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佔"立法院"無罪攻"行政院"有罪的判決關鍵?

2020-12-17 環球網

「太陽花」學運分子破壞拒馬,攻佔「行政院」,有人被依妨害公務罪判刑。 本報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323攻佔「行政院」案昨宣判,多名被告雖主張行使「抵抗權」妨害公務部分仍被判有罪;相較於318佔領「立法院」案,林飛帆、陳為廷等人主張「民眾不服從」獲判無罪,兩案對「太陽花」學運抵抗臺當局的作為是否「違法」認定有別,主要關鍵是抗議手段的「必要性」。

318案,法官依島內外學說及見解,列出「民眾不服從」七大要件,包括「抗議臺當局或公眾事務具重大『違法』或不義、目的是關切公益、抗議行為和對象具關聯性、公開又非暴力、手段有助於達成訴求、無其他合法有效的替代手段、危害小於利益」。

合議庭認定,當時黃國昌、林飛帆等人佔領「立法院」,因再過三天就要表決服貿協議,除透過佔領「立法院」讓「院會」無法順利召開,無其他實時救濟管道,其行為是對公共事務表達意見,群眾是透過臉書等社群主動到場,並非受學運領袖煽惑;且「立委」仍可改地點召開會議,造成的損害小於利益。

相較之下,在323案中,許順治和李冠伶兩人雖同樣主張參與抗爭是因服貿協議程序不當、黑箱作業,攻佔「行政院」是在行使抵抗權、反抗權等;合議庭在判決中質疑:除此之外,「是否別無他法可救濟的最後手段?」

法官認定:並非無救濟管道解決爭議 侵入舉動無「阻卻違法」正當性

判決指出,即使當時服貿視為已審查、送「院會」存查,是否已侵害民主「憲政」的秩序?容有討論餘地;當天入侵「行政院」的抗爭行為,是臺灣制度上已經完全喪失處理歧見、解決爭議的方式?

合議庭認為,縱使服貿送「立法院」存查有爭議,「立委」仍可協商討論如何處理;有關備查與審查爭議、行政、「立法」權限間爭議及兩岸關係條例是否「違憲」,還可透過大法官「釋憲」等體制內的中立途徑解決紛爭與救濟,並不是只能「違法」抗爭。

審理兩案的法官,對於服貿爭議當時是否可用「體制內手法擋下來」有不同看法,對於學運分子主張的民眾不服從與抵抗權,323案合議庭的法官,顯然不認為侵入「行政院」的舉動,具有阻卻「違法」的正當性及必要性,也就沒有所謂抵抗權及反抗權。

相關焦點

  • 臺灣"太陽花"攻佔"行政院"案總指揮魏揚等宣判無罪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0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3年前發生的「太陽花學運」之「323攻佔行政院」案,臺北地方法院今天(10日)審結,有關活動總指揮、臺灣「黑色島國青年陣線」魏揚等8人被控煽惑犯罪部分無罪;有關妨害公務部分,法官則輕判許順治等10人3到5月。可上訴。
  • 臺法院撤銷「太陽花」分子有罪判決 「藍委」怒轟混蛋判決
    臺法院撤銷「太陽花」分子有罪判決 「藍委」怒轟混蛋判決 2021年01月18日 13:4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月18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島內7年前發生「太陽花分子」攻佔臺當局「行政院」事件,「學運」頭目魏揚等7人遭起訴煽惑他人犯罪,「臺灣高等法院」認為,魏揚等人鼓動他人侵入「行政院」對抗警察,不受法律言論自由保障,判7人有期徒刑2至4個月不等。上訴後,「臺灣最高法院」今天將有罪判決撤銷發回更審。
  • 「太陽花學運」被判有罪 是司法公正回歸還是另類操作!
    2017年3 月 31 日,臺北地方法院對於衝撞官署、放火暴動者「太陽花學運」主要人物、「 時代力量立委」 黃國昌,「學運」骨幹頭目林飛帆和陳為廷等 22 人宣判無罪,對此,綠營十分樂見這種宣判結果。蔡英文的發言人更是宣稱,「『太陽花學生運動』是臺灣民主進一步深化的裡程碑,也提醒大家,人民才是國家主人」。當事人黃國昌則大剌剌地表示,「判決從憲政民主高度,肯認公民精神與行動 」。
  • 佔「立法院」與「行政院」案 國民黨籲檢調上訴
    華夏經緯網4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副主委洪孟楷今天表示,國民黨力挺檢調針對318佔領「立法院」及323佔領「行政院」案上訴,讓臺灣法治化、正常化,也讓民眾能夠真正對司法有信心。
  • 臺"太陽花"攻佔"行政院"案二審改判 學運頭目魏揚被判有罪
    島內6年前發生攻佔「行政院」事件。(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28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島內6年前發生的「太陽花學運」之「323攻佔『行政院』」案,臺檢方共起訴132人,蔡英文上臺後民進黨當局「行政院」撤告,仍有21人無法撤回公訴,其中「學運」頭目魏揚一審被判無罪,另11人有罪。
  • 「太陽花學運攻院」案對香港社會的啟示
    四年前,臺灣「太陽花學運」分子攻佔臺行政機構案一審,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魏揚等人無罪,但該案日前發生逆轉。臺灣「高等法院」認為魏揚等7人觸犯煽惑他人犯罪,改判2個月至4個月徒刑。雖然全案仍可上訴,但臺灣「高院」的裁決向臺灣社會傳遞了正面的信息:任何暴力行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任何人都不能打著「民主自由」的旗號破壞社會秩序和挑戰法律規範。這對發生香港「反修例」風波的香港社會有著深刻的啟示。
  • 「立法院」移送法辦水球哥 臺「行政院」:尊重
    華夏經緯網7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時電子報》韓姓實習記者日前在臺「立法院」初審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案時,「亂入」國民黨「立委」之中,向民進黨「立委」丟水球,網友戲謔稱他「水球哥」,臺「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昨天表示將就韓的「違法」行為移送法辦。對此,臺「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天表示尊重「立法院」的處理方式。
  • 臺"立法院"盼"行政院"研究教授除罪"適法性"
    華夏經緯網6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黨團今天說,教授是「立院」修正「會計法」的主要除罪對象,也是「立法」意旨,盼行政部門再研究。中國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執行長林鴻池上午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會計法」修正案確實有文字上的疏漏,但在相關文書上,「立法」意旨相當清楚,大專院校教職員是除罪對象之一;另外,三讀通過條文中有「其他相關人等」文字,盼臺「行政院」、「司法院」能進行研究,教授可否包含在「其他相關人」內,若能包括在除罪對象內,「行政院」就沒必要提複議案。
  • 臺警察被判賠「太陽花學運」百萬 遭轟「政治性判決」
    島內2014年發生「太陽花學運」。(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11月2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島內2014年發生「太陽花學運」,抗議人士從「立法院」轉進「行政院」,事後爆驅離濺血風波。
  • 遲來的正義 「太陽花學運」頭目等7人二審被改判有罪
    遲來的正義 「太陽花學運」頭目等7人二審被改判有罪 2020年04月29日 13:5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學運」頭目魏揚等人二審被改判有罪。(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29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6年前發生的「太陽花學運」分子攻佔臺灣行政機構事件,臺灣檢方共起訴132人,民進黨當局上臺後對這些人撤告,其中「學運」頭目魏揚等10人一審被判無罪,在島內引發極大爭議。臺灣檢方不服提起上訴,臺灣高等法院4月28日二審宣判,認定魏揚等7人煽動他人犯罪,改判2個月至4個月有期徒刑。
  • 民進黨當局為何對「美版太陽花」噤聲?馬英九一句話揭開蔡英文的底
    對此,馬英九9日怒批蔡英文不敢有所表示,因為「2014年臺灣發生太陽花學運,學生進攻行政院時蔡英文曾特別跑到行政院靜坐抗議,警察勸還不退」,所以她現在不敢站出來批評川粉(川普支持者),「而拜登即將上任看在眼裡會做何感想,這是值得關切的一件事」。
  • 王豐:臺當局百萬賠償「太陽花青年」,一箭幾雕能成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豐】 臺灣「中央社」上月三十日發布消息指出,前「立委」周倪安與多位民眾控告臺北市政府及臺北市警察局在「太陽花學運」期間執勤過當,他們在「行政院」前靜坐時遭暴力驅離從而受傷,為此提出「國家」賠償訴訟;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警察執行職務時違法使用警械致人受傷,適用「國家」賠償法,因故意或過失而不法侵害人民,負有「國家」賠償責任,判北巿警局應賠
  • 臺灣的「太陽花」已因川普而臭掉
    因暴力入侵國會事件,他的閣員有六位閃辭,連共和黨自家人都不挺,川普臭不可聞,因此克拉夫特訪臺,也味道盡失,這是蔡英文當局之前過度押寶的苦果。但是臺灣的「太陽花」卻非如此,在當時「在野」,如今已貴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行政機構負責人的蘇貞昌力挺下,暴力佔領「立法院」成功,還一度入侵「行政院」;而且在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行政院」放棄追訴,所有暴力入侵者全部無罪。當年帶頭的林飛帆,近年投靠民進黨,更高升為副秘書長,月領九萬高薪,有「林九萬」美譽。
  • 看臺絮語:「太陽花」給臺灣帶來了什麼
    下一頁:"3·18"學運三周年 邱毅:"太陽花之亂"成臺灣興衰關鍵【"3·18"學運三周年 邱毅:"太陽花之亂"成臺灣興衰關鍵】前國民黨「立委」邱毅(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月18日報導,臺灣「太陽花學運」18日屆滿三周年,島內相關團體晚間將舉行「318三周年,監督條例不能再等」晚會。
  • 臺「立委」:「立法院」恐成「行政院立法局」
    華夏經緯網8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針對臺「立法院」的亂象,包括賴士葆及黃偉哲等「朝野立委」皆認為,如果「立法院」自己再不努力,「立法院」恐將變成「行政院」的「立法局」。賴士葆表示,除了提升形象、約束不打架以外,應擴大「法制局」及「預算中心」的功能。
  • 張志超案無罪判決:無任何物證印證供述,此前辦案程序存違規
    之後,張志超到學校小賣部購買一把新鎖,將藏有屍體的廁所鎖住,並於1月11日再次攜帶鉛筆刀返回廁所內奸屍,並將屍體多處割破。一審判決下達後,張志超並未提出上訴。直至五年後的2011年,他在一次與母親的會見中首次「喊冤」,稱其有罪供述系在警方刑訊逼供下所作。此後,張家人圍繞判決書認定的作案時間及現場證據等的異議,走上申訴之路。
  • 臺「立法院」通過譴責撤換羅瑩雪 臺「行政院」無響應
    華夏經緯網4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司法委員會14日通過譴責「法務部長」羅瑩雪,並要求「行政院」撤換。對此,臺「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表示,目前「行政院」對此事「沒有響應」。    針對近日備受關切的肯亞電信詐騙案,羅瑩雪昨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與多位「在野」「立委」唇槍舌戰,質詢現場火花四濺。
  • 林全談"行政院"與"立法院"溝通:要積極主動
    華夏經緯網6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長」林全15日晚宴請「立委」,會中特別提到與「立法院」間的溝通問題,與會者轉述,未來「行政院」在政策溝通時,會提前到凝聚共識階段就開始溝通,不會等到決策了才溝通。
  • 網絡賭博非公共場地所以無罪?臺北法院連判無罪,網友議論紛紛
    臺北年底九合一大選,地下選舉賭盤賭注規模高達350億元,內政部長徐國勇本月24日在立法院備詢表示選前第三波掃黑將掃蕩賭盤。殊不知,網路籤賭近來頻遭法院認定網際網路並非公共場所,不符合刑法266條「公然賭博罪」的構成要件,判處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