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Weissbier
在很多德國啤酒中,常常可以看到Weissbier或Weizen的標籤,這些都屬於小麥啤酒的範疇。
有這樣一段歷史,在古巴比倫時代,人們將小麥作為啤酒的主要原料,但是後人並不知道古代的德國人用小麥釀造啤酒的方法,但仍然保留了Weizenbier這個名字。十五世紀,德國的貴族Degenbengers開始釀造這種似乎已經失傳的Weizenbier,使得Weizenbier又受到宮廷貴族的喜愛和賞識,但因為製造技術和小麥種植的權利,一直掌控在貴族手中,平民百姓一直沒有機會接觸到「小麥啤酒」。
「法國大革命」以後,歐洲許多貴族失去權勢地位和金錢,原本為貴族工作,製造啤酒的技術工人流落到平民間,「小麥啤酒」的製造技術才逐漸普及到平民階層,在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地區,「小麥啤酒」成為非常受歡迎的產品,釀酒廠生意興隆,有些釀酒廠甚至在廠內設置教堂,以方便酒廠工人做禮拜的需要,不必匆匆忙忙趕上班。
由於德國在15世紀的時候頒布了《啤酒純淨法》,要求所有啤酒只能使用麥芽、酵母、啤酒花和水當作原材料,所以德國的小麥啤酒全部都是上發酵釀小麥比例不低於50%,苦味不超過15IBU,較強的沙口感伴著平衡的甜味,沒有比利時啤酒甜的膩人,也沒有下發酵啤酒那種苦味,濃鬱的麥芽和啤酒花香味,有些也會散發香蕉、蘋果、香草的味道,像典型的液體麵包。
酒體蒼白、泡沫豐富,所以大家也稱小麥啤酒為白啤酒,而有些小麥啤酒釀造過程中加入了烘烤過的麥芽,所以也有很多黑啤版本的小麥啤酒。
巴伐利亞白啤酒(Bayerischer Weissbier) ,柏林白啤酒(Berliner Weisse)和萊比錫白啤酒(Leipziger Gose) 等都是比較有名的。
如今在巴伐利亞和奧地利大約有二百家小麥啤酒工廠,都是具有地區特性的小型釀酒廠,各有其不同的風味和特質,其中最受歡迎的是Hefe-Weizen。為了恢復小麥啤酒曾經有過的輝煌時代,大型啤酒廠也開始生產小麥啤酒,把小麥啤酒的文化傳播到全球各地。但德國仍是小麥啤酒的大本營,生產出來不同的小麥啤酒,例如:
Pale Hefe-Weizen
淡淡的橘色,具有碳酸(Phenol)和醋酯(Ester Fruity)的香味,在巴伐利亞地區特別受到推崇。
Dunkel Weizen
黑色的小麥啤酒,和Pale Hefe-Weizen很像,黑色的麥汁,具果實香味,酒精濃度較低。
Weizen-Bock
屬於比重較高的小麥啤酒,酒精度數在7%到8%之間,顏色較Pale Hefe-Weizen深,具有濃厚的麥香和啤酒花的香味。
Kristall Weizen
經過濾後呈現清澈的色彩,是一種淡味小麥啤酒,德國以外的地區,以奧地利生產的「小白花」(Edelweiss)小麥啤酒最具知名度。
Leichtes Weizen
屬於熱量和酒精度都較低,口味也較淡的小麥啤酒,苦味不強,整體感覺是清淡爽口的口感。
Berliner Weissbier
以德國首都柏林為中心生產出來的小麥啤酒,都掛上這個名號,輕微的乳酸發酵,有一點酸味,酒精度在2.5%到3.8%之間,在低溫下可以長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