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縣桃園鎮發揮人才優勢助力農民致富

2020-12-13 中國江蘇網

桃園蠶繭豐收。 本報全媒體記者 劉作霖 通訊員 睢攝協 攝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作霖 通訊員 李寧 王玉玉 胡倩倩)近日,睢寧縣桃園鎮秋季蠶繭全部銷售完畢,忙了30多天的蠶農們迎來了大豐收,通過引進人才和養蠶新技術新品種,為桃園鎮的桑蠶產業再添新助力,有力推動桃園鎮農民增收。

「我養了23張『黃金繭』秋蠶,每張產繭70斤左右,按照1斤25元來算,光秋蠶我就能賺4萬多元。」桃園鎮魏窪村四組村民陳平寬掩飾不住秋繭豐收的喜悅,高興地說道。

印象中,蠶繭都是銀白色的,但今年桃園鎮的「黃金繭」卻成為新寵,這是桃園鎮政府引進科技人才,為蠶農引進的新產品。一樣的養蠶技術,但是彩蠶結的繭卻更暢銷、價格更高,而且不用漂染更環保。為了積極幫助蠶農打通銷路,讓蠶農無後顧之憂,桃園鎮規範蠶繭市場管理,鎮農業公司、各村蠶桑合作社與江蘇蘇豪集團合作,穩託市場價格,突出保障蠶農利益,以每斤24元至26元的高價收購蠶繭,蠶農今年秋蠶的收入相比春季每斤增收8元左右,真正讓桃園鎮圍繞「一根絲」致富一方民的發展思路落地生根。

據介紹,今秋桃園鎮共計飼養蠶種15000多張,收穫蠶繭超100萬斤,蠶繭總量和質量雙提升,覆蓋 6000多位農戶,讓蠶農因結緣「蠶寶寶「喜翻身」,秋季蠶繭豐收也有效帶動了群眾的脫貧致富信心。

近年來,桃園鎮堅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理念,加強內引外聯,積極整合專業技術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回鄉創業人才等資源,全方位開啟院地合作,推動蠶桑產業發展,積極推進河北農業大學趙仁邦教授帶領教授團隊與鄉土人才袁偉合作,成立江蘇偉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協助推廣蠶桑技術研發、技術諮詢、和蠶農一對一提供蠶桑技術幫扶,讓貧困戶就業不出村,增收有保障。在補齊農村人才短板的同時,更好地發揮了「土秀才」的致富帶頭、科技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為鄉村振興引入了一潭活水。

桃園鎮相關負責人稱,下一步,桃園鎮將積極探索「人才+企業+合作社+扶貧」聯動模式,切實發揮人才智力支撐作用,繼續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第一抓手」,著重抓好產業謀劃及發展,搭建蠶桑生產經營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好蠶桑產業園,做大產業規模,做深產品加工,做響產業品牌,促成蠶桑產業「接二連三」融合發展,走出一條人才助推產業發展、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相關焦點

  • 睢寧縣桃園鎮中心小學睢寧縣朱集小學地面整修工程中標公告
    江蘇大洲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受睢寧縣桃園鎮中心小學的委託,就「睢寧縣朱集小學地面整修工程」項目(項目編號:)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睢寧縣朱集小學地面整修工程  項目聯繫人:劉益臻  聯繫方式:13605220079
  • 【徐州】睢寧縣桃園鎮商會召開會員會議
    12月16號下午,睢寧縣桃園鎮商會召開會員會議,商會40餘名會員與會,桃園鎮統戰委員金永德主持會議,桃園鎮黨委書記劉一勝出席會議。  會議通報了商會2019年度收支情況,梳理指出了存在的不足,部署了下一階段重點工作,明確了抓好工作落實的具體要求。
  • 睢寧縣桃園鎮統戰工作亮點多
    原標題:睢寧縣桃園鎮統戰工作亮點多   睢寧縣桃園鎮立足統戰大局,一是積極開展
  • 睢寧縣桃園鎮:「小切口」解決監督「大問題」
    原標題:睢寧縣桃園鎮:「小切口」解決監督「大問題」   今年以來,睢寧縣桃園鎮堅持以點帶面思路,積極探索創新有效監督模式,緊盯關鍵環節,找準問題「小切口」、做實監督
  • 徐州桃園鎮:省級蠶桑特色小鎮 「一根絲」致富一方民
    蠶繭收購點的工作人員正忙著分級堆放蠶繭。   又到了春繭收穫季,連日來,桃園鎮各個收購點陸續開秤收購鮮繭。滿載蠶繭的車子絡繹不絕,編織袋、塑料箱,一袋袋、一箱箱盛滿了蠶農的希望。   為了獲得優質蠶繭、提高繭價,增加蠶農收入,去年11月份,桃園鎮黨委書記劉一勝帶隊前往「中國繭都」富安取經,引進了紙質方格簇。
  • 西南大學發揮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西南大學發揮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2019-05-15 來源: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大扶貧」理念,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統籌「定點扶貧
  • 睢寧縣把黨員中心戶打造成基層組織「橋頭堡」
    睢寧縣桃園鎮金莊村群眾王方臣說的「掌事的」就是黨員中心戶王道學。睢寧縣在設置黨員中心戶時堅持千戶千面、一戶一特色,將種植養殖大戶、經商大戶、創業能人、新鄉賢等發動起來,制定出臺了「3+N」的活動清單,黨員中心戶定期開展政治課堂、代辦服務、民生議事等3項規定動作的同時,根據自身特點增加自選動作,開展脫貧攻堅、「兩個增收」、人居環境整治、基層治理、移風易俗等主題活動,爭當政策宣傳員、民生服務員、民情收集員、矛盾調解員、致富引路員
  • 江蘇睢寧桃園鎮引入遠程教育帶動350人脫貧
    原標題:遠程教育, 助推「蠶桑小鎮」騰飛 ——睢寧桃園鎮發展轉型小記 22日,睢寧縣桃園鎮宋樓村養蠶大戶宋大慶來到村便民服務中心,打開遠程教育平臺,找到小蠶飼養齡期管理的學習課件,邊看邊作記錄。 「家裡養的小蠶目前處於二齡期,容易生病,很愁人。這不,在這個遠程教育課件上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
  • 江蘇徐州睢寧縣舉辦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
    五穀豐登多美意,萬畝稻田展畫屏江蘇徐州睢寧縣舉辦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消費日報網訊歡快的歌兒唱起來,豐收落子舞起來,9月19日上午,「慶豐收、迎小康」——睢寧縣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在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在古黃河農產品批發市場舉行。
  • 睢寧縣桃園鎮黨員引領移風易俗新風尚
    中國江蘇網6月14日訊 6月2日,桃園鎮宋樓村黨員小張舉行了婚禮,他在婚前認真填寫了《桃園鎮黨員和領導幹部婚喪嫁娶事宜報告表》,向組織說明了婚禮操辦時間、地點、邀請人數等情況,婚禮現場也是儀式從簡、文明辦事。這是桃園鎮黨員幹部帶頭移風易俗的一個縮影。
  • 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導睢寧縣新型農民集中區建設
    ◎本報全媒體記者 劉作霖 通訊員 睢宣2月13日,央視《新聞聯播》「領航新時代」欄目——江蘇「調結構換動能,城鄉統籌促民生」中,專題報導了睢寧縣新型農民集中區建設。在睢寧縣姚集鎮,原來分散居住的600多戶村民,現在都住進了整齊劃一的新型社區裡。在這個新型社區,便利店、足球場、文化劇場等一應俱全,衛生院和城裡的三甲醫院數據連通。姚集鎮還通過土地流轉,規模發展現代農業,對於富餘勞動力則引導發展觀光旅遊、電子商務等。
  • ...花朵,平安伴你成長---中國礦業大學安全知識宣講活動走進桃園鎮
    這是11月13日上午,在睢寧縣桃園鎮中心小學開展的消防安全演練的一幕。當天,在省委駐睢寧縣幫扶工作隊協調下,中國礦業大學黨委保衛部、保衛處宋冰處長一行9人赴睢寧縣桃園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安全守護花朵,平安伴你成長」安全知識宣講活動,並向該校捐贈了價值5000元的消防物資。
  • 發揮科技人才優勢 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南京工業大學赴泗陽開展...
    為進一步壓實「五方掛鈎」幫扶責任,充分發揮高校科技人才優勢,助力地方經濟發展。11月6日,南京工業大學組織專家教授赴泗陽縣開展「科技幫扶·智薈泗陽」產學研對接活動。踐行幫扶責任,助力產業轉型。崔益虎表示,南京工業大學作為泗陽縣「五方掛鈎」幫扶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積極履行掛鈎幫扶責任,發揮高校科技人才優勢,通過聚焦地方產業地圖、強化使命擔當,聚焦企業發展所需、找準技術需求,聚焦項目組織管理、構建長效機制,紮實推進科技幫扶各項工作,服務泗陽企業技術創新,為泗陽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助力泗陽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持。
  • 江蘇睢寧桃園鎮:鄉村振興民主協商打造幸福村
    中國網1月9日訊  江蘇睢寧縣鄉村振興重民生,多渠道多方式促進農村發展。睢寧縣桃園鎮利用民主協商平臺解決了不少群眾實際民生問題,據了解,協商議事已經在桃園鎮掀起熱潮。2019年5月以來,桃園鎮已收集涉及道路鋪設、垃圾分類等協商議題88個,召開協商議事會議78次,解決了農村道路鋪設、汪塘清淤、集體資源清理、人居環境整治等難題。睢寧縣桃園鎮宋樓村孫塘坊莊是一個擁有325戶、4個村民小組、1445人的自然莊,孫塘坊小學坐落村組中間。
  • 邳州農商銀行支持開發分洪灘地助力農民致富
    原標題:邳州農商銀行支持開發分洪灘地助力農民致富   本報訊初冬時節,走進邳州市大運河分洪道灘面400多畝的黃心大白菜種植基地,很多村民正在忙碌著,呈現出一派熱鬧的農忙景象
  • 熱血撒荒坡,藥香飄中山 ——助力脫貧攻堅戰,引領青年農民致富奔小康
    其中60%以上是高中及大中專畢業生和青年農民。為青年創業者提供大顯身手的條件把大量創業青年聚集到中藥材行業以後,在堅持以創業為紐帶、以創新為動力、以培養和發揮特長為抓手,充分調動大家創業積極性和活力激發的同時,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提供大顯身手的條件。具體做法:一是提供最好的生活、工作條件。
  • 【紅色徐州】睢寧縣第一支農民革命武裝:高樓農民自衛隊
    高樓村位於睢寧縣邱集鎮政府東北處,距離大約7公裡,對於這裡的村民而言,高覺民、高慶鴻兄弟二人的墓碑是他們引以為豪的存在。高樓村村民王行蘭,是高覺民、高慶鴻兩位烈士的侄媳婦,她說:「打這個高樓圩子,有二百多個人,可能打了三四天,一天犧牲了弟兄倆,老大叫高覺民,老二叫高慶鴻,縣政府批錢給弄這個紀念碑,給追為烈士。
  • 【典型經驗】科爾沁區:發揮鄉土人才作用「雲梯」 助力農村農業生產
    【典型經驗】科爾沁區:發揮鄉土人才作用「雲梯」 助力農村農業生產 2020-12-17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鄉土人才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羊
    據了解,封開縣近年來不斷優化鄉土人才創業環境,目前已吸引680多人回鄉創業,成立公司7間,建立專業合作社11個,家庭農場9個,帶動2560戶農戶、870戶貧困戶發展生產,助力每戶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堅實力量。同時,支持鄉土人才組織開展技能培訓,目前已培育出6000多名農村實用型人才、800多名農產品精深加工工藝人才。
  • 發揮農科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8日電 記者從12月17日中國農科院召開的脫貧攻堅與成果轉化工作會議上獲悉,幾年來,中國農科院立足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以農業農村部5個定點貧困縣、中國農科院4個科技扶示範縣、89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縣為重點,派專家、送技術、出主意、做示範、幫促銷,貢獻農科力量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