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暑假 帶孩子來合肥地質博物館看恐龍化石啦!

2020-12-14 中安在線網站

【組圖】暑假 帶孩子來合肥地質博物館看恐龍化石啦!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炎炎夏日,室外活動需頂著酷暑。逛博物館不失為一種降溫避暑的好選擇。對於熱愛自然科學的孩子們來說,暑假的來臨意味著有更多的課外時間,在博物館的展廳內觀賞恐龍骨架、穿越遠古時空不失為度夏的理想方式。8月4日,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裡,一群熱愛生物和地質科學的孩子或跟隨家長、或結伴而行,穿梭在博物館涼爽寬敞的大廳內,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攝影:許夢宇)

原標題:【組圖】暑假 帶孩子來合肥地質博物館看恐龍化石啦!

相關焦點

  • 暑假帶孩子來北京看博物館,讓孩子在博物館裡看到書本以外的世界
    暑假馬上到了,家長們都在開始計劃怎樣給孩子安排一個有意義的假期了吧。推薦你帶著孩子來北京到北京眾多的博物館看看,讓孩子通過參觀博物館獲得課外知識,看到書本以外的世界,度過一個有趣愉快的暑假。北京眾多的博物館還會不定期的組織各種展覽,這些不定期的展覽內容也是精彩份呈。孩子們最嚮往的博物館當屬北京自然博物館了,北京自然博物館館藏文物、化石、標本10多萬件,自然博物館有四個基本陳列和一個恐龍世界博覽。館藏的大型整體古哺乳動物化石數量居世界第二,黃河古象化石、恐龍化石名揚海內外。
  • 「會飛的恐龍」化石在合肥展出 (圖)
    「會飛的恐龍」化石在合肥展出 (圖)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2016年07月16日18:05 人民網合肥7月16日電(陳曦)今天上午,由安徽省地質博物館與中國古動物館合作舉辦《飛向藍天的恐龍》——帶羽毛恐龍化石特展在安徽省地質博物館首次開展。
  • 「帶羽毛恐龍化石特展」在省地質博物館開展
    7月16日,「飛向藍天的恐龍——帶羽毛恐龍化石特展」在省地質博物館拉開序幕。本次特展為期3個月,共展出帶有羽毛恐龍的模式標本近20件,通過豐富的展品闡述恐龍羽毛的演化、身體結構的演化、飛行的起源等科學熱點問題。  本次特展是中國古動物館的藏品首次走出北京,展覽共分為初披絨衣、對稱美羽、飛天恐龍、半龍半鳥、鳳飛九天五大陳列單元。
  • 周六上午可去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看帶羽毛恐龍化石
    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7月 16日上午, 由省地質博物館與中國古動物館合作舉辦的《飛向藍天的恐龍》——帶羽毛恐龍化石特展將舉行, 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省地質博物館館內負一層參觀
  • 我國第一塊恐龍化石出土地:黑龍江邊嘉蔭國家恐龍地質公園
    這就是我國出土的第一具恐龍化石骨架,被譽為「神州第一龍」,目前這具恐龍骨架在聖彼得堡博物館內保存。如今這裡被稱為恐龍的故鄉,在這座不起眼的小土丘,已經出土了13具比較完整的恐龍骨架。據估算,這裡恐龍骨架化石存量在100具左右。同時還發現了大量史前植物的化石,如松柏、蘇鐵、銀杏及昆蟲類化石等,這裡是一個巨大的恐龍化石和史前動植物化石的寶庫。
  • 亞洲體腔最大恐龍化石落戶豫地質博物館
    中新社鄭州四月二十六日電 今日上午,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在鄭州正式開館迎賓。亞洲體腔最大的恐龍化石、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化石、中國唯一的結節龍化石、目前世界上最大一窩恐龍蛋化石均落戶於此館。    據悉,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是一個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河南特色的國內省級一流的地質專業博物館;是河南省資源、環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質礦產標本收藏、研究中心;國土資源知識普及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該博物館還是中國第一家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地質專業博物館。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坐落在鄭東新區,建築面積五千八百平方米,布展面積四千一百平方米。
  • 恐龍是怎麼飛上天的?溼地博物館的恐龍化石告訴你
    從7月6日起,「飛向藍天的恐龍——遼西古生物化石展」在中國溼地博物館三樓專題展廳正式啟幕。霸王龍的祖先、全身覆蓋著絨毛的恐龍、地球上年代最久遠的帶毛恐龍……本次展覽展出熱河古生物群出土的恐龍化石70餘件,展覽持續至8月1日。  正值暑假,展覽現場也是非常火爆,前來參觀的孩子們絡繹不絕。  那麼,恐龍與鳥類有怎樣的聯繫,恐龍又是如何飛向藍天的?
  • 走進安徽地質博物館,帶你去看中國2.5億年前的巢湖魚龍
    2019年深秋時節,我在一年一次的休假遊中來到了安徽首府合肥,有幸遊覽了天鵝湖畔文化博物園中的安徽博物院和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今天就請各位朋友跟著我走進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去看一看中國最早的魚龍——巢湖魚龍。
  • 地質地球所博物館來啦!
    關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探索地球的奧秘博物館來啦他來啦 他來啦地質地球所博物館來啦重整翻新變優秀>天文地理怎足夠等風等雨等著你期待你來我這裡一起優秀行不行本館護你變聰明快來快來你快來讓我來給你安排我們的博物館從哪裡來
  • 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因龍而名」,這裡被譽為「恐龍的故鄉」。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位於嘉蔭縣城西9公裡處,面積38.44平方公裡。嘉蔭縣龍骨山出土組架的恐龍化石就不下10架。據專家介紹,龍骨山是一座大型的恐龍墓葬群,恐龍化石十分豐富。經估算,龍骨山地區埋藏恐龍化石骨架多達150餘個。嘉蔭龍骨山盛名遠播還是源於10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發現。
  • 鳥類的祖先是恐龍?中國地質博物館抖音直播揭秘「中華神鳥」化石
    嘉賓:我們中國地質博物館最有特色藏品之一,就是古生物和古人類化石。這次跟大家展示的藏品,一部分是公眾感興趣的,比如恐龍;一部分是社會非常關注的,比如北京猿人頭蓋骨。北京猿人頭蓋骨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在古人類研究方面重大的科學發現,對世界整個古人類學的研究,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首先,是發現古人類有用火的確切證據,這說明咱們人類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能使用火了,意義重大。
  • 趁假期,帶孩子去正佳看「恐龍」啦
    這種和諧寧靜的美,讓人的內心都變得平和起來,就這樣靜靜看著,20分鐘都不會覺得無聊~06恐龍也復活啦在「庖丁解龍」環節,我們動手拼接了一隻恐龍的骨架模型,然後通過AR技術,把拼接的恐龍還原了!AR技術真是奇妙,真的能把一個恐龍架子,豐滿成一隻有血有肉的活體恐龍~07珍稀動物到處跑這個博物館更像是一個萌寵樂園,時不時會有可愛的小動物,出現在你的身邊呢~↑↑↑看孔雀不用去動物園,這裡就有↑↑↑
  • 這個暑假,帶孩子去恐龍園探秘恐龍
    資料圖片  西峽恐龍園位於河南省西峽縣丹水鎮,主要由地質科普廣場、恐龍蛋化石博物館、恐龍館、恐龍蛋遺址、仿生恐龍園、嘉年華遊樂園、龍都水上樂園和龍都賓館組成,是一個集科普、觀光、娛樂、休閒、科研於一體,將原始和現代緊密結合的大型恐龍主題公園。
  • 新疆奇臺矽化木 恐龍化石國家地質公園開園
    新華網奇臺(新疆)8月26日電(記者李曉玲)經過兩年的籌備,中國西北唯一一家以稀有、珍貴的矽化木群、恐龍化石為主體的國家地質公園——新疆奇臺矽化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26日開園。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庫熱西·買合蘇提說,地質公園開園後將成為中國巨型史前博物館和考古公園。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 自貢恐龍博物館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黃金周活動叫你來報名啦!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科考小偵探之恐龍事件是一款自助式研學產品,家長帶著孩子只要按照包內引導材料就可以自助完成研學。那這次有什麼不一樣呢?所以我們準備招募20位小偵探,由導師專程帶隊來探索恐龍王國,活動分為兩場,分別在10月2號和10月3號,喜歡有老師引導帶隊的家長朋友們可以帶孩子報名啦。
  • 濰坊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在博物館廣場揭牌開園
    原標題: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開園  5月5日上午,在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暴龍館)廣場上,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以「走進白堊紀,探秘諸城龍」為主題的恐龍文化展正式拉開帷幕。  據悉,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包括恐龍博物館、暴龍館、恐龍澗化石長廊和龍立方「兩館一廊一立方」等恐龍文化旅遊區。
  • 確認是恐龍化石!
    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時,發現疑似恐龍化石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恐龍化石獵人的大漠探險
    ——記恐龍化石從戈壁灘到博物館的奇幻旅程。當你凝視著博物館中恐龍骨架的時候,一定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些龐然大物的遺骸,是怎樣被發現、收集、研究到最後展覽在這裡呢?每年夏天,當學生們開始享受快樂的暑假生活的時候,化石獵人們最忙碌的時候才剛剛到來。
  • 《我的化石博物館》隱藏恐龍化石是什麼 隱藏恐龍化石介紹
    我的化石博物館隱藏恐龍化石介紹。
  • 「化石博物館」走進武漢瑞景小學
    「猜猜看,哪一塊是肉食恐龍的糞便,哪一塊是素食恐龍的糞便?」「恐龍蛋為什麼表面那麼粗糙?」「在野外如何鑑定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