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7月15日南通訊(記者 李志華 通訊員 曹燕)「以販養吸型、持有毒品型、變相加價的代購型、採用微信等新媒介型、採用快遞等新方式型。」7月15日下午,南通市崇川區檢察院對外發布:去年以來該院辦理的五起毒品典型案例,再次警醒民眾自覺抵製毒品、遠離毒品。
2017年2月至3月期間,趙某某在南通市崇川區中南七星花園、南通市興東鎮等地,先後向王某、李某某、沙某某販賣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6次,共計10.3克。同期,王某在通州市興東鎮等地,先後向他人販賣甲基苯丙胺4次,共計2克。另外,王某還在其轎車內容留過三人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 2018年8月21日,趙某某因犯販賣毒品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王某因販賣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12000元。
崇川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韓寧表示,該案典型意義:對於自己吸食毒品又販賣毒品的,司法認定上就認為屬於以販養吸,公安機關在抓獲時從其身上、住處查獲的毒品數量,也會計入販賣毒品的數量。客觀上,毒品的存在,就是一個社會不安定因素,體現了對於毒品犯罪從嚴打擊的刑事政策。據悉,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崇川區檢察院共辦理審查逮捕毒品犯罪案件53件86人,辦理審查起訴毒品犯罪案件61件97人,監督立案1件1人,追訴漏罪1件1人。毒品犯罪案件類型上,以販賣、運輸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為主,佔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96%,在案件數量上,去年以來,審查起訴案件人數同比下降4.44%,毒品犯罪高發勢頭得到遏制。
「當前毒品犯罪案件主要呈現『毒品種類多元化、新型化』、『犯罪團夥化突出』、『毒品犯罪職業化』、『毒品犯罪手段新型化、隱蔽化』等新的特點。」南通市崇川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張繼萍表示, 為加強辦理毒品犯罪案件的專業化建設,該院專門成立了毒品犯罪專業化辦案組,實行批捕、起訴和訴訟監督一體化的辦案機制,有效提高辦理毒品案件專業化水平,確保案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