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肯定能算得上經典之作,是李安為中國新電影走向國際所打造的一座裡程碑。其實在上世紀末,中國電影在國際的地位還算很高的,《霸王別姬》、《活著》、《秋菊打官司》、《紅高粱》等等電影在世界各大電影節,拿獎簡直拿到手軟,但是這些電影無疑都有一個通病:挖掘民族劣根性以討巧西方影節評委,這些具有濃厚政治性、民族性的反思傾向電影,雖然客觀來講確實足以稱得上一部部藝術精品,但是長久看來並不利於我們中華文化的對外輸出,甚至會導致世人眼中民族形象的固化、扭曲等問題。《臥虎藏龍》則直接將故事背景扔到古代,重新將我們中國人熱愛的武俠故事灌輸以西方思想內核推出國際,獲得巨大反響。難道各位真的以為讓片中的人飛來飛去、炫酷地耍兩下武功就足以成就這部電影在奧斯卡得獎了嗎?這你就想得太簡單了。其實要論及其中包含的「西方思想」內核,就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俄狄浦斯情結」,這種思想的原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筆者在此就不給大家贅述了,各位可以粗淺地理解為由於世俗倫常的限制導致的無法抑制的命運悲劇,一般可以應用於「戀母」或「戀父」情結,所以這也可以叫作「俄狄浦斯情結」。而在《臥虎藏龍》中,俞秀蓮與李慕白之間,隱忍而深沉的愛情,便是這種情結的延展。他們兩個人雖沒有同門之誼,但俞秀蓮丈夫意外喪生,李慕白答應好友要照顧友妻一生,結果最終到死,兩個人都沒有在一起。這種由於世俗倫常規條引發的命運悲劇,便是西方人唱誦了千百年的「俄狄浦斯情結」。可以說,李安作為一個中國導演,首次將西方悲劇思想引入中國電影,打破了國產片反思歷史和時代、貶低形象的桎梏,首次將「中國武俠故事」以一種西方人能夠理解的方式推向國際,從這種意義上來講,它實在是中國影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