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創業故事丨徐光南:返鄉創業養牛蛙「頂呱呱」

2020-12-14 紅網

紅網時刻通訊員 徐助全 湘西報導

金秋十月,桂花飄香。在大山深處的瀘溪縣浦市鎮高橋村,一片佔地300多畝的牛蛙養殖場映入眼帘,整個上空及四周覆蓋著一張張黑色的網,網內整齊羅列著許多長方形的牛蛙池塘。

走進池塘內,牛蛙一片,受陌生人腳步的驚擾,在水裡「撲通撲通」的跳躍起來,呱呱地叫,把水弄得譁啦譁啦,振蕩人耳,宛如一場氣勢磅礴並且正在火熱演奏的交響樂,打破了山村的寂靜,也讓人不禁吟起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絕美詩句。

這就是今年30多歲的徐光南創建的瀘溪縣光南生態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的真實寫照。

徐光南,瀘溪縣浦市鎮高橋村村民,多年來,一直在外打拼,事業生意都經營得風生水起,有飲食產業,有多家店鋪,日子過得很愜意。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酒席上聽廣州朋友說養青蛙有「錢」景」,內心就泛起了回鄉創業的想法,卻遭到了全家人強烈反對,但「犟」脾氣的他,就是十頭牛也拉不回。從2018年3月開始,徐光南全身心地投入到牛蛙養殖項目上,他星夜兼程,先後多次到廣東佛山、汕頭實地考察學習,跑長沙,奔福建,上重慶等地,洽談銷售問題,經過大半年堅韌而勇敢博取,流轉到了300多畝地,投資將近300多萬元。2019年3日,徐光南創建生態養殖基地,帶著鄉親們發展牛蛙等特色養殖業,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掙錢。

開弓沒有回頭箭,創業之初,徐光南面臨了很多挑戰。由於是「新手」,養殖沒經驗,加上幹罕持久等原因,出現牛蛙相互打仗,大蛙咬小蛙,造成小蛙被咬傷破皮而死亡,變態期成活率低、產量也提不上等諸多問題。這都讓他吃了不少的虧。倔強的他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把小牛蛙分離出來,加大山泉水注入,打出了3口深井,引井水灌溉蛙池,以活水養蛙,保持牛蛙良好的生態環境,確保牛蛙品質。就在9月份一下子銷售二批,售出有了5、6萬斤,主要銷往廣州、長沙、福建、重慶,供不應求。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飲食要求越來越高,美味是人們追求的需要。牛蛙以其肉味美鮮嫩、營養豐富受到很多食客的喜歡,但由於野生青蛙屬於國家保護動物,禁止捕殺,人工養殖就不同了,可以進入正常的流通渠道,市場價格可觀,這使得牛蛙成了近年來的養殖新寵。

眼下,徐光南的養蛙事業已經步入正軌,公司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管理模式,優先吸納周邊的退伍軍人、重點貧困戶作為安置對象。徐庭全是高橋村一組建檔立卡貧困戶,從合作社成立以來,就一直紮根在牛蛙養殖基地務工,他對今年脫貧「摘帽」十拿九穩,信心滿滿。

目前,該合作社已吸納了30多位村民長期務工,還帶動了120多村民不定期務工創收。

山裡孩子長大的徐光南,有著大山人的品質,為人耿直、豁達、剛毅,不忘初衷,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更是難能可貴。接下來,徐光南準備在浦市鎮率先推廣牛蛙這一生態養殖業,做大做強,實現村民抱團發展,走共同致富之路。

相關焦點

  • 為創業企業提供服務 頂呱呱受邀參加2019創業服務行業資本對接會
    隨著創業浪潮愈漸高漲,全社會對企業服務的市場需求越來越高,本次活動圍繞「創業服務」、「資本運作」兩大關鍵詞展開交流與討論,旨在挖掘創業服務行業優質項目,搭建資本對接平臺,與投資機構、業內專家共同探討創業服務行業企業的發展方向,頂呱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參加本次活動。
  • 回放 吾鄉丨探訪湘西苗寨十八洞村 看大學生返鄉直播助脫貧
    回放 吾鄉丨探訪湘西苗寨十八洞村 看大學生返鄉直播助脫貧
  • 頂呱呱亮相中關村創業大街 助力創業者圓夢未來
    12月9日,在有中國「矽谷」之稱的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廣告大屏上,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頂呱呱集團赫然亮相。  中關村創業大街位於我國創新創業資源最為密集的中關村核心區,集聚包括天使匯、創業黑馬、36kr在內的近百家優秀創業服務機構和企業,以及中國最頂級的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和最活躍的創業者、投資人,吸引著全球創新資源和人才匯聚。
  • 鶴山市返鄉創業孵化基地今揭牌助力返鄉創業事業騰飛
    2019年,江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關於返鄉創業孵化基地認定建設實施辦法》,並組織開展認定工作。經主體申報、屬地推薦、資料審查、實地核查和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開平市塘口鎮返鄉創業孵化基地、鶴山市森雅孵化器為江門市首批返鄉創業孵化基地,給予每個基地獎補資金
  • 打造中介行業淘寶網 頂呱呱開創企業服務創業新模式
    助力員工創業夢想開創企服行業創業新模式2018年,在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頂呱呱工作多年的李忠旭,職業發展進入瓶頸期。從事法律服務的他不滿足於目前的狀態,想尋求更大的突破,追求更大的挑戰,實現人生的飛躍;於是,創業的萌芽在心中誕生了。
  • 【喜報】創業女性在邛崍市2020年返鄉創業系列活動——創業大賽中...
    【喜報】創業女性在邛崍市2020年返鄉創業系列活動——創業大賽中獲得佳績!,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帶動更多的女性創新創業,邛崍市婦聯積極推薦我市創業女性參與邛崍市2020年返鄉創業系列活動——創業大賽,經過激烈競逐,最終靜池山莊紅色長徵情境體驗館和松鼠AI適智應教育在決賽中獲得佳績!
  • 返鄉創業續輝煌 鄉村振興添力量——平頂山市返鄉創業工作紀實...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嚴格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六穩」「六保」的決策部署,堅持把農民工返鄉創業作為統籌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持續優化返鄉創業生態,厚植返鄉創業沃土。
  • 頂呱呱集團推出首個智能財稅SaaS平臺——小頂創業
    智能財稅SaaS平臺——小頂創業頂呱呱集團於2017年初創立了小頂創業品牌,專注加盟模式的研究,經過歷時一年的經營模式摸索探究和經驗總結,建立了從資源管控、銷售漏鬥管控、信息化體系、文化打造、流程再造、行業模式顛覆等全方位的運營體系,旨在保障加盟商及用戶雙重體驗
  • 河南省2020年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示範項目和返鄉下鄉創業...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16〕135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評審認定辦法(試行)等三個辦法的通知》(豫政辦〔2017〕25號)規定,省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定,現將2020年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園區
  • 李德壽:返鄉創業 從沙發起步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的出臺,激發了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開始選擇返鄉自主創業。2016年,返鄉農民工李德壽回到家鄉湖北省黃崗市羅田縣白蓮河鄉李家垸村,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李德壽告訴我們「在外面打工工資低,自己也不夠用,想幫助家族無能為力。後面還是決定自己創業,因為我自己也在家具廠幹過多年,回來之後就開了這個沙發廠,走上了創業之路。」
  • 四姑娘山青年返鄉創業記
    新華社成都5月4日電 題:四姑娘山青年返鄉創業記  新華社記者康錦謙、軒玉珏  別具風情的嘉絨藏族服飾,標誌性的俏皮笑容,「80後」阿娟最近在網上「火了」。夫婦倆當即決定辭掉外面的工作,回鄉創業。  現在,四姑娘山的蟲草、松茸、犛牛肉、蘋果、野菜乾都在阿娟夫婦精心演繹的「小劇場」中變得充滿故事,在網上「吸粉」無數。2018年,阿娟夫婦銷售農副土特產總金額300多萬元,在夫婦倆的帶動下,村子裡不少貧困戶因此脫貧。  「在電商時代,一切皆有可能。」
  • 「我的脫貧故事」家鄉的柑橘「紅」了我的創業路丨返鄉創業農民工...
    我是舒萬忠,是一名返鄉創業的農民工。2014年,我從外地回到了家鄉--匯川區芝麻鎮觀音寺村青槓堡組。作為柑橘種植戶,我見證了我們村柑橘產業的發展。觀音寺歷來盛產柑橘。為支持我創業,在營業執照、菸草專賣零售許等各類證件辦證過程中,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減免很多辦證手續,有些證照直接幫我辦好帶到山莊來,使我深受感動。這個季節,山莊營業不是很好,但夏天來消夏避暑的人很多,一年營業額可達40多萬,還招聘了10餘名穩定務工人員。在一系列好政策的引領下,在當地,我過上了算是比較滋潤的生活。
  • 返鄉創業興業大有可為
    區稅務局局長石思平表示,首屆開商大會參與人數之多,各行業覆蓋之廣,令人欣喜,開商大會凝聚和號召在外開州籍企業家返鄉創業、投資興業,必將為開州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區稅務局一定落實好減稅降稅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做好招商引資,規避風險,引進有實力、有遠見的民營企業家返鄉發展,使人民受益,為開州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 【鎮江】「創業明星」頒獎典禮暨創業故事分享會成功舉辦
    鎮江市「創業明星」頒獎典禮暨創業故事分享會 12月22日,鎮江市「創業明星」頒獎典禮暨創業故事分享會隆重舉行希望鎮江市依託創業明星評選活動載體湧現更多創業典型,講述更美創業故事,激發更強創業動力,持續打造全省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 58同鎮聯合清華發布《縣域創業報告》:年輕人是創業主力軍 返鄉...
    《報告》顯示,返鄉創業者佔比過半,大學生創業者近1/6;縣域創業以家庭式創業為主,百人以上僱員企業不足1%,企業整體營收5-7萬,80%以上企業淨盈利10萬以下,東部地區創業氛圍濃厚。年輕創業者佔比高 返鄉創業者佔比過半《報告》顯示,在縣域創業者中,男性佔比達71.1%。同時,縣域創業群體中48.0%年齡為26-35歲,30.9%的創業者年齡在36-45歲之間,45歲以上創業者僅佔約10%。可見,年輕人是創業主力軍。
  • 返鄉創業帶富七姐妹
    3月6日,在社旗縣大馮營鎮瑞和家庭農場,貧困戶常曉紅說起返鄉創業的張玉英,話特別多。    張玉英是該鎮李莊村村民。2006年春節剛過,她到鄭州市大學路開辦了一家小超市,掙到第一桶金。隨著收入不斷增加,從一家小超市到3家連鎖超市,收入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超市女紅」的名號在家鄉十裡八村不脛而走。
  • 潼南黎紅兵:返鄉創業有奔頭 脫貧致富「領頭羊」
    黎紅兵說,長期在外工作也不是辦法,自己也一直想回到家鄉創業,既可以照顧父母、妻兒,還可以為家鄉的發展做貢獻。 恰好,當時在電視上看到了關於土雞、土鴨養殖的信息,於是就動起了小心思,考慮到最近幾年來行業競爭越來越大,很多行業效益都處於下滑狀態,反而是綠色生態農產品深受群眾喜愛,在市場上暢銷不衰,加上政府對返鄉創業大力扶持,於是黎紅兵就萌生了返鄉發展養殖的創業思路。
  • 返鄉創業 打造「多肉王國」(2)
    新華社照片,石家莊,2020年12月2日返鄉創業 打造「多肉王國」12月2日,張曉東在「多肉花園」給多肉植物澆水。一次回鄉探親時,他了解到家鄉曲周縣推出了針對返鄉創業的諸多優惠政策,張曉東動了心。2014年,考察多肉植物的種植前景後,張曉東開始紮根鄉村的創業計劃。從多肉栽培、養護到開拓市場,張曉東從零開始學習,當地政府也積極協調技術員進行指導,幫他解決了不少難題。經過短短幾年的經營,張曉東打造的「西木多肉花園」已初具規模。
  • 宜賓「三創園」孵出返鄉創業的「敘州模式」
    模式三:全方位服務、全過程孵化,打好萬眾創業「組合拳」「萬眾創業,不是放任自流,服務要貼心周到、政策統籌兼顧。」據了解,敘州區在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打好「組合拳」。創新「園區+平臺」孵化管理。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引領計劃」,著力打造農民工返鄉創業孵化園,助力種子項目落地生根、新辦企業穩定運營、成熟企業加速壯大。
  • 「我的扶貧故事」為黔茶出山添上翅膀丨黎平縣90後返鄉創業青年朱...
    我叫朱大丁,是一名90後返鄉創業青年。我的家鄉在素有「中國名茶之鄉」的黔東南自治州黎平縣,這裡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多雲霧、寡日照、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徵,生態植被良好,是建設原生態、高品質有機茶園最適宜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