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18公路地標系列:自駕潛江!一隻蝦,紅了一座城

2020-12-11 武漢旅遊

1989年11月1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之一、中國現代戲劇的泰鬥曹禺在北京醫院寫下一篇文章,名為《我是潛江人》。

「多少年來,我像是一個沒有故鄉的人。我走過不少地方,沒有一處使我感到這是我的故鄉,是我的父母之邦。我像是一隻南來北往的飛鳥,山山水水,高山平原……我認識許多人,聽過許多熟習和不的聲音,但沒有一處使我感到如此親切,如此動心,像『潛江人』這三個字,使我從心裡覺得溫暖、明亮。人問我:『你貴處哪裡?』我答:『潛江』。」

潛江曹禺大劇院星光橋旁的」此生必駕318「站牌

一抹細腰,只為君王好

公元前535年,楚靈王修建離宮,「舉國營之,數年乃成」,被譽為當時的「天下第一臺」。

上世紀80年代,潛江龍灣發掘出一地下遺址,著名學者考證其遺址即楚章華臺遺址,世人才得以一窺當時的奢華。

史載章華臺「臺高10丈,基廣15丈」,曲欄拾級而上,中途得休息三次才能到達頂點,故又稱「三休臺」;又因楚靈王特別喜歡細腰女子在宮內輕歌漫舞,不少宮女為求媚於王,少食忍餓,以求細腰,故亦稱「細腰宮」。

今龍灣遺址中還原當年章華宮修建場景

不止於此,我們如今所說的「小蠻腰」的典故也是由此衍生而來。

當時楚國地處南方,被中原列國視為「蠻夷」之地。自楚莊王稱霸中原以後,楚國文化迅速趕超中原,到了他的孫子楚靈王時期,楚國文化已經成了當時中原乃至世界上最為輝煌燦爛的文化。章華宮裡楚楚動人的楊柳細腰美女們很快受到列國的推崇,人們稱之為「楚腰」或者「蠻腰」,後來慢慢地演變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小蠻腰」。

章華臺不僅僅是一座宮殿而已,在它的周圍分布著大大小小無數座亭臺樓榭,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精美園林。圖為今龍灣遺址中重現當年章華宮景象。圖片來自Vphoto

江漢平原有個好地方

長江與漢江在湖北省中南部交匯,衝擊出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漢平原,潛江便位於此。

江漢平原湖泊星羅,水網交織,垸堤縱橫,造就了潛江「水鄉園林」的靈魂。

漢水穿境而行,東荊河源流而出,百裡長渠穿城而過,城南河繞城而去,田關河、西荊河等河流縱橫交錯,借糧湖、返灣湖、馮家湖、白鷺湖、張家湖、蘇湖等湖星羅棋布。密集的水網,織出潛江獨特的自然景觀與文化性格,網出一座城市源源不斷的生機。

江漢平原不僅生態宜居,能源同樣豐富。中國南方重要的油氣勘探開發基地——江漢油田總部便設在潛江境內。

江田間隨處可見的「磕頭機」

一隻蝦,紅了一座城

到潛江,一頓正宗的小龍蝦是必不可少的。撮蝦子的正確打開方式:牽起你的小手,摟著你的細腰,掀起你的紅蓋頭,輕輕地吻你一口。

據說中國人一年要吃掉120萬噸小龍蝦,而每吃兩隻蝦,就有一隻來自湖北。在湖北,幾乎只要有水田的地方都有小龍蝦的身影。而潛江,更是吃小龍蝦的朝聖之地。

位於潛江龍蝦城的全世界最大的小龍蝦雕塑。圖片來自潛江市文化和旅遊局

但在一開始,小龍蝦在潛江並沒有這麼受歡迎。

上個世紀,作為外來物種的小龍蝦沿著長江來到江漢平原時,因為在水稻田裡橫行霸道沒有天敵,一會兒打洞一會兒掐苗,而被潛江人深惡痛絕。

直到有一天,有人發現,這東西好像還挺好吃?從此故事就改變了走向……

2000年,時任寶灣村黨支部書記的劉主權開始蝦稻連作,養一季蝦,種一季水稻,從此帶動了潛江市的蝦稻產業騰飛。蝦稻共作這種高效的模式,漸成燎原之勢,在湖北乃至全國開始推廣。

蝦稻共作

如今走進潛江,就像走進了一座小龍蝦主題樂園,整個人被一股濃濃的幸福感包裹著。

鋪著白色塑料桌布的大桌子和彩色塑料板凳,是快樂的旋轉盤;啤酒瓶砰砰碰杯是園內的背景音樂。空氣中飄散著水產味和香料味,鼓風機裡的熱浪從四處傳來。

夏天的潛江,這樣的狂歡會從下午一直持續到凌晨。周而復始。

潛江小龍蝦平均個頭六錢朝上

2020年受疫情影響,潛江小龍蝦開闢直播帶貨新模式,通過電商平臺廣開銷路,再一次將這份美味送往全國。

自駕騎行好去處

逐水鄉園林,觀萬杉疊翠,遊興隆綠道,望河浪靜滔。如果你了解潛江,會發現這還是一個自駕騎行的好去處。

位於潛江市漢江生態旅遊區內的興隆綠道全長54公裡,是國內最長的生態水杉綠道。來這裡,可以體驗最長的鄉村綠色風景線,觀賞古老神奇的活化石——水杉。

水杉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是觀賞樹種,每到夏秋時節,夢幻綠道,美不勝收。攝影:張寧

除了沿岸原生態的水杉林,整條綠道所在的漢江生態旅遊區還有興隆大壩、引江濟漢、蚌湖秋月、爛漫桃林等興隆十景點綴,加上古民居和濃鬱的民俗風情,在此御風騎行,風景無雙。

國家南水北調、引江濟漢重點工程——興隆水利樞紐。

曹禺故裡、能源新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潛江有很多名片,但又沒有一個能完全概括它。只有你親自來了,方能感受到它清新又火辣的獨特魅力。

相關焦點

  • 「魅力蝦鄉」自駕文化旅遊節,帶你感受不一樣的的潛江
    六月的水鄉精緻動人六月的潛江紅色如潮6月18日第十屆湖北潛江國際龍蝦節「魅力蝦鄉」自駕文化旅遊節開幕此次活動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潛江市政府主辦,潛江市文化和旅遊局開幕式結束後來自湖北省自駕遊協會俱樂部的80臺車進行自駕巡遊,自駕遊覽潛江精品旅遊線路。巡遊線路全長約110公裡,起於章華花苑酒店、終於龍灣遺址博物館。途徑曹禺公園、馬拉松賽道、興隆大壩等潛江特色景點。讓各位自駕遊愛好者在體驗旅行樂趣的同時也深深的感受水鄉的魅力。
  • 吃蝦時節到潛江 滿城煙火歌紛揚
    蒸蝦、滷蝦、蒜蓉蝦、油燜大蝦、扎啤很快上桌。就像武漢的吉慶街一樣,酒至半酣,龍蝦城的「駐唱樂隊」來湊起熱鬧。兩個吉他手,深情地彈唱一首改編的歌:「和我在潛江的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大家一起打著節拍,餘丹情不自禁拿起話筒跟唱,人們不停喝彩。她是孝感應城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疫情期間一直奮戰在病房,「拼過命,就為有這樣的日子」。
  • 沒有小龍蝦的夏天是不完整的,潛江五條吃蝦遊玩線路介紹
    慢時光:經典蝦鄉之旅最過癮的龍蝦宴最地道的美食最特色的水杉公路最有趣的摸蝦互動兩日感受「醉」潛江Day110:00在潛江火車站出口處集合10:30到達龍蝦網紅學院,參觀了解蝦文化、學做龍蝦菜12:00 午餐,體驗潛江特色農家菜14:00抵達興隆大道
  • 重磅|吃蝦時節到潛江,滿城煙火歌紛揚
    「潛江我們每年都會來一次。」餘丹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今年因為疫情,來得比往年稍微晚了一些。但是到了龍蝦城後,還是驚喜不斷。這裡蝦多,人多,歡聲笑語多。「不同的是,今年還多了一隻口罩,一雙公筷」。說罷,餘丹和朋友們擺出各種姿勢,請記者拍照。吃貨中,26歲的王新剛從武漢趕來。
  • 「潛江龍蝦節」走進香港 美食名片展魅力
    人民網香港5月21日電 第三屆香港潛江龍蝦節20日在香港尖沙咀會堂開幕,逾千名香港市民參加並體驗潛江龍蝦的獨特魅力。 活動由香港特區政府民政總署、湖北省政協、香港湖北社團總會和潛江市人民政府主辦,香港尖沙咀街坊福利會、潛江市委宣傳部、潛江蝦-稻品牌建設辦公室、潛江市招商服務中心承辦。
  • G318公路地標系列:自駕恩施!北緯30°的奇異美景,在這裡是量產
    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西北處的恩施土司城,便是堪稱土司文化標誌性的建築。這裡是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工程。恩施土司城妹娃要過河,是哪個來推我嘛~世間男子不二心,天下女兒第一城。土家女兒會,是恩施市三大名片之一。
  • 夏天來了,我們和潛江蝦店的服務員聊了聊
    —— 我叫吳潔,我上班的店子在龍蝦城,也算是潛江小龍蝦的一張名片了,所以,3月31號潛江逐步恢復堂食的通知一發,我們就復工了。 △潛江龍蝦城標誌性的巨型小龍蝦雕塑 蝦農今年也不好過,每年全國各地過來潛江買蝦苗的人很多很多,去年蝦苗賣到了五十幾塊錢一斤,養蝦的都囤了蠻多蝦苗
  • 打卡G318裡程碑,遇見紅石河谷--房車露營G318-Day15
    離開海螺溝,前往康定木雅,在海螺溝給我們做導遊的小蘭說,國道g318前往康定的路上,會路過紅石公園,那裡的紅石很漂亮,路邊的紅石漸漸多起來。一灣瀑布從山上滑落,匯集眾多水成溪城河,這種把石頭染紅的微生物順和而生,造就了一片紅河灘,紅河公園的大門已經建成,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要收費了,現在趁著還沒有收費,抓緊來吧!
  • 只有潛江,才配得起「龍蝦帝國」的稱號!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說過,讓小龍蝦走上餐桌的第一批人就是湖北潛江的油田家屬們,它成為了吃小龍蝦地的鼻祖。再到後來,慢慢才開啟了中國大規模吃小龍蝦的序幕。除了獨具盛名的小龍蝦,潛江也是一座綠色的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它成為了著名「水鄉園林」。
  • 一隻飄洋過海的小龍蝦逆襲成就一座城
    有一段時間,一個關於小龍蝦的謠言非常流行:駐中國的日軍生化部隊因為要處理大量的屍體,將克氏螯蝦經過一系列的基因改造,變成小龍蝦,運到日軍駐地擔任起水體清潔的工作。實際上,當時日本人帶到中國來的小龍蝦,只是作為牛蛙的餌料準備的。
  • 湖北潛江龍蝦:傲立中國龍蝦區域品牌之巔
    45元,比其它蝦產區的價格每斤高出1至2元。去年,「潛江龍蝦」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今年6月,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中華商標協會等聯合發布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203.7億元,榮登中國龍蝦區域品牌第一名。一隻小龍蝦,如何從潛江田間爬向全國,遊向世界?
  • 湖北潛江「網紅美食」小龍蝦「復甦記」
    湖北潛江「網紅美食」小龍蝦「復甦記」發布時間:2020年03月22日 21: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湖北潛江「網紅美食」小龍蝦「復甦記」  中新社湖北潛江3月22日電 題:湖北潛江「網紅美食」小龍蝦「復甦記」  作者 董曉斌 錢軒  湖北省潛江市副市長陳慶忠21日走進景域公益文旅直播間,以「主播」身份在網絡銷售平臺上為「網紅美食」潛江小龍蝦打「call」
  • 潛江蝦稻產業綜合產值達500億元!
    12月22日下午,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主題論壇上,潛江市委副書記金茂清作主題演講,介紹蝦稻產業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潛江模式。他透露,潛江蝦稻產業綜合產值達500億元,帶動20萬人就業增收,助力2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 潛江龍蝦火爆香港
    全體合影留念活動現場,來自潛江的文藝工作者表演了極具潛江特色的文藝節目,女聲獨唱《潛江紅》,潛江民歌《哪有閒空回娘家》《催咚催》、宮廷舞蹈《章華柳》、舞蹈《姑娘們的油紙扇》,精彩的節目讓全場響起一次次熱烈的掌聲
  • 潛江蝦皇獲得數千萬融資,湖北在小龍蝦領域能產生巨頭嗎?
    可以預見,隨著冷凍保鮮與深加工技術的不斷提升,已被消費者廣泛接受的小龍蝦極有可能成為四季皆宜的明星產品,而小龍蝦系列產品的市場規模無疑是十分巨大。作為全國流通樞紐,並擁有潛江、監利這兩大知名的小龍蝦產地的湖北,在這場小龍蝦產業形成的浪潮中能產生自己的代表性企業嗎?潛江發生的故事地處江漢平原的潛江,是湖北知名的石化之城,曾因江漢油田而興盛。
  • 潛江蝦稻產業推進全鏈標準化
    「冷鏈物流標準化,是我市推進蝦稻全產業鏈標準化的一個縮影。」在2020年世界標準日來臨之際,潛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吳明星介紹,潛江蝦稻產業綜合產值去年達到420.4億元。今年7月,潛江市政府出臺意見,決定用3年時間,完成蝦稻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包括生態養殖、產品加工、餐飲服務、冷鏈物流、電子商務、文化旅遊六大標準)建設,助推該產業早日實現千億元產值目標。
  • 湖北潛江:突出產城融合 力促鄉村振興
    潛江以蝦稻特色產業為槓桿,撬動振興全面升級。去年,全市蝦稻共作面積達到80萬畝,小龍蝦交易額突破80億元,蝦稻產業綜合產值達到420億元。 上半年線上線下銷售對接活動累計銷售潛江龍蝦產品約2.2萬噸,銷售額逾11億元,貧困戶發展蝦稻共作人均增收達1萬元。 227.9億元,「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在疫後再次位列全國第一。此外,潛半夏、大豆、果蔬等農業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明星產業。 產業發展興旺,農民的荷包也鼓了起來。
  • 【特寫】沒有一隻小龍蝦可以活著爬出湖北潛江的這所學校
    潛江龍蝦學校所在在龍蝦城,一隻龍蝦雕塑在夜間分外奪目。攝影:趙曉娟毫不誇張,從潛江火車站開出不到2公裡,你就可以聞到小龍蝦的香辣氣味。如今他不僅對大青、大紅兩個常見小龍蝦品種頗為熟稔,也能通過手中的炒勺了解到「青蝦的殼比較軟,更容易入味,而紅蝦硬一些但肉質更Q彈」等燒蝦經驗。他的同學喻大雙在被小龍蝦的鉗子夾過很多次之後,已經可以熟練地快速除掉百餘只小龍蝦背後的蝦線了。他最近做的一次蒜蓉蝦,按照之前總結的蒜蓉蝦經驗——收汁的時候要控制好火候,火大了蒜蓉容易糊導致湯汁發黑,火小了汁收不好蝦沒有回味。
  • 湖北潛江:舒享自由,重拾生活的美好
    做室內設計的市民黃宇豪跟三五好友在公園旁邊的私房菜喝了點酒,來公園散步放鬆,「今天不僅感受了紫月湖的美麗,還與網紅來了次親密接觸,很開心。」市民王愛玲跟朋友是晚飯後從楊市開車過來的,拍了很多照片發朋友圈,「這麼大這麼漂亮的公園,必須要打卡拍照發朋友圈分享一下,告訴大家我們潛江越來越美越來越好。」
  • G318公路地標系列:自駕成都!食遍煙火3000年,最是人間
    同時在玉壘山側的寶瓶口處建造了一座寬度達200米以上、高2米的飛沙堰,並且特意挖掘了一處平水槽,解決泥沙淤積的問題。「三分治、七分養」,李冰還為都江堰制定了每年一次的歲修制度。在玉林,如果說小酒館是畫家與音樂人的「第二客廳」,那麼翟永明與好友戴紅開的「白夜」則是詩人與作家的烏託邦。它們讓不同領域的藝術從業者在此肆意發揮著自己的才情,讓玉林被稱作成都現代藝術的搖籃,提供了藝術創作的土壤。藝術家們互相碰撞著靈魂,一邊汲取著成都生活的底氣兒,一邊又把它抽離出來,成為各自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