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湖是我國最大的揚子鱷保護基地,被稱之為「活化石」!

2020-12-24 小九說說說

中國鱷魚湖地處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現有揚子鱷近萬條,有令人驚嘆的鱷魚表演。這裡是一處崗巒起伏的丘陵,境內有高大喬木和灌木叢林,澤邊草叢荊棘,植被覆蓋良好。溝壑、池塘、山窪、水庫貫串其間,連成水網,是一處適宜揚子鱷棲息繁衍的理想生態環境。是我國最大的揚子鱷保護基地,佔地面積100公頃。經過20年的人工飼養繁殖,揚子鱷數量已由當初野生收集到的140餘條,增加到1萬餘條,並具備年繁殖1500條的能力,揚子鱷已渡過"瀕危線"。這一成果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肯定和讚譽。 中國鱷魚湖不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科研基地,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旅遊觀光勝地。自1987年以來,先後開闢了熊池、猴島、鹿園、竹樓、跑馬場、垂釣區、鱷魚表演、兒童樂園等20多個景點。展覽廳運用聲光手段對旅遊觀光者進行生態、環保等科普知識和美學教育。

中國鱷魚湖已初步形成了以自然風光為基調,以揚子鱷為龍頭景點,多種珍稀動物為觀賞主體的公園式旅遊格局。 然而,揚子鱷的野生種群數量這幾年不升反降,在研究中心院內完全野生的揚子鱷僅有49條。另據調查,揚子鱷分布範圍也已縮減到安徽宣城狹小地區,野外數量低於150條,而且正以每年4%至6%的速度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保護區及繁殖研究中心曾在宣州區"紅星"保護點放歸3條成年揚子鱷(其中兩條是雌性),並通過在揚子鱷尾部的雙排凸鰭處安放發報機,對其野外生活進行無線電跟蹤監測。通過近兩年的監測發現,這3條揚子鱷的生活狀態都非常好,其中一條還繁殖了後代。自然生存條件下的"產子",證明揚子鱷有在野生狀態下繼續繁衍、恢復和擴大的可能,且這在一定程度上還避免了人工飼養的"近親"繁殖現象。

揚子鱷原來生活在長江中下遊一帶,分布於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省的溝、塘、庫、壩、沼澤地帶。由於人口密度的不斷增長,人們對保護珍貴動物認識又不足,揚子鱷被大量收購出售、亂捕濫殺。它的洞穴被破壞,卵和幼鱷經常遭到傷害。加之水源汙染、乾旱與水災等自然災害,揚子鱷數量急劇減少。中國鱷魚湖即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中國鱷魚湖位於宣州區南郊。中國鱷魚湖是一處崗巒起伏的丘陵,中國鱷魚湖境內有高大喬木和灌木叢林,澤邊草叢荊棘,植被覆蓋良好。溝壑、池塘、山窪、水庫貫串其間,連成水網,中國鱷魚湖是一處適宜揚子鱷棲息繁衍的理想生態環境。中國鱷魚湖始建於1979年,中國鱷魚湖是我國最大的揚子鱷保護基地。 為什麼取名揚子鱷呢?

揚子鱷的名字與它產地有關,當地人把這種動物叫做"土龍"或者叫做"豬婆龍",揚子鱷這個名字,是外國人定的,根據它的棲息地--長江(揚子江)而命名。揚子鱷喜歡在水裡嬉戲覓食,俗稱"鱷魚"。其實它不是魚,而是龜、蛇一類的爬行動物,揚子鱷是卵生的,卵內有羊膜羊水,和雞蛋一樣必須在陸上孵化。幼鱷出殼就無鰓、有肺,不經學習就會遊泳,也會像人遊泳般進行"換氣"-呼吸。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因揚子鱷的外形有點像龍,俗名又沾個"龍"字,所以在我國歷史上早就身價高貴。傳說2000多年前,越王勾踐為了復國曾祭祀鱷魚,希望能得到它的庇護。後來,果然依仗三千鐵甲吞滅吳國,報仇雪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 恥。由此可見,鱷類在我國影響久遠。 揚子鱷是兩棲動物,肉食。主要食物是魚、螺、蚌、蝦、雞、鴨、鵝等。揚子鱷它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捕食方式,即"守株待兔"式。

揚子鱷平時習慣於把身子沉在水裡,長久地一動不動地把頭露出水面,如同孤零零地漂浮在水中的一根爛木頭。飛倦了的小鳥見了,下來落個腳;跳累了的青蛙發現了,會爬上去蹲一會兒;烏龜更喜歡上去曬曬太陽。這時,鱷魚受到信息,將頭慢慢下沉,下沉的速度慢的出奇,就像時針走動一樣,肉眼難以看見。而小鳥、青蛙、烏龜也就不自覺地移動腳步來調整棲息的地點,當它們的腳移到鱷嘴的尖端時,揚子鱷就猛一抬頭,嘴一張,氣一吸,它們便落進揚子鱷的嘴中,這時,揚子鱷並沒有馬上將它納為囊中之物,而是把頭縮入水中,直到確定它們已溺水身亡,再銜著它們露出水面享受美食。"守株待兔"的另一個方法,就是把自己偽裝成枯木藏在草叢裡,野兔、青蛙和小鳥等會冷不防地遭到揚子鱷的偷襲,死得不明不白。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與恐龍同時,歷經幾次"大滅絕"而奇蹟般繁衍至今,在地球上已生存了2.3億年,有"活化石"之稱。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導致生存環境惡化和人類的捕殺,揚子鱷巳瀕臨滅絕。為了對揚子鱷實施保護、恢復其種群,中國在安徽宣城市設立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採用人工圈養方式實施保護。該保護區存鱷數已從當年的200多條增至1萬餘條。 研究中心掌握了揚子鱷人工飼養繁殖從鱷到卵、又從卵到鱷的全部過程,其鱷魚研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摺疊娛樂 中國鱷魚湖在研究保護的同時,也對揚子鱷的產品進行了開發,已開發出揚子鱷鮮肉、肉乾、標本、皮鞋、皮帶、掛件以及營養酒、鱷油凍裂靈等產品。這些產品供不應求且遠銷海內外,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中國鱷魚湖核心區1600餘畝。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的鱷魚湖:1600畝水域,生活著10000多條揚子鱷
    旅行隨筆:提及揚子鱷,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鱷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恐龍同屬一個時代,至今,已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1億年以上,當年一起活動的恐龍已經滅絕了,但是它卻僥倖活了下來,可見,揚子鱷的生命力有多麼頑強!
  • 中國鱷魚湖 -中國,鱷魚湖,,宣城,安徽,行走,揚子鱷-中安在線-旅遊
    這裡是世界上唯一一處集揚子鱷研究、養殖、觀賞為一體的保護基地。宣州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鱷城。  揚子鱷,世界兩大淡水鱷(密西西比鱷)之一,為我國所特有,現只見於長江支流青弋江、水陽江所經的皖東南的南陵縣和宣州地區,估計野生總數不超過5 0 0條。
  • 瘋狂的鱷魚湖,萬條鱷魚一月吃魚8萬斤
    安徽宣城鱷魚湖始建於1979年,是我國最大的揚子鱷保護基地,佔地面積100公頃。圖為鳥瞰鱷魚湖鱷魚池。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揚子鱷至今已有2.3億年歷史,是生物進化史上的「老壽星」,與大熊貓一樣被稱為「古生物活化石」。圖為劉純根和同伴抬著一筐魚去投食。
  • 為什麼說揚子鱷是活化石
    揚子鱷,中國特有的鱷魚品種,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揚子鱷主要分布在我國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區。棲息在在湖泊、沼澤的灘地或丘陵山澗長滿亂草蓬篙的潮溼地帶。為什麼說揚子鱷是活化石呢?揚子鱷的故鄉在中國的長江流域。
  • 中國「鱷魚湖」人工養殖揚子鱷達1.5萬條
    新華社合肥3月9日電(記者楊丁淼 朱青)記者從安徽省林業廳了解到,在素有中國「鱷魚湖」之稱安徽省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人工養殖的揚子鱷數量已達1.5萬條,並具備了年增2000條的繁育生產能力,累計向野外放歸人工養殖成年鱷78條,已成功實現揚子鱷野外自然繁殖。
  • 宣城鱷魚湖風景區將建第二條旅遊環線
    中安網9月26日訊 宣城市著名景點——鱷魚湖風景區在今年「十一」期間適時推出以觀鱷、觀景、休閒娛樂兼備的生態遊,讓遊客體味到同歸大自然的愉悅。  作為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揚子鱷種群基地,境內鱷塘縱橫、星羅棋布。
  • 中國「鱷魚湖」安徽省宣城人工養殖揚子鱷達1.5萬條
    記者從安徽省林業廳了解到,在素有中國「鱷魚湖」之稱安徽省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人工養殖的揚子鱷數量已達1.5萬條,並具備了年增2000條的繁育生產能力,累計向野外放歸人工養殖成年鱷78條,已成功實現揚子鱷野外自然繁殖。
  • 揚子鱷野外種群數量回升 「活化石」未來可期
    中新社合肥3月21日電 題:中國揚子鱷野外種群數量回升 「活化石」未來可期  中新社記者 吳蘭  「目前中國野外揚子鱷的數量在121到152條之間,數量小幅回升。」21日,安徽省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王朝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中國揚子鱷野外生存環境的改善,揚子鱷野外生存「問題不大」,未來可期。
  • 即使是一級保護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國瀕危動物有哪些?
    TOP 5 大熊貓沒錯,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也是一級保護動物,但是只能排在第五,因為我國對大熊貓的保護和人工繁殖,大熊貓的數量已經出現了回升。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因為其憨態可掬的外表,蠢萌的行為,不知在我國,應該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動物了,走到哪裡都受到總統級的待遇,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在我國近年來的精心護理培育下,這個數量有所提高。
  • 野外放歸揚子鱷
    在聞名遐邇的國家級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和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身兼保護管理科科長和森林派出所所長兩職的邵民,職責更富有挑戰性:保護和管理野生揚子鱷。2006年,保護區和研究中心成功開展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揚子鱷野外放歸實驗。  邵民從安徽大學生物系動物專業畢業到這裡已工作了11年。
  • 動物中活化石
    很多瀕危動物是地球的活化石,關於活化石就是先發現化石再發現活體,或活體與確認的化石屬同一種且同時存在。我國現存動物中,可以稱為活化石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物種,本文作者做如下介紹: 1、大熊貓:大熊貓的歷史作為我國特有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距今已有800多萬年的歷史,它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遠比人類早。
  • 安徽第16次野外放歸「活化石」揚子鱷
    5月20日,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度舉行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12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在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回歸大自然。2003年至2019年,該保護區累計實施15次揚子鱷野外放歸,加上今年擬放歸的280條,放歸總數將達508條。
  • 我國野生揚子鱷種群數量超過200條
    本報訊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安徽師範大學、安徽GEF項目辦聯合開展的最新一輪揚子鱷自然資源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野生揚子鱷總數已超過200條,活動區域逐漸擴張遷移。  本輪調查從2018年6月初開始,歷時半年。
  • 50隻揚子鱷將來合肥安家 遷地保護園選址廬陽區
    再過幾個月,想和揚子鱷來個親密接觸,不一定非要去宣城市了,在合肥就可以。5 月 13 日,記者從安徽省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揚子鱷合肥遷地保護園 EPC ( 工程總承包)已啟動。最快 6 月底,50 只揚子鱷將投放在合肥。
  • 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它們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
    揚子鱷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在不少地區有人工養殖。近日,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那你知道這些被放養的揚子鱷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一、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早年間,我國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以保證該物種的延續。而就在5月20日,第16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啟幕。今年,280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將在保護區中五個縣(市區)放歸,為歷年來放歸規模最大的一次。
  • 安徽蕪湖逃逸揚子鱷被宰殺 3人被採取強制措施
    人民網蕪湖7月26日電(汪瑞華 吳貽夥)經安徽省蕪湖縣檢察院監督移送,7月18日,蕪湖縣公安機關對涉嫌非法獵捕、殺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的三名犯罪嫌疑人魏某某、劉某、王某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 據了解,安徽省蕪湖縣花橋鎮鱷魚湖農莊將90餘條揚子鱷圈養在39畝的沼澤地裡。
  • 全球十大瀕危野生動物排行榜:我國珍惜物種野生揚子鱷不足150條
    野生雙峰駝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棲息在海拔2000~2300米的戈壁荒漠、山間小盆地半荒漠地區,常與黃羊和野驢在同一地區活動,主要以紅柳、梭梭等荒漠植物為食。其種群數量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環境的變遷,使得野生雙峰駝生活的草地範圍不斷萎縮;另一方面則是人口不斷增加和墾植範圍擴大,搶走了野生雙峰駝的水源地。此外,人為的捕殺也是一個因素。
  • 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它們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
    揚子鱷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在不少地區有人工養殖。近日,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那你知道這些被放養的揚子鱷是幾級保護動物?可以吃嗎?一、安徽放歸280條人工繁育揚子鱷!早年間,我國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以保證該物種的延續。而就在5月20日,第16次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在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涇縣雙坑片區核心區劉衝大塘啟幕。今年,280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將在保護區中五個縣(市區)放歸,為歷年來放歸規模最大的一次。
  • 宣城市將打造國家揚子鱷公園 規劃總面積3300畝
    揚子鱷是宣城市的一塊「金字招牌」,去年知名的鱷魚湖景區獲批為國家4Α級景區。4月29日,記者從宣城市旅遊局獲悉,鱷魚湖即將進行升級,新的旅遊開發已完成規劃編制工作,鱷魚湖將在未來幾年內被打造成在全國有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國家揚子鱷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