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這天,古代名人們都做了什麼?喝酒賞月,還有一事流傳至今

2020-12-15 歷史小心肝

中秋節這天,古代名人們都做了什麼?喝酒賞月,還有一事流傳至今

中秋節即將來臨,小編在這裡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闔家團圓。一到節日,大家就該走親訪友,或者旅遊名勝古蹟,總之有很多打發時間的方法。然而,在古代交通不便利,沒有這麼多休閒項目的情況下,中秋節這天,名人們都做了什麼呢?大家一定能想到喝酒、賞月、吟詩作對這些,可還有一事也是很多人會做的,流傳至今。

喝酒。無論是文人墨客,還是市井小民,喝酒是古代人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提起喝酒,又怎能少了我們的「酒仙」李白呢?李白究竟多麼愛酒呢?小編翻遍他一千多首詩發現一個驚人的數據,居然寫到酒的有200多首,佔到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可見李白嗜酒如命。大家耳熟能詳的「借酒消愁愁更愁」、「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都是寫喝酒的。

作詩。有酒就有詩,有詩就有遠方。古代人沒有網吧,沒有KTV,也沒有遊樂場,但唯獨不缺文化人,文化人自然要做些文化人該做的事情,而作詩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中國的唐詩宋詞,在世界上也算得上是寶貴的文化財富。名人們在中秋節這天留下了很多優美的詩篇「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等等。

賞月。既然是中秋佳節,古人又怎麼會錯過賞月這件高雅的事情呢?還以我們的「酒仙」同時也是「詩仙」的李白為例,他賞月賞出了新的高度。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先是「舉頭望明月,低頭四故鄉」,這還不夠,好酒的他一定會一邊賞月一邊飲酒,沒人陪他也沒關係,因為他可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自斟自飲的場景也真是迷人。

喝酒、賞月、吟詩作對,這些是古代名人在中秋節經常做的事情,然而還有一件事不僅名人會做,普通人也會做,而且流傳至今。這件事就是:思念。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本就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但是很多人背井離鄉,無法與親人團聚,他們只能在他鄉無限地思念自己的親人,這種情懷,也是當下所有人共有的。

如今社會生活壓力大,很多年輕人出外打拼,留下自己的父母或者妻兒,即使在中秋這樣的佳節裡,也不能團聚,所以思念成為維繫感情的紐帶,對著明月,將思念寄託給遠方的親人,充滿了幸福,同時也充滿了感傷。希望天下人,都可以讀過一個幸福美滿的中秋,希望每個人的日子都可以過得紅紅火火!

相關焦點

  • 古代中秋節是怎樣的
    「仲秋」諧音「中秋」,就因為這件事,之後每年都在李靖歸來的這一天,也就是農曆的八月十五,人們都開始過「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吃月餅、賞月,共同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唐朝的中秋節,主要以賞月為主,在《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八月十五日夜,(蘇顏)于禁中直宿,諸學士備文酒之宴。時長天無雲,月色如晝。
  • 中秋節為什麼要喝酒 中秋節喝酒有什麼寓意
    中秋節為什麼要喝酒 中秋節喝酒有什麼寓意時間:2018-09-23 08: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為什麼要喝酒 中秋節喝酒有什麼寓意 中秋節是我國非常重大的傳統節日,有吃月餅、賞花、喝酒的習俗。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喝酒?中秋節喝酒有什麼寓意?
  • 古代「中秋節」祭祀「天狗吃月亮」和「天狗吃太陽」流傳和起源
    祭月的時候,要求月亮是圓滿明亮的,而農曆八月十五這天秋高氣爽,從月圓明亮程度看,是一年中望月的最佳時間,此時又恰逢農閒,於是這天就成了祭月和賞月的最佳日子。在周公記述西周政治制度之書的《周禮》中就已經有「中秋夜迎寒」的記載。在研究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章制度書籍《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 中秋節這天 古人都幹啥
    據學者考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但是直到唐初,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而其盛行始於宋代,至明清時,節日內涵逐漸豐富,異彩紛呈,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賞月從唐代開始盛行唐朝社會安定,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思想空前開放,這種盛唐氣象導致賞月活動更加風行,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唐詩中賞月的詩歌很多。
  • 中秋節賞月之風的流傳
    中秋節源於中國古代秋季祭月的活動,從唐朝開始成為節日。《唐書.太宗記》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記載。中國古人過中秋節,除了祭月拜月之外,還要賞月。《開元天寶遺事》書中記載:「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
  • 老師給孩子講「中秋節」,究竟講什麼?
    我們都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古代的曆法將每個季節都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和季月,而農曆的八月十五正好處於仲月,也正好走過了秋季的一半,所以古代就將農曆的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中國古代的帝王都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習俗,所以中秋節又叫「祭月節」。
  • 趣談中秋:世界上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也過中秋節
    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上有很多的朝代由於過於強大和輝煌,因此在很多領域都引領了世界潮流,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很多節日也被世界很多國家所借鑑和傳承,比如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中秋佳節更是被很多國家所有序傳承,只是有的國家叫法不同,但性質差不多
  • 中秋賞月——不可不知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又叫做仲秋節、八月節、追月節、和團圓節等,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亞洲漢語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具體時間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 中秋節到底是怎麼來的?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又是如何形成?
    反正小編是比較好奇中秋節的由來的,對於中秋節的由來,在我國的說法有很多種,最容易理解的便是八月十五這天剛好是秋季的中間,所以人們將這一天定為中秋節,這種說法是最讓人們信服的,不過中秋節的由來,可不會如此簡單。
  •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手機...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很多學生都會畫中秋節的手抄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秋節手抄報的資料,有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也有中秋節的由來介紹,感興趣可以接著往下看。
  • 中秋節的習俗,除了賞花賞月,我們還能幹什麼?
    今天是八月半,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也叫團圓節,今天在外面工作的親朋好友都回來一起團聚,享受一下生活帶來的美好,也是人生的一件趣事。其實在歷史上,中秋節有很多民俗的,但是傳承至今的,卻不是很多了,今天就和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那些中秋節民俗。
  • 月光光照地堂,廣東各地中秋節活動習俗,一起賞月!文化送禮!
    在八月十五中秋節,廣東有許多具有當地特色的有趣習俗,如:燒瓦塔、吃糖雞、拜月娘、樹中秋、蕩鞦韆、觀神、舞火龍、剝鬼皮、放飛孔明燈等,廣東各地中秋節活動習俗一起賞月! 肇慶:中秋燒番塔火光越旺越豐收廣東肇慶高要和鼎湖區的鄉村中秋節至今仍保留「燒番塔」習俗。
  •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簡單 中秋節由來故事傳說古詩50字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由來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節日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關於這天的傳說和傳統。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中秋嫦娥奔月故事     后羿當上皇帝後,沉迷酒色,隨意殺人,成了暴君。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今天(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因其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
  • 關於中秋節有什麼傳說嗎?看完後漲知識了
    關於中秋節,你需要知道這些事····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其實早在《周禮》中就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在漢代,中秋節慢慢普及,到了唐代以後,中秋節便成為了固定的節日。提起中秋節與月餅,我們不得不先說一說中秋節廣為流傳的兩個傳說。其一,《吳剛折桂》。
  • 中秋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其他國家的中秋節都是如何過的?
    日本人也會賞月,稱之為「月見」,屋內會陳列賞月糰子、芒草、芋等。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還會舉辦專門的賞月會,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裡去進香。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並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 俗語「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節兩樣都佔了,這天有什麼講究?
    「又是一年中秋到,家家戶戶賞月忙」,中秋節作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已流傳了幾千年。 如果談起中秋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時期的「祭月節」。但是真正有中秋節概念時卻是在漢代,並流行於唐、宋兩朝。
  • 中秋節含有什麼寓意 這個節日又被稱作團圓節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包含了很多的傳統文化對人們意義非凡,另外,這個節日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這個大家要清楚。   中秋佳節寓意著家人團圓闔家歡樂,正因為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圓很亮的原因,所以這個節日又被稱為是「團圓節」。
  • 中秋節為什麼要做燈籠 中秋節做燈籠的意義和傳說介紹
    中秋節為什麼要做燈籠?中秋節製作花燈的由來是什麼?中秋節做燈籠有什麼意義?接下來,請看中秋節做燈籠的相關意義吧。》》》推薦閱讀: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有哪些 2018中秋節古詩詞大全中秋節為什麼要做燈籠營造喜慶的氛圍中秋節是一個非常喜慶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賞月、拜月、吃月餅。同時,人們會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做好各種各樣的燈籠,到了中秋節前兩天,大家都會掛起各種各樣的紅燈籠,營造一種非常喜慶的氛圍,以慶祝中秋佳節的來臨。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在2020年之前的2012年,2001年,1982年以此類推的年數,陽曆中的10月1日國慶節和陰曆中的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在同一天: (五)、再往前19年,1982年的國慶和中秋也是重合:再往前隔19 年1963年的中秋是10月2日,只相隔一天,不管是陰曆的月還是陽曆的年,它們的準確天數都不是整數而是小數,陰曆和陽曆19年中的天數還有微小的差別,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