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重新讀王度廬的臥虎藏龍。
說起《臥虎藏龍》不得不提及李安,和聶雲嵐。
比起金庸,梁羽生,古龍等著名武俠作家,王度廬仿佛是一位被遺忘的作家。這些年重新被世人想起,是因為李安版的?臥虎藏龍?。沒有李安,王度廬恐怕真得要被世人所遺忘。
所以讀著讀著,懷著感激之心又重新把李安電影?臥虎藏龍?重新看一一遍。
電影和小說差別還是很大,儘管電影改編基於原著。
小說裡的玉嬌龍更豐富更複雜。更具有吸引力。
不過無論小說還是電影,心底那個行俠仗義的江湖之心都又被攪動起來。
說起來,我對武俠小說有特殊感情。
我最早看書看的就是武俠小說,並不是普通孩子應該看的名著。差不多是在我小學四五年級時。大約十來歲時。
而我的武俠小說啟蒙卻是聶雲嵐的評書?玉嬌龍?。
?玉嬌龍?改編自?臥虎藏龍?,是?臥虎藏龍?的盜版,準確說其實就是抄襲,後來王度廬先生的後人還和聶雲嵐打過侵權官司。
我一向憎恨抄襲,但是因為我太愛玉嬌龍,竟也一度默許這個抄襲行為。
當然聶雲嵐筆下的玉嬌龍和王度廬筆下的玉嬌龍有巨大差別。有評論認為,兩者的差別如同手電筒之光和螢火蟲之光。我是贊同這個說法的。
原著才是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官宦小姐成長過程,而絕不是聶雲嵐心中的又作又莫名其妙的不講理小姐。
可悲的是今天人們竟大多通過李安才知道玉嬌龍,才把目光投到聶雲嵐,最後才是真正的原著王度廬這裡。
聶雲嵐最大的不齒的地方,就是將王度廬大量作品進行改編,還厚顏無恥地說為了發揚光大。
打擊抄襲行為,就得從重視原著開始。
好吧,我們還是回到原著王度廬的《臥虎藏龍》上來。
每當讀武俠小說時,內心總是很激動,很嚮往那種生活。
不論年少時還是如今人到中年,我對玉嬌龍的喜歡從來沒有減少過。
這是臥虎藏龍裡王度廬小說裡的最為成功的一個女性形象。
"我們家,由我這輩也是江湖人"。_____這是玉嬌龍與女俠俞秀蓮的一句對話。也是我最喜歡的。
俞秀蓮說我家祖祖輩輩都是江湖人,千金小姐玉嬌龍毫不猶豫,脫口說出這樣錚錚作響的豪言壯語。每當我讀到這話,總感覺一種豪情萬丈來。
玉嬌龍說這話的時候多麼傲嬌啊!
一個官宦小姐悄悄地跟老師高朗秋學了高超的武藝,不出去顯擺顯擺怎麼行?! 怎麼能甘心藏匿於深閨裡?不可能吧?
所以,分析玉嬌龍性格成因,這位高老師應該負主要責任。
教識字教武藝都沒有問題,問題是你怎麼就調教出一條毒龍了?尤其你把那兩部相當於葵花寶典級別的武俠秘笈交與極有天賦的年幼的玉嬌龍收藏,不是害她麼?死後卻又把罵玉嬌龍的話隱秘地刻在石碑上,以警示她。
所以啊,作為師傅,老師,自己沒有博大的信任之心,儘量不要去教書育人。高老師一面要顯擺自己的本領一面又要打壓限制懷疑徒兒,不是自取羞辱嗎?
高老師最大的敗筆是招來大盜碧眼狐狸對玉嬌龍性格偏執狂妄囂張起了推波助瀾作用。
作為臥虎藏龍裡人物塑造最為成功的典型,玉嬌龍讓人又愛又氣又喜歡又厭煩。性格刻畫得格外複雜豐富,任性,矛盾而生動有趣。到處都因她掀起大風浪,於她自己,似乎又無辜得很。她到底沒有被假高師娘碧眼狐狸所黑化,並沒有一顆真正的害人之心。儘管她到處闖禍,蠻不講理,惹事生非。
但是你還是被這樣一個人所喜歡,並不真正討厭。
玉嬌龍行走江湖到底是自動還是被動呢?
是嚮往呢還是不得已?
有時候感覺她是真心愛——對青冥劍的痴迷,愛江湖,想見識一下,闖蕩闖蕩世界,是主動。
但是途中惹了那麼多禍端,搞得自己很狼狽,沒有一個朋友,四處樹敵,再回想過去又無比留戀自己當小姐的舒適。又後悔結識了羅小虎,庇護了碧眼狐狸,惹了一朵蓮花,最後不得不離家出走,似乎又是被動的。
感覺就像我們每個人的最初的,你到社會,到職場,有時目的並不明朗,在江湖中得到教訓也得到提升,才慢慢學會適應,最後才是改造。
玉嬌龍這個人物最令人欽佩的是她的敢作敢為。她沒有俞秀蓮李慕白那樣的自律和克己,反而顯得率性可愛。
我還是喜歡原著最後對玉嬌龍跳崖的處理和安排。
那個跳崖跳得如此公開高調,眾人皆知——娘家婆家,乃至京城都知道。
因為當地有傳說,做孝子女為父母治病,捨身跳崖,父母的病會好,自己呢不僅不會死還會託神仙的福長命百歲。
所以玉嬌龍很好的利用了這個傳說,為自己再次脫離家庭做伏筆。
電影版最後也是跳崖,卻跳得有點小氣。
玉嬌龍的叛逆和反抗精神永遠不過時。她敢於直面。大多數人讚賞她愛情觀,敢於愛上一個大盜,最後又敢於離開。也許這才是人們對她讚賞有加的根源。
獨立,果敢,嚮往自由,桀驁不馴。這些品質不是今天我們也追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