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上方"藍字"關注,每天推送大埔新聞
1841年,在廣東大埔縣西河鎮的車龍村,一名男孩呱呱墜地。他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生於一個內憂外患的年代,成長在山多地少的客家山區貧寒家庭。從小放牛,只讀了3年書,18歲那年,他和幾個老鄉坐著豬崽船下南洋謀生。
到了1890年,50歲左右的他,全部資產折合白銀達8000萬兩,比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還多,更比此前的江南首富胡雪巖的個人財產多出兩三倍,真正的富可敵國。
更難得的是,1916年,他76歲病逝時,靈柩從南洋返回大埔的過程中,所經過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地政府均下半旗致哀。甚至中華民國外交部還特為此發布的訃文,一份為中文,一份為英文,籤署人為外交部代理部長陳籙。
翌年5月,大總統黎元洪特遣廣東省長朱慶瀾致祭於前參政院參政張君振勳之靈,並發大總統祭文。朱慶瀾的輓聯寫的是:「念粵中實業蕭條,惜彼蒼不留此老!比漢代輸邊踴躍,問當世更有何人?」正可謂「生榮死哀,至君極矣」!
說了這麼多,這位首富到底是誰?
他的名字叫做張振勳,字弼士,1841年出生於廣東省大埔縣西河鎮車龍村。
令張弼士聲名遠揚的是張裕葡萄釀酒了,其實作為一名成功的華僑資本家,張弼士可不僅僅是創辦了創辦張裕葡萄釀酒公司,他還先後在國內興辦了10多家現代工業公司。張弼士是中國第一輛拖拉機的製造者,第一批工業化國產機器制磚廠、玻璃製造廠、機器織布廠的創始人。
這位傳奇的富豪,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難怪美國人曾把他稱為「中國的洛克菲勒」。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首富的故鄉大埔西河鎮,看看美麗西河的山山水水。
張粥士故居旅遊區
西河鎮位於大埔縣東北部,與福建下洋鎮接壤,傳統農業發達,土地富含硒元素,有「大埔糧倉」的美譽。這裡是清代商務大臣、著名華僑實業家、張裕葡萄酒的創始人張弼士的故鄉。張弼士故居旅遊區、北塘鄉村旅遊區、東塘村都是西河鎮田園風光優美的古村落。
來到「客家香格裡拉」大埔縣的西河鎮,張弼士故裡當然是首先不能錯過的景點。
張弼士故居——「光祿第」坐落在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廣東省古村落」、「廣東省最美鄉村」的西河鎮車龍村。
「光祿第」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是一座典型的三堂四橫一圍的客家圍龍屋。
2019年10月,「光祿第」被評選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美輪美奐的典型中國園林式豪宅擁有99個房間,18個廳,13個天井,建築面積達到4180平方米,加上前後花園、碼頭等附屬建築,總佔地近千畝。
正門灰塑的「光祿第」三字,出自清朝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手書,1903年張弼士獲賞頭品頂戴,補授太僕寺正卿,享受一品大員的待遇。而晚清最出名的「紅頂商人」胡雪巖,在世時也不過是享受二品大員待遇。
「光祿第」建築工藝精緻、繪雕並齊,走進其中,感受中國古建之華麗。
景區內還保留有「榮祿第」「資政第」等十餘座古樸厚重的客家民居,鬥拱繪雕,無不精緻。
在張弼士故居旅遊景區的後碼頭,還有一處竹藝長廊、休閒長廊和親水觀景臺組成的建築,是遊客休憩品茶、品酒的好地方。
北塘鄉村旅遊區除了車龍村,西河鎮還有一座「中國傳統村落」、「廣東省古村落」——西河鎮北塘村。
北塘村從宋末元初開始建村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村內古民居建築密集,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元明、清和民國各個時期的客家民居古建築共計20多座。2016年,整村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玉堂公小築、宜齋公祠、青雲世第、蘭軒小築、振德樓等等,都是門門顯氣派,屋屋有故事的代表。
古風古韻、田園風光、藝術氛圍在北塘村全能體現。
村裡以墟、商、婚、耕等為主題的壁畫,既有藝術創作的巧思,又有濃鬱的鄉土氣息,更是描繪了古時北塘村茶米商道的繁榮景象。
無論春夏秋冬,北塘村都有不一樣的田園風光。
在北塘村「蘭軒小築」右側的山口,有一條延續千年的茶米古道。
古道多為羊腸小道,寬1米,全程30餘公裡,從村西出口的幾棵老楓樹下進入,沿山腳下水圳婉轉,通往老縣城茶陽鎮的省道S221線。
北塘美術館由民國時期古建築玉堂公小築改建而成的。
畫家們用手中的筆,把北塘的一磚一瓦、一枝一葉,畫在畫裡,寫在字裡。
除了精美的古建築和書畫作品,美術館外的花海也讓人流連。
東塘村如果說車龍村和北塘村以古建築著稱,那麼東塘村則是西河鎮田園風光的代表村落。
西河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因土壤富含硒元素,素有「大埔糧倉」之美譽。
加之民風淳樸,社會和諧,人均預期壽命高於同類地區,耄耋期頤,壽星頻出,有「長壽之鄉」之美稱。
東塘村建有「西河長壽食品加工基地」,這裡是西河特產的集中地。
這裡出產的大米、蔬菜可都是無公害綠色食品。
來到這裡旅遊,帶點香米作為手信實在是個十分不錯的選擇。
西河美食西河的古村古建、田園風光看多了,怎麼能不了解一下西河「三寶」呢?
發粄、田螺、老鼠粄,來西河不吃西河「三寶」怎能算到過西河呢!
發粄是傳統的客家小吃之一,而西河發粄又以香甜中帶著韌性的口感贏得好評。
田螺你肯定吃過,不過西河鎮的大田螺怎麼能夠錯過呢?
西河山好水好、良田沃土,這裡田螺怎能不又大又肥美?挑出肉質肥美的螺肉,一口下去,小心咬掉舌頭。
老鼠粄也是著名的客家美食,這個真的跟老鼠沒有一毛錢關係,只是因為它兩頭尖尖的形狀很像老鼠尾巴而已。
西河老鼠粄配上豬肉、肉碎、蔥花、胡椒粉等調料一同拌著吃,實在是太美味了,難怪「西河老鼠粄」要申報國家地理標誌。
西河特色民宿來到西河鎮,沒必要去尋找酒店賓館,特色民宿是最好的選擇。
梅州禾肚裡稻田民宿位於西河鎮漳北村,是比較網紅的一家民宿。
民宿原來是一座廢棄校舍漳北公學,以修舊如舊的方式,改造成別具風情的民宿田園綜合體景區。
聞著鄉村清香的空氣,住進數十年前的教室,夜晚伴著蟲鳴入睡,清晨隨著鳥語醒來,實在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這樣的特色客棧還不止一家,來到西河鎮黃堂村,這裡是黃堂學校舊校門。
曾經的黃堂學校,如今也成為一座富有客家特色的鄉村客棧。
春夏之交,黃堂村成片的荷花盛開著。
除了荷花,村裡還有成片的格桑花。
伴著花香入睡,夢裡應該也會鮮花盛開。
作為張弼士故居光祿第附屬樓的無逸書齋,如今也是一座民宿。
住進富可敵國的華人首富故居之中,又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你可能喝過張裕葡萄酒,但未必知道張弼士;你可能聽說過富豪張弼士,但未必知道他富可敵國,官居一品,生死俱榮;你來到「客家香格裡拉」大埔縣,可能知道茶陽古鎮、百侯古鎮和三河壩,但未必知道美麗的西河鎮。
何以大埔縣被稱作「客家的香格裡拉」,實在是因為這座粵東的小縣城裡,有著太多的美麗風光,藏著太多的古鎮古村,出過太多的名人雅士,寫過太多的精彩故事!
為家鄉點
↓↓↓找拼車,找房子,求職招聘!2秒就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