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江南,這個與不丹、印度接壤的門巴族邊境小村才是世外桃源

2020-12-12 泡魚兒

錯那縣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下轄縣,位於西藏自治區南端,喜馬拉雅山脈東南,東接印佔洛瑜地區,西鄰不丹,南與印度接壤,是西藏自治區的邊境縣之一,全縣邊境線長268公裡,其中與印度的邊境線長213公裡,中不邊境線長55公裡。全縣面積34979平方公裡(包括印佔「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門隅地區),現實際控制面積約10094平方公裡。縣城所在地海拔4380米,距拉薩400公裡,澤當220公裡。

在藏南的中印邊界爭議中,達旺是個焦點,是門隅地區的宗教、文化中心。在中國地圖上,達旺仍屬於西藏山南市的錯那縣,而在印度非法成立的阿魯納恰爾邦內,達旺是13個行政區之一。從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結束至今,達旺一直在印度實際控制下。

錯那地處喜馬拉雅山脈的東南,地勢北高南低,相對落差7000米,最高海拔7060米,最低海拔18米,這裡的極致風景你無法想像。這裡不僅有聖潔的雪山和常見的高原風光,還有浩瀚的原始森林,更有神秘的門巴族人;這裡既是倉央嘉措出生的聖地,又是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打響的地方。因為歷史和自然環境等原因,這裡很少有人踏足。

「錯那」,在藏語中是「湖的前面」的意思。這個湖,便是錯那縣最大湖泊——海拔4900米的拿日雍錯,這裡距離錯那縣城還有20公裡,周圍的雪山就是喜馬拉雅山脈。「拿日雍錯」的藏語意思是「財富非常多的湖」。「雍措」,是藏民對聖湖的尊稱,同山南的另一座聖湖「羊卓雍措」一樣,能夠稱得上「雍措」的,一定是湖泊中的「極品」了。

從錯那縣城往西南方向行駛,車窗外,潔白的羊群如珍珠般散落在草原上。

與雪山、草甸融為一體的古雕樓,歷經世事滄桑,屹立千年不倒。

從海拔5000多米的博拉爾山口盤山而下,近40公裡的盤山公路,150個彎道,經歷海拔2000米的落差,伴著小夥伴們的一路尖叫聲,一下子便從多風、寒冷、乾燥的喜馬拉雅山北麓半乾旱季風氣候帶進入到了溼潤、溫暖、多雨的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勒布溝,感覺時空完全錯亂了。

勒布溝並非常人想像中的小山溝,相傳這裡還是蓮花生大師的修行之地。與西藏大部分地區的地理和氣候不同,這裡植被茂盛,氣候溫潤,恍如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神秘的門巴族人將他們的家園建在了這裡。

「一山有十景、十裡不同天」,平均海拔僅有2000多米的勒布溝被很多來西藏旅遊的人稱之為睡覺最舒服的地方。小河、流水、人家,翠綠的樹木,雲霧繚繞的山巒,世外桃源般的絕美景象,讓你會產生一種錯覺,恍若置身於江南的某個地方。

在勒布溝麻瑪鄉,有一座看上去非常普通卻又非同尋常的橋橫亙在奔騰的河流之上。沒有醒目的標誌,只是在橋邊有一塊小石碑,上有紅色大字「將軍橋」。走過橋不遠就是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時張國華將軍的前線指揮部。

勒布溝麻瑪鄉是當年中印戰爭的主戰場之一。在這處靠著一塊大石頭而建的簡易帳篷裡,張國華將軍指揮打響了對印自衛反擊戰第一槍,並最終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從1962年10月20日凌晨7時開始,解放軍各部隊向東西長達21公裡戰線的印軍發起了總攻。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先後經歷了克節朗與西山口兩個作戰階段,共殲滅印軍三個旅,擊斃、俘虜敵人8800多人,中方東線邊防部隊陣亡462人,傷998人。

湍急的娘姆江滔滔向前,我們卻不得不停下腳步,無法再穿越南部的叢林與群山,從而抵達那更南方的「門隅」之地——因為再往前不遠,就是印度方面盤踞在「麥克馬洪線」一線的非法駐軍——而那邊的國土,是傳奇短暫一生的倉央嘉措的出生地,是在藏語中被贊為「隱秘樂土」的故鄉。

相關焦點

  • 印度邊境巡邏隊否認中國人闖入印度-不丹邊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曉磊】此前,有報導稱中國人闖入印度-不丹邊境區域。不過,印度邊境巡邏隊於近日否認此類報導,稱印方沒有發現中國人利用印度-不丹邊境的跡象。據《印度時報》12月18日報導,當被問及中國人從印度-不丹「入侵」的案例時,印度邊境巡邏隊負責人喬杜裡(Arun Chaudhary)表示:「就中國而言,這一邊境並不被經常利用……我們沒有發現中國利用這一邊境的任何跡象。也許,中國人在利用緬甸或阿魯納恰爾邊境進入。但並不是從這一邊境。」不過,喬杜裡表示,印度邊境巡邏隊計劃從邊境區域招收更多的人員。
  • 印度援建不丹首都至印度邊境道路完工
    印度援建不丹首都至印度邊境道路完工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2018-07-23 22:27 來源:澎湃新聞
  • 藏在西藏邊境上的這個縣城,與印度相鄰,被譽為後藏的小江南
    亞東是位於日喀則邊境的一個小縣城,與印度和不丹緊靠,其境內蘊藏著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在亞東境內遍布著眾多的植被,也被稱為西藏的一片綠洲;亞東曾經是古時茶馬古道重要的驛站,在這裡有「一泉兩寺、一湖一山、一草一木」:即康布溫泉、東嘎寺、噶居寺;多情湖、卓木拉日雪山;帕裡草原
  • 印度撤軍!這個被非法越界的中國邊境小縣,原來這麼美!
    你一定不知道,這個西藏邊境小城,一半森林一半錯,美得恍若世外之地。今天走吧網就以自然風景和人文的角度,介紹一下這座秘境小城——亞東縣!地處西藏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與錫金、不丹兩國接壤,邊境線長290公裡,對外通道43條,為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亞東距離西藏首府拉薩460公裡,距離不丹首都廷布約300公裡,距印度沿海大城市加爾各答約400公裡,說亞東是「最具戰略地位的邊疆名城」,的確實至名歸。
  • 讓我們走進中印邊境上神秘的不丹王國
    如今,錫金早已經被印度從地圖上抹去,再也回不來,成為印度的錫金邦了,但是不丹,尼泊爾還在,今天我們介紹的神秘王國就是其中的一個不丹王國!不丹是中國諸多鄰國中唯一一個沒有同中國建交的,並且同全球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沒有正式外交關係。
  • 印度邊境巡邏隊否認中國人闖入印度-不丹邊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曉磊】此前,有報導稱中國人闖入印度-不丹邊境區域。不過,印度邊境巡邏隊於近日否認此類報導,稱印方沒有發現中國人利用印度-不丹邊境的跡象。據《印度時報》12月18日報導,當被問及中國人從印度-不丹「入侵」的案例時,印度邊境巡邏隊負責人喬杜裡(Arun Chaudhary)表示:「就中國而言,這一邊境並不被經常利用……我們沒有發現中國利用這一邊境的任何跡象。也許,中國人在利用緬甸或阿魯納恰爾邊境進入。但並不是從這一邊境。」不過,喬杜裡表示,印度邊境巡邏隊計劃從邊境區域招收更多的人員。
  • 印度北方邊境再出問題,這次是不丹出手了,6000印度人受影響
    印度近期不僅碰瓷中國,還頻頻與巴基斯坦、尼泊爾交惡。面對印度的作死挑釁行為,巴基斯坦與尼泊爾直接以牙還牙,把印度打擊的顏面無存。印度就想在中國這裡找回場子,在不經意的碰瓷中國後,印度頻使變臉神功,一是要證明自己南亞無敵的地位,二是要藉此機會轉移國內矛盾。
  • 不丹和中國接壤,為啥沒有建交?
    不丹和中國接壤,中不邊界長約600公裡。但是,不丹國與中國沒有建交,這是為什麼呢?不丹自8世紀即為吐蕃一個部落,元朝統一西藏後,受宣政院管轄,直到清朝時才獨立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響。不少人將不丹當做「世外桃源」,平時大家也想不到它。這裡自然風景優美,環境幽靜,平時生活也挺落後。他們的交通工具是犛牛、騾等動物,但是在世界人民看來,不丹的人群最為幸福,還有人將其用「香格裡拉」來比喻。
  • 美麗的亞東,洞朗所在的邊境小城,歡騰的西藏小江南
    西藏的邊境上隱藏著許多風光秀美的邊城,這些邊城的風光有別於西藏大山、大湖、大草原……那種氣勢磅礴的傳統印象,卻有著細膩,嬌翠欲滴的江南原始自然風情,亞東就是這麼一個西藏的邊境之城。亞東對許多人來說是陌生的,因為當年中印洞朗事件的新聞,很多人對這個邊陲小城才有了一些認知。
  • 尼泊爾切斷上遊大壩後,不丹也切斷了印度水源,莫迪這次慌了
    近日,印度與尼泊爾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嚴重,尼泊爾出兵收回了被印度侵佔的領土,同時關閉了甘達克大壩閘門。尼泊爾關閉甘達克大壩,斷掉了印度重要的水源,印軍在東北部各軍事基地的水源全面告急。拉巴齊亞河是印度東北部非常重要的水域,比哈邦等地是重要的糧食產區,水資源對這些地區是非常重要的。
  • 印媒炒作「中國村莊建在不丹境內」-專家:人為製造「中不爭議」
    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亞東縣,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東、南與不丹接壤,西與印度錫金接壤,2017年曾使中印關係一度緊張的「洞朗對峙」就發生在亞東縣邊境地區。據公開報導,龐達村距縣城35公裡,而地圖測距在線顯示兩條直線距離大約是22公裡。圖片:百度地圖清晰顯示龐達村在中國境內然而,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印度時報報導稱「龐達村在不丹境內2公裡處」。
  • 不丹和印度之間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係
    長期以來印度與不丹之間就始終保持著一種極為特殊的關係,甚至有人認為不丹隨時可能成為繼錫金之後又一個被印度吞併的國家。不丹的國旗是一面龍旗,在不丹盛行著和我國一樣的龍圖騰崇拜,從文化角度而言:不丹屬於漢藏文化的覆蓋範圍之內。從8世紀起不丹就成為了位於雪域高原上的吐蕃王國的一部分。
  • 印度陷入「四面楚歌」 不丹繼巴基斯坦尼泊爾後對印度說不
    國外家印媒報導,不丹近期因新冠疫情封鎖了邊境,不但讓印度農民無法入境使用灌溉渠,還把水斷了,導致印度阿薩姆邦(Assam)25個村莊6,000農民受到影響。印媒感嘆「印度已有四面楚歌的感覺」。印度媒體「Times Now News」6月25日發表題為《繼中國的盟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之後,不丹也開始與印度發生衝突》的報導,稱不丹政府已經停止在阿薩姆邦附近與印度接壤邊境地區放水灌溉,這影響到該地區25個村莊的數千名農民。
  • 讓我們走進中印邊境上神秘的不丹王國
    如今,錫金早已經被印度從地圖上抹去,再也回不來,成為印度的錫金邦了,但是不丹,尼泊爾還在,今天我們介紹的神秘王國就是其中的一個不丹王國!不丹是中國諸多鄰國中唯一一個沒有同中國建交的,並且同全球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沒有正式外交關係。
  • 虎哥自駕中印邊境30天:江山如畫,老一輩深謀遠慮
    錯那縣的達旺是的倉央嘉措的故鄉,它西鄰不丹,南與印度接壤。錯那在藏語中的意思是湖的前面。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一片荒涼的雪域景象。城裡就一個中石油的臨時加油點,每天定時加油。錯那在藏南的一塊區域叫勒布溝,距縣城57公裡,溝裡至今沒有加油站,但它是1962年中印戰爭時東線我軍前指張國華將軍所在地。為了前往麻麻鄉勒布溝,車隊繼續翻越波拉雪山。
  • 「地球最後的淨土」,夾在中國與印度之間的王國,不丹
    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的不丹王國,是夾在中國與印度之間的一個內陸國家。其國土面積僅為3.84萬平方千米,人口約78萬。君主立憲制下,不丹現任國王為吉格梅·凱薩爾·納姆耶爾·旺楚克。
  • 印度炮製「洞朗事件」,不丹為何躺槍?
    距離印度邊防部隊越境進入中國領土、製造「洞朗事件」,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印度先是宣稱此舉是因為中國越過邊界進入印度領土才引發印軍的回應。在謊言被戳穿後,又不惜違背國際法關於「禁止反言」的基本準則,拋出了所謂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並未最終確定西藏與錫金地方邊界的謬論,同樣遭到事實的批駁。
  • 港媒:中國不丹邊界爭議與印度佔據藏南有關
    中國與不丹第二十輪邊界會談剛剛結束。不丹方面則表示,不方真誠希望早日解決兩國邊界問題,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找到妥善解決辦法,並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兩國劃界阻力在印從這些外交詞彙中可見,雙方有進展但無突破,實際上沒有解決。相信不少港人不知道,中不至今還沒有建立外交關係。
  • 印媒炒作「中國村莊建在不丹境內」-專家:人為製造「中不爭議」
    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亞東縣,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南麓,東、南與不丹接壤,西與印度錫金接壤,2017年曾使中印關係一度緊張的「洞朗對峙」就發生在亞東縣邊境地區。據公開報導,龐達村距縣城35公裡,而地圖測距在線顯示兩條直線距離大約是22公裡。圖片:百度地圖清晰顯示龐達村在中國境內然而,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印度時報報導稱「龐達村在不丹境內2公裡處」。
  • 尼泊爾和不丹都是印度友好鄰邦,現如今為啥齊刷刷斷了印度水源?
    印度似乎是個例外,歷史上印度一直都跟它接壤的鄰國有紛爭。導致現在,繼巴基斯坦和尼泊爾之後,不丹也切斷了水源,現在印度四處告急。到底印度做了什麼?惹怒了鄰居,集體發難。實際上,這和印度之前的作為不無關係,正所謂「沒病不死人」,正是之前印度的做法不地道,才讓現在的鄰國不顧及印度感受,而集體採取切斷水源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