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神州——九頂鐵剎山!

2020-12-16 禹王蛇皇

距本溪市東40公裡,有一座主峰海拔900多米,方圓20餘裡的奇山,這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

東北道教第一山

九頂鐵剎山——被譽為東北道教第一山!山上有道士守廟、護林!

正教宮鍾

鐵剎之陽,舊有正教宮焉。丙子五月,日寇歸屯,付之祝融。代遠年湮,泯芬無跡。時逢盛世,政通人和,海晏河清。乃重修正教,冶鑄巨鏞。書云:天聽自我民聽。晨鐘暮鼓,以達至誠。

山路

故銘其文曰:

脈延長白,起伏猶龍。洞藏八寶,天開勝境。

度厄面壁,九轉丹成。靜陽承緒,大暢玄風。

艮維道源,龍門祖庭。朔方玄脈,自茲勃興。

道德為體,三教圓融。化及草木,德被蒙茸。

鐘鼓相和,簫韶九成。雄渾深厚,水應山鳴。

昊天罔極,祐我蒼生。風調雨順,萬世太平。

見福

花輕輕落下

鋪滿我必經的臺階

風不忍吹散

知曉我由衷的心思

相識

只為一生的陪伴

徘徊

亦為相遇而微笑

生平

情意鋪滿鐵剎山!

許願池

微風起,

碧藍天。

黑瓦白牆,

一紙紅塵淡。

流水迢迢自吟唱,

思憶長,

夢江南

朝拜

仰望天空,白雲朵朵,每一朵都那樣的潔淨無暇,雖然看似那麼近,卻永遠也不會觸及。俯察人世,對於喜歡的東西亦復如是!

青雲觀

九頂鐵剎山,為長白山餘脈,中有元始、真武、靈寶、玉皇、玄武、太上、錦繡、香爐、獅子、南天、北天、紫氣、金母、來龍等十餘座頂、峰、嶺、巒,間以雲光、日光、天冠、天橋、乾坤、臥虎等巖洞,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參天,蒼松蔽日,雲霧飄渺,清風徐徐,風景優美,名勝眾多!

八卦太極圖

青巒翠岫繞盤鬱,

短棹輕舟弄碧流。

路轉迴腸接棧道,

溪分燕尾過沙洲。

陽崖帶日松濤急,

陰壑藏風竹徑幽。

赭壁桅檣峰獨峻,

慣看野水逐閒鷗。

與天同壽

山上多古洞,有雲光洞,天橋洞,乾坤洞,日光洞,風月洞,懸石洞,郭祖洞、三仙洞。中猶以雲光洞最為著名,洞呈葫蘆形,口高5米,內高9米,深達30餘米,內有石龍、石虎、石蟾、石木魚、石壽星、石定風珠、石仙床、石蓮盆八石景,皆天然而成,惟妙惟肖,人稱「八寶」,故亦名「八寶雲光洞」,洞口巖石上刻「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十字。

綠樹成蔭

一別都門三改火,

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群山懷抱

旅行是自帶的觀光屬性,最為關鍵的理由便是為了逃離現實生活,身心無比舒暢。這個理由很真實!

老子像

老子像是鐵剎山風景區的標誌性景點,通體採用花崗巖進行雕刻,總高9.9米,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花崗巖老子像,老子像的落成和新服務區投入使用,標誌著鐵剎山風景區開發建設全面竣工!

相關焦點

  • 九頂鐵剎山,絕了
    「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高如削玉夜生寒"、"低看雲樹有千層""一覽群山小"、"別有天地非人間"。《封神演義》第四十五回,燃燈議破十絕陣中大破風吼陣的定風珠就是從此山的「八寶雲光洞」中借得,因而有「鐵剎三千年」的勝名。太子湖環流在山的北面,八盤嶺拱衛著南面。
  • 暢遊中國名山之「東北道教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
    今天第三十七期,九頂鐵剎山。九頂鐵剎山是遼東名山之一,為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它坐落在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鎮境內, 最高峰海拔712.9米,山勢險峻,峰巒疊嶂,氣勢雄偉,風景秀麗。九頂鐵剎山為長白山餘脈,中有元始、真武、靈寶、玉皇、玄武、太上、錦繡、香爐、獅子、南天、北天、紫氣、金母、來龍等十餘座頂、峰、嶺、巒,間以雲光、日光、天冠、天橋、乾坤、臥虎等巖洞。
  • 本溪九頂鐵剎山 東北道教第一山
    鐵剎山是此行被寄予期望的景點。事先做功課得知,該山方圓20餘裡,主峰海拔達712.9米,被譽為東北道教祖庭,為東北名山,AAAA級景區。因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均可望見三個頂峰,三三合而為九,故名九頂鐵剎山。可以說,無論是人文景觀、自然風光,還是歷史傳說、業界衡量,鐵剎山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 十一爬山賞楓之推薦 本溪九頂鐵剎山
    本溪的遊覽,以自然風光為主,省內出了名的山多、景多,給喜歡爬山的小夥伴推薦一處好去處,本溪九頂鐵剎山,全程遊覽約4.5個小時左右,我走的是大循環,沒有走楓葉帶,當天有些多雲,晴天的景色拍出來會更美哦。「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作為東北道教的發祥地,已被列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省文物保護單位,以奇峰、險洞、八寶、石刻聞名於世。當天的天氣適合爬山,多雲微風,8月的天,山中清涼的很,我們中午時分到了景區。門票和停車費是在售票處一起交的。登山就是從圖中的入口處進入了。
  • 東北「天下第一」景區——九頂鐵剎山,耗資三億打造,卻鮮為人知
    這個地方就是東北遼寧的九頂鐵剎山,它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這裡的旅遊景點數不勝數,但是鐵剎山最為典型。鐵剎山一共有五座山峰,中峰原始頂,北峰真武頂,南峰靈寶頂,東峰玉皇頂,本峰太上頂。意料之外的是,迄今為止,這座山上依然有許多道士在用心地守護著這片領域,守護著這片森林。
  • 本溪九頂鐵剎山,遼東名山之一,還是東北的道教第一山
    本溪 第三天前往 東北 道教第一山——九頂鐵剎山。九頂鐵剎山是遼東名山之一,為 東北 道教的發祥地。它坐落在 本溪 滿族自治縣南甸鎮境內, 最高峰海拔712.9米,山勢險峻,峰巒疊嶂,氣勢雄偉,風景秀麗。
  • 本溪九頂鐵剎山 東北道教第一山
    鐵剎山是此行被寄予期望的景點。事先做功課得知,該山方圓20餘裡,主峰海拔達712.9米,被譽為東北道教祖庭,為東北名山,AAAA級景區。因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均可望見三個頂峰,三三合而為九,故名九頂鐵剎山。
  • 探秘東北第一道教奇山,九頂鐵剎山,登九頂之巔原來只是912.2米
    這個景點便是九頂鐵剎山,它位於遼寧省東北部本溪滿族自治縣的東部,這個景點是為了發展旅遊業而煞費苦心建造的。為此,當地花了五年時間和3億元的巨額資金,希望創造具有巨大旅遊魅力的景點,但結果並不令人滿意。在九頂鐵剎山景區中,有一處最值得一提,那就是門前有一尊9.9米高的石像,它不僅是中國最大的花崗巖老子坐像,也是景區內最具標誌性的景觀。而這尊石像也很霸氣,因為在這尊石像前面刻著「老子是天下第一」的字樣!雖然景點不多,但九頂鐵剎山是中國東北道教龍虎門的發源地。
  • 東北九頂鐵剎山主神度厄真人李長庚的傳說
    東北遼寧本溪滿族自治縣是個道教寶地,據說是源自於太子河上遊的鐵剎山。風景宜人,非常適合清修。據說鐵剎山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從東、南、北三面望去,各能看見三座山峰,好像倒立的三齒鐵叉,三三見九,所以就叫它九頂鐵叉山。又如鼎,所有也叫九鼎鐵剎山。前些年有人山上建了道觀,叫九頂鐵剎山道院。
  • 九頂鐵剎山風景秀麗,置身其中,讓人頓感山之靈秀,境之清幽
    九頂鐵剎山是遼東名山之一,為東北道教的發祥地。它坐落在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鎮境內, 最高峰海拔912.9米,山勢險峻,峰巒疊嶂,氣勢雄偉,風景秀麗。 鐵剎山有五個峰:中峰元始頂,東峰玉皇頂,南峰靈寶頂,西峰太上頂,北峰真武頂。
  • 文脈淵遠鐵剎山
    鐵剎山海拔912.9米,方圓20華裡,在太子河上遊的遼東群山中算得上身材魁梧,器宇軒昂。鐵剎山共由五座山峰組成:中峰元始頂,東峰玉皇頂,南峰靈寶頂,西峰太上頂,北峰真武頂。因從東、南、北三個方向仰望皆見三個峰,三三合而為九,故稱九頂鐵剎山。也許是天賦異稟,且暗合九九歸一之意,鐵剎山與道法結緣,終成東北道家第一名山。
  • 鐵剎山道教名山
    鐵剎山距本溪市東40公裡,有一座主峰海拔900多米,方圓20餘裡的奇山,這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洞口巖石上刻「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全山方圓二十餘裡,鐵剎山有五個山峰,中峰原始頂,北峰真武頂,南峰靈寶頂,東峰玉皇頂,本峰太上頂。
  • 東北道教第一山-本溪九鼎鐵剎山
    距本溪市東 40 公裡,有一座主峰海拔 900 多米,方圓 20 餘裡的奇山,這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鐵剎山系長白山的餘脈,凡遊覽過此山的人都稱:"鐵剎山景觀不盡"!
  • 走進東北道教發祥地:鐵剎山!
    在遼寧本溪東部山區,有一座海拔900多米的山峰,可別小看它,它就是聞名於世的東北道教發祥地:九頂鐵剎山。鐵剎山,地處本溪縣境內,為長白山餘脈。方圓20餘裡的奇山,是遼寧省、本溪市文物保護單位。鐵剎山有五個峰,中峰原始頂、北峰真武頂、南峰靈寶頂、東峰玉皇頂、本峰太上頂,因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可望三個頂峰,三三合而為九,故名「九頂鐵剎山」走進鐵剎山,峰、嶺、巒,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參天、蒼松蔽日、雲霧飄渺、清風徐徐、風景優美、名勝眾多,其中以雲光洞最為著名。
  • 冬遊鐵剎山:別有天地非人間
    在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鎮境內,有一座主峰海拔912.9米的奇山,它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鐵剎山有五峰:中峰元始頂,東峰玉皇頂,南峰靈寶頂,西峰太上頂,北峰真武頂。因從東、南、北三個方向仰望皆見三個峰,三三合而為九,故名九頂鐵剎山。  鐵剎山奇峰峭拔,林木蔥鬱,古樹參天,洞穴幽深,是東北道教興始之地。
  • 群覽遼寧名山之四——鐵剎山
    原標題:群覽遼寧名山之四——鐵剎山 距本溪市東 40 公裡,有一座主峰海拔 900 多米,方圓 20 餘裡的奇山,這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 ,為長白山餘脈,中有元始、真武、靈寶、玉皇、玄武、太上、錦繡、香爐、獅子、南天、北天、紫氣、金母、來龍等十餘座頂、峰、嶺、巒,間以雲光、日光、天冠、天橋、乾坤、臥虎等巖洞,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參天
  • 探尋遼寧秘境——尋仙問道鐵剎山
    鐵剎山的又名九頂鐵剎山,「蓋以東、南、北三面仰視,皆見三頂,三三合而為九」,故有別稱。鐵剎山位於遼寧省本溪縣溪回鐵路南甸子車站西南,山周長20餘裡,主峰原始頂海拔700米。鐵剎山諸頂數原始頂、靈寶頂最高、最險、最美。
  • 鐵剎山古蹟摩崖石刻遍體鱗傷 文物「120」火速出診
    文物「120」火速出診 2002年9月27日02:35  遼瀋晚報   本報本溪消息 (見習記者 金松 特派本溪記者 劉臣君) 享譽全國的九頂鐵剎山是東北道教的發源地,山上39處摩崖石刻和碑刻
  • 遼寧傳奇名山,凡遊覽過此山的人都稱:「鐵剎山景觀不盡」!
    九頂鐵剎山距本溪市東40 公裡,有一座主峰海拔 900 多米,方圓 20 餘裡的奇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鐵剎山高聳入雲,旋起旋伏,奇峰峭拔,古松蒼勁。巖洞較多,最負盛名的是八寶雲光洞。凡遊覽過此山的人都稱:「鐵剎山景觀不盡」!
  • 本溪縣鐵剎山道教開山始祖——郭守真
    遼寧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的太子河畔,有一座九頂鐵剎山,堪稱遼東第一名山,其自然景觀美不勝收,而山上眾多的摩崖題刻更折射出厚重的道教文化底蘊。明末清初,道教龍門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在此山修道戒徒,將龍門派道統弘揚光大,成為東北道教的開山祖師。郭守真:字致虛,號靜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