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與天津人藝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今年是曹禺大師誕辰110周年。近幾年,每到曹禺先生誕辰紀念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簡稱天津人藝)都在天津大劇院連日上演《雷雨》,今年也不例外。除此之外,每年這個時候,天津人藝都要攜《雷雨》開啟新一輪的全國巡演之旅,今年照常進行。這是天津乃至全國各地藝術院團少有的現象。

曹禺先生的戲劇開蒙之作《雷雨》展現了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牽扯出夫與妻、母與子、兄與弟、主與僕之間幾十年的恩恩怨怨。天津是曹禺戲劇生涯的起飛之地,《雷雨》無論是生活背景,還是人物挖掘都與天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昔日,天津老龍頭火車站(現天津火車站)是曹禺劇中人物魯貴家生活的地方,一道鐵柵欄門圈起的地方,很髒很破。還有,天津是北方重要的工業城市,開灤礦務局就設在天津市區,周樸園身為礦主,其子魯大海代表礦工談判情節,均能從戲中尋找到天津的影子。

1956年,天津人藝著名導演方沉,首次將該劇搬上天津話劇舞臺,集全院老中青三代演員嚴斐、石葳、尹一剛、念凡、趙連甲、張孝禹、畢力、肖林等,在人民劇場首演,引起極大轟動。從這一年開始,方沉、丁小平夫婦便與《雷雨》結下了一生情緣。時至今日,天津人藝復排、重排夫妻二人導演的《雷雨》有8次之多,閃耀過幾代演員。讓《雷雨》在天津舞臺上「雷聲」不斷,更讓《雷雨》裹挾著狂風、閃電、雷鳴、暴雨,響徹中國的每一塊土地。

每次重排、復排《雷雨》,天津人藝主創人員都是懷著敬畏之心,不斷探索,大膽創新;每次搬演《雷雨》,都有新的解讀和詮釋,曾多次得到曹禺先生的肯定和讚賞;每次上演《雷雨》,都給津城觀眾乃至全國各地「雷迷」帶來驚喜。2018年「十一」黃金周期間,該劇在津打破連演八場、場場票價售罄的紀錄。同樣是《雷雨》,在巡演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多外地觀眾的認可,並指名要求《雷雨》單獨赴約演出。2019年7月,天津大劇院再次上演《雷雨》,仍然是滿堂滿座,甚至有觀眾專程從外地趕來觀看。如今《雷雨》搬上天津話劇舞臺64年,常演不衰,常演常新,的確是天津戲劇舞臺上的一個奇蹟。

當年,方沉導演第一版《雷雨》時,在劇情處理上可謂激情四射、大刀闊斧。他特別注重舞臺外部形式表現,常帶著演員反覆研讀原著,努力挖掘作者創作時的初衷。同時號召演員要深入生活,實地考察,從尋找人物的「種子」入手。儘管幾十年來天津人藝每次排演《雷雨》均有所創新,甚至有過大膽的探索、重構和解讀,但最終還是回歸到現實主義上來。善待經典,尊重原著,這也是幾十年來《雷雨》在本市乃至外地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雷雨》文本人物線條清晰,戲劇衝突明顯,尤其是人物之間關係的複雜性與矛盾衝突始終交織在一起。85年過去,今天無論是研讀曹禺先生的原著還是觀看天津人藝的《雷雨》演出,仍具有時代感、現代感,至今無人超越,這也是《雷雨》留給戲劇創作者的最大啟示:好的劇本要禁得住時間的考驗,還要禁得住舞臺實踐的磨鍊。當年曹禺為了創作《雷雨》劇本費了不少工夫深入生活,他本人也說:「我寫《日出》《雷雨》當然也得體驗生活。這兩個戲的故事情節都是我天天聽得見、看得到的親戚、朋友、社會上的事。」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天津日報

相關焦點

  • 天津人藝經典話劇《雷雨》《日出》啟動11城巡演
    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經典話劇《雷雨》演出劇照。 鍾欣 攝中新網天津5月8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8日從天津人民藝術劇院獲悉,該劇院經典話劇《雷雨》《日出》開啟為期一個月的巡演,與青島、淄博等十一座城市的戲劇迷見面。
  • 北京人藝音響師 講述話劇中如何製造「雷雨」
    「《雷雨》中的雷聲就非常重要,」楊學信說道,「在四鳳起誓喊出『如果再見周家的人,就讓天上的雷劈了我」的時候,一聲霹雷響起,就起到了很重要的戲劇性效果。這個雷聲,我們是用樺木板做個大齒輪,用力一掰,木板就發出了雷聲,然後工作人員再拿著鐵皮在後臺邊跑邊搖,做出雷聲的餘音,觀眾就感覺雷順著過去了。
  • 北京人藝啟動曹禺誕辰110周年紀念演出月 《雷雨》《家》將上演
    中國網北京9月4日訊 記者從北京人藝獲悉,在曹禺先生誕辰之際,北京人藝選取了其兩部代表性的作品《雷雨》和《家》,從9月24日起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演出。2020年9月24日,是中國傑出的戲劇家曹禺先生的110周年誕辰,這個日子對於北京人藝來說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北京人藝大小劇場
    人藝劇目推薦  點擊查看詳細線路  2012年北京人藝將迎來建院六十周年的紀念,多年來北京人藝以其深厚的傳統自北京人藝1956年第一次使用首都劇場進行《日出》化妝聯排之日起,首都劇場的舞臺上輪番上演著《雷雨》、《茶館》、《龍鬚溝》、《虎符》、《蔡文姬》等等一批代表人藝風格的經典劇目,並不斷製作嶄新的劇目,如09年由劉恆編劇,眾人藝臺柱加盟的《窩頭會館》,10年陳道明、何冰主演的《喜劇的憂傷》,都獲得了觀眾熱烈的反響。
  • 「8090」挑戰大師作品 天津人藝《櫻桃園》下月首演
    記者自2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創排的契訶夫作品《櫻桃園》,將於7月20日至22日在中國大戲院與觀眾見面。《櫻桃園》是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作品,故事發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俄國,那時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貴族莊園逐漸崩潰。
  • 2019北京人藝演出節目單日程計劃
    北京人藝還有個大喜事,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的工程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極大地豐富北京人藝現有的劇場類型,滿足不同劇目的演出需求。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雷雨》《雷雨·後》會津門觀眾(圖)
    本報訊(記者 翟志鵬 攝影 姚文生)今年是戲劇大師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昨日,由曹禺和萬方分別編劇,法國著名導演埃裡克·拉卡斯卡德執導的《雷雨》《雷雨·後》以連臺戲形式在天津大劇院演出,為觀眾講述了熟悉而新鮮的「雷雨」故事。
  • 北京人藝排演百老匯經典話劇《大酒店套房》
    由曾執導《雷雨》、《天下第一樓》等多部經典作品的名導顧威擔任導演,將於4月17日在北京人藝實驗劇場公演。  顧威稱選擇《大酒店套房》劇本,因為它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較密切聯繫,能夠雅俗共賞。「這部劇聚焦城市中產階層,多多少少都有點形形色色的城市病,病因就是吃飽了撐的,這在四十多年後今天的北京也屢見不鮮。
  • 天津人藝話劇《小樓春秋》再現「五老火鍋宴」
    一部以「五老火鍋宴」為背景的話劇《小樓春秋》12日下午在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建組排練,並預計於年底公演。  話劇《小樓春秋》的總策劃人、天津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天津市工商聯黨組書記李廣文表示,這次事件不僅在當時生動地消融了大躍進和文革以來中國對民族資本和市場經濟的冰封,也極大地調動了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的積極性,使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的偉大戰略決策初露端倪,中國民營經濟從此開始書寫出輝煌的篇章。
  • 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演出:93歲藍天野壓軸登臺
    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的紀念日演出現場。本文圖片 李春光攝6月12日,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首都劇場舞臺的大幕時隔近5個月後重新拉開。老中青30位人藝人,用一次全新「排練組合」的演出陣容,演繹了人藝的16個經典劇目片段,呈現了一場特別的紀念演出。500餘萬觀眾,通過大麥、優酷等全網十餘家網絡平臺,一起觀看了這場演出。
  • 2020北京人藝院慶演出直播入口
    北京人藝即將迎來建院68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首都劇場舞臺的大幕將重新拉開。6月12日晚19:30,30位人藝人,16個經典戲劇片段,將通過網絡同步直播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一臺精彩的演出,重新喚起大家共同的舞臺記憶。
  • 人藝《我們的荊軻》登陸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的觀眾在劇場前廳觀看人藝介紹  本報記者郭佳自聖彼得堡報導 在被認為是中國戲劇母體的俄羅斯,北京人藝創下了兩項第一——2011年《雷雨》赴莫斯科以及2014年《我們的荊軻當地時間10月3日晚,由諾獎得主莫言編劇、人藝院長任鳴執導的《我們的荊軻》,在聖彼得堡波羅的海之家劇院結束了此次赴俄羅斯波羅的海戲劇節的演出,由於正值中國國慶日,劇院前廣場升起了一面五星紅旗,而這齣用當代視角講述的古老中國故事,也讓不少對當代中國知之甚少的俄羅斯觀眾第一次釐清了原本有些模糊的中國與日本,「這才是真正的用東方美學講述的東方哲學」。
  • 北京人藝直播68周年院慶演出
    藍天野、濮存昕、馮遠徵、吳剛、胡軍、王斑、陳小藝等30名演員,演繹了《雷雨》《哈姆雷特》《駱駝祥子》《北京人》《蓮花》《日出》《譁變》《家》《蔡文姬》等16個經典劇目片段。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成立於1952年6月12日,曹禺為首任院長,焦菊隱曾擔任總導演,現任院長任鳴。
  • 2020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演出劇目精彩看點
    2020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紀念演出  演出時間:6月12日晚19:30  演出亮點:30位人藝人、16個經典戲劇片段,將通過網絡實時直播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一臺精彩的演出,重新喚起大家共同的舞臺記憶,這臺演出既是一次觀眾與舞臺的久別重逢
  • 後疫情時代的劇場文藝復興|北京人藝上演兩部大戲
    今年9月24日是戲劇家曹禺先生的110周年誕辰,北京人藝在這個金秋時節將特別上演曹禺先生的兩部代表作《雷雨》和《家》,演出為期一個月。其間,還將舉辦專題座談會、研討會、線上及線下展覽等諸多形式的活動,共同紀念這位對中國話劇有著重要影響的文學與戲劇大家。
  • 北京人藝官宣2019演出計劃 這些處於保密狀態的新戲都亮了!
    北京人藝好看嗎?有什麼好看的?前方高能預警!快快捂緊你的錢包!北京人藝2月20日官宣了全年演出安排計劃,你期待的好戲都排上了嗎?還有什麼值得期待的新戲?演出時間:9月13日—9月22日演出地點:首都劇場《窩頭會館》導演:林兆華演出時間:9月27日—10月4日演出地點:首都劇場《雷雨
  • 首都劇場大幕啟 人藝院慶線上見
    6月12日,為慶祝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首都劇場關閉了近5個月的大幕將重新拉開,舞臺上將重新熱鬧起來。當晚19時30分,藍天野、濮存昕、馮遠徵等30位人藝人將在這個舞臺上,演出16個經典戲劇片段,通過網絡實時直播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一臺精彩的演出。
  • 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重張 觀眾可通過預約免費參觀
    濮存昕《茶館》如何成為人藝「看家戲」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是北京人藝除了劇場舞臺之外另一個讓大家了解人藝、了解中國戲劇的窗口。人藝戲劇博物館中大量的珍貴資料,不僅代表著北京人藝背後的歷史積澱與傳承,還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國話劇的發展歷程。
  • 2020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演出直播時間
    2020北京人藝建院68周年紀念演出  直播時間:6月12日19:30-22:30  直播平臺:大麥、優酷、一直播APP、百度APP、央視頻APP等   演出亮點:30位人藝人,16個經典戲劇片段  演出陣容:藍天野、濮存昕、馮遠徵、梁丹妮、吳剛、嶽秀清、王剛、胡軍、王斑、龔麗君
  • 人藝大幕重啟線上辦院慶演出
    6月12日,北京人藝即將迎來建院68周年紀念日,當天,首都劇場的舞臺大幕將重新拉開。6月12日19時30分,30位人藝人,16個經典戲劇片段,將通過網絡實時直播的方式呈現給觀眾一臺精彩的演出,重新喚起大家共同的舞臺記憶。這臺演出既是一次觀眾與舞臺的久別重逢,也是人藝人之間的一次舞臺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