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國國旗命名,位居世界500強,花旗銀行是什麼樣的存在?

2020-12-12 十萬個品牌故事

雖然花旗指的是美國國旗,但是花旗銀行的英文原名卻和任何國家的國旗都沒有關係。花旗銀行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時上海的花旗銀行外飄著美國國旗,故而上海市民習慣稱之為"花旗銀行"。其實,花旗銀行的英文本名是CitiBank,顧名思義,是"城市銀行"的意思。它的前身是1812年在紐約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由金融世家斯提耳曼家族創立,在紐約州註冊,為紐約商人服務,經營與拉丁美洲相關的業務。

19世紀中後期,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美國經濟飛速崛起,紐約也逐漸成為了一個充滿著無限可能的國際金融中心。紐約城市銀行也在這一時間乘上了發展的快班車。1865年,紐約城市銀行取得國民銀行執照,原本只在紐約一隅經營的紐約城市銀行加入了新成立的美國國家銀行體系,並更名為"紐約國家城市銀行",新增的"國家"一詞,正體現著這家銀行走出紐約、走向全國的決心。到了19世紀末,隨著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崛起,花旗銀行開始受到洛克菲勒家族財團的控制,成為美孚石油系統的金融調度中心。因此,傍上大款的紐約國家城市銀行迅速壯大,在1894年,第二次工業革命正值鼎盛之時,它一舉成為了美國最大的銀行。1919年,它成為了美國第一家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銀行。可以說,花旗銀行的起步無比順利,它也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逐漸強大的美國的一個縮影。

這一時期,紐約國家城市銀行不僅在美國國內地位飆升,更向著廣闊的國際市場率先邁出了腳步。它是美國首家設立外國業務部的主要銀行,目光長遠的它早在1897年就開始了外幣交易業務。進入20世紀初,作為美國銀行海外市場的開拓者,紐約國家城市銀行從歐洲開始陸續拓展國際市場,從1902年到1939年,花旗銀行先後在拉美、歐洲、亞洲開設了100家分支機構。通過收購在遠東經營的風生水起的萬國寶通銀行,紐約國家城市銀行的國際規模幾乎翻了一番,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性銀行,遠至印度、菲律賓、日本等國都出現了它的身影。在中國也不例外。1902年,上海的黃浦江畔飄起了花旗。作為第一家在中國升起星條旗的銀行,紐約國家城市銀行理所當然地被上海人稱為"花旗銀行"。花旗銀行與上海的緣分就此開始。

面對龐大的國際金融市場,花旗銀行的戰線拉得很長。因此,為了加強國際間的金融業務聯繫,為遠距離的金融貿易提供便利,花旗銀行在1904年首創旅行支票業務。相比普通的支票,旅行支票沒有指定的提付款地點,一般也不受日期限制,能在各地的花旗銀行通用。這一創舉,也是在花旗銀行廣泛的全球布局基礎上才有條件形成的。從此之後,旅行支票拉近了國與國之間金融貿易的距離,減少了跨國業務中不必要的障礙,大大便利了國際貿易的順暢進行。這是美國金融史上的一次巨大進步。

在上世紀初期,在花旗銀行的創舉之中,還有很多對美國金融業的歷史性進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比如我們熟知的複利計息、個人貸款等推進銀行存貸款業務現代化的舉措,都是上世紀20年代中花旗銀行在美國首創。尤其是其針對個人無質押貸款的零售銀行戰略與獨立的信託公司的成立,讓花旗銀行在當時的美國國內首屈一指,實力令其他銀行望塵莫及。走在行業前列的花旗銀行一方面內謀創新,另一方面外求拓展,在1929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

然而美國金融的繁榮鼎盛也並非一帆風順,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讓美國的金融業遭遇凜冬。花旗銀行也脫離了洛克菲勒財團,後來又短暫依附於金融巨頭摩根集團。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花旗銀行雖然在國際市場有所斬獲,但是在國內境遇每況愈下。

不過,美國很快又迎來了經濟的復甦與振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大發戰爭財,戰後作為戰勝國的美國也大大提升了國際地位。花旗銀行也在戰後的有利條件下恢復和擴充業務,憑藉著戰爭貸款等逐漸恢復了元氣,僅在1945年就售出了56億美元的美國國庫券。

隨著實力的再次雄起和美國國內金融界銀行兼併重組的浪潮,紐約國家城市銀行兼併了摩根旗下的紐約第一國民銀行,更名為紐約第一國家城市銀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合併後的花旗銀行成為了美國當時的第三大銀行。花旗銀行還加強了海外市場的推廣,成立了單獨的海外投資公司,進行專業的海外分支事務的運作。就這樣,戰後的花旗銀行逐漸恢復了經濟大蕭條之前的榮光。

在戰後經濟的複雜局面下,銀行利率時常波動,難以保持穩定。同時,面對活期存款利率低而定期存款靈活性差的死局,很多投資者逐漸放棄了對銀行的信任,轉而取出存款投入其他投資方式。留不住存款,就相當於抽了銀行的血,沒有了錢,銀行的運轉毫無疑問會陷入崩潰。面對這一危機,花旗銀行再次成為了美國金融業創新的扛把子。它結合活期存款的靈活,改善定期存款過於固定、利率低的劣勢,與1961年發明了可轉讓定期存單。可轉讓定期存單有著固定的利率,金額固定,不能提前支取,但它可以不記名,並可被轉讓,而且存期一般較短。通過這樣的發明,花旗銀行穩定住了銀行投資的信心,既在一定程度上讓利於投資者,又對這種新形式加強了時間與額度上的限定,從而鞏固了銀行業的發展。

1962年,在成立150周年之際,花旗銀行去掉了名字中的"紐約"兩字,更名為"第一國家城市銀行"。此後花旗銀行對內部組織結構進行了新的調整。1968年,花旗銀行成立第一國家公司,並在隨後數年改組為多銀行持股公司。花旗銀行為公司核心附屬機構,佔據半數以上的主要股份。1974年,第一國家公司更名為Citicorp,花旗銀行也隨之更名為Citibank,一直沿用至今。花旗公司下轄13個子公司,提供銀行、證券、投資信託、保險、融資租賃等多種金融服務,開始了多元化的金融發展道路。

在多元化的組織結構下,六、七十年代的花旗銀行在拓展業務方面也走得更加堅定。在60年代,花旗銀行先後進軍租賃和信用卡業務。1967年,花旗銀行的第一張信用卡"第一國家城市籤帳服務"面世,並在兩年後改名為Master Charge,也就是現在著名的萬事達卡的前身。70年代的花旗銀行成為了美國VISA卡與萬事達卡的主要發行者之一。在信用卡的基礎上,1977年,花旗銀行開建花旗卡銀行中心,率先大規模將ATM機引入銀行系統,讓自動櫃員機成為銀行的必需業務之一,大大推動了銀行金融業務的自動化進程,精簡了日常業務的流程。如今,花旗銀行已是美國最大的信用卡發行者。

進入80年代,花旗銀行憑藉著在信用卡方面的優勢,繼續拓展疆域版圖。花旗銀行陸續首創了憑藉個人電腦直連銀行的"直接連入"服務、觸屏式ATM機、抵押信用卡等銀行業前所未見的新發明。當時的花旗銀行已經成為全球的首要外幣交易代理,到1982年底,花旗銀行已在94個國家擁有1490餘個分支機構。在國內,花旗先後兼併了Diner's Club、加州忠誠儲蓄銀行、芝加哥第一聯邦銀行、邁阿密比斯肯聯邦銀行、華盛頓特區的國民永久儲蓄銀行等競爭對手,在加利福尼亞、佛羅裡達、依利諾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收購儲蓄與貸款業務。花旗公司也因為花旗銀行的壯大而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單一銀行控股公司。在90年代初,花旗銀行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分支機構遍布90多個國家。

不過與此同時,繁榮的背後暗藏危機。迅速壯大的花旗銀行難顧首尾,在海外市場和商業房地產方面身陷不良貸款的困擾。從1990年到1992年,花旗銀行的信貸損失準備達到100多億美元。當時在任的CEO是1984年上任的約翰·裡德,他早在1965年就加入了當時的第一國家城市銀行。經驗豐富、為花旗銀行奉獻數十年的他帶領著花旗開始了三年復興計劃,從1992年開始調整資本結構,為花旗銀行迅速恢復了資本實力。在計劃完成後的1995年,花旗銀行的年淨收入達到了創下紀錄的35億美元。

同年,花旗銀行再次將目光投向了亞洲,回到了闊別45年的中國大陸開設分行。1996年,花旗銀行就成為了當時亞洲擁有最多信用卡的銀行。

從花旗銀行到花旗旗公司,花旗實現了業務綜合化的一次蛻變。而第二次蛻變為花旗增加了保險等綜合業務,讓花旗成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團之一。1998年,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合併成為花旗集團,Logo則結合了花旗的藍色字標和旅行者的紅雨傘,也就是我們如今看到的商標樣式。旅行者集團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64年,是一家實力雄厚的保險公司,在證券經紀、投資金融服務等領域都有業務。合併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橫跨100多個國家,面向1億多客戶,成為了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1997年《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名中,花旗位居第58位,而一年的蛻變讓花旗集團躍升至1998年的第16位。

在世紀之交,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反恐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讓國際金融局勢陷入動蕩。而花旗集團由於實力大增、信用穩定,在大銀行總體盈利水平下跌20個百分點的情況下,盈利仍有所增長,綜合全面的花旗集團擁有了超凡的抗風險穩定性,由此便可見一斑。21世紀後,花旗銀行在國內和中南美、歐洲、亞洲等地陸續進行了數十次的收購,將多家國際銀行業務收入麾下,更加壯大了集團的實力。如今的花旗集團依然不忘創新的初心,在行動支付的浪潮中聯合萬事達卡推出NFC支付貼紙,這種無接觸式的貼紙以信用卡為基礎,可以隨心粘貼,只需靠近支付終端上的讀取器即可完成交易,將信用卡功能濃縮到更加便攜的貼紙之上,更加便利了支付。

歷經近兩個世紀的經營,花旗集團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資產達1兆美元,在全球僱有二十七萬名僱員,為近一百五十個國家約2億消費者、企業、政府及機構提供品種繁多的金融產品及服務,包括消費者銀行和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保險、證券經紀及資產管理服務。兩次蛻變,成就了如今的輝煌,花旗銀行的成功,是一路多元發展、力求創新的成功。

相關焦點

  • 以美國國旗命名,位居世界500強,花旗銀行是什麼樣的存在?
    雖然花旗指的是美國國旗,但是花旗銀行的英文原名卻和任何國家的國旗都沒有關係。花旗銀行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時上海的花旗銀行外飄著美國國旗,故而上海市民習慣稱之為"花旗銀行"。其實,花旗銀行的英文本名是CitiBank,顧名思義,是"城市銀行"的意思。
  • 百年前美國花旗銀行為哈爾濱印製專用鈔票
    美國花旗銀行成立於1812年,總行設在紐約,是由摩根、洛克菲洛、梅隆、杜邦等美國著名大財團共同出資組建的。1902年,該行在上海設立分行,當時稱「萬國寶通銀行」,因為這是第一家在中國開設機構的美國銀行,其門前懸掛的美國國旗由紅、白、藍三色以及條和星組成,給人以「花花綠綠」的感覺,於是中國人很習慣地稱「萬國寶通銀行」為「花旗銀行」。
  • 灼見丨世界500強進入「兩強時代」 ,中企員工人數是美國1.29倍
    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意味著中國經濟在全球的地位持續提升,展示了中國經濟的韌性。然而,美國在500強數量上弱,質量上比我們強,這也提醒我們,中美經濟的競爭是長久的,甚至是異常殘酷的。 2001年以來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大陸(包括香港)企業數量,增加很快。
  • 花旗銀行是哪個國家的 名字是如何由來的
    銀行是整個金融體系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在各個地方扮演著不同的智能。那麼,你了解花旗銀行嗎?花旗銀行是哪個國家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關於花旗銀行的相關消息。   花旗銀行是哪個國家的?   花旗銀行屬於美國。Citibank, N.A.
  • 財經公司百科:花旗銀行
    2010年3月,花旗集團已成為美國第三大銀行控股公司,僅次於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也是一家在全球近一百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它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併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
  • 花旗銀行在華首發花旗品牌信用卡
    周永贊先生用花旗信用卡在上海成功完成了第一筆人民幣的交易  花旗是首家在中國單獨發行信用卡的全球銀行  和訊銀行消息  2012年8月21日,花旗銀行(花旗是首家在中國單獨發行信用卡的全球銀行,中國的信用卡發行量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位居全球之首。    2012年2月6日,花旗銀行獲批在中國內地獨立發行信用卡,未來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的信用卡將不再加上花旗的品牌,花旗派駐的人員也將撤出。從全球範圍來看,信用卡是花旗的一大收入來源。
  • 方舟子談花旗銀行百億存款事件聊天實錄
    去年這個時候北京大學顏品忠教授先編的書《花旗銀行在華掠奪紀實》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這本書說了一個近乎天方夜譚的故事。一個中國人60多年前在美國花旗銀行存入2.5億美元,現在這筆存款的本息合計達到1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將近一百億。
  • 美國Fortune雜誌排行榜:500強還是500大
    管維立 周放生美國Fortune雜誌的「世界500強」排行榜十分引人注目,聲名遠播,影響廣泛。然而,所謂「世界500強」的提法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以訛傳訛的誤導。1955年,Fortune雜誌首次推出「美國500家」,對美國工業企業排名。1976年推出「美國以外500家」,對其他各國工業企業排名。
  • 美國扣押該國存在花旗銀行的3.42億美元,理由很荒唐,卻無可奈何
    為了對付委內瑞拉,美國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據了解,在美國懸賞1500萬美元對委內瑞拉總統進行通緝之後,美國又強行扣押了委內瑞拉存在花旗銀行的3.42億美元資產,而美方扣押這筆資產給出的理由,就與通緝委內瑞拉總統所用的理由一樣,都是用的「販毒」的罪名。
  • 花旗銀行聯手中美大都會人壽成為在京首家提供投資連結保險的外資...
    北京6月21日電 /新華美通/ --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與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合作推出一款新的保險產品「財富精選計劃(B 款)」。該計劃是專為花旗銀行客戶量身定製的。此產品的推出使花旗銀行成為首家在京提供投資連結保險的外資銀行。
  • 花旗銀行在哈爾濱發行紙幣始末
    1902年,該行在上海設立分行,當時稱「萬國寶通銀行」,因為這是第一家在中國開設機構的美國銀行,其門前懸掛的美國國旗由紅、白、藍三色以及條和星組成,給人以「花花綠綠」的感覺,於是中國人很習慣地稱「萬國寶通銀行」為「花旗銀行」。
  • 國有化花旗銀行?
    成立於1812年的花旗集團是美國的驕傲,也是美國以金融服務傲視全球的重要載體之一。但是現在,國有化似乎成了其擺脫不了的宿命。糟糕的是,在這場金融衍生品的泡沫遊戲中,花旗銀行並不是最大的玩家。面對不可期的未來,新任財長蓋特納就能比他的前任更聰明嗎?
  • 沙漠王子阿瓦裡德與花旗銀行的傳奇故事
    陳文茜:我們先來給大家看一下,最近爆發刺激房貸最嚴重的就是在全世界投資銀行裡頭的龍頭老大--花旗銀行,這次花旗銀行將近百億虧損之後,馬上就籌措了大批的資金。這大批資金裡頭,將近145億美元裡頭,它的投資者包括了哪些投資對象?
  • 花旗銀行
    更多信息請參見花旗集團官方網站:www.citigroup.com 或 www.citi.com。關於花旗中國 花旗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至1902年5月,是首家在中國開業的美國銀行。2007年4月,花旗成為首批註冊成為本地法人銀行的國際國際銀行之一。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為美國花旗銀行有限公司全資所有。
  • 花旗銀行股價一度跌破1美元 2年前每股超50美元
    曾經,花旗的高管們,通過一系列驚天動地的收購打造了世界金融混業帝國。  「花旗集團已經建立起了真正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每一位到花旗的客戶都將享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財務諮詢、資產管理等多項金融服務,花旗充分挖掘了每一位客戶的潛力,令單個客戶創造的利潤達到最大。」
  • 花旗創始人韋爾:應分拆大銀行 重建美國金融市場聲譽
    花旗帝國創始人桑迪韋爾(資料圖)  和訊銀行消息 近日,華爾街傳奇人物桑迪韋爾表示,要重建美國金融市場聲譽,將其從醜聞和錯誤中解救出來,唯一辦法就是呼籲分拆大銀行。他認為應該回到1990年代之前,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獨立運營的時代。  桑迪韋爾,「花旗帝國」的締造者、傑米戴蒙曾經的親密戰友,正是他創造的花旗帝國終結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開啟了銀行混業經營的新時代。  而如今,他卻調轉了槍口。  韋爾表示,我們應該做的事將投資銀行從商業銀行中拆分出來。
  • ...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史坦利、富國銀行、高盛、紐約梅隆...
    2020-03-16 13:56:57來源:FX168 【美國八大銀行宣布將在第二季度停止股票回購】美國時間3月15日,美國金融服務論壇宣布,由於冠狀病毒的流行,其成員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史坦利、富國銀行、高盛、紐約梅隆銀行和道富銀行在內的8家銀行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停止股票回購。
  • 中國VS美國:揭秘一個真實的世界500強
    作者:格隆匯·墨羽楓香7月19日晚間,美國《財富》雜誌發布了2018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入圍世界500強對於企業來說是莫大的榮耀,而入圍500強企業的數量,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美國126家企業上榜,而中國(包括臺灣)有120家上榜緊隨其後,遠遠超過第三名日本52家上榜企業的數量。
  • 花旗帝國日落
    花旗控股擁有約8500億美元資產。1月13日,摩根史坦利和花旗集團宣布,兩家公司已達成協議,將摩根史坦利全球財富管理集團和花旗集團旗下的美邦、英國奎爾特和澳大利亞美邦公司合併為一個合資企業,這個合資企業將被命名為「摩根史坦利美邦」公司。專家稱,這樣的一家合資經紀公司最終有可能成為一家獨立企業,這將標誌著強大、獨立的經紀公司的回歸。
  • 創業者‖2020世界500強賺錢50家公司及利潤高的50家公司
    8月10日訊,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今年,沃爾瑪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大公司,中石化仍位列第二,國家電網上升至第三位,中石油位列第四,而殼牌石油下降至第五位。世界500強最賺錢的50家公司分別為:沙特阿美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蘋果公司,中國工商銀行,微軟,中國建設銀行,摩根大通公司,Alphabet公司,中國農業銀行,美國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平安(集團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英特爾公司,美國富國銀行,花旗集團,威瑞森電信,豐田汽車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