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有這樣一個家族,他們從民國時期就開始從事鐘錶修理,至今已傳承到第四代人。尤其是第三代傳人韓雲正師傅,還保留著一手手工自製零件修鐘錶的「硬功」。11月29日-12月2日,韓師傅與其老情懷西洋古董店將亮相2019中國北方文化產品交易會,展期四天,喜歡鐘錶及西洋古董的朋友可到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現場品鑑、淘寶。
民國時期,開辦大明鐘錶眼鏡店上世紀30年代,韓師傅的爺爺韓子珍從老家章丘明水來濟南當學徒,跟日本人學修表。1936年,在經二緯四附近的望平街開辦大明鐘錶眼鏡店,以維修鐘錶為主,同時銷售鐘錶和眼鏡。那時的大明鐘錶眼鏡店,與赫赫有名的亨得利鐘錶店就隔著半條街,它規模雖不大,但由於師傅及徒弟們信譽高、手藝好,生意不錯。「新中國成立前,店裡售賣和維修的表都是外國產的,像瑞士的、德國的。鍾也多是西洋鍾。」韓雲正師傅說。手工自製、修復鐘錶零件,會操作的沒幾人了修手錶是細活,修鐘的是粗活,但修鍾並不簡單。那時候,鐘錶的配件不全,有一些零件要自己做。其中,教他手藝的戴常慶老師,就特別擅長手工做零件、修復零件,行內這叫「硬功」。還有一位湯老師,「軟功」手藝特別好。「軟功」就是給手錶重新盤絲。手錶的遊絲比頭髮絲兒還要細,要戴上放大鏡盤遊絲、補齒,那真是個細法活。韓雲正說,正是當年跟師傅學會了「硬功」,才讓他以後從事維修鐘錶有了底氣。現在,估計整個濟南市會手工銼制鐘表零件的幾乎沒幾人了。老情懷西洋古董店亮相2019北方文交會修表手藝傳到兒子這輩已經四代,韓雲正師傅在英雄山文化市場開了一個古鐘小店,店名叫老情懷。遇到客戶拿上一輩人結婚用的古董鐘錶來維修,他經常少要錢或不要錢,念的就是一份老情懷。2019中國北方文化產品交易會將於11月29日-12月2日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屆時,老情懷西洋古董店將攜店內西洋鐘錶、西洋古董家具等眾多西洋古董藝術藏品亮相展館一樓。
除了西洋古董藝術品,展會現場還有眾多大師級工藝美術精品集中亮相。紅木實木典藏家具、景德鎮陶瓷、德化白瓷、鈞瓷、宜興紫砂、建水紫陶、六大茶類、非遺等文化產品將精彩呈現。2019中國北方文化產品交易會11月29日-12月2日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紅木茶文化展區與您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