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赴鄉城

2020-09-22 行行攝攝是吾愛

早上5點就起床,懷著好奇、神往,更多是擔憂、恐懼,我和小紅一起,開始了鄉城採訪援藏幹部之旅。

在等待中登上了飛往稻城亞丁的飛機。在飛機翻閱雜誌,留下印象一句話是:機會需要等待。這次來鄉城採訪,也算是等待的結果吧。從飛機往下看,一邊是群山,一邊是雲海,理解了兩個詞:蒼茫和浩瀚。耳朵刺激地陣痛,告訴這是高原反映。好在還在我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飛機比預計的時間晚了近兩個小時到達稻城亞丁機場。(我們算是幸運的,據說,飛來不能下降又飛回雲都有)。

一切都讓我們感到新鮮,拿著手機拍攝不停。只能說一句,隨手一按都是美景。這樣的新鮮感,不一會就沒有了。公路是越越蜿蜒,我們感覺了顛簸。頭是暈的。灰色成了主色調,白色便是雪了。蒼涼之感代替了新奇。

公路已經有些不是路了,改道的跡象十分清晰。車子過處,塵土飛揚。

給我們一起返回鄉城的有一位女的副縣長。我看到她多次將水瓶蓋擰開,將水遞給方師傅。這也讓感到驚奇。在我的印象中,一個領導幹部給師傅遞水的事情,實在是少見。她倆用藏語歡快的交流,我和他們語言的交流存在障礙,方師傅一路上給我們放著懷舊的老歌。聽著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感嘆,一路不寂寞。

車子在一個山坡上突然停下來。師傅說,爆胎了。我們下車來,心想,在這前不挨村,後不著店地方,我們咋辦喲。隨後來的兩架車都停了下來。一個是雲南牌照,一個甘支牌照。師傅招呼詢問著,我發現師傅都是藏族人。他們用藏語交流,我聽不懂。但我看到他們,一起幫助換輪胎。直到換胎結束,互相擦試身上的髒東西,才微笑著離開。那場景讓我從心裡發出深深的感嘆。在我經歷過汽車拋錨事故中,是很少看到有人能主動停下來的。在如此惡劣的環境裡,藏族同胞能生存下來,全靠他們共同面對,相互幫襯,天下藏民是一家人這種精神。

沿途上,半山腰上白色的藏族民居。公路邊上偶爾有牛、豬在行走。我在想,這種不圈養,咋分得清是哪家哪戶的呢?

一路上,我能讀懂並記下的標語:感恩黨,愛祖國,奔小康!是呀,如果不是共產黨下如此大的決心,交通條件如何才能改善。

冬陽很大,天一片藍天,但氣溫有點低。腦袋除了暈,還有就是脹,還一陣一陣地疼。就像我們喝酒過量一樣的難受。走路,說話,都氣喘。如果上樓梯,就像挑了幾十斤擔子。

風景很美,但沒有精神去享受。這是我進到鄉城的第一感受。2017.12

相關焦點

  • 援藏醫生先禮貴:鄉城藏族同胞的「白衣卓瑪」
    兩年來,先禮貴克服困難,真情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援藏誓言,被藏族群眾親切稱之為「白衣卓瑪」,被推薦為甘孜州援藏工作先進個人。開設兒科門診 填補鄉城空白「整個鄉城縣都沒有一個兒科專科醫生,就連掛職所在的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也未開設兒科。」
  • 瀘州助力十年 白色鄉城美如畫
    「白色是吉祥,白色是祝福,它是白雲的顏色,是雪山的顏色,也是哈達的顏色……糧食飽滿,鮮花盛開,白色鄉城如畫一樣。「2010年,四川省啟動千名幹部人才援助行動,瀘州市作為首批13個對口幫扶地市之一,選派幹部赴甘孜州鄉城縣、稻城縣、得榮縣開展幫扶工作。
  • 八月鄉城,我的圓夢之旅
    對於鄉城,有一種一見鍾情牽掛。也是挑戰自我的圓夢之旅。第一次到鄉城,是2017年12月。正是最寒冷的冬季。高反讓我輾轉難眠。圓滿完成援藏工作採訪同時,寫下了日記體散文《鄉城久我一場覺,我久鄉城一篇文》。
  • 瀘州傾情傾智助力鄉城脫貧攻堅
    援藏隊緊緊圍繞「發展、穩定、民生」三大任務,以項目規劃為引領,以項目推進為重點,以強化人才隊伍為保障,以助力藏區群眾脫貧攻堅為目標,用真誠、汗水與智慧為鄉城經濟社會發展譜寫新曲——  12月18日,松茸、蟲草、紅景天、雪蓮花、犛牛肉、藏香豬肉以及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鄉城藏雞、鄉城藏雞蛋等80餘種藏區特色農產品亮相中國(瀘州)第二屆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受到客商追捧。
  • 在鄉城,我們叫瀘州援助
    1、鄉城風光在鄉城經文印於經幡飄揚於高山峻岭江河湖畔古剎頂經文雕刻於石塊摩崖成為藏區最大特色5、六月,鄉城飄雪在鄉城下雪,不只是冬季的專利就在我抵達鄉城的四天後的六月一日雪就與我不期而遇六月的鄉城縣查呈溝
  • 合江法院:鄉城法院的「援」與「緣」
    四川新聞網消息(鄭娜 文/圖)從藏寨鄉城到千年荔城,從鄉城法院到合江法院,跨越900多公裡,因「援」生「緣」,以法治的紐帶將兩地法院,緊密的連接在一起。對口援建——增強軟實力,夯實硬基礎自援藏工作啟動以來,合江縣法院認真貫徹中央、省委相關工作部署,以人才支援為主,物資援助為輔,紮實推進對口支援法院援助工作。
  • 高原鄉城勁吹「香巴拉」風
    升級發展鄉城旅遊火了起來  雖然鄉城境內還沒有打造出像稻城亞丁一樣享譽海外的景區,但依託高原獨有的白藏房、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氣候,這裡的遊客逐漸多了起來。  為做好鄉村旅遊,當地整合項目資金,積極提升硬體水平——  鄉城縣整合省旅遊發展委專項資金1000萬元、瀘州對口援藏資金5400萬元、生態旅遊專項資金1200萬元等共計7600萬元,用於完善境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提升和完善旅遊扶貧重點村的「1+4」工程,包括完善鄉村旅遊管理機構和旅遊諮詢中心、旅遊廁所、停車場、旅遊標識標牌等設施,大力提升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 能不憶鄉城?
    到鄉城去採訪援藏工作,是我第一次踏上高原,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藏族同胞。單純、向善、直率、灑脫,這是鄉城行給我的最初印象。
  • 崔勒宇帶隊赴阿里地區慰問鹹陽市援藏幹部
    近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崔勒宇帶隊赴阿里地區考察交流基層黨建工作,看望慰問我市在阿援藏幹部,召開援藏幹部座談會,舉行結對幫帶協議籤訂儀式。阿里地委委員、組織部部長何興茂,阿里地委委員、噶爾縣委書記高寶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滿院參加有關活動。
  • 州委常委、組織部長姚彬赴鄉城縣開展調研
    州委常委、組織部長姚彬赴鄉城縣開展調研 2020-11-11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得榮稅務赴鄉城開展「傳承紅軍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黨性教育
    得榮稅務赴鄉城開展「傳承紅軍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黨性教育
  • 四川康巴鄉城:從貧困縣到「淨土香巴拉」
    安居方能樂業,建一座屬於自己的白藏房,是許許多多勤勞的鄉城人畢生奮鬥的目標。鄉城特色的白色藏房在白藏房落成之後,當地居民會站在房頂上,將白色的土漿沿牆壁澆築而下,直到藏房的外牆變成白色,這就是鄉城最具有特色的習俗——白色灌禮。
  • 苗偉倫赴西藏那曲市嘉黎縣尼屋鄉考察調研農牧業援藏、鄉村旅遊等...
    4月7—8日,西藏那曲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浙江省援藏指揮部黨委書記、指揮長苗偉倫赴嘉黎縣尼屋鄉考察調研農牧業援藏、鄉村旅遊等工作。  苗偉倫指揮長一行聽取了尼屋鄉負責人有關農牧業發展、鄉村旅遊等情況介紹,並實地考察了尼屋鄉生態環境和藏香豬養殖、蔬菜大棚、果園種植等基地。
  • 《雪域讚歌、致敬新時代》—慶祝建州70年精品文藝節目赴鄉城演出
    《雪域讚歌、致敬新時代》—慶祝建州70年精品文藝節目赴鄉城演出 2020-11-20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援藏隊發揮旅遊組團援藏優勢助推昌都旅遊發展
    重慶援藏隊進藏以來,根據昌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統一主題、統一定位、統一品牌」以及「產業圍繞旅遊轉、產品圍繞旅遊造、結構圍繞旅遊調、功能圍繞旅遊配、民生圍繞旅遊興」的旅遊發展思路,結合昌都旅遊實際和重慶文旅融合特點,細化了援藏工作3年計劃。尤其是在增強援藏「造血」功能、健全「造血」機制上,因地制宜,敢抓善管,大膽創新。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援藏科技人員赴林芝調研藏豬產業情況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援藏科技人員赴林芝調研藏豬產業情況 2020-12-10 11:54:12來源: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牧醫所作者:施少華
  • 國慶赴一場鄉城之約:灌禮白藏房·尋秘香巴拉
    在喜迎甘孜州建州70周年之際,鄉城將於2020年9月28日至10月1日舉辦「灌禮白藏房·尋秘香巴拉2020香巴拉·鄉城旅遊推廣季主題活動」,讓世界認識不一樣的鄉城、感受不一樣的香巴拉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鄉城、記住鄉城、分享鄉城、投資鄉城。
  • hi,我是香巴拉貓,歡迎你到鄉城來
    在鄉城,人們把貓奉為神靈,認為貓是「吉祥」和「財富」的象徵,以泥塑的方式供奉在家家戶戶的灶臺之上。他們深信香巴拉貓能守護這片賴以生存的豐饒土地和質樸而幸福的生活方式,使鄉城人得以在這片土地上繁衍壯大,生生不息,延綿至今。
  • 【遇見鄉城】遇見穿著瘋裝遊鄉城的雲南小姑娘
    【遇見鄉城】遇見穿著瘋裝遊鄉城的雲南小姑娘 2020-10-16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