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特色高青白籽玉貔貅把件……
在當今物質豐沛的社會中,
只要生活條件允許,
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有人愛字畫,有人愛瓷器,有人愛文玩玉石,
而和田玉作為其中一類,
也因藏家數量倍增而逐漸價格高漲;
收藏界每種物件都有自己的賞玩之道,
和田玉亦是如此,
玉三少做玉雕這些年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
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解,
在玉雕作品設計構思上也儘可能多一份「藏意」,
使自己的每件原創作品都有其特色;
對,特色,
在和田玉收藏方面這點很關鍵,
咱們不妨從收藏的目的來想想看,
玉石,因悠久的歷史文化而顯得特別,
也因物以稀為貴而價格不菲,
所以無形中藏美玉也有了一定門檻;
越過這個門檻,放眼如今玉石市場,
購玉的目的大致可以這樣劃分:
第一種只是想買上一塊玉石祈佑平安,
尚且少些收藏的意識,
第二是想通過收藏的方式投資理財,
相比於房產而言,玉石有更好的靈活性;
第三類就是屬於物質條件無憂的情況下,
純屬精神追求,為了一種喜好,
亦或是為了一種文化品味,
當然,能達到這個級別的並不多,
把玩玉石陶冶情操,欣賞工藝,品味寓意,
滿足人文需求,收穫身心愉悅;
特色,對於這三類玩玉的人而言都至關重要,
每個人都想擁有一款與眾不同的美玉,
以示個性,也不至於某一天和別人「撞玉」,
而獨一無二的高品質美玉才可能擁有更高的升值空間,
工藝有特色,又有文化內涵的美玉,
才能在以後的玩味過程中越品越喜歡;
說到這,咱們就以三少這件作品為例,
和大家聊聊特色的具體體現,
說起玉器中的瑞獸,你會最先想到什麼呢?
相信有不少網友會想到貔貅,
因為它象徵著財富,
寓意多為招財進寶,
也和我們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意願息息相關;
貔貅,相傳是上古神獸,
曾為黃帝衝鋒陷陣,徵戰沙場,
神話傳說中更是兇猛威武,在天上負責巡視,
以防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擾亂天庭,
後因觸犯天條,玉帝罰他只可食四面八方之財寶,
吞而不瀉,神通特異,如今已是廣被熟知;
留意的話,這種瑞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見到,
有石雕,有木雕,有銅鑄,有金塑等等,
形象多變,樣無統一,
經常玩和田玉的網友還會發現,
在玉雕作品上,貔貅的造型更是多樣,
會因玉雕師琢玉風格不同而幻變;
在古代文獻中亦沒有明確表述,
比如《史記·五帝本紀》:「﹝軒轅﹞教熊羆(pí)貔貅貙(chū)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再比如《尚書·牧誓》:「如虎如貔」,
《傳》:「貔,一名執夷,虎屬也」
《說文解字》:「豹屬,出貉國。」
《詩·大雅》:「獻其貔皮。」陸璣疏:「貔似虎,或曰似熊,遼東謂之白熊。」
玉雕,作為一種藝術表現方式,
對於這種沒有具體動物原型的瑞獸,
會有很多可以發揮的空間,
簡單說就是可依據虎、豹、熊、犬等獸進行抽象的藝術加工,
使之似獸非獸,
猶天地自然孕育,蘊含神情活意;
在如今這個貔貅題材泛濫的市場中,
如何讓自己這件作品除了工藝上有特色之外,
再增加一些值得品味的內涵呢?
三少依據「子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出自《增廣賢文》)展開構思,
貔貅本有招財、納財之意,
結合原料特點進行這點睛一琢;
具體是結合籽料側面的 「綹紋沁色」,
琢刻出一個草書的「道」字,
意指符合道義之財而取之,
使之有別於市場上泛泛的貔貅招財之意,
最終也為這件作品命名為《取之有道》,
借一個傳統獸類把件,表達出三少的所思所想……
最後,祝願愛玉的朋友們都能珍藏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好玉、好題材!
(雕刻效果-側)
文|玉三少
助審|貓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