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觀察|網際網路電影宣發的「古典復興」

2020-12-11 東西文娛

本文為東西電影研究組根據外媒報導和此前研究梳理。

關鍵詞:中國電影|春節檔|電影營銷|微博

撰文

EW AR|金晶 Jocelyn Jin

導讀

離史上競爭最為激烈的春節檔正式開始還有兩天,營銷大戰則是早已開始。而在花樣百出的營銷手法背後,《啥是佩奇》的刷屏「出圈」,更是讓人強烈地感受到網際網路營銷的強大「攻勢」。

電影消費的高線上化率和移動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聯手助推了網際網路宣發的熱潮。

在今年的春節檔,可以看到網際網路宣發依舊搶眼。與此同時,網際網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以及今年票補受限的態勢,網際網路宣發和傳統宣發也進一步融合下沉。繼去年《捉妖記2》下鄉刷牆之後,今年片方除了更為尋求營銷的廣度,藉助跨界營銷尋求強強聯合的品牌協同效應,各種「破壁」合作愈演愈烈,也更開始反思營銷的精準度。

可以看到,新的電影營銷形勢下,對營銷的渠道、內容創新及長尾價值等方面其實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網際網路營銷作為其中一種手段,其效率還在於與電影受眾群的觸達效率。

成本與效果之間,永遠存在一個組合效率的問題。在各種營銷手法層出不窮的當下,網際網路宣發也正更加回歸電影營銷的本質規律。這又何嘗不是一次對傳統宣發的「古典復興」呢?

背景:網際網路宣發在全球崛起,中國市場成長更快

2018年,北美票房落點118.5億元,同比增長6.9%,而總觀影人次繼續下滑5.5%,又創新低。在增長停滯的票房市場面前,好萊塢還必須努力應對節節高漲的電影成本。兩相擠壓之下,投資風險不斷攀升。除卻用人成本和通貨膨脹的影響,促使電影成本上漲的因素還包括持續提升的營銷投入。

1999年上映的《女巫布萊爾》被普遍認為是網際網路成功營銷案例的源頭。這部製作成本僅為3.5萬美元的低廉作品,在當時收割了近1.5億美元的票房。除了「偽紀錄片」式風格的成功嘗試,更離不開其成功的網際網路營銷嘗試。

在Facebook等社交產品還沒有出現的90時代,網際網路作為新興媒介的潛力和特質還尚未被充分挖掘,電影網站通常也只作為信息發布平臺使用,與傳統媒介的功能並無太大區別。《女巫布萊爾》的營銷團隊看到了社交媒體背後潛在的價值。

鑑於電視和平面媒體等傳統媒體尚未完全淘汰,主流大片現在需要同時迎合著兩方媒體,以應對周末開畫的壓力。在採買廣告位的同時,好萊塢製片廠也開始在宣發中整合網際網路渠道,典型的案例如獅門的《飢餓遊戲》。

獅門影業的數字營銷部門為這部影片策劃了一場立體而全面的營銷創意策劃:利用Facebook和Twitter,獅門創建了集中的話題社區,可以讓粉絲自發地創作有關飢餓遊戲的UGC內容。這些材料為工作室提供了重要信號,讓他們可以清晰地了解粉絲們最感興趣的點是什麼。

在大規模開展線上營銷的同時,傳統媒體(印刷廣告、電視廣告、戶外廣告等)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並成為線上營銷生態的重要基石。傳統營銷手段與網際網路媒體的協同效應,最大程度實現了宣發共振。

值得注意的是,與北美的低線上化率相比,我國電影產業的網際網路化程度更高,用戶對於娛樂市場的需求增長強烈,所以相比製作工業體系的待完善,網際網路宣發等產業鏈後環節的發展優勢更為突出。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持續增長,以及電影消費從線下到線上的轉移,我國的網際網路宣發模式在近年強勢崛起。

目前,國內的主流網際網路營銷渠道包括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平臺,以貓眼、淘票票為代表的網票平臺、以快手、抖音為主的短視頻平臺,甚至是以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在數位化手段日益豐富的今天,網際網路營銷的創新探索正在日漸打破想像的邊界。

融合:春節檔網際網路宣發進階

與往年所不同的是,今年春節檔網際網路宣發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特點:更緊密的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更頻繁的跨界合作以及更高曝光的明星流量。

1、線上線下渠道互聯

今年春節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憑藉良好的點映口碑成為春節檔「出圈」 的熱門。除了背後 「中國科幻元年」的高話題熱度,其線上線下融合的營銷手段也助力良多。

以微博平臺為例,1.20日影片發起超前點映後,反響熱烈,微博大v推薦度高達94%,快速升至微博想看榜第一,並在當日衝上實時熱搜榜。

在線上保持高話題度之餘,線下沙龍的舉辦再次讓電影的口碑得以傳播。1月27日,微博電影「叨光薦影」大V觀影沙龍第一期開辦,邀請《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沙丹,以及微博大V推薦度各領域評委代表,與提前欣賞這部電影的觀眾們一起分享了觀影感受,討論了中國科幻片的製作經驗,並從各自跨領域角度解讀、推薦電影。現場討論的#中式科幻#話題又回歸線上,引發熱議。截止發稿日,影片的微博大V推薦度維持在96%的高評分,預告片播放量突破1.5億次,#流浪地球#話題閱讀量為7525萬次。

今年的微博之夜,星爺攜《新喜劇之王》現身,並在現場放送了為微博獨家定製的物料(海報、宣傳視頻)。這一事件也經由微博同步導流線上,為電影宣發賦能,又創造了一波討論的聲量。

2、跨界營銷與「破壁」合作

越來越擁擠的網際網路營銷戰場,驅使片方轉而開闢新賽道,藉助「跨界」營銷尋求強強聯合的品牌協同效應,更多的「破壁」合作開始出現。

目前,《飛馳人生》佔據了大年初一排片率第一位。從已曝光的預告片中可以看出,影片已經聯手上汽大眾Polo Plus強調「飛馳」主題。去年年底,蘇寧易購拼購邀請影片劇組來到現場為蘇寧易購年貨節發布會造勢,並聘任主演黃景瑜為蘇寧易購拼購官。蘇寧易購與《飛馳人生》的深度合作還包括推出「飛馳快遞盒」、布展飛馳元素進入蘇寧影城等。

此外,影片還與江小白、時尚芭莎、天真藍等不同領域的品牌建立了跨界合作,最大化觸及二者的交叉用戶。

而主打兒童市場的《小豬佩奇》不僅與辣媽幫社區、兒科醫生魚小南等高契合的平臺建立了聯繫,也將合作的觸手伸向了一汽大眾、大麥網等品牌。

3、擁抱明星流量

在今年的電影影片宣傳曲隊伍中,除卻以往常見的實力派歌手,許多影片還配置了流量明星陣容。去年引爆偶像話題度的《創造101》選手成為電影宣傳曲的大熱門,僅「火箭少女」組合就參與了《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孟美岐)《熊出沒·原始時代》三部影片的宣傳曲演繹,《新喜劇之王》則選擇搭檔《創造101》走出的另一支女團「疾風少女」。

挑戰:電影營銷價值的回歸

可以看到,正如淘票票去年提出的,如今的電影宣發已經告別過去在線票務平臺為中心的宣發2.0時代,向全場景、全觸達、全生態的宣發3.0時代的演進。

限制票補的消息,削弱了通過「價格戰」方式拉攏用戶的粗暴方式。雖然今年春節檔存在票補回籠的態勢,但是網際網路宣發競爭依舊激烈,對營銷的渠道、內容創新及長尾價值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

1、更立體的宣發渠道

粉絲無疑是助力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為了實現更大範圍的宣發覆蓋量,宣發手段和宣發渠道尤為重要。目前,微博、快手、抖音等平臺是主要的粉絲集散地,日活用戶數均已突破億次級別。

但從宣發手段的立體度來看,除了成熟的內容生產和消費平臺,微博還承擔了一定的媒體屬性。多年的運營經驗積累,微博平臺的娛樂生態沉澱是其他平臺難以追趕的。在現有階段創新營銷手段頻出的前提下,微博依舊是電影營銷首選的宣發陣地。

目前的微博營銷生態中,宣發主要手段包括短視頻、主題曲發布、創意海報、主演問答等形式,依靠明星、品牌、粉絲三方聯動的營銷方式,實現高曝光度。以視頻分發為例,微博擁有超過20個娛樂類、電影類的官方微博矩陣和超過500個的娛樂類、電影類自媒體微博矩陣,高效的產品組合助力影片打出一套高質量的組合拳。

2、更具創新的營銷內容

在信息爆炸增長的時代,大量重複、低效的信息容易被用戶篩選剔除。為了提升用戶的記憶點,營銷活動創意頻現。今年春節檔第一支爆款預告片來自《小豬佩奇過大年》。這部名叫《啥是佩奇》的視頻一經推出迅速引發全網熱議,被視為「次元破壁」的經典案例。

據微博平臺數據統計,視頻的24小時全網播放量6848萬,覆蓋人次1.7億。官微單支視頻24小時播放量達3453萬,互動量43萬。KOL和用戶的轉發助推了預告熱度增長,包括劉芸、朱亞文、任素汐、水簾洞大聖自來水公司等參與原發擴散,24小時內12700家藍V,28500家橙V聯動參與擴散。目前話題閱讀量達到16.4億,討論量也達到108萬。

為了進一步發酵熱度,新浪電影追蹤跟進報導《啥是佩奇》,包括發布原版視頻、導演剪輯版、導演科普介紹以及導演張大鵬面對群訪追蹤答疑實時視頻等在內的11條微博。

「啥是佩奇」、「劉佩琦」、「 小豬佩奇鼓風機」、「 小豬佩奇官宣」等花式聯動接連等上熱搜幫,網友腦洞大開,不僅中國消防、平安北京開啟線上友愛「互懟」,手工耿、魏澤楷等手工達人也開啟聯動模式,引發全民「佩奇」討論潮。

其他春節檔的創新營銷活動還包括《流浪地球》預熱階段發起的明星「手推地球」系列趣味短視頻,得到了李光潔、吳孟達、屈楚蕭等明星的響應;黃渤帶頭髮起「瘋狂拜大年」微博故事挑戰活動,號召網友上傳自己的「瘋狂拜年方式」;沈騰則在微博上發出了一些土味應援等趣味內容。各式創新營銷活動的推動下,電影的影響力進一步擴散。

3、長尾價值幫助口碑逆襲

對於小預算影片來說,首周末開畫表現難以匹敵商業大片,往往需要更長線的放映時間來完成口碑發酵和票房沉澱。相比傳統營銷渠道的高昂成本,網際網路營銷平臺相對低廉和易達的可操作性為中小成本影片創造了一個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這樣的背景下,電影口碑的價值逐漸開始凸顯。電影口碑代表主要包括影評人口碑擴散、明星口碑擴散、大V口碑擴散、大眾口碑擴散等幾個步驟,同時大量出現電影口碑反推電影排片的現象。

微博於2017年推出了專注於電影評分的「大V推薦度」。與國內外多數為匿名或群體打分的電影評分體系不同,「大V推薦度」由大V實名打分,大V職業涵蓋了動漫、讀書、科普、醫療、音樂、網際網路、軍事、歷史、人文藝術、美食、時尚、電影等20多個細分領域的多位跨界意見領袖,評分體系和組成更為多元和公正。

而對於IP可開發性強和有意開發續集的作品來說,平臺的長尾價值同樣重要。以電影官微為例,截止2017年微博電影官微總數295個,其中過億電影100%開設官微。所有官微發布微博超12萬條,總閱讀量破266億,總視頻播放量超48億。官微作為公開平臺所打造的品牌效應,聯結了作品與粉絲之間的良性互動,進一步放大化電影的長線價值。

相關焦點

  • 春節檔五強爭霸,淘票票引領電影宣發進入共振時代
    2018年春節檔即將拉開戰幕,《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西遊記之女兒國》、《紅海行動》、《熊出沒變形記》等五部國產電影將是春節檔的票房主力。目前,春節檔五強的宣發營銷都進入衝刺階段,今年春節檔的宣發大戰空前激烈,線上線下全面融合、多場景觸達用戶、全鏈路覆蓋+跨界協同等模式已經成為頭部影片宣發的標配,這標誌著電影宣發生態共振時代的到來。
  • 淘票票與淘寶玩出電影新花樣,迎接「史上最激烈」春節檔
    大熱IP的扎堆,今年或成為「史上最激烈」春節檔。據悉,《西遊記女兒國》是淘票票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紅海行動》是阿里影業聯合出品+淘票票聯合發行,《唐人街探案2》是優酷聯合出品+淘票票聯合發行,《捉妖記2》是淘票票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祖宗十九代》也有淘票票票務合作,淘票票的火力覆蓋了春節檔絕大部分影片。淘票票參與到發行領域,拓寬了春節檔影片的宣傳渠道,為電影市場帶來了不少活力。
  • 2019春節檔及「後春節檔」電影觀察
    春節檔電影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已經介入大眾精神生活,打破全球影史單一票房最高紀錄等諸多欣喜讓電影再次成為全社會、全媒體討論的話題中心。春節檔雖精彩紛呈,卻表現出「高開低走」的疲軟姿態,觀影人數下降,票價升高……業界應理性審慎對待電影業的繁榮,糾正對春節檔的認知誤區。
  • 春節檔電影,全部撤檔!
    然而由於近期爆發的疫情,我們經過非常慎重的考慮,現做出如下決定:電影《姜子牙》將退出春節檔,擇日上映。我們會配合各渠道開啟退票流程;最大限度降低觀眾損失。導演曾說:「動畫,不是-一個人的破釜沉舟,而是一群人的齊心協力。」如今疫情發生,我們亦當眾志成城,以防疫為重、以生命為重。
  • 成龍戰春節檔 《神探蒲松齡》「全家一起看電影」
    》以及未播先熱的《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春節看電影已經成為新年俗,但適合春節全家一起看的電影卻並不多,極易出現在春節檔的影片類型選擇上眾口難調的狀態。如何選擇一部既能陪父母、也能帶小孩,解決「全家一起看電影」的選擇問題,成為春節檔觀影痛點。在這場內容驅動的春節檔混戰中,愛奇藝影業主控的《神探蒲松齡》從影片定位和內容上給出了相應解決方案,將會成為春節檔的合家歡首選。
  • 被增持後,阿里影業2019財年虧損大幅收窄,網際網路宣發首次盈利 | 看...
    具體來看,阿里影業當前主營業務分為三部分:網際網路宣發、內容製作,以及綜合開發。其中,網際網路宣發業務版塊在報告期內獲得收入24.6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首次實現了全年盈利;綜合開發業務收入1.11億元,增長率為174%;內容製作業務收入4.59億元,阿里影業表示,本財年處於內容策略的調整期,一方面全部消化掉了歷史項目,另一方面也為新財年進行項目儲備。
  • 上映電影集體撤檔,2020年春節檔正式成為沒有新片上映的檔期
    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經濟水平的提升,看電影已經變成了春節假期的「新年俗」。而中國春節檔票房遠在2006年就超過30億,2019年超59億,是暑期檔外最大的票房容量檔期。因此眾多片方都扎堆在春節檔上映,想來看中的也正是春節檔的吸金能力。
  • 2020年春節檔電影「爭奪戰」打響
    此外,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一同加入春節檔「爭奪戰」的還有電影《金禪降魔》、《大紅包》和重映版電影《源·彩虹》。數量較上年沒有太大起伏。但與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春節檔電影呈現系列化趨勢,在已官宣的7部影片中,有5部是系列作品。
  • 「手淘」聯合淘票票,全資源生態協同助力春節檔票房刷新紀錄
    春節檔破多個影史紀錄,內容價值得以回歸此次春節檔創造了多個影史紀錄:首日上映出現3部電影破3億的盛況,大年初一創中國電影單日票房紀錄,更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7天總票房以57.23億創下春節檔新紀錄。
  • 春節檔淘票票發起猛攻:出票佔比已經接近五成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這樣的強勢組合勢必會成為春節檔甚至是其他一些重要檔期的標配。正是在這個宣發助力票房升級的大背景下,一個想必會讓片方、在線購票平臺以及影院鬆一口氣的現象可能是這一年的春節檔沒有因為票補受限而有所退潮。
  • 2020年電影票房有望達200億 春節檔競爭激烈
    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12月14日,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對2020年的市場表現和用戶行為進行了分析,並且以春節檔為樣本,將研究視角投向電影市場的未來。供圖阿里影業燈塔整合營銷平臺總經理袁娟分享,多元內容的供給恢復、營銷方式的迭代革新,以及多元宣發策略的實施,將帶動觀眾全面回歸影院,推動中國電影重攀高峰。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報告作出了預測: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約為去年的30%。
  • 2020年電影票房有望達200億,春節檔競爭激烈
    12月14日,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了《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對2020年的市場表現和用戶行為進行了分析,並且以春節檔為樣本,將研究視角投向電影市場的未來。阿里影業燈塔整合營銷平臺總經理袁娟分享,多元內容的供給恢復、營銷方式的迭代革新,以及多元宣發策略的實施,將帶動觀眾全面回歸影院,推動中國電影重攀高峰。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報告作出了預測: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約為去年的30%。
  • 報告:2020年電影票房有望達200億 春節檔競爭激烈
    》,對2020年的市場表現和用戶行為進行了分析,並且以春節檔為樣本,將研究視角投向電影市場的未來。供圖  阿里影業燈塔整合營銷平臺總經理袁娟分享,多元內容的供給恢復、營銷方式的迭代革新,以及多元宣發策略的實施,將帶動觀眾全面回歸影院,推動中國電影重攀高峰。  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報告作出了預測: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約為去年的30%。
  • 2018春節假期票房收入達56.8億元 看電影成為我國新風俗
    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公司對於電影的關鍵助力,也成為了電影產業不可或缺的「風俗習慣」。今年春節檔幾大頭部電影背後都有網際網路電影平臺進行強勢的宣發助推。比如貓眼影業主發《捉妖記2》,聯合發行《紅海行動》,聯合出品、聯合發行《熊出沒變形記》。《捉妖記2》無疑是奠定今年票房火爆春節檔基調的奠基者。
  • 四部電影三億預售百家出品公司 2018春節檔明爭暗鬥:上有「最低...
    但從幾部春節檔大片火力全開的競爭架勢來看,拼預售拉高排片率、拼「花式票補」吸引觀眾、拼跨界營銷刷存在感,各個手段狠砸錢,宣發費成本之高一點不低於票補明目張胆之際。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春節檔,充滿機遇的同時也暗含激烈挑戰。
  • 流水的春節檔,鐵打的《熊出沒》
    從目前來看,《熊出沒》系列電影是春節檔史上最穩定的選手,從2014年至今,系列票房累積超過20億,國內沒有哪一系列電影能做到像它一般:穩定的票房體量、高額的投資回報、規模化的衍生業務,在其他大片淪陷各大混戰之時,保持一方晴空。
  • 2020春節檔七雄格局已定,你最看好誰?
    而除了國慶檔的獻禮三巨頭之外,即將於明年春節檔上映的大片,絕對是這次推介會的重中之重。而除了對已經定檔的影片進行推介宣傳外,在推介會上官宣定檔也開始成為近年來的宣發大動作。
  • 文娛消費闖入雙11,燈塔衝擊播開創「早鳥票」電影宣發新模式
    在為消費者帶來優質又實惠的文化產品之餘,阿里影業旗下燈塔「衝擊播」推出電影「早鳥票」宣發新模式,鎖定影片核心粉絲,提前完成票房轉化;開創性地以雙11電商流量賦能電影宣發。活動期間,「衝擊播」共計為包括賀歲檔、春節檔影片在內的數十部影片進行線上路演,售空「早鳥票」數萬張。據悉,雙11期間,衝擊播累計售票近20萬張,直播覆蓋人群超2000萬。
  • 春節檔電影「決勝」的法門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是周星馳+《澳門風雲...
    《西遊降魔篇》猶如一劑行業興奮劑,不僅使得看電影從此成為春節新年俗的一部分,而且也讓每一年的春節檔成為整個電影市場探頂的「決戰」,而決戰中的決戰自然是哪部影片能夠登頂春節檔。√為什麼是《澳門風雲》系列竟成為近三年春節檔最賣座?
  • 公司之爭,才是春節檔最大的博弈
    6部電影匯聚98家公司,14家公司連續3年堅守春節檔 作為全年第一大檔期,春節檔無疑是當下影視公司們的必爭之地。在今年春節檔公布公司陣容的6部電影背後便聚集了98家公司,平均每部電影有16家。不過,相比去年的124家,今年的競爭局勢或許會稍微「緩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