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城「森」呼吸——利川探索綠色發展之路

2020-08-17 中國利川網


利川城韻 李傳書/攝

中國利川網 全媒記者 李錕

連日來,利川市各大景區遊客絡繹不絕,騰龍洞、佛寶山、大水井3家景區入園遊客均達最大預約量,謀道鎮各森林小區遊客接踵而至……

旅遊經濟持續火熱的背後,是利川生態與發展互促共進,守得住「綠水青山」,換來了「金山銀山」。

守護好森林

8月13日一大早,南坪鄉森林管護員楊秀武身著迷彩服,騎著摩託車從山下家中出發,開啟新一天的森林管護工作。

盛夏的林區,滿眼翠綠,空氣中瀰漫的清香沁人心脾。

「每天巡山兩次,早上七點多吃完飯,就騎著摩託車上山,下午四點多再次巡邏,主要檢查巡護區域的各項火災隱患,及時制止亂捕亂獵、亂砍濫伐、亂挖亂採等行為,還要關注森林病蟲害情況……」楊秀武說,「每個月至少寫15篇巡山日記,每季度考核一次,一年4000元補貼。」

利川市有3000名護林員,他們每天行走在大山中,守護著這方青山。

近年來,利川市森林火災、病蟲害發生率大幅降低,森林資源越來越豐富。通過開展土地林地清查,依法治林,依法治地,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建立了嚴密的資源保護網絡。

如今,利川市有森林面積441.2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3.85%。利川市連續3年被評為全國百佳呼吸小城,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在300天以上,正在成為節約之城、綠色之城、生態之城、宜居之城。

荒山變綠地

8月13日,南坪鄉塘坊村四月天民宿老闆周中華忙得不可開交:「來的都是回頭客,衝著村裡涼爽、環境優美、鳥語花香來的。」走進塘坊村,16.7公裡道路全部綠化,紫薇、櫻花、紅楓夾道迎客。

村裡通過「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進行村莊環境綠化,由旭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土地,種植各種林木,原來的莊稼變成了花園,村裡也變漂亮了,來玩的遊客越來越多。

「公司+農戶+基地」是利川退耕還林的一大特色。通過這種模式,柏楊鎮響水村的冬桃、建南鎮花果村的李子、謀道鎮中臺村的花椒等林業產業都得到發展。村莊得到綠化的同時,村民的收入也得到極大提升。

曾經,土層薄、過度開墾等造成土地石漠化。如今,在柏楊鎮寒池山上,近2000畝荒山種上了落葉松、柳杉等植物,一片荒山變成綠地;位於齊嶽山頂的勘金村,一排排馬褂木長勢喜人。盛夏,寒池山、齊嶽山迎來一波又一波避暑客。

利川市第二輪退耕還林面積達17.5萬畝,土地石漠化治理22萬畝。全市充分利用綠滿荊楚、精準滅荒、長江防護林建設、石漠化治理等平臺,大力實施國土綠化工程。2016年以來,累計造林42萬餘畝,造林面積完成比例、質量合格率、造林管護等指標均居全省前列。

林海引鳳棲

「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00天以上」「天然氧吧」……這些優勢,吸引著一個個項目紛紛在利川落戶。

湖北旭舟林農科技有限公司在利川種植山桐子樹29.3萬畝。去年4月,旭舟林農與中信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對山桐子產業園(含中國山桐子博覽館、國家山桐子產業研究院、年產100萬噸山桐子油加工中心和山桐子油銷售中心)、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及全國布局展開合作。同年9月,該公司又與東方證券達成合作共識,擬建立山桐子產業基金。

「以利川現有的森林資源,按目前歐盟標準,每噸碳排放權交易額達149元,按此推算,利川森林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利川市林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碳匯交易」給擁有豐富森林資源的利川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利川市政府與廣州國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達成林地碳匯資源開發和戰略合作協議,廣州國碳將助力利川碳匯資源開發,讓利川林業走上綠色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如今,原生態有了大市場,「涼城利川」正演繹著「靠山吃山」的新故事。

「守得住綠水青山,才能贏得金山銀山,利川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利川市委主要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盧華 審核|譚莉 審籤|古學鋒

相關焦點

  • 涼城恩施利川一個最原始的吊腳樓民宿
    很多來恩施的人都不知道,恩施有個涼城利川,很多人都誤認為是恩施涼快,殊不知是恩施的利川涼快,這個誤導了不少遊客。來恩施利川必須住的是吊腳樓目前吊腳樓古村裡面只有一個吊腳樓民宿,土家吊腳樓生肖客棧,希望她們後續能發展壯大
  • 牽手全域旅遊,利川上演「涼城熱戀」
    一項項殊榮接踵而至,得益於利川市久久為功、攥指成拳發展旅遊業,實現從觀光旅遊轉型為避暑康養度假遊,全域旅遊路子越走越寬廣。「老虎喝水」地,蛻變成美麗港灣利川謀道鎮蘇馬蕩原名「蘇馬凼」,土家族語的意思是「老虎喝水的地方」,可見其荒涼落後。
  • 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原標題: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 夏季必去城市「涼城」恩施利川旅遊攻略
    利川素有涼城之稱,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四周有齊嶽山、寒池山、石板嶺、馬鬃嶺、麻山、鍾靈山、甘溪山、佛寶山環抱;境內萬山重疊,溝壑縱橫,道路崎嶇,關隘四塞,歷為楚蜀屏障、軍事重地。
  • 利川百年老字號「錢湯圓」出大事啦,被國家旅遊局局長知道了
    這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富含珍稀的硒元素,素有黃連之鄉、蓴菜之鄉、山藥之鄉等多種稱號,當地的各種特色產品安全、優質、綠色,深受全國各地消費者喜愛。近年來,隨著利川旅遊業的壯大發展,錢湯圓作為利川的特色小吃之一,受到遊客的大力追捧。「遊涼城利川,吃錢氏湯圓」已成為利川旅遊市場的廣告語之一。2014年,錢明毅有了更大的夢想,他希望把錢湯圓開成全國連鎖的品牌店。
  • 利川11大特色民宿的名字連起來,居然是一個愛情故事!美炸了!
    1.南坪:麗森民宿我為什麼要寫詩因為南坪的麗森休閒度假區正春暖花開因為魅力民宿散發著復古的藝術氣息
  • 2019,利川文旅活動打卡全攻略!
    5月上旬在最舒服的季節讓身體和心靈都在追尋風景的路上涼城利川,相見恨晚一場「涼城旅遊文化節」帶你一起探尋利川的絕色之美6月上旬每年一度的山地馬拉松在涼城利川開幕一場「魅力奔跑,穿越人生7月下旬一場民宿行業高峰論壇在最炙熱的夏季「心安吾鄉,相約涼城
  • 什麼是利川?
    什麼是利川?(建議橫屏觀看,涼城利川,宜居宜遊)▼一張張響亮的城市名片,傳遞出這座中部涼城的開放與包容,厚重與博大。涼城利川在崛起涼城利川城南新區夜景
  • 國內百名媒體大咖推介利川旅遊
    豐收節,涼城利川一次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這次又有百家媒體記者聚焦利川旅遊。9月22日,參加「百家媒體看恩施」活動的100多名記者走進涼城利川,領略雄奇的騰龍洞,感受濃鬱的土苗風情。「利川美景讓人流連往返,騰龍洞內一步一景,我們回去一定大力宣傳利川。」參加活動的媒體記者們說。本次活動為期三天,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走進恩施、利川、建始、宣恩等4個縣市的景區。利川市騰龍洞是活動的第三站。
  • 【聚焦】什麼是利川?
    (建議橫屏觀看,涼城利川,宜居宜遊)▼利川也被稱為《龍船調》的故鄉。一張張響亮的城市名片,傳遞出這座中部涼城的開放與包容,厚重與博大。涼城利川在崛起涼城利川城南新區夜景
  • 「加減乘除」組合拳:吉林省白山市探索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新華社長春6月20日電 題:吉林省白山市探索綠色轉型發展之路  新華社記者高楠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白山市經濟實現「開門紅」:GDP和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對於曾在全省墊底的白山來說,無疑是一大進步。
  • 6年累計實現21.9萬貧困人口脫貧 山青水綠點染「銀利川」
    12月3日,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書記沙玉山走進湖北日報5G訪談室,分享利川市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發展故事。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25%「說到利川,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許是利川紅、騰龍洞、水杉王、龍船調。
  • 利川善待善用「候鳥型」人才助推地方經濟
    利川市出臺《關於充分發揮「候鳥型」人才作用的意見》,著力搭建人才交流平臺,進一步吸引前來避暑、旅遊的專業技術人才服務利川,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利川市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涼城利川」聞名遐邇,鄉村民宿後來居上,旅遊目的地建設取得突破性發展。
  • 憶起森呼吸 宜蘭綠博3月武荖坑綠色博覽會登場
    (圖片來源:臺「中廣新聞」) 宜蘭縣主辦的春天旗艦旅遊活動「宜蘭綠色博覽會」,今年邁入第14今年綠博主題訂為「憶起.森呼吸」,宜蘭縣在園區裡打造了牧場氛圍的大地牧場、浪漫的柚花森林、以及可以一圓自耕小農夢想的「務小農.蔬活家」,邀請民眾遠離都市塵囂,到這片綠意中沉澱心靈、深深呼吸。
  • 小鎮邀您來「森呼吸」
    龍遊紅木小鎮邀請您一起與我們「森呼吸」五月真是個美好的季節,花兒爛漫,各種蟲鳥歡快的鳴叫,樹木披上了綠色的盛裝。幾場春雨後,綠意融融,小鎮的負氧離子滿滿,這個天然氧吧等你來「森呼吸」哦~滿眼綠意讓這裡成為天然氧吧,洗淨肺部、落去塵埃、淨化心靈~快來龍遊紅木小鎮大口呼氣「森呼吸
  • 利川高山蔬菜打響綠色生態牌
    近年來,利川市圍繞「菜籃子」工程和扶貧產業,做大做強高山大宗蔬菜、山藥、蓴菜、魔芋、山野菜等五大特色蔬菜,固基礎、調結構、建品牌,推動高山蔬菜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該市生態型高山蔬菜種植面積達57.5萬畝,產量超80萬噸,綜合產值過12億元。該市致力夯實發展基礎,在汪營、團堡、謀道等鄉鎮續建了4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基地。
  • 稻城縣探索走好企業「綠色」發展之路
    一是培育綠色企業。探索打造綠色企業、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綠色產品「四位一體」體系。目前,培育本土綠色企業3家,計劃建設綠色園區1個,開發綠色產品21種,綠色產品銷售額逾2200萬元。二是加強綠色製造。
  • 利川上空驚現「愛心雲」+「利川藍」,刷爆朋友圈!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涼城利川,不見不散!
  • 利川男子背著病癒母親遊景區 遊客紛紛點讚
    雲上恩施報導(利川通聯記者 周虹諭)這幾天,利川騰龍洞景區遊客爆滿,出現在該景區的一名本地遊客,引來了許多外地遊客的紛紛點讚。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叫真正的利川美——氣候美,風景美,人心美!家住利川文鬥錦屏的張林超先生,母親生病住院,在媳婦的精心照料下剛剛康復出院。前兩天,見到母親好轉,心中十分歡喜的張先生想讓母親散散心,便決定帶母親去看她從來沒有看過的騰龍洞。
  • 涼城旅遊宣傳片,美的不敢看!
    周邊與四市八旗縣(區)相鄰,處於呼集大三地的中心地帶。距呼市90公裡、集寧90公裡、大同110公裡、北京400公裡,是京津冀蒙東西旅遊通道的要塞,是晉蒙南北旅遊通道的樞紐,在區市旅遊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涼城縣歷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遍布全縣的578處文化遺址,體現出各個歷史時期的節點意義,堪稱中華文明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