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吳海舒
街邊不明不白的二維碼、網絡上性格測試連結、需要輸入信息才能領紅包...這些可能都是不法分子盜取你信息和錢財的手段。
9月19日,由河南省通信管理局舉辦的"電信日"活動在河南信息廣場舉行。活動通過廣場展板和發放彩頁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提高廣大群眾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
"亂碼"漸欲迷人眼 街邊的二維碼一定不要亂掃
許多人在逛街時都遇到過掃二維碼送禮品的活動,但街邊的二維碼可不能亂掃。科技在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二維碼技術已成為手機病毒、釣魚網站傳播的渠道之一。
據了解,二維碼的製作幾乎沒有任何門檻,誰都可以在二維碼製作網站上製作一個二維碼,掃出來的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病毒、木馬程序、扣費軟體等連結,其中包含的內容越多,二維碼的密度也越大。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23%的手機木馬及惡意廣告插件,都是通過偽裝成二維碼的方式傳播的。
鄭州市景安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志成在活動現場對河南商報記者說,"這個連結如果是一個木馬病毒,要麼會讀取手機裡的簡訊、盜取通訊錄信息,要麼會默認安裝某個程序,持續性地監控設備,從而盜取微信登錄密碼和支付密碼,後果還是很嚴重的。甚至轉帳金額都可以在後臺進行更改,你看到顯示轉了5塊錢,可能實際上轉了500塊錢。"
隨後,他向河南商報記者演示了用手機製作簡易二維碼的過程。王志安提醒到:大街上的二維碼儘量不要去掃,特別是小廣告牌上的、電線桿上的。大家應該引起重視,保持警惕,防患於未然。
怎麼防範惡意二維碼?
那麼,具體怎麼防範這些騙局呢?總結起來,有以下三點要牢記:
1、關注來源:對街邊各種二維碼提高警惕,不掃描不明來源的二維碼,如假冒的停車罰單上的付款碼等。
2、安全掃描:利用手機管家等二維碼安全監測軟體協助判別是否是惡意網址,背後是否有惡意軟體。
3、分辨真假:有騙子在共享單車上的解鎖二維碼上覆蓋粘貼一層新的、底色透明的二維碼,或列印紙張貼在車上。要求轉帳或下載軟體時要注意辨別資金去向和軟體來源。
大火的性格測試連結也可能暗藏玄機
除了二維碼,網絡上的性格測試、姓名運勢測試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前段時間,《延禧攻略》大火,朋友圈裡也被"測測你是《延禧攻略》中的誰"刷屏,對於這種劇中人物測試、性格測試,大多數人已經習以為常,覺得很有趣很好玩。但是,這些性格測試也可能成為不法分子利用的地方,成為盜取信息的渠道之一。
鄭州聯通的梁先生向河南商報介紹,此類網頁的製作也非常容易,通常會要求先輸入姓名和聯繫方式,此後顯示的頁面顯得"很友好",諸如你的姓名會大富大貴等等。但實際上,可能他們已經在後臺拿走了手機裡通話記錄、聯繫人、簡訊,賣給一些機構,然後人們會接到莫名其妙的推銷電話等。
除了盜取信息,還有的性格測試連結會提示下載APP,而這個APP很可能是一些不法分子把正版APP進行改裝,人們下載這樣的APP之後,不僅信息會被盜取,還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話費等方式被扣費。
儘管小雨不停,活動現場的網絡安全"保衛者"們依然耐心為市民講解,梁先生說,我們辦的這個活動、包括平時微博上的消息提醒、公益簡訊、營業廳裡的展示板都在提醒大家,希望大家有這個信息保護意識,引起人們的重視,共同營造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
自去年2月底以來 累計攔截詐騙電話934.9萬次
省通信管理局局長宋靈恩在活動現場說,今年來,全省信息通信業積極推進詐騙電話防範系統、擬態防禦技術試點、網絡安全應急指揮平臺等技術手段建設。詐騙電話防範系統自去年2月底建成以來,累計攔截語音類詐騙電話934.9萬次,關閉涉嫌通訊信息詐騙等違法電話號碼3.8萬個,有效阻斷了詐騙電話的傳播途徑。
據了解,全球首次成套擬態防禦網絡設備於4月份在我省正式上線運行,為兩萬多個企業網站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服務。嚴格落實基礎電信企業網絡信息安全責任,做好域名、IP位址和網站備案、電話實名制相關工作,全省電話用戶100%實名登記,網站備案準確率達到99.9%。積極配合省直相關部門開展打擊網上政治謠言、"掃黃打非"等專項工作,強化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技術支撐,共處置違法違規網站1.1萬餘個,有效淨化了網絡環境。
(編輯 戴晨曦 華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