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當皇帝時圈禁了他很多兄弟,後來乾隆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2020-12-20 嗔痴說歷史

清朝康熙年間的九子奪嫡,在歷史上都是十分具有影響力的,其雍正最終成為九子奪嫡的佼佼者,足以見得雍正是十分有能力的,從後來的很多事情來看,雍正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皇帝,只是因為九子奪嫡,導致雍正的那些參與奪嫡的哥哥弟弟,在雍正勝利之後,下場就比較悲催。

在雍正的哥哥弟弟中,有好幾個都被雍正給直接圈禁了,可是作為雍正的兒子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在繼位後給清朝的很多之前的大臣都進行了平反,他有沒有對自己的那些被父親雍正圈禁的叔叔們平反呢?

二伯廢太子胤礽

由於大伯胤褆是康熙圈禁的,並且在雍正年間就去世了,所以跟乾隆沒有什麼關係,我們就直接從二伯胤礽開始說起。胤礽這個傢伙,可以說是一手好牌被自己給玩廢了,康熙先後兩次立胤礽為太子,其在太子之位上穩坐了三十多年,最後還把這個位置給搞丟了,並且被康熙直接圈禁起來。

到了雍正十二年,胤礽在圈禁地去世,去世後雍正為了表示自己對二哥的尊重,還專門追封了胤礽為和碩理親王,也算對得起這個哥哥了。可是胤礽後來卻被乾隆給收拾了一番,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兒子弘皙。

弘皙在胤礽去世後,不久便繼承了父親胤礽的和碩理親王爵位,但是乾隆可以說一直對弘皙耿耿於懷,因為在胤礽當太子的期間,實際上康熙最寵愛的孫子就是弘皙了,只是後來隨著胤礽被廢,弘曆才成為康熙最寵愛的孫子,但是比起早年康熙對弘皙的寵愛來看,弘曆的根本不算什麼。

這就是乾隆對弘皙的有所不滿,再加上因為弘皙是廢太子的繼承人,所以乾隆擔心朝中會有一些遺老支持弘皙當皇帝,從而影響到自己的統治地位,所以最後乾隆就以涉嫌謀反罪把弘皙給收拾了。

弘皙的和碩理親王被廢之後,乾隆讓胤礽的第十個兒子繼承爵位,並且把原本的和碩理親王降為多羅理郡王。換言之,胤礽沒有遭到雍正的收拾,卻被乾隆這個侄子給處理了一番,實在是有點意思。

當然,除了胤礽之外,其餘的叔叔們幾乎都得到了乾隆的厚待與寬容,畢竟這些人都對乾隆皇位沒有影響,所以乾隆有恃無恐啊,具體他們的情況如何呢?我們繼續加以分析。

三伯胤祉

胤祉原本就是一個書生,在九子奪嫡當中,他表面上是沒有參與奪嫡的,可實際上卻在背後以修書的名義在暗中控制著清流,想要用這些文官給自己奪嫡,可惜後來在胤禵與胤礽相繼出事後,老三胤祉的野心就被康熙給識破了,因此康熙對其不太感冒。

雍正繼位後,對這個哥哥更是十分看不起,雍正覺得胤祉就是一個捉摸不透的小人,自己不想與這種人交往,所以就命令胤祉去看守皇陵,結果胤祉多有不滿,引起雍正不悅,後來胤祥去世的時候,胤祉還因為自己與胤祥關係不好,就表現出來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因此徹底惹怒了雍正,被雍正削除爵位,並且圈禁起來,最終胤祉在圈禁過程中於雍正十年去世,在去世之後,雍正以郡王禮儀進行下葬。

到了乾隆繼位之後,他覺得三伯其實也沒有犯過什麼大錯,就在乾隆二年給胤祉追諡,可是也就僅僅是形式上的表示,並沒有實際用途,因為胤祉的子孫依舊沒有承襲其爵位。

八叔胤禩

老八胤禩作為參與九子奪嫡中八爺黨的奠基人,可以說在雍正一朝,就是最嚴厲打擊的對象了,雍正登基後,等到政局稍微穩定一些,就對胤禩進行大力打壓了,在雍正四年,胤禩就被雍正削除宗籍,並且將名字改為「阿其那」,簡直就是恨透了胤禩。

在乾隆繼位後,其覺得其實胤禩也是有功勞的,所以就先把胤禩的兒子弘旺給放了出來,並且恢復宗室宗籍,賜予覺羅的紅帶子身份。這樣的安排雖然與原本的黃帶子身份還是有些差別,但是已經很不錯了。

在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甚至恢復了胤禩的名字與宗籍,可以說這樣的安排算很對得起八叔一家了,畢竟曾經雍正下手確實也狠了一點,乾隆這樣安排也算合乎情理。

九叔胤禟

胤禟與老八胤禩一樣,都是雍正嚴厲收拾的對象,所以胤禟與胤禩差不多在同一時間被雍正削除宗籍,並且改名「塞思黑」,最終胤禟直接就死在了圈禁地。一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得到一些該有的公平待遇。

乾隆恢復了胤禟的原名,並且恢復宗籍,其兒子也被釋放,可是這個時候已經被圈禁了50年,實在是有些悲哀啊。

十叔胤

胤也是一個自己作死的傢伙,在雍正元年就被雍正開始收拾了,其被削除爵位,並且圈禁起來,一直圈禁到乾隆二年,才被乾隆釋放出來,並且委以重任,封其為輔國公,不過畢竟已經年邁了,胤在乾隆六年就去世,乾隆以固山貝子禮儀下葬。

十四叔胤禵

老十四原本與雍正是同一個母親生的,可是因為雍正從小就是其餘妃子養大,而胤禵才是雍正的親生母親烏雅氏養大,所以雍正不僅與弟弟胤禵關係不好,與母親烏雅氏關係一樣不好。

在康熙去世的時候,胤禵是雍正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在西北地區擁有十萬大軍,雍正擔心其造反,就趁著康熙下葬的時間裡,把胤禵的兵權奪走了,後來還讓胤禵去看守皇陵。

可是胤禵這個弟弟十分不識抬舉,經常與雍正反著幹,還有其母親烏雅氏也是處處讓雍正為難,沒有辦法,雍正最後革除其爵位,圈禁於景山,在乾隆繼位後就將其釋放了,乾隆二年封為輔國公,乾隆十二年封為多羅貝勒,乾隆十三年升級為郡王,乾隆二十年去世後,其長子繼承了胤禵的爵位。

結語

總體來說,這幾個是被雍正收拾比較嚴重的,可是後來乾隆對這些叔叔的態度都很不錯,這些叔叔雖然大多去世了,但是乾隆對待他們的後人,還是給了該有的公平待遇,這樣看來,其實乾隆在這方面還是很不錯的!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相關焦點

  • 雍正圈禁了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康熙的一生可以說做到了完美99%,可是1%不足的地方,就是皇位繼承人這方面沒有處理好,這才導致後來「九子奪嫡」事件的發生。為了爭搶皇位,親兄弟之間爾你我詐、相互殘殺,康熙是看在眼裡,寒在心裡。而九子奪嫡的最終贏家,就是乾隆的父親,也就是我們說的雍正皇帝。
  • 乾隆即位後,他是怎麼對待曾經被雍正圈禁的叔伯的?
    清世宗雍正皇帝是歷史上充滿爭議最多的皇帝之一;無論是雍正繼位,還是雍正的死亡真實原因,雍正帝都充滿爭議。 這僅僅是雍正皇帝充滿爭議的一部分,雍正繼位後對曾經參與「九子奪嫡」的政敵兄弟給予了最嚴厲的打擊,其中有的被幽禁至死。
  • 康熙臨死前,交代讓雍正善待兩個人,雍正當上皇帝後,是怎麼做的
    乾隆即位後,立即封二哥胤礽的次子弘皙為果郡王,並讓弘仁帶著一家老小,搬到北京郊外的一座別墅裡住(當然胤礽除外,因為當時處於圈禁之中),同時,乾隆還把二哥胤礽的那些年幼的孩子,都收留起來養活。次年,禁閉中的胤礽去世。康熙死後,雍正追封他為果親王,雍正又親自到康熙靈前祭奠。在此可以看出,雍正對二哥胤礽的確很好,也嚴格執行了康熙的詔書。
  • 雍正即位後,曾經和他爭奪皇位的那些皇子,最後都是什麼待遇?
    康熙皇帝去世後,四阿哥胤禛繼位,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繼位後,對於之前的同樣參與奪嫡的兄弟,也是絕不手軟,大部分的兄弟都被雍正皇帝所圈禁。那麼,歷史上這些圈禁皇子的地方在當時的條件是怎麼樣的?其實,雍正對待不同的弟弟,做法也是不同的。每個皇子因為所犯的錯誤不同,被圈禁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具體分為條件最好的,條件一般的,還有條件差的。
  • 康熙的三子胤祉一直潛心學術,為何還會被雍正褫奪爵位圈禁起來?
    因為老三胤祉是廢太子胤礽的的死忠,胤祉的兒子弘晟與老八胤禩一黨比較親近,所以雍正對他不是很喜歡,而且胤祉在「九子奪嫡」時並未在明面上支持過雍正,看雍正繼位後對待老十三胤祥的待遇就能看出如果胤祉支持過雍正,他就不會被罷官奪爵圈禁起來了。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在劇中雍正帝雖是孤臣,雖是性格急躁,但是對手下還不錯,對於與他處處作對的兄弟,因為父親康熙帝的臨終囑託,也是一忍再忍,忍無可忍了才出手,對於江山社稷,也是盡心盡力,為了實施新政,不惜得罪了天下讀書人,結果被很多人所不理解,甚至被說成是十惡不赦之人,可謂是相當委屈,乃至是憋屈的,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皇帝,是一個被誤解的委屈皇帝,也是一個被人誤解的好人。
  • 雍正繼位後是怎麼對待皇八子胤禩的?
    胤禩,是康熙皇帝第八子(未序齒除外),她的母親是良妃衛氏,在康熙三十九時,僅有兩人被冊為嬪,其中一個就是已經年老色衰的衛氏。為什麼年老色衰的衛氏可以受到冊封,因為胤禩很受康熙寵愛,康熙三十七年時,在受封爵位的皇子中,胤禩是最年輕的一位。
  • 清朝康熙將皇長子圈禁起來,當時的圈禁條件怎麼樣?
    也是因為這次圈禁的過程中,胤礽私自聯絡了謀反的書信(在《雍正王朝》裡,就變成了任伯安的書信了)被後來被第二次被廢當作了主要證據。 後來回宮胤礽正式第一次被廢的時候,被圈禁在內務府上駟院旁,(也就是後來在《雍正王朝》裡,王掞推薦胤礽出任大將軍王,康熙發了一通邪火,說他喜歡馬就把他圈到上駟院養馬去,實際上這是發生第一次被廢期間圈禁的地方) 真正第二次被廢以後,實際上圈禁胤礽的地方在鹹安宮內。
  • 九子奪嫡後,被雍正圈禁起來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都怎麼樣?
    許多清宮戲中,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可以說是經久不衰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最後四阿哥擊敗眾多對手,笑到了最後,這不禁讓人好奇,九子奪嫡後,那些被雍正圈禁的兄弟們,生活環境和待遇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雍正登基以後怎樣對待他的兄弟?
    老七允祐,出生後由康熙四妃之首的惠妃撫養,雖然和老大允禔和老八允禩從小一起長大,但他腿腳不行,所以沒有對雍正造成多大的威脅。雍正繼位後封他為淳親王,是康熙諸子中在雍正時期封親王第一人。 老八允禩,雍正皇帝最顧忌的人,雍正元年先封其為廉親王、總理王大臣,與允祥、馬齊、隆科多為雍正前期四大議政大臣之首。
  • 雍正繼位之後,對廢太子的家人很好,為何要繼續圈禁大哥?
    但是老二出來之後不思悔改,結果又觸怒康熙再度被廢,又被圈禁回去了。一個太子兩度被廢,歷史上也是獨一份。 老大、太子、八爺都廢了。皇位最後就到了老四胤禛的手裡,老四胤禛不爭的態度最合康熙的意,最後坐收漁利。 老四胤禛登基之後,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之初為了穩固朝堂,封老八為和碩廉親王,執掌工部的事情。
  • 在雍正皇帝身邊,被稱為拼命十三郎的胤祥,是怎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生母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雍正皇帝和他的關係極好,封他為鐵帽子親王。四十五歲英年逝世,雍正將其名「允祥」中的「允」字;改回「胤」字。不避皇帝諱,這還是清代歷史上的頭一遭。由此可見,他在雍正皇帝心中的重要性。在《雍正王朝》中,胤祥的表現相當突出;先是跟隨雍正去江南賑災,而後在主管刑部事務。
  • 雍正成功上位後對他的兄弟們全部清洗,唯獨他逃脫雍正「魔爪」
    雍正成功上位後對他的兄弟們全部清洗,唯獨他逃脫雍正「魔爪」當年一部宮鎖心玉紅遍大江南北,後起之秀步步驚心也十分受人追捧,收視率也是節節攀升。最後四爺勝出,成為皇帝之後將奪嫡的其他的兄弟及其勢力全部清洗。他的兄弟們的下場都不怎麼好。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例外,那就是康熙六十三歲的老來子,平穩安全地享受了一生的榮華富貴。這個人是誰呢?居然能夠逃脫雍正的「魔爪」。那就是康熙寵得如珠似寶的么兒胤袐。俗語說得好,小兒子大孫子老頭兒老太太的命根子。
  • 如何對待兄弟情?看雍正和乾隆怎麼詮釋,或棄之如敝履或視若珍寶
    對待自己的親弟弟胤禵還算比較仁慈了,只是將其調往偏僻的邊塞,無旨不得返京。由於兄弟當中胤禛只有十三阿哥胤祥一個盟友,而胤祥又是真心實意的幫助於他,所以很是受到雍正的器重,被封為怡親王,最終勞碌過度病死於任上,也算是獲得 了善終。
  • 漢妃為62歲康熙生一子,因年紀小被雍正當兒子養,三朝皇帝都寵他
    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憑藉韜光養晦的智謀、超乎常人的隱忍登上寶座後對自己的兄弟展開了一場大清洗,胤禩、胤禟、胤禵(也就是電視劇中的八爺、九爺、十四爺)不是被折磨死就是被圈禁,因此後世對雍正帝胤禛的評價有一條是冷酷殘忍,不顧兄弟之情。 但實際上,胤禩、胤禟、胤禵都是雍正帝競爭皇位的對手,換成他們上位,胤禛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 這些兄弟的遭遇,讓我們認識了雍正的另一面
    允禩(劇照) 當雍正封允禩為親王時,他的福晉對來祝賀者說:「何賀為?慮不免首領耳!」當這話傳到雍正那裡時,雍正就命將允禩的福晉趕回娘家。
  • 雍正帝駕崩時,為何囑咐乾隆要善待果親王?專家:他活著皇位才穩
    縱觀雍正一朝,由於奪嫡風波,雍正皇帝的諸多兄弟或被圈禁、或被貶謫、或被殺害。果親王允禮能夠安穩度日且平步青雲,可謂十分幸運。▲雍正墓地遠眺實際上,雍正皇帝並不是對所有兄弟都十分苛刻,當年堅定不移支持他的十三弟胤祥就被他封為和碩怡親王,世襲罔替,爵位不變。
  • 雍正登基後,自己大哥的女兒,為何這般對待
    雍正登基後,自己大哥的女兒,為何這般對待說起我國古代朝代諸多,清朝應該是最熟悉的朝代。清朝也是出聖君的朝代,如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他們都受到後人的讚揚。然而,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清朝皇帝並不是他們兩個其中的一個,而是和他們有很大關係的。
  • 雍正的遺詔公布後,乾隆皇帝為何不停地哭?
    雍正離奇去世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還生龍活虎,在圓明園處理政務,絲毫沒有要死的徵兆。然而,在8月23日晚上,雍正皇帝就離奇去世,終年58歲。對於雍正皇帝的離奇去世,關於他的死因一直爭論不休,其中關於呂四娘為父報仇,將雍正皇帝砍了腦袋的說法流傳最廣。
  • 雍正臨終前,遺詔中為何要求善待果親王?現在來看,雍正是真英明
    果親王出生時,母親還是宮女,孩子當時的身份也取決於母親的身份。因此,康熙沒有看上果親王,甚至在他臨終時也沒有給他任何獎勵。後來雍正登基後,為了確保他的王位穩固,他故意吸引所有的兄弟為他工作,所以他非常慷慨地給予果親王一切。事實上,雍正當政時,對果親王就很好,他是古代歷史上為數不多照顧弟弟的皇帝,雍正對果郡王到底有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