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推進情況評議會落下帷幕,但對各項任務的牽頭和配合部門來說,攻堅突破的衝刺才剛剛開始。
直面問題,如何解決困難、補齊短板、強化措施?面對期待,怎樣把工作真正幹到企業、群眾的心坎上?面對作風要求,如何以決戰決勝姿態圓滿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今日起,Hi威海客戶端開設「重點工作攻堅突破進行時——貫徹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推進情況評議會精神」專欄,看各級各部門如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群策群力,合力攻堅,打贏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這場硬仗。
衝擊新目標企業和七大產業集群是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推進情況評議會提出,要堅持產業為王、項目為王、企業為王,高度重視骨幹企業、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市場主體需求,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加快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同發展,加快工業網際網路賦能,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上市步伐,打造高水平、高質量、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會議剛結束,新一輪攻堅突破行動的號角就已吹響。企業衝擊新目標和七大產業集群攻堅突破任務牽頭及配合部門第一時間行動起來,邊領會會議精神、邊研判問題原因、邊開展具體工作,從企業和項目最關心的問題入手,從會議部署的重點和關鍵入手,迅速打響四季度重點攻堅突破任務衝刺戰。
攻堅,從提升認識轉變作風開始
「攻堅突破,各個專班牽頭人一定要盯著實際指標,下大力氣解決具體問題。今後每個周,大家都要在群裡通報進展。」9月20日,周日,一大早,威海市發展改革委每位領導班子成員的微信裡,都收到了來自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鄧勇的一條信息。
在這前一天,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推進情況評議會剛剛結束,通過現場提問和書面提交,一攬子問題第一時間被轉交到了鄧勇的手上。「企業和群眾有期待,我們就沒有理由不幹好。」會上,鄧勇當場表態。
「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單列工作計劃,要一對一去辦;難啃的硬骨頭得下功夫去啃,一個一個突破;對企業的服務要實打實有聲響,不能浮在表面上……」周一剛上班,鄧勇召集市發展改革委領導班子同志開了一個簡短的碰頭會。會議主題簡明扼要:對標會議要求,抓緊轉變工作作風,改進工作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坐不住、等不得的還有各配合部門。市工信局第一時間組織相關科室工作人員,對媒體公開發布的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推進情況評議會問答實錄(摘登)從頭到尾通讀。「幾位人大代表和企業家提的問題,大都是關於『三鏈』協同、工業網際網路的內容,這也是我們當前工作的方向,得把手頭的事兒再緊一緊,加快往前推,這周就得有迴響。」大家一致表示。
要把問題解決到位,擺正態度、加強作風是第一位。通過評議會,部門不僅感受到了時不我待的攻堅壓力,更在思想認識上得到了提升、啟發、促進。
「之前,我們出臺了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融合發展,以及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相關政策。但出臺了政策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工作就完成了。從這次評議會上來看,很多企業還沒有真正吃透政策、掌握政策,說明我們在政策落實和宣傳解讀上還要下更大的力氣。」威海市工信局局長喬新躍說。
喬新躍表示,眼下,當務之急是讓部門每名工作人員發揚深入一線、狠抓落實的工作作風,潛下心來和企業溝通交流,找準企業訴求與政策方向的契合點,真正把工作幹到企業的需求點上。同時,部門將儘快組織哈工大(威海)、工信部威海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的專家團隊到企業開展現場指導,幫助企業打通對接政策的難點堵點,切實發揮政策措施的最大效用。
攻堅,從企業關心的重點問題切入
既然是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就不能平均用力,就要有所側重,針對重點和關鍵點,實事求是地研究問題、竭盡全力地解決問題。
21日上午8點半,威海市發展改革委新舊動能專班已經忙活開來,對評議會梳理出來的8個現場問題、17個書面問題,分門別類,明確責任分工。
「問題都理清了,大都集中在政策落實、人才引進、企業融資、項目建設、產業鏈發展等方面,接下來就要會同相關部門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需要進企業的馬上進企業,需要實地對接的儘快實地對接。」被攻堅衝刺的氛圍所感染,工作人員說話的語速都變得快了起來。
評議會提出,要高度重視骨幹企業、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市場主體需求。「當前,一些衝擊新目標的骨幹企業,因為疫情影響,部分指標有所下滑,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及時了解企業經營情況,針對下滑明顯的企業開展一對一走訪,與企業一起研究解決措施。」專班工作人員說。
加快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是企業衝擊新目標的重要力量。評議會上,牽頭部門負責人面對評議代表承諾:「引導企業家加快對整個產業鏈的布局,圍繞數位化、智能化、工業網際網路衝擊新目標。」眼下,這項承諾正通過各種渠道加快落地。
9月21日,在青島舉行的2020年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大會上,我市工業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創新聯盟與其他四市產業聯盟一道,共同籤訂了《膠東五市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倡議書》,進一步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產業業務合作、資源要素共享、建設經驗交流、行業自律,為企業搶抓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提供了更廣闊、更實在、更可利用的資源平臺。
企業發展需要人才支撐。針對企業的人才需求,我市在發揮職能部門職責的同時,充分利用行業協會的力量、資源,加大對企業引才、留才、育才進行扶持和引導。
有部署,立馬見行動。這周,威海市工信局正會同市信息產業協會,組織一場信息產業領域人才政策培訓會,除了部門解讀政策外,還邀請天力電源、新北洋股份等企業現身說法,分享校企合作方面的經驗,為更多企業解決用工難題提供可借鑑的方案。
企業上市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為幫助企業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上市步伐,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各區市對技術含量高、財務指標較好的企業進行新一輪梳理,充實後備資源庫,幫助企業積極主動對接資本市場,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加快步伐」的前提是要有一條快速暢通的「綠色通道」。針對部分擬上市企業反映的取得證明還不夠便捷快速等問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相關部門進行精準服務的「流程再造」,在內網建立「一崗通辦」服務機制,原則上一般證明「一次不跑」,需要溝通商討的「只跑一次」。目前,企業上市申報所需的市場監管、人社、稅收、海關等證明,均能實現快速出具。
「給企業提供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威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他們準備組織企業家到省內的優質上市公司和首批科創板公司現場學習,邀請專家針對企業資本運作等方面授課,通過尋標對標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當前的市場競爭形勢和發展機遇,加快對接資本市場。
攻堅,立足長遠建機制求長效
通過評議會來評估工作成效、找出問題不足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這種形式,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建立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
為了讓企業的需求和困難能夠第一時間「求助有門」,威海市一直在探索暢通企業訴求渠道的管用方法。通過前期的試運行,這個周,「企業直通車」平臺即將上線運行,通過「釘釘」平臺,實現「四張清單」快速推送辦理和政企、校企、銀企、企企高效對接。
這趟「直通車」共收納了全市各級300多個涉企服務部門單位、3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創新平臺、駐威高校院所和2000多家重點工業企業。企業有任何需求和問題,可以在平臺上隨時提出。
通過前期試運行,平臺為企業「一對一」配套合作牽線搭橋,已促成40多家企業達成本地配套訂單。未來,線上「企業直通車」將作為我市部門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為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問題提供便捷、暢通的渠道。
12項重點攻堅突破任務,各個都有工作專班推進,項項都有專班落實。他們是攻堅的專班,行動的專班。
圍繞加快科技創新、培育優質企業、建設項目載體、打造產業生態,企業衝擊新目標和七大產業集群各專班正牽頭研究制定更有針對性、操作性、實實在在的思路舉措,用真正管用的實招,衝刺「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
著眼未來謀劃「十四五」,威海市提出要在七大集群智能化方面實現突破,打造升級版的七大產業集群。通過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用智能化設備來製造智能化的產品,將數位化、智能化貫穿於設計、製造、市場、服務等產品全生命周期,加快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十四五」期間,力爭六個製造業產業集群和一個服務業集群全面實現數位化智能化,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新生態。(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孫世超)
【來源:威海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