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天下第一弄獨居老人,看到他的房子,我們驚呆了

2020-10-25 知途旅行

要說六月最值得推薦的旅行,廣西河池的都安、大化一定是其中之一,去年此時我們就在此地遇到了不少好風景,好吃的,還有好故事。


在看了大化七百弄的美麗日落後,第二天我們計劃來一場「秘境追蹤」,據說「弄來弄去」的七百弄裡,藏著一處530米深的「天下第一弄」,那裡究竟有著怎樣的風景、怎樣的人,我們想一探究竟。


之前看百度也有了解過,對這裡的解釋是:弄內古樹參天、植被豐茂、山泉流淌、雲霧縈繞,遠眺則峰濤洶湧、輕紗曼舞,近行為曲徑通幽、林木繁盛,堪稱「天上人間」。



我想「天上人間」只是遊客到此體驗,站在山間,遠眺深弄的一種想像,雖然有點誇張的成分,但遇到特殊的天氣,確實會達到那種境界。我們去的時候陽光炙熱,天氣比較曬,所以除了「雲霧縈繞」應該都看到了。


望著530米的深弄,以及弄裡的房屋,幾個知友開始好奇了,都想下去一探究竟。領隊花開說自己也好久沒下去了,下面可能住著2戶人家。問了問當地的一位大姐,他說這裡下去容易,15分鐘能到,上來要費點勁,需要40分鐘。


既然來了,當然還是想下去看一看。在這樣的高山深谷,秘境追蹤是難得的體驗,下面會有怎樣的景象?會有幾戶人家?是怎樣的生活?遇到我們會有什麼反應?帶著種種好奇和疑問,我和4名知友決定下去一探究竟。


本以為領隊花開和其他知友會在山上等候,但走了一會,放心不下的花開還是跟了上來,拿著棍子走在前面幫我們開路,我在後面墊後。



下去的階梯修的很好,也沒有那麼陡,還是比較好走的,只是階梯隨著山谷「弄來弄去」,十分狹長,我們已經開始預見到上來肯定不容易,難怪那位大姐說上來要走40分鐘。


走到差不多一半,身邊的樹葉和腳下的雜草開始多了起來,明顯感覺這條路最近少有人來。領隊花開走在前面是對的,拿著棍子更是明智的選擇,可以幫我們「打草驚蛇」。順著花開的指示,我們順利地來到了山底,到達了傳說中的世外桃源。


順著弄裡的小路,我們憑著感覺,走進了那所覺得可能會有人的房子。房子建在小土丘上,非常簡陋,與我們遠望看到的美麗藍色屋頂相比還是有不少的落差,生活的實景只有住在這裡的人才能體會吧。



屋裡只住著一位看起來年過六旬的老伯,老伯看到我們沒有覺得意外,操著我們依舊聽不懂的話微笑著迎接我們的到來。正當我們擔心無法溝通交流時,發現了屋子裡還有一個人,原來是今天過來看望老伯的侄子,40多歲的樣子。老伯和侄子給我們搬來凳子,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



老伯的屋子基本是用木頭和石頭搭起來的,有著非常天然和純手工製作的痕跡,屋內設施非常簡陋,古樸的桌椅,兩張床,一口大鍋,雖然有窗戶,但是沒有玻璃,可以說老伯就是生活在大自然裡,與外界沒有任何的阻隔。老伯從一口水缸裡舀出水來倒入燒水壺,給我們燒水喝,這是我進來後看到老伯家裡唯一通電的東西


我和老伯的侄子聊了幾句,他說:「老伯就一直生活在這裡,基本不出去,我一兩天下來這裡一次,陪陪他。」因為遠遠看到老伯的屋頂上有電視衛星,我很好奇老伯是否看電視,但是進來沒有發現電視,侄子說:「老伯也不看電視。」



看到我們有兩位知友還在拿著棍子趕路,老伯說了幾句我們聽不懂的話,然後出去了,我們一臉疑惑,老伯回來後手裡拿著兩根竹子,我們明白了。看著家徒四壁的環境,我們十分不忍心向老伯索取什麼,老伯如此熱情地迎接我們,又十分貼心地觀察到了我們的所需,令我們十分感動。



因為還有一大部分知友在山上等我們,雖然還想和阿伯多聊聊天,但時間不允許了。臨走時,阿伯勸我們留下吃飯,我們婉言謝絕了,能與獨居在世外桃源的阿伯有過一面之緣已然十分美好。


都說世外高人都隱藏在大山深處,這次有幸遇見,何為高人?我想能在如此簡陋的居住環境裡獨居這麼久,遠離塵囂、超然於世,這就是高人吧!

相關焦點

  • 北京朝陽:探訪高齡獨居老人的食·住·行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快,養老問題尤其是高齡獨居老人的養老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獨居老人在家如何生活?如何解決自己的食、住、行問題?獨自在家居住的他們最需要什麼?又有什麼快樂和苦惱?  記者近日走訪了朝陽區部分街道、社區的獨居老人家庭,探訪高齡獨居老人的日常生活。
  • 貴州山上一房子建在巖洞裡,老人獨居山崖9年,過田園隱居生活
    總面積17.62萬平方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從貴州省的高地下山時,發現了簡陋的房子,建在山牆的巖洞周圍, 從小路的山上知道這裡住著老人,問道,老人在這裡獨居9年了,養雞養菜,用水上山選,過著原始的生活,貴州山上一房子建在巖洞裡,老人獨居山崖9年,過田園隱居生活。
  • 戰疫者|在武漢,我們自發為獨居老人買菜送菜
    小魚說,活動的首要目的是解決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6日,曾接受過幫助的張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自己的親屬年過七旬,因患有慢性病,兒女不在身邊,兩位老人在家中買不到菜十分著急。張先生在看到朋友圈中有轉發「尋找獨居老人」的活動海報便掃碼填寫求助信息。在通過志願者核實後,小魚在APP上讓騎手下單購買了一周的菜量,將菜送到了兩位獨居老人的手中。
  • 參與捐贈長者洗澡椅 貝殼找房佛山站走進社區探訪獨居老人
    當每個人蹣跚學步時,跌倒了有父母把我們扶起,但當父母年邁行動艱難時,跌倒了卻可能再也爬不起來,尤其是一些獨居老人。如何幫助他們防範跌倒危險?10月8日,國慶節假期後的第一天,貝殼找房佛山站黨群先鋒隊前往了樂從鎮頤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就其參與配捐的「長者洗浴防跌倒服務項目」展開了落戶探訪,並捐贈了一批愛心物資。
  • 不要忘記武漢的獨居老人|百家故事
    武漢封城後,獨居老人群體的生活面臨極大風險。一群年輕人組織起來,為社區扶助不完整或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無償提供送菜支援。一個多月時間,志願者們走近1500位獨居老人的世界,鞏固他們的日常生活。以下是「尋找獨居老人」志願行動發起人周維(化名)的口述:我們是為這次疫情臨時組建的志願者小組,只有十幾個人。2月中旬以前,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上,其次是為非肺炎患者做線上義診。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到了獨居老人的需求。
  • 一個小舉動就可以觀察到獨居老人?網友:這個操作,值得推廣
    來源:中國新聞網(ID:cns2012) 近日,上海一項針對獨居老人的「小福利」在微博上刷屏: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 安裝好的智能水錶 張亨偉 攝 近日,小新實地探訪了這些安裝智能水錶的家庭。當見到86歲獨居老人張奶奶時,她笑著說:「社區幫忙安裝的智能水錶,我是打心眼裡高興。」
  • 村幹部私家車當作送餐車 颱風天給獨居老人送飯
    村裡的愛心食堂讓獨居老人吃上熱飯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北侖梅山街道梅西村,雖然颱風已經過去,但村裡一些地勢低洼地帶,還是有一些地方有積水。在獨居老人許大爺家,記者看到老人正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有帶魚、對蝦、花菜肉絲羹和米飯,看起來非常新鮮。
  • 獨居老人在家去世無人知,2年後才被發現……
    獨居老人,一個繞不過的社會問題獨居老人養老難問題越來越嚴重,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難題,獨居老人在沒有任何人照顧的情況下,在自己的住所因為跌打或疾病等原因過世,直到很長時間之後屍體才被發現。老人失蹤多日反應給管理層,無果而終一名公寓居民表示,他從去年1月回國後就沒有再看到老婦。在2月份的時候,走廊裡時常能聞到一股「怪味」。
  • 厚街這盞「小夜燈」,讓獨居老人起夜不再摸黑
    夜間照明改造行動已經惠及40名獨居老人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王俊偉 通訊員 王勤鋒每當夜幕降臨,在萬家燈火照亮城市夜空時,在城市的一些角落,有一部分獨居老人,由於不捨得用電,抑或行動不便等原因,每個晚上都在摸黑生活
  • 老人獨居容易出意外怎麼辦?一個新裝置上線,網友:求全國推廣
    獨居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獨居老人還是會面臨許多生活中的不便。對於這些老人,除了給予力所能及的關愛與幫助,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近日,一些故事和做法,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
  • 老宅屋頂現「天窗」 老人獨居令人憂(圖)
    「全國歷史文化名村」安義縣石鼻鎮羅田古村的八旬老人況竹英,雖育有5個兒女,卻仍獨居在一棟牆體變形開裂、屋瓦殘缺漏風漏雨的老宅。她不願搬進兒女的新居入住,兒女們擔憂老宅隨時倒塌會危及母親安全,多次向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申請自行出資修建老屋,但未獲批准。危房為何不讓修建?老人的居住安全如何得到保障?12月12日,記者就此來到羅田古村調查採訪。
  • 83歲老人公共浴池洗澡被拒!如何解決獨居老人養老困境?
    對此,劉大爺表示他可以寫保證書,如若在澡堂發生意外,由他自己承擔後果。可即便如此,澡堂負責人仍然表示不行。△圖片來源:看看新聞獨居老人連洗澡都成了問題?針對這一群體的生存困境,上海精細化智慧養老的小舉措,對獨居老人而言可謂是莫大的安慰。
  • 臺北七千流浪漢與獨居老人共同參加尾牙宴(圖)
    七千多流浪街友及獨居老人共同圍爐,迎接農曆新年。七千多流浪街友及獨居老人共同圍爐,迎接農曆新年。  此間尾牙名為「街友暨獨居老人尾牙」關懷餐會,由臺灣創世、華山和人安三個基金會聯合主辦,在全臺八個縣市同步辦理,全臺席開八百零八桌,臺北松山煙廠有七百桌。受邀者有失依、失能、失智的「三失老人」,露宿的街友,家庭崩潰或者疏離、受暴者,低技能的失業人群等。  上午十時左右,尾牙開始。
  • 65歲老母親吃壯陽藥,他們譴責藥店,我卻看到了獨居的無奈!
    房價高了、房子造的就越來越多,房子多了怪事也多,原來小區門口開店做生意的老闆各式各樣,包子、醬餅、理髮、生鮮等等日常必須下樓就能體驗,但現在這些店面越來越少,反而藥店遍地開花。有說醫生無德;有說藥店多過包子店本就離譜大家都在討論藥開的是否對症、藥店是否涉嫌欺騙、但卻沒有人看出這件事的背後是獨居老人的無奈!
  • 湖南一獨居老人身患癌症,害怕死後沒人管,竟挖坑等死
    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近些年來有很多的老人總是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生活,就這樣就算是自己突發急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沒有人知道,近日就有這樣一件事情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那就是湖南武岡一名獨居的老人,在得知自己患有癌症的時候,害怕自己死後沒人管,於是老人竟然自己給自己挖坑等死,老人生命本就是讓人十分難受的一件事情了,不曾想老人挖坑的行為讓人聽了更加的難過
  • 3000萬中國獨居老人如何優雅地老去?上海這個操作真好!
    老人似乎被數字時代遺忘。因為沒有一臺智慧型手機,他們無法展示健康碼,被醫院、景區拒之門外。雨雪天,儘管他們向計程車招手,卻因為沒有從打車App端下單,沒有司機願意停下車載客。老人與技術之間的隔閡開始融冰。不久前,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這一舉措上了熱搜,消解了很多老人被時代遺忘的焦慮感。
  • 疫情當前,金門路街道給獨居老人送去保障用品
    在疫情的嚴峻形勢面前,無人照料的孤寡獨居老人比普通人更需要照料與幫扶。仙遊路社區重點關注了轄區內的獨居老人等弱勢群體,對他們進行再次摸排,並為保障老年人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來源:金門路街道辦)2月1日上午,仙遊路社區黨委、陣地專班領導前往獨居在長汀路6號的獨居老人家中,為他送去口罩、棉被等保障用品,「最近先不要出門了,缺什麼少什麼跟社區聯繫,記著按時給房間通風啊。」仙遊路社區黨委書記孫明達反覆叮囑老人,他說疫情當前,社區便是獨居老人的全部依靠,必須要給予他們更多關懷與照料,讓他們心裡踏實。
  • 臺北寫真:除夕,馬英九陪獨居老人圍爐(圖)
    臺北寫真:除夕,馬英九陪獨居老人圍爐(圖) 2008年02月07日 00: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萬家團圓之際,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馬英九親赴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大理街的臺北私立愛愛院,與這裡的獨居老人一起圍爐,迎接新年。  愛愛院是臺北一家歷史悠久的獨居老人救助機構,自創辦至今已近八十五年歷史。  中午十二時,臺北天空雨勢愈演愈烈,馬英九準時來到。身著一件對襟圓領上衣,精神飽滿,今天的馬英九像一位教書先生。
  • 獨居老人家中來了「巧廚娘」
    近日,唐徠社區來了一群「巧廚娘」,在獨居老人家中開展了「小聚餐」活動,為他們送上了寒冬中的溫暖。「這些孩子上門為我們做飯,既暖心又暖胃,特別開心。」雖然外面寒風刺骨,但是能和其他3位老人在家中吃上一頓豐盛的午餐,讓83歲的空巢老人周蘭芳感動不已。
  • 成都周邊的孤單村莊,靜謐的大山裡僅剩十來戶人家,老人獨居深山
    沿途群山延綿、河水蜿蜒從斜源鎮中心沿著流淌的河水往上走了接近40分鐘的樣子,我們來到了江源村,在這裡我們開始陸陸續續看到有些村民房屋這些房子或坐落於山腳或隱藏於半山之中,房屋的周圍是無盡的青山。亦或許是當時下著小雨的緣故,大山裡的空氣特別好,溼潤的空氣裡全是各種綠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