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曾是上海的「紡織重鎮」,如今昔日繁華景象褪去,卻備受冷漠

2020-12-12 遊樂無限

說到江南古鎮,總是能讓人充滿著各種各樣的遐想。在上海的浦東,有一座少有人知道古鎮,這裡卻曾經是上海的「紡織重鎮」,這就是三林塘古鎮,三林塘古鎮和其他古鎮的布局並沒有太多的差異,都是依水而居。利用古代漕運的優勢,三林塘古鎮,在古時候也是浦東地區的經濟重鎮,這些歷史印痕斑駁的古建築,仿佛在訴說著她曾經有過的繁華時光。

如今,昔日的繁華景象褪去,不僅令人心頭微微一顫,有種隱隱作痛的感覺!

如今的這裡,大街上沒有人潮如湧的景象,也沒有嘈雜的叫賣聲,有的只是花開傾城的冷清,一陣寒風吹來,河畔的法國梧桐落葉颯颯。

漫步在石板路上,仿佛可以聽見歷史的回聲,縱使昔日的繁華景象都已隨風散去,可歷史的回聲猶在,這是難以磨滅的記憶。

儘管已是初冬時節,可是大街上的花花草草,依舊卻猶如在春日裡,或者是在一座遙遠的南方小城。

據有關文件記載:「三林塘,是古時候松江府下最早植棉的古鎮之一,自元代始,受黃道婆的影響,三林地區的棉紡織業日益推廣,棉紡織業技藝高超而名播全國。明代中期,三林塘因布市而繁榮昌盛,成為松江府紡織中心之一,每天上市的標布達上萬匹。民間流傳「收不盡的魏塘紗,買不盡的三林布」,可見其盛況。」

曾經的歷史遠去,如今每每憶起,不免讓人內心浮現出一絲的悲涼!

可是在這裡,讓我尋覓到了一絲世間上難有的清靜,它依舊是一幅典型的江南小鎮的朝野市井風景圖,放眼望去,小鎮白牆燻瓦,淳樸清澈,滿城的花花草草,將它裝點得像是一座遙遠的南方的小城,比如說是此時的麗江!

大街上的行人並不多,小鎮依水而居,閒餘之時,小鎮裡的人們坐在河邊的長椅上,聊天說笑,這是世間上難有的清淨時刻與放鬆。

三林塘雖然並不大,可是亭臺樓閣,比比皆是,民風淳樸,古色古香。它雖然身處於鬧市之中,卻與鬧市格格不入。漫步其中,令人心曠神怡。

這雖然是一座十分低調的古鎮,可是歷史上,在這座小小的古鎮中,卻曾經出了三十多位歷史名人,其中包括三林始建祖林樂耕,可以說是一座人傑地靈的古鎮。

初冬的三林塘古鎮,一面是繁花似錦的景象,一面卻是寒風蕭瑟的景象!

這裡沒有濃重的商業氛圍,沒有擁擠的人潮,有的只是殘留的歷史痕跡,有的只是斑駁的古建築,只是那段已被世人漸漸遺忘的歷史!

三林塘古鎮,應該是上海市知名度較低的一座古鎮,而且這座古鎮少有人知,非常的冷清!但是它卻有著屬於自己的風格,低調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之上,褪去了昔日的爍爍風華,如今的它純樸低調,鉛華盡洗,榮辱不驚!

相關焦點

  • 這裡曾是上海的「紡織重鎮」,如今昔日繁華景象褪去,卻備受冷漠
    在上海的浦東,有一座少有人知道古鎮,這裡卻曾經是上海的「紡織重鎮」,這就是三林塘古鎮,三林塘古鎮和其他古鎮的布局並沒有太多的差異,都是依水而居。利用古代漕運的優勢,三林塘古鎮,在古時候也是浦東地區的經濟重鎮,這些歷史印痕斑駁的古建築,仿佛在訴說著她曾經有過的繁華時光。如今,昔日的繁華景象褪去,不僅令人心頭微微一顫,有種隱隱作痛的感覺!
  • 上海這座不起眼的古鎮,卻出了三十多位歷史名人,如今備受冷漠
    初冬時節,我來到了地處於浦東新區的一座古鎮,這座古鎮,歷史悠久,在古時候,以紡織出名,古鎮的面積並不算大,但卻出了三十多位歷史名人,這就是三林塘。所到之處,無不演繹著三林的歷史變遷和昔日的繁華古韻,雖眼下再無昔日的爍爍風華,相對其他古鎮而言,如今的三林塘古鎮略顯備受冷漠。
  • 【運河文化】水運重鎮,連鎮的昔日繁華
    水運重鎮,連鎮的昔日繁華連鎮,古稱蓮窩鎮,始建於隋,因地處南運河兩岸低洼積水處盛長蓮花而得名。連鎮分東西連鎮,以運河為中心。河西稱為西連鎮,河東稱為東連鎮。西連鎮分南街,北街;東連鎮有十條街。清中葉以前,連鎮是華北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運河邊上繁華的水陸碼頭和商業重鎮。始於隋朝的連鎮,在唐,宋,元時期發展緩慢,又被明靖難之役時燕王軍隊與南京軍隊在此的戰役所泱及,幾乎毀滅。永樂年間,山西:郭姓、宋姓、曹姓居民南遷來此定居,形成了東光口、小郭莊、隋城、宋家圈、鬼家集、曹家廂坊六個原始村落,後來合為連鎮。
  • 重慶這座2000年古鎮,曾是繁華的鹽業重鎮,吊腳樓與洋樓並存
    很多人都知道重慶的寧廠古鎮,是繁華的鹽業重鎮,其實在重慶還有一座獨具特色的古鎮,它已有2000年歷史,也曾是繁華的鹽業重鎮,它有著「小香港」的美稱,鎮上的建築也包含了多種風格,不僅有傳統的川渝民居,有全國最高的吊腳樓,還有西式洋樓。
  • 汕尾的「隕落」:從商貿繁華的海防重鎮,到如今GDP全省倒數第二
    但從前,它曾風光無限。歷史上的汕尾曾為「海防重鎮」,明朝時朝廷在汕尾立「衛」、「所」,一度給與很高的城市職能。由於接近珠三角,過去還曾與穗港商貿往來頻繁。可如今,汕尾卻只是一座慢節奏的四線小城市。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2019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榜單中汕尾和廣東省內的韶關、陽江、河源和茂名一起排在了四線之列,令人失望。
  • 甘肅蘭州有個風雅的小鎮,曾是絲綢之路的重鎮,如今卻少有人知道
    這座小鎮,有著千年悠久的歷史,依託黃河,這裡曾經是繁華的水碼頭,據說黃河漕運發達時,小鎮曾是方圓百裡的商貿中心。也因小鎮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歷史上的青城,從京津晉來往的商人也不在少數,因此鎮上的建築,既有山西大宅的奢華大氣,又有北京四合院的雅致對稱。如今的小鎮裡,依然留存著眾多深宅大院、百年老屋和文物古蹟,同時有著淳樸的民風和絕美的風景。
  • 重慶這個古鎮曾是入川必經之地,如今褪去繁華,留下樸實老街印象
    位於重慶白市驛附近有一條老街,這裡曾經是一條古道。說起這條通道,老重慶人都印象深刻。因為在很長時間裡,這是步行入川通往成都的必經要道。然而如今繁華褪去,鎮上已經沒有人來人往,反而增添了幾許古鎮該有的寧靜。這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目的地--走馬古鎮。
  • 曾是蘇北繁華的千年古鎮,人稱「徐州小上海」,如今卻悽涼衰退
    千百年風雅沐浴,無數美好的古村古鎮散落其間,這裡沒有繁忙的人群與嘈雜的街市,更多的則是沉澱下來的文化傳承與歷史印記。當時的窯灣古鎮繁華到什麼程度呢?過往商船都會在此處停泊,這裡「日過桅杆千杆,夜泊舟船十裡」。
  • 這裡曾是佛山水上絲綢之路的重鎮
    西樵山下民樂社區潛藏嶺南水鄉詩意情懷這裡書香濃厚,一條小巷出了36名有功名的讀書人這裡留存著佛山為數不多的三星半獅這裡見證了西樵水上絲綢之路的繁華英靈古廟曾因洪水衝毀,重修於道光十七年和道光二十五年並記載於石碑上,至今廟裡還保留著這兩塊石碑。
  • 豔芳照相館,繁華褪去仍經典
    原標題:豔芳照相館,繁華褪去仍經典 老廣州人一定知道坐落在鬧市區朝天路上那家百年老字號——豔芳照相館。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豔芳照相館可是蜚聲粵港澳呀!這裡會聚了一批技藝高超的攝影師,他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廣州氣象萬千的過去和現在。這間照相館曾為不少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留下動人的瞬間。
  • 東莞曾經輝煌的吃住重鎮厚街鎮,看看當地繁華的街道
    在東莞的厚街鎮這座東莞重要的工業城鎮在過去的輝煌時期作為東莞吃住的重鎮,當地的街道星級酒店與休閒購物的商業區很多。厚街鎮作為東莞的家具之都、會展之都,這一座城鎮也是得到了很多榮譽的稱號,冠以全國鄉鎮百強鎮之一、中國鑽石餐飲名鎮等稱號。
  • 曾是蘇北繁華的千年古鎮,人稱「徐州小上海」,如今卻無人問津
    這幾年隨著我國的發展,我們國家的旅遊業也發展的越來越好了,其中古鎮遊也備受大家喜愛。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也有很多曾經繁華的古鎮,逐漸走向凋零。就連曾經蘇北最繁華,並且有著「徐州小上海」稱號的千年古鎮,如今也無人問津了。
  • 板橋鎮北方唯一市舶司遺址 書寫商貿重鎮繁華
    原標題:1000多年前 板橋鎮書寫商貿重鎮的繁華    膠州市,青島的縣級市,位於膠州灣西側,守大沽河入海口。1000多年前,這裡曾經是商賈雲集的「密州板橋鎮」。    近些年,文物部門多次對板橋鎮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和搶救性發掘,發現了北宋時期大型公共建築群,特別是30多噸的鐵錢和大量的瓷器碎片,再現了密州板橋鎮港口曾經的繁華盛世景象,為海上絲綢之路尋找到大量的直接證據。
  • 民國時期的上海灘,當時的上海確實是大都市,滿眼都是繁華的景象
    在夏天,西瓜這種水果是最能幫助我們清涼止渴的,所以在當時繁華的上海,西瓜的供應需求量也是非常大的。在照片中一個人將西瓜拋向了另一個人,如果想要安全接住的話,兩個人也得有非常好的默契的吧。不然這西瓜可就是要遭殃了。圖中表現的是上海名媛三姐妹正在一起看網球賽的場景。她們都流著當時最時髦的髮型,穿著旗袍,其中一個還戴著當時非常時髦的墨鏡,她們吃著茶點正在欣賞網球賽。
  • 雲南大理「最低調」的古鎮,曾是茶馬古道繁華集市,如今免費開放
    沙溪古鎮是位於大理和麗江之間的劍川縣,這裡的交通沒有大理和麗江方便,所以來這裡的遊客比較少,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沒有人山人海的景象,更漂亮。這個古鎮現在免費開放,遊客可以自由出入,不收票, 說到沙溪古鎮的歷史,非常悠久,2400年前,這裡是青銅冶煉中心,成為雲南青銅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 曾是安徽繁華的千年古鎮,「江北八大鎮」之首,如今卻悽涼衰退
    古鎮又名「蓼花洲」、「漕川」,舊時得益於便利的水路運輸條件,東進長江西通巢湖,是上遊多個城市的水路運輸必經之地,重要的交通樞紐,明代以來就是皖江北岸八大重鎮之一。木質結構的老商鋪、傳統手藝的理髮店、豆腐坊、鐵鍋鋪照常營業,雖無昔日的繁華,但生活在這裡的居民安逸自在,一路上老房子、老店鋪不少,但大都年久失修,古鎮建設還任重道遠。
  • 記憶之城 | 「昔日我曾蒼老,如今風華正茂.」
    知子羅在傈僳語中是「好地方」的意思,這座險峻的懸崖之城曾經是怒江州最繁華的首府,這座茶馬古道上的重鎮曾經商鋪機關林立,人流熙熙攘攘。知子羅村寨坐落在海拔2023米的碧羅雪山上,曾是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和碧江縣城所在地。
  • 南京即將消失的千年古鎮,曾是江寧三大鎮之首,如今卻悽涼衰退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古鎮,不論古鎮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古鎮承載過往悠悠歷史,記錄當地人文風俗所不可割捨的情感紐帶,只要古鎮依然存在,那麼每一位漂泊在外的遊子就有了可以寄託靈魂的場所。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南京的陶吳古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時間去了解一下。
  • 南京即將消失的千年古鎮,曾是江寧三大鎮之首,如今卻悽涼衰退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古鎮,不論古鎮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古鎮承載過往悠悠歷史,記錄當地人文風俗所不可割捨的情感紐帶,只要古鎮依然存在,那麼每一位漂泊在外的遊子就有了可以寄託靈魂的場所。
  • 大坑口:曲江縣昔日繁華的小鎮
    @友誼之光:我奶奶是坑口人,以前小時跟著奶奶回她娘家,公路不發達,在馬壩火車站坐慢車去坑口,到了坑口再搭乘來趕完集的拖拉機回家,現在每年都會去那探親,昔日的繁華已不在,記憶猶新,心裡難免有點感傷@風雨同行:去一次坑口街要坐2次船,印象特深刻,坑口雲吞麵去街必吃,五毫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