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食多自貢是個窩,走!去自貢吃美食

2020-12-12 紅星新聞

1月2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市商務局獲悉,自貢市第十屆鹽幫美食文化節將於1月29日正式啟動,持續至3月10日,為期2個月。據悉,本次美食文化節由自貢市商務局主辦,以「品質消費,樂享生活」為主題。

據了解,本屆鹽幫美食文化節共精選156家餐飲企業參與活動,活動涵蓋網絡美食攻略、《最受歡迎品質店》網絡評選、電子美食地圖等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讓好吃嘴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貢美食,主辦方專門推出了《自貢市美食地圖》,不僅有傳統的紙質地圖供大家傳閱,更有網絡版的手機微信小程序地圖,只要進入小程序,即可方便查詢到您想品嘗的自貢美食,並即時預定。

與此同時,紅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為進一步推動鹽幫菜的繼承和創新,拉動消費、擴大就業、服務民生,自貢還即將出臺《自貢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自貢鹽幫菜發展著力打造「美食之府」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將從「完善鹽幫萊標準體系」、「夯實鹽幫菜產業基礎」、「打響做亮鹽幫菜品牌」、「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培養專業鹽幫菜人才」等9個方面,對鹽幫菜的發展進行安排部署。

紅星新聞記者 袁偉 攝影報導

編輯 餘孟祥

相關焦點

  • 四川的美食除了辣,還有一種味道叫「自貢」
    也許你會認為四川的美食除了辣還是辣,就像四川人認為陝西的美食除了面還是面一樣,其實有句俗話:吃在四川,味在自貢。自貢因為燈會和恐龍在全國享有盛名,是四川重要的旅遊城市,而如今的自貢,正在因為另一樣東西逐漸成為川內旅遊的首選地,那就是美食。
  • 自貢學生手繪美食地圖 帶你吃遍自貢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秦勇)近日,由新浪微博發起的《城市味蕾榜》的投票活動中,自貢榮登榜首。早在今年初,自貢高新區匯東實驗學校7年級四班的全體同學就手繪了一副自貢美食地圖。在這為自貢瘋狂打CALL的日子裡,跟隨孩子的「步伐」去領略自貢美食。
  • 四川美食圈的王者,自貢人獨孤求敗
    而對於吃貨來說,光是自貢&34;的名號就足以成為出行的理由。全銀河系的人都知道,四川人愛吃、會吃,但是位於四川美食鏈頂端的卻不是遊客津津樂道的樂山或者成都,而是——自貢!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自貢美食,那必然是,鮮到叫、辣到跳!為什麼食在四川味在自貢&34;,自貢菜在變得鮮辣之前首先得鹹!
  • 四川美食的頂端,自貢人孤獨求敗
    除了冷吃兔,自貢還創造了水煮牛肉、香碗、擔擔麵、冷吃牛肉、牛佛烘肘、富順豆花等,每一道菜都是經典。自貢,這座藏在深閨的千年鹽都,」味道濃鬱「的川味小城,其實才是四川美食圈低調的王者。四川人這麼愛吃兔子,那麼請問哪個地方的人最會吃兔子,兔子做的最好吃?
  • 四川地方特色美食——自貢篇
    自貢市位於四川省南部,是川南區域中心城市,有「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美食之府」等美譽。鹽場鼎盛之時,勞作之牛十萬之眾,當時,有民諺曰:「山小牛屎多,街短牛肉多,河小鹽船多,路窄轎子多」。淘汰老牛致五千餘牛不勝負荷,終成年度更新之量。屠業不勝忙乎。若將五千餘牛食之,煎、炒、燴、煮、其味平平,量多難存,眾鹽人思之。終有一精明庖廚,取其精肉切片如紙並陳於筲箕,文火烤之烘乾便於儲存。
  • 食在四川味在自貢,收貨美食與美景的自貢大安區兩日遊
    距離成都市區兩小時車程地自貢想來還從未去過,最有名的自貢大安區現在正在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借著周末的時間,來一場自貢自駕之旅吧,那麼找一家當地知名的餐廳,水煮牛肉、稀溜耙、巴骨肉,統統來一份,第一次吃到了除了辣以外的香味,這樣的自貢美食真的是愛了。
  • 舌尖上的中國——自貢美食篇
    同時,自貢還是中國重要的恐龍化石產地,被稱為「恐龍之鄉」,以擁有世界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的自貢恐龍博物館而聞名於海內外。自貢美食食鹽為百味之祖,植根於巴蜀文化,結胎於川菜系列,伴隨著鹽業經濟的繁榮與發展而形成的自貢鹽幫菜,成為有別於成渝兩地「上河幫」、「下河幫」菜系的川南「小河幫」代表。
  • 自貢 | 在小村鎮、菜市場以及衛生間旁,我們找到了自貢數一數二的美食「自貢美食指南」
    無意冒犯,但在對川菜 「麻辣鮮香」 這樣的評價下,自貢菜才是最符合這四個字的菜系。而成都除開「鄉村菜館」,「自貢好吃客」這零星幾家店之外,幾乎沒有多少可吃的自貢菜。於是我們直接去自貢,開啟了歡樂的美食之旅。不過自貢的美食雖然多,但眾口難調,每個自貢人心中最好的餐廳都不太一致。
  • 逛逛自貢鹽幫菜美食街
    文字、攝影/餘伯良題記:千年鹽都自貢,過去是百裡鹽場,市井繁華,會館密布,酒肆林立,逐步形成了獨具風味的鹽幫菜系。自貢鹽幫菜在兩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廚和烹飪大師。名廚董俊康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做的一道香酥鴨,傾倒了電影大師卓別林;陳建民上世紀中葉把鹽幫菜傳到了日本上流社會;劉錫祿豆花更是在日本成為雅俗共賞的美味;火邊子牛肉、水煮牛肉、牛蹄熊掌、蔥燒魚、冷吃兔等等鹽幫菜,聞名遐邇!「吃在四川,味在自貢」,家喻戶曉。作者今天帶朋友們去逛逛匯興路的鹽幫菜美食街吧。至於同興路、華商國際城美食街,咱們下次再去。
  • 美食 | 冷吃兔:傳承地道自貢風味(附詳細做法)
    另外,自貢也一直有「美食之府」的美譽,它用充滿傳奇式的烹飪手法,賦予了食物另一種寓意,同時也將濃鬱的川菜味留在了大家的味覺中。在四川,流行一句話:食在四川,味在自貢。自貢烹飪歷經二百餘年,終成鹽幫菜一派。當中菜品,尤以「兔子」最有特色。(鹽幫菜起源於東漢時期,是自貢的菜系之一,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
  • 您不容錯過的自貢「十大」鹽幫美食!
    自貢鹽幫菜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為三大類別。鹽幫菜和鹽幫文化是華夏文明中的一顆璀璨明星,四川自貢具有兩千多年的鹽業歷史,素以「千年鹽都」而聞名。自貢是鹽幫菜和鹽幫文化的發源地,鹽幫菜以其「味厚香濃、辣鮮刺激」而名聞天下,博得了精品川菜的美譽。近年來鹽幫美食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遊客的歡迎,今天特向大家推薦「十大」鹽幫美食。
  • 「味道濃鬱」的川味小城,自貢才是川味美食的王者
    自貢,這座藏在深閨的千年鹽都,」味道濃鬱「的川味小城,其實才是四川美食圈低調的王者。吃辣,四川第一自貢人,生性屬辣,頭可斷,辣椒不能斷,血可流,不能沒紅油。自貢的辣,有泡椒和仔姜的辛味兜底,用小米辣和二荊條的鮮香加碼,升了好幾個級別。
  • 四川「五一」旅遊去哪兒?自貢用「燈會+美景、美食」歡迎你!
    如今,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籌備,按下「重啟鍵」,中國自貢·華僑城第26屆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暨中華彩燈大世界於4月30日恢復開園。打破春節觀燈的常規,煥然一新的自貢燈會以新的主題、新的面容重新點亮巴蜀大地,帶來全國首個全民抗疫主題燈會。
  • 四川自貢這三種特色美食,其中一種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別錯過啦
    #自貢市,地處四川盆地南部低山丘陵區,是中國四川省的一個地級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南國燈城」和「美食之府」之稱。自貢是中華民國最早建制的二十個市之一,近代及以前的自貢因產井鹽而富商雲集,曾經是中國最富庶的城市之一,自貢市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地方,四川省最早的省轄市和工業重鎮。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自貢市的特色美食。
  • 四川自貢最美五大古鎮,鹽味和美食至今依稀美好
    自貢,這是一座以鹽和恐龍而聞名於世的城市,有千年鹽都、南國燈城、恐龍之鄉,美食之府的美譽,歷史文化豐厚,人文和自然景觀獨具風韻,起伏的山脈、蜿蜒的河流交錯穿插,形成了半城青山半城樓的山林城市風貌。、牙籤羊肉、富順豆花、蜂窩土豆、火邊子牛肉、燈草糕、太湖井曬醋、自貢毛牛肉都是自貢最有特色的美食。
  • 又好吃又好耍 2017自貢美食節閉幕 總銷售額1800萬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秦勇)1月15日,以「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 為主題的2017自貢旅遊鹽幫美食節圓滿閉幕。吃在四川,味在自貢。自貢素有美食之府的美譽,是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鹽幫菜特色獨具,聲名遠揚。本屆自貢旅遊鹽幫美食節以「特色、健康、生態」為主題,圍繞旅遊及美食主題,開展線上線下種類豐富的系列活動,組織上百家餐飲企業極參與,提升美食之府形象,共接待省內外客商代表及市民5萬餘人次,總銷售額達1800萬。
  • 四川火鍋今天在自貢「採火」
    四川火鍋今天在自貢「採火」 2020-11-03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春節必備,大四川美食攻略:綿陽自貢宜賓雅安…已有上萬人轉走!!
    春節成都周邊遊,大四川的美食都在這條攻略裡了!!!
  • 探索設立餐飲企業「紅黑榜」 四川自貢啟動首屆科技文化+美食融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8月25日,自貢市首屆科技文化+美食融合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向社會公開徵集以自貢美食為主題的創新創意短視頻,捕捉記錄自貢特色餐飲文化元素。據介紹,活動旨在通過建立「科技文化+美食」創新發展模式,推動自貢市特色飲食文化行業發展,提升科技+美食產業融合,完善科技文化+美食文創生態圖建設,全面帶動自貢文化和科技結合促進發展。據了解,鹽幫菜系作為自貢特有的地方美食文化,以其「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已成為餐飲界頗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川菜著名特色菜系。
  • 【美食探店】自貢好吃客——火了十多年的自貢重口味
    自貢好吃客 越辣越開心這麼火的館子開分店是肯定的,但奇怪的是在科華路方圓5公裡內,好吃客開了兩家分店,但好吃貨們卻寧願天天繼續在科華路總店排隊,也不去可以立馬上桌開整的分店。於是,在夜色降臨的時候,行走在飄著仔姜香的科華路上,你總是能看到一群坐在藍色塑料板凳上,等著被跳水系列辣得菊花開的「好吃客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