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達科技董事長:成為百億級軌道交通企業是公司中期目標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每經記者:靳水平    每經編輯:湯輝

5月6日下午,運達科技(300440,SZ)在成都召開2018年度股東大會,審議《2018年年度報告及其摘要》等8項議案,多名投資者以及媒體記者參會。當日晚間,運達科技公告稱,《2018年年度報告及其摘要》等議案全部獲得股東大會通過。

運達科技董事長何鴻雲在會上表示,軌道交通行業是值得長期去做的行業,未來公司也會繼續在行業裡面去深入開拓和突破。從公司發展中期願景來說,通過分析市場,從細分領域去突破,力爭成為百億級軌道交通高科技企業。

在談到公司扣非淨利潤從2016年開始連續三年下滑時,何鴻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論從公司內部體制機制,還是從新產品啟動和見效成果來看,2018年的業績應該是觸底了,2019年的業績應該不會比2018年更糟」。

談發展:「公司要從細分市場著手」

作為一家軌道交通智能系統供應商,運達科技主要產品包括軌道交通運營仿真培訓系統、機車車輛車載監測與控制設備等軌道交通設備及信息化系統相關產品。

何鴻雲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要做到兼顧高科技、百億級和軌道交通這三者於一體的企業,通過分析市場環境,需要在細分上去做突破。」

在何鴻雲看來,市場需要很多批量不是特別大、但技術水準高的產品,而運達科技要取得良性發展,「未來高技術含量、小批量、多品種會成為我們面對的市場」。

運達科技2018年年報披露,在2018年底,公司開始著手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梳理調整,將原按產品種類劃分的事業部調整為按軌道交通客戶類別劃分的國鐵業務群和城軌業務群,並於2019年初完成了組織架構調整。

對此,何鴻雲認為,未來運達科技要做到有規模,又要面臨小批量多品種的市場格局,因此內部體系必須與之相適應。「實際上,做好軌道交通行業需要的是積累和精修內功,行業發展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因此需要布局和積累,從資本市場來說,要考慮是希望在短時間見效,還是希望在更長的時間積累更多,走得紮實。」

「我很肯定地說,我們現在就是要把自身事情做好,使得公司能夠持續發展,我們選擇的是這條路。」何鴻雲說。

談業績:「2018年應該是觸底了」

2018年,運達科技實現營業收入5.2億元,同比減少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億元,同比減少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7827萬元,同比減少22%。

從反映主業的扣非淨利潤來看,運達科技從2016年開始已連續三年下滑。2016年~2018年,其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24億元、1.05億元、7827萬元,下滑幅度分別為1%、16%、22%。

對此,運達科技董事長何鴻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無論從內部體制機制來講,還是新產品開始啟動和見效來看,我認為2018年應該是業績觸底了,2019年的業績應該不會比2018年更糟」。

何鴻雲認為,公司之前90%的業務來自於國鐵,對於國鐵的投資變化,至少從過去來講,對公司的影響還是大。客觀上看,2017年鐵路總公司改革後,公司一些合同不能籤,或者籤了不能執行,這造成了一定影響。另外,公司當初有一個併購,但最後無奈終止。

除了國鐵,運達科技近來也在城軌列車智能運維系統市場展開布局。去年,公司與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廣州軌道交通產業投資發展基金(有限合夥)進行合作設立合資公司廣州運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何鴻雲認為,現在不僅是北上廣深等城軌發展較早的城市有著很多新規劃,而其他發展相對較慢的城市,也在城軌領域積極布局,因此,城軌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都很大。

「從國鐵到城軌,客戶群肯定是有一定變化的,相對來說,城軌市場更加開放一點」,何鴻雲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運達科技衝刺上市 董事長為西南交大老師
    據證監會最新公布的主板和創業板IPO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截至3月22日,證監會在審和過會待發企業共計有549家,僅上周一周就增加了25家,有4家四川公司名列其中。  其中,成都運達科技尤為引人注目,其公司董事長是西南交大的一名老師。
  • 運達科技董事長家族控盤起底 老婆、弟弟深度"潛伏"
    高校主任率隊「下海」  成立於2006年的運達科技,是成都運達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註冊資本8400萬元,專注於軌道交通高科技產品研究、開發及系統集成。《金證券》記者注意到,運達科技在招股書中強調,公司目前股權結構較為分散,控股股東雖持有68.49%的股份,但成都運達創新不存在任何股東持有其股份超過30%的情況,無實際控制人。  運達科技與西南交通大學關係緊密。據悉,控股股東成都運達創新2001年註冊成立於成都高新區,是一家以西南交通大學智能控制與仿真工程研究中心為基礎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
  • 運達科技擬斥600萬元共設合資公司拓展仿真實訓業務
    運達科技(300440)(300440.SZ)發布公告,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600萬元與杭州陪寶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眾珹津源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有限合夥)、蘇州偉易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主體共同投資設立有限公司(簡稱「合資公司」)主要從事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仿真實訓服務。
  • 運達科技寧可借錢也要高分紅 董事長家族最受益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獲得大筆分紅的成都運達創新,在資本運作上也活泛起來。2013年密集註冊了一系列「空殼」公司,其中不乏未營業先盈利的「超能力」企業。  寧可借款也要分紅  連續四年現金分紅、總額達5422.54萬元的運達科技不可謂不慷慨。2010年-2013年,公司分別實施現金分紅1200萬元、500萬元、1200萬元和2522.54萬元。
  • 運達科技:擬斥資5000萬元投資華開領航 完善列車智能運維產品線
    中證網訊(記者 郭新志)運達科技(300440)12月9日晚間公告,擬以自有資金1200萬元收購北京華開領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開領航」)20%股權並斥資3795.92萬元向華開領航分期增資。投資完成後,運達科技將持有華開領航51%股權。公司稱,此舉意在完善公司核心子產品布局,拓寬市場渠道,進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 運達科技(300440.SZ)擬入股華開領航 佔股51%
    格隆匯12月9日丨運達科技(300440.SZ)公布,公司擬與北京華開領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華開領航」、「標的公司」)及其股東劉冶、王琳、徐總茂、車顯達、陳霞(「原股東」)籤署《投資協議》。北京華開領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範圍:技術推廣服務;技術檢測;軟體開發;計算機系統服務;應用軟體服務;專業承包;銷售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機械設備、儀器儀表、電子元器件;計算機技術培訓(不得面向全國招生);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生產組裝鐵路機車車輛配件、鐵路專用設備及器材、配件。
  • 國電南瑞董事長奚國富:儘早實現「雙千億」目標
    在國電南瑞董事長奚國富看來,這些描述或許是正確的,但遠不能概括國電南瑞的今天。近日,國電南瑞重大重組獲得證監會無條件通過後,上證報記者對奚國富進行了專訪。這位語速極快,懂技術的管理者,談及改革話題時成竹在胸,闡述科技成果時更是雙眸炯炯,勝券在握。根據規劃,到2020年,重組後的國電南瑞營業收入、利潤可基本實現翻一番。
  • 運達科技(300440.SZ)擬6615萬元受讓運達華開49%股權
    格隆匯 12 月 1日丨運達科技(300440.SZ)公布,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受讓控股子公司北京運達華開科技有限公司(「運達華開」或「標的公司」)其他股東(「轉讓方」)合計持有標的公司49%股權。由於運達華開的股東、轉讓方之一徐總茂是運達科技的董事,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 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公司應邀出席2020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主辦的2020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10月21日—23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舉行,會展論壇以「擁有軌道,擁有未來」為主題,公司作為會員單位應邀出席。在展館方面,區分單軌主題區、城軌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安全主題區、智慧城軌主題區、抗疫主題區、文創主題區和城軌科技進步獎主題區,共22000平方米。10月21日下午,在城市軌道交通科技成果轉化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呼和浩特市軌道交通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佔英與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郜春海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就「城市軌道交通雲平臺創新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轉化達成合作意向。
  • 運達科技: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重組問詢函的回覆公告
    成都運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本公司」、「運達科技」)2020年7月29日披露了《成都運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及相關文件,並於2020年8月11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下發的《關於對成都運達科技股
  • 運達科技擬拿下華開領航控股權 意在完善列車智能運維產品線
    近日,運達科技擬與北京華開領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開領航」)及劉冶、王琳、徐總茂等標的原股東籤署《投資協議》,計劃斥資近5000萬元取得華開領航控股權。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華開領航由於成立時間尚短,其經營業績並不搶眼,但標的原股東卻給出了三年1700萬元淨利潤的業績承諾。
  • 成都軌道交通產業加速駛向千億級
    產業集聚效應明顯上周,長江慧控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正式籤約入駐中鐵產業園。作為國內知名的全智能化綜合性節能技術應用領域及綠色軌道交通行業內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長江慧控牽手中鐵產業園,將助力成都軌道交通行業加快發展。
  • 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成立 促智慧軌道交通發展
    初期打造五大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京投公司」)牽頭,聯合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創新機構共同組建成立,初期擬打造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智能列車
  • 運達科技投資華開領航 嚴苛對賭條件「捆綁」標的方
    公司披露的交易預案顯示,運達科技以1200萬元的對價受讓原股東合計所持標的公司20%的股權。同時,運達科技以3795.92萬元向華開領航增資,其中632.6531萬元計入註冊資本,剩餘3163.2653萬元計入資本公積金,此次投資完成後,公司持有華開領航51%的股權。
  • 鴻海集團力盟科技攜手博寧福田 進軍內地軌道交通市場
    力盟科技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入股青島高新區重點企業博寧福田,實現了雙方深度戰略聯合,標誌著世界五百強企業鴻海集團進軍內地軌道交通市場。  儀式開始前,市政府黨組成員,紅島經濟區、青島高新區工委書記王作安,青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主任尚立群等會見了出席儀式的鴻海集團副總裁樓朝宗、博寧福田董事長夏繼禹一行,就青島高新區在智能交通領域的下一步產業發展進行交流,紅島經濟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張衛平在籤約儀式上致辭。
  • 五線齊發晉級地鐵「500公裡俱樂部」,百家上市公司為成都打call
    12月18日上午10時,成都五條軌道交通線路同步開通初期運營。五線齊發後,成都成為國內首個一次性開通五條地鐵新線的城市,也是全國地鐵運營裡程最快突破500公裡的城市,正式躋身國內軌道交通「第四城」!數據顯示,到今年初,成都有軌道交通企業超過270家,形成以中車成都、新築股份等企業為龍頭,康尼機電、海康威視等企業配套的產業集群,是全國軌道交通產業鏈條最齊備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國第五大軌道交通零部件配套基地。
  • 運達股份:董事長楊震宇減持計劃時間過半,尚未減持公司股份
    每經AI快訊,運達股份(SZ 300772,收盤價:15.55元)11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司董事長楊震宇先生未減持公司股份。本次減持計劃時間已過半。2019年年報顯示,運達股份的主營業務為風電行業,佔營收比例為:100.0%。
  • 時代新材|全球軌道交通彈性元件領域規模第一的就是它
    2、重點公司目前在全球軌道交通彈性元件產品領域規模第一;在風力發電領域成為風電葉片規模國內第二的風電葉片製造商,率先研發生產了海陸兩用風力發電葉片;在全球汽車減振領域規模排名第三,主動減振和塑料踏板箱業務是全球第一個批量裝車推廣應用企業;
  • 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重點配套企業名錄(2017年第第一、二批名單一覽)
    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公布了成都市軌道交通重點配套企業(2017第二批)入庫推薦名單,共有42家企業入選。  在早前的5月份,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發展推進小組辦公室發布了2017年第一批成都市軌道交通產業重點配套企業名錄,64家企業入選。
  • RT FORUM 2021第六屆中國智慧軌道交通大會將於蘇州舉辦
    上海2021年1月8日 /美通社/ -- 2020年,「新基建」引領新發展,隨著5G、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加快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賦能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和信息化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的應用逐步深化,並已深入城市軌道交通的乘客服務、企業管理和生產運營的方方面面,城市軌道交通數位化轉型之路正在加速。