍隊來說「天時地利」更是特別重要,而 「人和」只是個附加分,有了固然好,沒有也無傷大局。其中單是「地不利」這一項就夠古代軍隊受的了,畢竟那時候沒有機械化、沒有坦克飛機,天塹就是天塹,有了就能守住,沒有就守不住江山。整個歐洲大平原,可以說一望無際,蠻族一旦入侵那真就完蛋了,從蠻族入侵、到匈奴的阿提拉,再到蒙古人的騎兵大炮,哪一位對於歐洲人不是恐怖的回憶。欸!有朋友就疑問了,誰說歐洲沒有山啊。你是看不起阿爾卑斯山還是瞧不上庇里牛斯山?朋友別急,聽咱給你慢慢說。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庇里牛斯山脈、喀爾巴阡山脈和亞平寧山脈風景確實很不錯,但沒有一座可以叫做天險,2000多年前有過漢尼拔都帶著軍隊和大象翻越阿爾卑斯山幹翻羅馬、200多年前的拿破崙騎馬跨過阿爾卑斯山擊敗反法同盟,由此看歐洲的這些山確實不足懼。所以沒有大型山脈天塹阻隔的歐洲,很容易遭到外敵的入侵。但有人要想騎著大象翻越喜馬拉雅來給我們中國人找麻煩,那真就是想太多了。

歐洲少山,但亞洲特別是東亞一點兒不缺。大家找一張地圖翻看,我們中國是一個三面封閉的格局,東邊和南邊有海擋著,西邊的喜馬拉雅山脈又隔開南亞,再加上新疆西邊的中亞更是大山連大山,唯一的缺口就剩下北方了。北方的確在清朝之前給我們造成了不少麻煩,但麻煩很難達到不可解決的地步。因為我們還有個萬裡長城把北方的威脅給逆天一樣攔截了。這樣相對安全的地理環境,就給古代中原地區創造一個長時間、並且相對安全的發展空間。只要中原政權不少渣到爆,就能保證政權內部社會大環境的穩定。這一點就夠古代歐洲人羨慕死了,畢竟他們總不能繞著歐洲也修一圈長城吧。

沒有靠譜的山給擋著,就很難像我們陝西關中地區一樣形成一個封閉且適宜大規模農業生產的地區,再加上本來歐洲人就不多,一部分得當兵、一部分還信了教,能當農民好好種地的就更少了,再加上政局難穩定,古代歐洲的糧食問題就很突出了,糧食不夠人心就慌了。人心慌了,社會就亂了。你有糧,我有槍,你家就是我糧倉。然後就是戰爭不斷,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解釋了歐洲歷史上各個政權大多短命,難以實現大一統的原因了。

地理條件的限制對於歐洲沒法實現大一統的影響不小,但地理條件的不同也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就拿我們中國來說,兩千年前秦始皇開創大一統時代,書同文車同軌,把全國上下全部整合起來,給後世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和先例,讓後人意識到統一的好處有多大,所以歷代政權的統治者就都必須想法設法的去實現統一,發展大陸文明。而歐洲正好相反,海岸線支離破碎、大陸無險可守,統一大陸難度係數高,但古代歐洲人發展出了較高水平的航海技術,創造出了同樣輝煌的海洋文明了。

所以這也是各有各的好了,求同存異嘛。畢竟人歐洲散亂了幾千年早習慣了,今天咱們也沒必要替他們著急了。

相關焦點

  • 波羅的海三國的地理環境相似,為啥卻未能形成統一的國家?
    但是,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不單是簡單的介紹當時的波羅的海,而是要聊波羅的海三國的地理環境相似,為啥卻未能形成統一的國家?波羅的海周圍有三個國家,這幾個國家的地勢和地理環境都非常的相似。比如說,都是以平原為主,地勢都比較的平坦。這其中也並沒有什麼非常高大的山脈或者是河流的阻擋,所以如果按照正常的情況的話,是能夠會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的。
  • 歐亞大陸的統一與分裂:宗教幹預歐洲統一,中國注重統一思想
    同樣是兩個有過統一歷史的地區,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呢?不同的自然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差異1、歐洲的地理位置更加開放如果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想要保持境內長久的安全,雖然其本身的強盛極為重要,但天生的地形地貌同樣是不可忽略的關鍵因素,因為它往往能夠防禦住大量外來入侵的敵人。
  • 印尼地形支離破碎,為何能統一成一個國家?
    印尼是一個由17508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家,總面積約190萬平方公裡。印尼主要由蘇門答臘、爪哇、加裡曼丹、蘇拉威西、伊裡安島(又稱為紐幾內亞島、巴布亞島)五大主島組成,然後加上數量眾多的小島。印尼的地形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支離破碎」。很奇怪,印尼這樣的地形為何統一成一個國家?
  • 中國2000年前就實現了統一,為何歐洲至今七零八落?什麼原因?
    然而歐洲的歷史發展卻和我們中國差距頗大,令西方人了解了我國歷史後,都紛紛不解,為何中國在2000多年前就實現了統一,而我們的國家至今都七零八落呢?原因說起來,其實也很簡單!歐洲實際上並不是沒有統一過,早在拿破崙時期,他就短暫的統一過歐洲,只不過拿破崙採用的是血腥暴力的方式,所以當拿破崙失敗被流放後,歐洲瞬時間又分裂了。
  • 地理答啦:為什麼中國和歐洲面積差不多大,中國是統一的,而歐洲是...
    歐洲的主要人種是白人,中國主要是黃種人。歐洲和中國的面積也差不多大,但為什麼中國是統一的,歐洲卻是分裂的呢? 為什麼和歐洲面積差不多大的中國是統一的,而歐洲是分裂的呢?對於這個問題,作為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認為,可以從以下角度考慮:歷史上中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保持統一,而是經歷了多次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又分又合的過程。比如經歷了春秋戰國的紛爭,走向秦漢的統一;走過了三國兩晉南北朝,走向隋唐的統一;五代十國後才有宋元明清。中國和歐洲的區別是中國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而歐洲是分分分分,分分分分。
  • 歐洲統一有多難?拿破崙和希特勒都表示,別的國家說啥不同意
    然而,這塊與中國面積相近的大陸上,卻分成了高達48個國家和地區,觀看歐洲的地圖,星羅棋布的小國遍布,歐洲大陸幾乎被各個國家分成了碎片。稱霸世界幾乎是所有政治強人們的終極目標,在諸侯林立的歐洲國家自然也不例外。在歐洲歐洲的歷史上,其實也有幾個強大的國家在其首領的帶領下,差點完成歐洲大陸的統一後,然而,他們的最終結局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
  • 羅馬帝國滅亡後,為啥民族語言也消亡了?原因很可惜!
    羅馬帝國直至今日,人們對羅馬帝國的評價還很高,說他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一,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 歐洲面積和中國差不多,為何不能像中國一樣,形成統一的國家?
    眾所周知,歐洲沒有大國,一千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分布在四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唯一比較拿得出手的俄羅斯,其國土面積大部分是在亞洲。相較而言,咱們國家的面積和歐洲差不多,卻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在歷史上,歐洲同樣是長期小國林立,割據分裂是常態,而中國則是以統一為常態。
  • 瑞士這個國家為啥那麼喜歡單車呢?越有錢反而越喜歡騎自行車
    瑞士這個國家為啥那麼喜歡單車呢?越有錢反而越喜歡騎自行車。不知道大家去沒有去過瑞士旅遊,這個被譽為世界上最為富有的國家的生活被很多國家所豔羨,大家如果去過瑞士的話,會發現街上雖然也有私家車公交車等等交通工具,但是卻沒有印象中的那麼多,而最常見的居然是——自行車這種人力交通工具。
  •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國家,不是印度更不是中國,而是歐洲一個富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如今人類快速發展繁衍得時代,土地資源變的尤為重要,在這個世界上,人能夠居住的環境是居少的,人口又眾多,這也是為啥一些國家的房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如果說,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最擁擠的國家,你或許會覺得是中國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可中國的人口密度也僅是144.3人每平方公裡,而印度為450.4人每平方公裡,所以說,世界人口密度最大國家,不是印度更不是中國,而是歐洲一個富國。
  • 為什麼歐洲沒有統一的國家,法蘭克福為何持續分裂?
    作為外族的他們始終處於非公民的地位,不是奴隸啊,就是自由民。不管奮鬥多少代,都無法成為公民,無論付出多少的努力,都無法享受這個國家公民應有的權利。那我為什麼還要承認我所屬這個國家呢?這導致大多數高路人對羅馬帝國始終缺乏歸屬感。不僅在高盧這樣,羅馬在其他徵服的地區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這種國家認同感的缺乏,正是歐洲不斷分裂的一個重要原因。
  • 宋忠平:《國家統一法》有2層含義,針對的不僅僅是臺灣地區
    這也讓擁護國家統一的民眾對於增訂《國家統一法》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此,時事評論員宋忠平表示,《國家統一法》如果出世,針對的絕不僅僅是臺灣地區,而是中國全境。
  • 如果歐洲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那麼它的首都應該在哪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歐洲現有的幾十個國家,曾經是一個龐大的統一帝國,但歷史的發展軌跡就是這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直到最後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帝國,在歐洲的歷史上,至少出現過七個大的帝國,他們任何一個都是土地遼闊,文化繁榮,但也無一例外的,沒有哪個帝國能夠長久的維持下去
  • 該國屬於歐洲,如果誰想要統一歐洲,該國一定會前來攪局
    該國屬於歐洲,如果誰想要統一歐洲,該國一定會前來攪局我們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國家統一的國家,否則的話在早些時候,我們國家不管經歷什麼樣的困難都想要完成國家的統一,也就成為我們經常說的國家非常統一。該國屬於一個歐洲的攪屎棍,如果誰想要統一歐洲,該國一定來攪局如果你對歐洲的歷史有些許了解的話,你應該非常清楚,其實歐洲民族主要有四支: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凱爾特人和拉丁人。強大的歐洲並不是一直都處在國家分裂的局面,歐洲在歷史上也出現過統一歐洲的國家,強大的羅馬帝國一直是歐洲人的驕傲,但是這一驕傲被東遷的日耳曼人給覆滅了,歐洲再也沒出現過這樣一統歐洲的國家。
  • 為什麼嬴政能統一中國,建立中央集權,而不是別的國家或君主?
    戰國時期,七個國家比較強大,即齊、楚、燕、韓、趙、魏、秦,史稱「戰國七雄」。在這七個國家並立的情況下,為什麼最後由秦國滅掉六國,統一天下,而不是其它六國之一?為什麼偏偏是嬴政實現了統一,而不是秦國其它君主?我們分析一下這裡面的原因。
  • 陳文鴻:歐洲統一與一帶一路
    昨天談歐洲統一,意猶未盡,原因國際這幾百年的變與之有關。 而今後世情轉變,亦離不開歐洲統一的問題。 一直以來少有將之分析,我願在此野人曝獻。近代歐洲統一不成,拿破崙功敗垂成,主因是英國的攻擊,合縱各國而敗拿破崙。 但英國不想在歐洲稱霸,只是用合縱連橫來平衡各大國的勢力,分而治之,以此取利。
  • 同樣是歐洲,為啥東歐比西歐窮?因為東歐多了一個大國
    導語:同樣是歐洲,為啥東歐比西歐窮?因為東歐多了一個大國歐洲是近現代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長期處於世界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以後,歐洲的發展更是迅速,集中了全世界的原料和資本帶動了歐洲工業的發展,而工業又為歐洲帶來了巨大的生產力,使得歐洲國家發展更快,典型的就有德國、英國、法國等。不過歐洲也不是全部都那樣富裕,像東歐地區,就是典型的窮國扎堆地方。
  • 奧地利和德國都說德語,也是同一個民族,為何不是統一的國家?
    歐洲的歷史複雜且漫長,整體上來看,如今的歐洲那些國家的建立,如果時間回到幾百乃至上千年前,這些國家組成的民族,都被視為是蠻族,無論是德國、法國、丹麥等等這些國家,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日耳曼人,他們在幾千年的歷史裡面,和以拉丁人為主的羅馬帝國交鋒,並最終戰勝了拉丁人,取得了歐洲絕對意義上的統治權
  • 奉均勢為圭臬的英國,為啥沒有幹涉普法戰爭和德國的統一?
    作為島國的英國最關心歐洲大陸勢力的平衡,最擔心歐洲大陸出現強主,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英國一直奉行離岸平衡和光榮孤立的政策,把均勢奉為圭臬,因此成為反法同盟的主要攛掇者,最終實現歐陸均勢。但是,英國在德國統一問題卻失了手。普法戰爭時,英國選擇了坐壁上觀,但是讓英國沒有預料到的是,法國敗得那麼快,普魯士贏那麼輕鬆。
  • 英國為什麼被叫做歐洲攪屎棍?如果沒有英國,歐洲早就統一了
    近來英國深陷脫歐困境之中,英國首相詹森若想要順利脫歐就必須得看歐洲各國的態度。面對現在處境的英國,歐洲國家很多熟悉歷史的人都有一種大仇得報的感覺,英國越混亂他們就越開心,最好英國從此一蹶不振了才是最好。為何歐洲國家人民這麼討厭英國呢?這得從歷史上的英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