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穿「和服」去武漢大學賞櫻被打?武大連夜回應

2020-12-20 今晚報

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

被指穿「和服」的青年人(左一)與武漢大學保衛人員發生衝突。圖片來源:上遊新聞

據報導,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青年男子和另一個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他倆掙紮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很快,他又被保衛人員掀翻在地,接著他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在其身旁,穿休閒裝的男子被保衛人員勒著脖子,保衛人員鬆手後,他倒地不起。

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一民警官稱,衝突起因系遊客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入校賞櫻,「武漢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穿著這種衣服去賞花不合適,制止他們入校賞花沒錯。」該派出所還稱,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

衝突的起因:

穿和服or沒有預約?

關於這起事件的起因,之前的報導均認為衝突是緣於「男子穿和服賞花」。

然而,也有網友提出了質疑,稱衝突起因不是因為穿和服,而是因為這兩名年輕男子沒有提前預約。

對此,被指穿「和服」的男子表示,他預約了,「我是刷身份證進的大門。」然而在記者希望他提供預約記錄時,遭到男子婉拒。「上面有我的身份證號,我現在不想被打攪,這件事已對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

目前,衝突真正的原因還不得而知。警方還在調取監控錄像,調查衝突的全過程。

男子的穿著:

和服or唐裝吳服?

武漢大學校園110一名工作人員稱,2002年,校方曾出臺過規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

然而,被指穿「和服」的男青年在3月25日上午主動聯繫記者稱,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他表示,「我喜歡唐朝文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我之前也穿過去別的地方。」

穿和服是否等同於精日?

近年來,「精日分子」的新聞在網上常見,他們引起全民公憤,好似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2018年兩會期間,在被問及對「精日分子」的看法時,國務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甚至憤怒地脫口而出,「他們是中國人的敗類!」

然而,在這個事件中,我們還需要討論,被指「穿和服」的男子,能否被簡單地歸入精日分子行列?

我們或許需要再回顧一遍精日分子的言行。

在2017年8月,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帖稱,4名男子身穿二戰日軍制服,趁夜在著名抗日遺址、愛國教育基地四行倉庫拍照留念。最終,3人被處以行政拘留。

2018年2月,又有兩名男子身著侵華日軍軍裝在南京紫金山抗戰遺址故伎重演。他們頭戴侵華日軍軍帽,其中一男子手持軍刀,另一人拿著帶著刺刀的步槍,上面綁著日本「武運長久」旗。當地警方依法對涉案人分別予以行政拘留15日。

同月,一名男子在一個400餘人的微信群中發布「南京殺三十萬太少」等言論被舉報。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依法對其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如果以上述行為作為參照,即便該男子穿的是和服去觀賞櫻花,似乎也不能構成他作為精日分子的證據,更不能成為其被保安毆打的理由。

武大曾出臺過規定:

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

武漢大學一名保衛人員對記者稱,2002年,校方曾出臺過規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

記者了解到,2009年,一對母女穿著和服入校遭到驅趕,此事引發熱議後,此規定便沒再認真執行。

今年,武漢大學又傳達了穿和服不準進校園的規定,「口頭通知的,沒有形成文件。」

有網友認為,櫻花對於武漢大學有著特殊的意義,穿和服來看確實不妥當。

關於武大櫻花的來源,武漢大學校友總會官網上有一篇題為《武大櫻花史略(種植史)》的文章。

文章稱武大最早一批櫻花樹苗是1939年從日本引進的,當時日軍將武漢大學珞珈山校園闢為其中原司令部,種植櫻花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緩解在此修養的日本傷兵的思鄉之情,同時亦有炫耀武功和長期佔領之意。因此,珞珈山的這第一批櫻花,可以說是日本侵華的罪證,國恥的象徵;同時也是今日武大櫻花的緣起。

由於櫻花樹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二三十年,1939年由日本人種下的第一批日本櫻花,50年代更新時已基本死絕。

日本國的櫻花再次來到武大珞珈山,已經是30多年以後的事情了。但這次已非國恥的印記,而是和平與友誼的象徵。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向周恩來總理贈送了1000株大山櫻,由於周恩來也曾在武漢大學居住過,於是中央有關部門便將其中50株轉贈給武漢大學,由園林部門栽植於半山廬前,1976年開花。

1983年1月15日,為紀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京都府日本友協和日本西陣織株式會社的遷先生向當時在京都大學學習的武漢大學生物系教師王明全贈送了100株垂枝櫻苗,經王明全轉贈給學校後,栽植于楓園三舍南側公路邊和櫻園附近,1986年全部開花。

1992年,在紀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際,日本廣島中國株式會社內中國湖北朋友會砂田壽夫先生率團訪問武漢大學,贈送櫻花樹苗200株,後栽植於八區苗圃。

現今武大校園各處的櫻花樹苗,除武大園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來自於此。

武大連夜回應

3月25日晚,武漢大學官微作出回應:遊客先對女保安言語挑釁。

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海河傳媒中心今晚報事業部出品源:綜合上遊新聞、觀察者網、中國日報、環球時報、@武漢大學編輯:陳思成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在看」支持吧

相關焦點

  • 武大連夜回應「遊客穿和服賞櫻被打」
    24日,有媒體報導一男子疑似穿和服進武漢大學賞櫻時,被學校保安攔截,並被保安毆打。25日晚11時,武漢大學回應稱,與安保人員發生衝突的兩名遊客之一未預約入校,並辱罵女性安保人員。事發後,學校對兩名涉事安保員進行了嚴厲批評教育,並將進一步加強校園文明執法專項工作。
  • 武大連夜回應「遊客穿和服賞櫻被打」,沒提和服
    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3月25日晚,武漢大學官微作出回應:遊客先對女保安言語挑釁。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詳見環環此前報導:武大不許穿「和服」賞櫻花?)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主動聯繫上遊新聞記者時表示,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還強調自己愛國。
  • 這些名人都穿過和服,為什麼你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花就活該被打?
    近日,武漢和服賞櫻事件成為微博熱搜事件之一,並高居榜單,熱度不減。很多熱點事件突然出現,就會有更多不明真相的「鍵盤俠」一味指責武漢大學「小家子氣」,其實並非因為和服本身的問題,也並非是賞櫻與穿和服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是不知者不該妄言。
  • 男子穿「和服」進武大賞櫻遭毆打 輿情分析報告
    「一人未預約」「強行闖門」「辱罵安保人員」等行為才引發衝突,由此輿論場風向發生轉變,部分輿論質疑媒體「帶節奏」,有意引導公眾關注衝突原因是被打男子穿「和服」,但同時,也有媒體指出武漢大學官方回應未提及被打男子穿「和服」情節,有避重就輕之嫌。
  • 武大回應賞櫻衝突未提和服 學生稱有人穿「和服」拍照
    3月25日,在武大校園內,有人穿「類似和服」拍照。受訪學生供圖3月25日晚,武漢大學官微就櫻花季「兩名遊客與校園安保員發生衝突」一事發布官方回應,稱涉事兩名遊客中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衝突前二人對一名女性安保員進行言語挑釁,男性安保員加入勸阻後,雙方發生肢體嚴重衝突。
  • 武漢大學回應賞櫻衝突 穿和服武大賞櫻花被拒事件始末
    武漢大學回應賞櫻衝突是怎麼回事?針對兩名來校賞櫻遊客與該校安保員發生肢體衝突一事,武漢大學25日晚間回應稱,兩名遊客中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且對一名女性安保員言語挑釁。  通報稱,經調取完整監控視頻和調查取證查明,與武大校園安保員發生衝突的兩名男性遊客系但某某和張某,其中張某未按照校方規定在賞櫻預約系統中預約。
  • 武大回應賞櫻衝突未提和服,學生稱看到有人穿「和服」拍照
    3月25日,在武大校園內,有人穿「類似和服」拍照。受訪學生供圖3月25日晚,武漢大學官微就櫻花季「兩名遊客與校園安保員發生衝突」一事發布官方回應,稱涉事兩名遊客中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衝突前二人對一名女性安保員進行言語挑釁,男性安保員加入勸阻後,雙方發生肢體嚴重衝突。
  • 武大賞櫻男子因穿「和服」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
    (原標題:武大賞櫻男子因服飾被打 和服、漢服有何區別?)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5日電 3月24日,武漢大學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媒體報導,事件起因保衛人員稱穿和服不讓進入。被指穿「和服」的青年人(左一)與武漢大學保衛人員發生衝突。視頻截屏 上遊新聞網上視頻顯示,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和另一男子被幾名保衛人員按在地上,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並稱自己「穿的是唐裝」。而當事人隨後也對媒體再三強調,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
  • 穿和服到武大賞櫻被打事件,你被誤帶節奏了嗎?櫻花原產地是中國
    近日,一則「青年穿疑似和服的衣服到武大賞櫻被拒,從而引發衝突的事件」在網絡上不斷發酵。因為最初在網上流傳的只有一個片段,所以事件被引導至了一個「穿和服不能到武大賞櫻」的話題,印發了大量網友的關注與討論。
  • 穿和服不能去武大賞櫻?校方連續三年未提,守門社團各執一詞
    穿和服不能去武大賞櫻?視頻中,一名女保安稱阻攔遊客的原因是「穿和服的不能進」。旁觀者追問櫻花的來歷,該保安吼道:「櫻花是從中國去日本,又從日本回的中國!」事件迅速引發關注,關於「穿和服遊客不能進校」的原因存在不同說法。3月25日晚,武漢大學新聞中心發布聲明,稱其中一名遊客未辦理預約手續,兩人慾結伴闖入賞櫻區,遭現場安保人員阻止,於是發生衝突。
  • 武大賞櫻穿和服被打,遊客穿的是唐裝,還是和服?
    近日,有兩名男遊客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被打上了熱搜榜。不少網友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認為穿什麼是人家的自由,武大保安不應該幹預;也有支持武大保安的,認為在公共場所穿和服不適宜,就該阻攔。我們先來了解事情的起因:據武大披露的信息來看,是這兩名男遊客穿了一身和服去武大賞櫻,在預約檢查身份的時候,被武大保安攔了下來。保安告訴他們,穿這身衣服不適宜進武大賞櫻;其中一名男遊客罵了武大女保安;後雙方引起了衝突。另據男遊客說,他們身上穿的不是和服,是唐裝。
  • 穿和服賞櫻被拒 不該由武大來背鍋
    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據當地警方回應,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而當事男子稱其穿著為唐裝而非和服。該視頻一經傳播,很快帶起了節奏。
  • 男青年穿和服進武漢大學賞櫻花被暴打 預約也不行?
    三月賞櫻唯有武大 三月正值欣賞櫻花的好季節,但是3月24日一名身穿和服男青年進武漢大學賞櫻花被保安當場按倒打稱倍感委屈爆粗口 稱自己是按照正常流程網上預約刷身份證進入園內的。並再三強調自己穿的是唐裝吳服並非和服。
  • 穿「和服」賞櫻花引發衝突?武漢大學回應:17年前就曾禁穿
    近日,有網友爆料,一男子因穿「和服」在武漢大學賞櫻被毆打,引發熱議。爆料視頻顯示,一名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青年男子和另一穿著休閒裝的青年男子,被四名校方保衛人員按在地上。他倆掙紮起身後,穿著類似和服服裝的男子大聲重複喊著:「憑什麼打人?」,很快他又被保衛人員掀翻在地,接著他起身說:「我穿的是唐裝。」
  • 「和服賞櫻」:與其迴避,不如「脫敏」
    舉一反三    武漢大學作為中日友好櫻花的場地,就不應在矛盾暴露出來後,還在回應中一味迴避。  武大賞櫻風波今天仍在發酵,事情起因陷入羅生門,各方說法不一。  男青年的說法是,他因穿著唐裝吳服,結果卻被保安認為和服,保安執行校規,覺得和服不適合進入,所以阻攔。
  • 穿「和服」在武大賞櫻被打?當事人:我愛國!
    3月24日下午,武漢大學教五教學樓旁,校方保衛人員與兩名賞櫻花的青年男子發生肢體衝突。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回復上遊新聞記者稱,衝突起因系其中一名穿著類似和服的男子入校賞櫻,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
  • 疑穿和服賞櫻被打 | 愛國要理智,衝動是魔鬼
    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3月25日上午,被指穿「和服」的青年男子又主動聯繫記者稱,說他是愛國的,他穿的是唐裝「吳服」,不是「和服」等等。
  • 武漢大學:17年前曾出臺規定 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
    來源:重慶晨報3月25日上午,武漢大學110回復上遊新聞記者稱,2002年,校方曾出臺過文件規定,穿和服不能入校賞櫻。此外,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稱,將會發布通告,公布事情始末。3月24日下午,一名青年男子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前往武漢大學賞櫻花,遭到校方保衛人員制止,繼而引發肢體衝突。上遊新聞以《青年男子被指穿「和服」進武漢大學賞櫻花,和安保人員發生肢體衝突》、《上遊對話被指穿「和服」的男子:我是中國人,我穿的是唐裝》、《視頻曝光:青年男子被指穿「和服」武大賞櫻花起衝突》為題作了報導。
  • 武大回應賞櫻衝突未提和服 學生稱看到有人穿著拍照
    受訪學生供圖  3月25日晚,武漢大學官微就櫻花季「兩名遊客與校園安保員發生衝突」一事發布官方回應,稱涉事兩名遊客中一人未辦理預約賞櫻手續;衝突前二人對一名女性安保員進行言語挑釁,男性安保員加入勸阻後,雙方發生肢體嚴重衝突。  武漢大學表示學校歡迎公眾預約賞櫻,共同維護良好育人環境。事發後,學校對兩名涉事安保員進行了嚴厲批評教育,並將進一步加強校園文明執法專項工作。
  • 穿「和服」去武大賞櫻被打?吵了一天,這三大疑問還待解
    3月25日凌晨,武漢市公安局珞珈山派出所一民警官稱,衝突起因系遊客穿著類似和服的服裝入校賞櫻,「武漢大學是國內一流大學,穿著這種衣服去賞花不合適,制止他們入校賞花沒錯。」該派出所還稱,此事正在調查之中,「調查兩個重點,到底是唐裝還是和服,以及衝突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