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季芳
11月28日上午,徐州地鐵2號線通車運營暨3號線二期、6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儀式舉行。
從一條直線,到十字換乘,徐州僅僅用了14個月的時間。
站在時間的維度,我們欣喜地看到,徐州的「地鐵時代」正洶湧而來。
站在空間的維度,從穿越主城東西的一條骨幹線路,到1、2號骨幹線交會縱橫連接起城市的東西南北,徐州人期待的四通八達的城市軌道交通網正從規劃一步步變成現實。
伴隨一條條地鐵的開通、開建,飛馳的地鐵列車,不僅為城市交通帶來了全新體驗,也拉開了城市框架,為城市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交會換乘 多線共建 徐州地鐵網絡加速形成
11月28日17時許,家住新城區的陳小姐,通過地鐵2號線,半個多小時,即來到了位於北區的父母家中共度周末。
「以前坐公交車,耗時將近1個小時,現在坐地鐵,又快又方便,可以常來父母這裡蹭飯了。」享受著地鐵帶來的舒適和便利,感受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陳小姐一家和父母都覺得幸福感更強了。
發展軌道交通,是城市發展的需要,更是人民的期盼。
早在2006年,徐州即已開展軌道線網相關規劃工作,並超前做好相關設施用地的規劃預留。2010年1月,地鐵穿越京滬高鐵地下通道工程主體施工完成;2011年底,省發改委向國家發改委上報《江蘇省發展改革委關於上報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2-2018)的請示》。2013年2月,國務院批覆《徐州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3-2020)》。用時僅13個月,在當時全國已經獲批的35個城市中是速度最快的。根據規劃,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由7條城市軌道普線和4條城市軌道快線構成,總規模323.1公裡,177座車站。
2014年10月,徐州市地鐵1號線正式開工,歷經3年多,於2018年1月28日實現全線洞通;2019年9月28日,全長21.967公裡的徐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建成通車。徐州也成為淮海經濟區20個地級城市中首個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14個月後,徐州又迎來了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全長24.25公裡)的通車,徐州地鐵進入換乘時代。
而當天開工的徐州地鐵3號線二期工程,全長6.5公裡,共設6個站點,包括兩個換乘車站,預計2025年1月開通運營。3號線一期工程此前已實現雙線「洞通」,線路長約18.13公裡,共設車站16座,目前土建工程進入收尾階段,機電安裝及裝修處於攻堅階段,預計明年上半年開通初期運營。
同時開工的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全長22.72公裡,途經銅山區、新城區及高鐵東站,共設16座地下站,其中,換乘站6座,預計將於2025年9月建成。
目前,徐州已運行和在建城市軌道總裡程已超過90公裡。加之今年初,徐州地鐵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項目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徐州地鐵的運營、建設,正迎來新一輪高峰。
■城市變大 繁榮加速
地鐵注入城市發展新動能
在徐州,搭乘地鐵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根據徐州地鐵部門的統計,自去年9月28日徐州地鐵交通1號線開通以來,安全載客運營裡程已超過200萬列公裡,運送乘客超過2300萬。11月21日、22日,地鐵1號線、2號線舉行換乘、試乘體驗活動,兩天的時間裡,共有42萬人次試乘、換乘。
一年多來,地鐵正在影響著城市的方方面面。
從1號線到2號線,從城市東部的高鐵東站到西部的路窩,從城市北部的客運北站到城市南部的新城區,38個站點,超過46公裡的地鐵裡程,地鐵前進的方向帶來了市區概念的延展,拓展了城市框架;平均每天數以萬計的人流、客流,緩解了老城的壓力,給新城帶來了活力,串起了沿線一個個生態圈、文化圈、商業圈的繁榮互通。
「我在徐州高新區工作,3號線一期開通後,就能坐著地鐵上班了!」市民吳小姐對舒適、便捷的地鐵充滿期待。
市民的期待,是地鐵不斷延展的動力。
伴隨著一條條地鐵的運營、開建,地鐵之於城市,已不僅僅是一種現代交通工具,它從「深處」開啟了城市發展新空間,延展城市肢體與脈絡,連結時間和空間。
位於城市東南部的徐州高新區,隨著地鐵3號線的即將開通,高新區和徐州高鐵東站得以一體化串聯。便捷的交通優勢,加速了人流、信息流、資金流奔湧而來,今年以來,已有超過30個大項目落戶徐州高新區。
位於城市東部的徐州經開區大廟、大黃山街道,因距離地鐵1號線高鐵東站較近,近年來,已經成為徐州新一輪產城融合發展的熱土。
位於城市地鐵1號線西端的新淮西片區,市場、住宅小區、學校、公園加速集聚,正成為新的城市功能區。
位於地鐵2號線北端的鼓樓開發區、鼓樓高新區,因地鐵的加持,已然成為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的熱土。
位於規劃中的城市軌道S1、S2沿線的潘安新城、空港新城等因城市快速交通、高鐵及軌道交通布局的疊加影響,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
攤開徐州的地鐵規劃圖,縱橫交錯的地鐵路網猶如主城攤開的「手掌」,成為輻射產業園區、連接周邊城鎮的節點和紐帶,一個個城郊「新城」也因為地鐵和主城緊緊串聯在了一起,不斷汲取新的發展動能。
「從市民出行時間大大縮短看,地鐵讓徐州變『小』了,而從大幅拓展城市空間看,徐州又變更『大』了。」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公司新聞發言人楊利強說,地鐵縮短了城市各個區域之間的時空距離,改變了城市發展格局,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地鐵的聚焦和輻射作用,會吸引人流、商業的集聚,對拓展城市空間,帶動產業集聚,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將起到促進作用。
地鐵飛馳,承載的是城市的未來。
從無到有,從線到網。每一條線路的出現,都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新的便利,更為徐州的城市發展提供著強大動力。而這一切,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