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暢遊中國名山之「東北道教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
中國古語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國的名山眾多,數不勝數,雄、奇、靈、秀,各具特色。百態千姿,各懷絕景。這些著名的山嶽,引來人們競相攀登遊覽。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座座名山,僅供參考。今天第三十七期,九頂鐵剎山。
-
本溪九頂鐵剎山,遼東名山之一,還是東北的道教第一山
本溪 第三天前往 東北 道教第一山——九頂鐵剎山。九頂鐵剎山是遼東名山之一,為 東北 道教的發祥地。它坐落在 本溪 滿族自治縣南甸鎮境內, 最高峰海拔712.9米,山勢險峻,峰巒疊嶂,氣勢雄偉,風景秀麗。
-
群覽遼寧名山之四——鐵剎山
原標題:群覽遼寧名山之四——鐵剎山 距本溪市東 40 公裡,有一座主峰海拔 900 多米,方圓 20 餘裡的奇山,這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 ,為長白山餘脈,中有元始、真武、靈寶、玉皇、玄武、太上、錦繡、香爐、獅子、南天、北天、紫氣、金母、來龍等十餘座頂、峰、嶺、巒,間以雲光、日光、天冠、天橋、乾坤、臥虎等巖洞,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參天
-
本溪縣鐵剎山道教開山始祖——郭守真
遼寧本溪滿族自治縣境內的太子河畔,有一座九頂鐵剎山,堪稱遼東第一名山,其自然景觀美不勝收,而山上眾多的摩崖題刻更折射出厚重的道教文化底蘊。明末清初,道教龍門派第八代弟子郭守真在此山修道戒徒,將龍門派道統弘揚光大,成為東北道教的開山祖師。郭守真:字致虛,號靜陽子。
-
文脈淵遠鐵剎山
鐵剎山海拔912.9米,方圓20華裡,在太子河上遊的遼東群山中算得上身材魁梧,器宇軒昂。鐵剎山共由五座山峰組成:中峰元始頂,東峰玉皇頂,南峰靈寶頂,西峰太上頂,北峰真武頂。因從東、南、北三個方向仰望皆見三個峰,三三合而為九,故稱九頂鐵剎山。也許是天賦異稟,且暗合九九歸一之意,鐵剎山與道法結緣,終成東北道家第一名山。
-
東北道教第一山-本溪九鼎鐵剎山
距本溪市東 40 公裡,有一座主峰海拔 900 多米,方圓 20 餘裡的奇山,這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鐵剎山系長白山的餘脈,凡遊覽過此山的人都稱:"鐵剎山景觀不盡"!
-
走進東北道教發祥地:鐵剎山!
在遼寧本溪東部山區,有一座海拔900多米的山峰,可別小看它,它就是聞名於世的東北道教發祥地:九頂鐵剎山。鐵剎山,地處本溪縣境內,為長白山餘脈。方圓20餘裡的奇山,是遼寧省、本溪市文物保護單位。鐵剎山有五個峰,中峰原始頂、北峰真武頂、南峰靈寶頂、東峰玉皇頂、本峰太上頂,因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可望三個頂峰,三三合而為九,故名「九頂鐵剎山」走進鐵剎山,峰、嶺、巒,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參天、蒼松蔽日、雲霧飄渺、清風徐徐、風景優美、名勝眾多,其中以雲光洞最為著名。
-
遼寧鐵剎山「道教·中國」養生文化論壇
2015年9月23日,第二屆「道教.中國」文化論壇暨遼寧鐵剎山「道教.中國」養生文化論壇在遼寧本溪滿族自治縣隆重舉行。論壇由遼寧省道教協會主辦,本溪市道教協會、本溪市道教文化研究會、鐵剎山風景區管理處承辦。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媒體朋友;國家宗教局,遼寧、湖北、湖南省宗教局、遼寧省各市宗教局有關領導;中國道教協會、遼寧省道教協會、本溪市道教協會、本溪市道教文化研究會相關人員,共計180餘人出席了論壇活動。九鼎鐵剎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為道教龍門派在東北的傳播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本溪九頂鐵剎山 東北道教第一山
鐵剎山是此行被寄予期望的景點。事先做功課得知,該山方圓20餘裡,主峰海拔達712.9米,被譽為東北道教祖庭,為東北名山,AAAA級景區。因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均可望見三個頂峰,三三合而為九,故名九頂鐵剎山。可以說,無論是人文景觀、自然風光,還是歷史傳說、業界衡量,鐵剎山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
本溪九頂鐵剎山 東北道教第一山
鐵剎山是此行被寄予期望的景點。事先做功課得知,該山方圓20餘裡,主峰海拔達712.9米,被譽為東北道教祖庭,為東北名山,AAAA級景區。因從東、南、北三面仰視,均可望見三個頂峰,三三合而為九,故名九頂鐵剎山。
-
遼寧傳奇名山,凡遊覽過此山的人都稱:「鐵剎山景觀不盡」!
九頂鐵剎山距本溪市東40 公裡,有一座主峰海拔 900 多米,方圓 20 餘裡的奇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鐵剎山高聳入雲,旋起旋伏,奇峰峭拔,古松蒼勁。巖洞較多,最負盛名的是八寶雲光洞。凡遊覽過此山的人都稱:「鐵剎山景觀不盡」!
-
參加開國大典的鐵剎山道士
而此時的鐵剎山監院爐至順也被各種官司糾纏,能寫會算有文化修養的房理家,無疑成為鐵剎山監院爐至順的得力幫手。從《增續九頂鐵剎山志》一書中,可以看到,這個時期的鐵剎山道院官司很多,與各級政府之間的往來公文頻繁,房理家的文化修養此時有了用武之地。如《廟產發生交涉事件記》《鐵剎山三清觀創守繼承之事略》《爐監院出家之緣起》等都出自其手,後來《太清宮續承志碑》也由其書丹。
-
本溪縣鐵剎山之:雲臺卷舒山萬仙洞——黑老太太傳說
鐵剎山是遼東名山之一,為東北道教的發祥地,海拔912.9米,山勢險峻,峰巒疊嶂,氣勢雄偉,風景秀麗,鐵剎山的歷史傳說相當久遠,相傳商周時期的長眉李大仙在此開山布道,並得道成仙;古代小說《封神演義》、《金陵府》都有關於鐵剎山的記載,《封神演義》第四十五回,燃燈議破十絕陣中大破風吼陣的定風珠就是從此山的
-
端午粽飄香,香飄鐵剎山
端午節,帶上包好的粽子,驅車鐵剎山,鐵剎山別名九頂鐵剎山,位於本溪市東40公裡,主峰海拔900多米,方圓20餘裡,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在《封神演義》第四十五回「燃燈議破十絕陣」中,大破風吼陣的定風珠就是從鐵剎山的「八寶雲光洞」借得,故有「鐵剎三千年」之盛名。明代崇禎三年(1630)道士郭守真入山居於雲光洞內清修十餘載,收徒傳教,開關東道教之始,後被尊稱為關東道教始祖,此山亦被稱為明末清初東北道教創始地。
-
九頂鐵剎山風景秀麗,置身其中,讓人頓感山之靈秀,境之清幽
九頂鐵剎山是遼東名山之一,為東北道教的發祥地。它坐落在本溪滿族自治縣南甸鎮境內, 最高峰海拔912.9米,山勢險峻,峰巒疊嶂,氣勢雄偉,風景秀麗。 鐵剎山有五個峰:中峰元始頂,東峰玉皇頂,南峰靈寶頂,西峰太上頂,北峰真武頂。
-
道教八大名山道教八大名山
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由張道陵於東漢順帝時首創於四川鶴鳴山,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到現在,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1、湖北 武當山 神秘空靈——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十堰市境內。
-
遼寧傳奇名山,山上寫著「老子天下第一」,還建有「皇宮」
這裡是中國東北道教龍派的發祥地。它被稱為「東北道教第一山」。山上有一尊巨大的老子坐像,就像前一本書「老子是世界上最好的」。相傳商周時期,李大仙在鐵岔山成了神仙。在古典文學《金陵大廈》和《風神傳奇》中,都有這座名山的文字記載。人們提起鐵山時,總是在它的前面加上「九鼎」。為什麼?事實上,鐵岔山有五座山峰。
-
道教四大名山
1.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武當山 神秘空靈 五大仙山之一,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著「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全山的道教宮觀以天師洞為核心,包括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圓明宮、老君閣、玉清宮、朝陽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數十座道教宮觀。據說道教創始人「天師」張陵來此結茅傳道,慢慢這裡也是道教的發祥地,被道教列為「第五洞天」。
-
東北十大名山,千山是中國唯一釋道同源,共融一山的名山
別看東北是平原,不過東北的名山也不少,每座名山各有特色。道教的傳入則是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狀態。《千山志》中曾載,"到明代初期,道教傳入千山,但不久匿跡",雖因年代久遠,無從考證,但足以表明,明清時期道教已然存於千山中。至民國,道教徒人數和宮觀殿宇規模都超過了佛教,無量觀、慈祥觀、三清觀、五龍宮等在彼時都已建成。佛道並存,千山出現了"古剎隱山林,道觀築谷間"的奇妙景觀。
-
漫遊神州——九頂鐵剎山!
距本溪市東40公裡,有一座主峰海拔900多米,方圓20餘裡的奇山,這就是東北道教龍門派的發祥地--九頂鐵剎山!東北道教第一山九頂鐵剎山——被譽為東北道教第一山!山上有道士守廟、護林!青雲觀九頂鐵剎山,為長白山餘脈,中有元始、真武、靈寶、玉皇、玄武、太上、錦繡、香爐、獅子、南天、北天、紫氣、金母、來龍等十餘座頂、峰、嶺、巒,間以雲光、日光、天冠、天橋、乾坤、臥虎等巖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