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宗教文化也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目前在中國信仰最多的是佛教,但大家都知道,佛教是從印度傳入中國,而中國的本土宗教是道教。
道教是一個講究修煉養生,得道成仙是道教的宗旨之一,因此道士們時常去尋找隱蔽而又富有靈氣的地方修行,而這些地方經過時間的沉澱,往往會成為道教的名山,武當山就是中國最著名的一座道教名山,不過它的出名和武俠小說的傳播有很大關係,實際上武當山的歷史不算久遠,它真正成名是從元末明初,張三丰建立武當派踩開始揚名天下。
而道教最古老的名山,應該是位於江西的龍虎山,張道陵,是道教的創始人,據傳太上老君降臨蜀漢,「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張道陵整合當時的:黃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團體,創立道教,稱正一盟威之道。
而龍虎山曾經是張道陵煉丹的地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因此這座山得名龍虎山,而張道陵的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來到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龍虎山從此也成為一座道教的聖地,這裡的主要人文景觀就是道教文化,而道教選得修行地大多數鍾敏毓秀之地,龍虎山的自然風光也非常美麗,如今龍虎山是龍虎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虎山上的人文景觀
龍虎山有著「道都」的稱呼,這裡是道教72個福地之一,從古至今就是道士們心目中的聖地之一,古代左河水曾寫道:「碧水丹霞踞虎龍,洞天福地隱仙庭。道陵縱使神行遠,仍讓妖魔懼逞兇。」,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宮府的建築面積、規模、布局、數量都創造了道教歷史,因此這裡被稱為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而現在,當初很多宮觀都已經被毀,只有天師府還保存完好,天師府依山伴水,氣勢恢宏,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現在古建築面積有6000多平方米,這裡的建築風格多為木質結構,大多都是清朝乾隆,嘉慶,同治時期留下的古建築,建築風格精細,全部雕花鏤刻,顯得古色古香,又有超脫之感。
這裡每會舉辦道教文化節,是龍虎山旅遊業的重要看點,每兩年舉辦一次,集道教朝聖、旅遊觀光、經貿洽談、民俗採風於一體,是國內唯一的道教盛大旅遊節日,是中國道教文化的一次集中展演。
龍虎山上的自然風光
龍虎山上的自然風光也十分秀美,有龍虎山景區、仙巖水巖景區、巖墓群景區、象鼻山排衙石景區、獨峰馬祖巖景區等組成。
龍虎山景區的面積有220平方公裡,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也是中國丹霞地貌發展做完整的地區之一,由於水流衝刷侵蝕型、溶蝕風化型、溶蝕風化崩塌型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龍虎山的地貌形態各異,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寨、石牆、石樑、石崖、石柱、石峰、峰叢、峰林等,都有著風格各異的形狀,有的甚至有些奇形怪狀,但結合起來,卻顯得氣勢恢宏。
龍虎山的碧水丹山是一絕,山水是這裡最美的風景,仙水巖,應天山,馬祖巖,洪五湖等等,都是當地知名的景點。其中應天山重巒疊嶂,飛瀑流泉,風景秀麗,玉淵臥龍、七級瀑布、雲客爭路、松林陡坡、九峰聯屏、碧蓮池、蟠徑石、彈子石、歇石等天然美景。
馬祖巖,又名雞籠峰據說唐朝的高僧馬祖在這裡講過經 因此得名馬祖巖,馬祖巖上有兩個非常大的山洞,洞中可以容納2000多個人,這裡還曾經建造了一座寺廟,如今這座寺廟已經徹底消失。
龍虎山雖然現在的名氣不是十分大,但這裡不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都非常值得一看,你是否有來過這裡?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