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物一事,皆為品牌。在全球世界各大洲皆有小龍蝦身影它利用強悍的生存力佔領著全球市場,而小龍蝦這個外來入侵物種為何只在中國成了網紅爆款了。
從 0 到 1
1927年日本養殖戶自夏威夷引種20隻到日本國內養殖,用作牛蛙飼料的。後來日本人發現這玩意做飼料確實非常理想,於是便帶到了我國南京附近繁殖。我國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引進,日本於更早時期從美國引種,主要用作食物和寵物.
克氏原螯蝦常常混養在農作物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種,可實現自我維持,收穫後,不需要再投放原種。逃逸個體在堤壩上挖洞生存下來。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
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破壞當地食物鏈;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災害性破壞;築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壞;由於螯蝦食性很雜,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原本的我國土長中華田園小龍蝦本是安安逸逸的過日子,所以個頭小,又沒啥本事,只能給小朋友當寵物用。哪見過這種個頭大,繁殖力強的洋壯漢,於是紛紛丟盔卸甲,不僅一步步丟了自己的領地,甚至到如今已經完全被克氏原螯蝦給取代了。
有一段時間,一個關於小龍蝦的謠言非常流行:駐中國的日軍生化部隊因為要處理大量的屍體,將克氏螯蝦經過一系列的基因改造,變成小龍蝦,運到日軍駐地擔任起水體清潔的工作。
實際上,當時日本人帶到中國來的小龍蝦,只是作為牛蛙的餌料準備的。中國也有好幾種本土小龍蝦,但是因為這些被日本人帶來的原產美國的克氏原螯蝦繁殖能力與環境的適應能力都很強,所以徹底影響了本土物種的地位。這些小小的生物以南京作為原點,沿著長三角擴張地盤。到了上世紀 60 年代,江蘇、浙江、湖北、上海等十多個省市都有他們的影子。
但除了用它們當飼料之外,人們對小龍蝦還沒有什麼興趣。人們真正開始大面積吃小龍蝦的歷史也不到三十年:90 年代初,湖北、安徽、江蘇的大排檔開始針對這個硬殼物種的吃法進行創新,卻不知人們突然對這樣新鮮又便宜的單品突然感了興趣。
作為曾經不被重視的物種,小龍蝦 1993 年還被《中國漁業統計年鑑》編錄進了「淡水蝦蟹」這個分類中。那一年,蝦蟹的全國總產量是 15 萬噸,而到了 2016 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已經變成了 85.23 萬噸。
讓品牌價值持續賦能
小龍蝦界有句話叫:中國龍蝦看湖北,湖北龍蝦看潛江。
而潛江把一個小小的龍蝦單品打造成了一種文化支柱,把龍蝦吃出了千億產業,麻辣的、蒜香的、油燜的、蒸的、滷的、炒的,小龍蝦爬上餐桌,成為大街小巷餐館裡的「時令美食」。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10萬隻「世界盃版」小龍蝦也坐上中歐班列,從湖北武漢啟程,奔赴莫斯科,全程預計要花上17天。這批小龍蝦就將抵達莫斯科,成為球迷狂歡時的美食。
一句精典廣告語爆紅而出:吃小龍蝦喝啤酒看世界盃。
而大眾不為人知的是小龍蝦這個IP背後的故事———小龍蝦文化及供應鏈服務體系。
潛江小龍蝦產業歷經近20年的發展,已形成集科研示範、良種選育、苗種繁殖、龍蝦養殖、加工出口、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於一體的產業化格局。起初被視為害蟲的外來物種小龍蝦,在潛江衍生出數百億元的大產業。
已形成集一二三產業融合一體化發展的完整產業鏈條,全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420億元。潛江蝦-稻產業基礎好,發展勢頭迅猛,品牌效應突出。全省「蝦-稻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選擇潛江作為樣板,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提供更多可借鑑的經驗。
用3年時間初步建成科學合理、技術先進、協調配套、面向應用的潛江蝦稻全產業鏈標準體系。以生態種養、產品加工、餐飲服務、冷鏈物流、電子商務、文化旅遊等全要素、全過程、全鏈條、全業態的標準化,打造潛江蝦-稻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格局。以全產業鏈標準化,提升蝦-稻消費品質,引領全省放心消費產業鏈的新模式。
對於「小龍蝦爆發」這件事,消費者、媒體、養殖戶、創業者的感知時間可能完全不一樣。養殖戶可能是最先感知到的,2007 年到 2016 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由 26.55 萬噸增加到 85.23 萬噸,增長了 221%。2016 年,小龍蝦出口量 2.33 萬噸、出口額 2.59 億美元,其中對美國出口額達 1 億美元,佔小龍蝦出口總額的近40%。歐洲市場 90% 的小龍蝦來自中國。
而再看中國,一方面是消費升級,一方面是謠言/澄清達到的對小龍蝦的宣傳效果,中國很快就成為了小龍蝦市場的需求方。2016 年,美團點評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大數據裡的小龍蝦經濟學》總,就指出小龍蝦市場的爆發,是從 2015 年開始的。那時候,行業公司的數量達到了 1.8 萬家。
從 2015 年開始,資本很快就跟上了,不斷有小龍蝦創業品牌獲得融資:大蝦來了融資 3000 萬人民幣、卷福小龍蝦眾籌 1330 萬人民幣、麻辣誘惑旗下的熱辣生活和麻小外賣品牌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新辣道旗下的供應鏈品牌信良記獲得了 5000 萬元的 pre-A 輪融資……
海底撈、周黑鴨,甚至還有西方來的必勝客。阿里、京東這樣的非餐飲玩家看到了小龍蝦的流量,也不約而同加大了對小龍蝦的採購。
重點來了,對於小龍蝦這個單品做的爆紅產業,你可以在其中發現什麼?想到了什麼?一切的機遇唯有先選擇才能發現,唯有努力才能成功。
一人一物一事皆為品牌,一個優秀的品牌打造成商業模式,賣的往往不是產品本身,而是以信任為橋梁,以口碑為私域流量,用服務打造讓客戶都忍不住發圈的極致體驗。
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和堅持,加上一點運氣,才有可能會成功。每個人都渴望一夜成名,因為你沒有看到他成名前的無數個日夜的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這句話到哪裡都沒有錯。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不要擔心自己錯過了這個時代,首先你得有這個時代的武器才能進來搶這個時代的紅利,否則我們都會成為這個時代的炮灰,你說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